王江邹理
一直以来,评论界从海明威式的准则英雄、女性人物形象和越界的性别等方面进行了研究。《永别了,武器》也不例外,对亨利中尉和凯瑟琳进行了反战、虚无意识和两性性别的分析。但当前研究方法无疑淡化了作家着力表现伤害主题的创作主张。他在致菲茨杰拉德的一封信中说:“我们一开始都被糟蹋了。你不得不接受在你严肃创作时就已出现的那些致命之伤。但当你受到伤害时,就请不要回避而应使用它们吧。在创作时要像一个科学家一样忠实于它们”(HemingwaySelected Letters408)。因而,该文不依循传统的人物分析方法,而另辟蹊径从海明威人物遭受的生理外伤入手,探讨海明威致力于表现现代社会创伤性的艺术创作。
众所周知,海明威英雄的身体都受到了各种外伤。这似乎为英雄们在后受伤时期的抗争生活埋下了伏笔。但根据当前批评,作为伏笔的生理外伤似乎不是一个不可或缺的因素。这种人物分析方法实际上是“扬心抑身”的二元对立思维的反映。也就是说,传统文学创作及批评倾向于认为,生理身体在人物形象塑造和揭示主题的过程中并不是一个主导或者重要因素。但实际上,生理外伤对于人的心境、精神心理状态,甚至世界观都有着重大影响。尤其是,当身体外伤成为心中一道抹不去的疤时,就会最终演化为一个人一生都与之抗争的精神压力。由此而来,一个人的宗教观、世界观和生活准则就会随之发生变化。对于受伤的海明威式英雄来说,生理外伤或许成为了所谓“准则”行为的根源或推动力,因为“准则”就是坚持反复性的精神抗争,或保持优雅状态下的风度。因此,海明威作品中的“准则”英雄行为在本质上应该是对伤害做出的积极回应。海明威的御用传记作者和著名海明威学者菲利普·扬提出了影响广泛的“外伤理论”,认为作家的创作是对他本人因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创伤而终身表现出的精神心理抗争的某种呈现(Wagner-Martin 216)。这种观点几乎跟小说一样出名。需要指出的是,海明威着力表现的伤害主题并不全在于男性主人公遭受的生理之痛上。或许评论家扬没有注意到,故事中的女性人物遭受的伤害同样反映了海明威悲剧性生活中的某一面。内格尔论述到,这部小说艺术地记载了海明威1928年遭受的“准悲剧”和死亡:在6月份,第二任妻子波琳因个头小,只有通过创伤性的剖腹产手术诞下帕特里克;同年12月,海明威的父亲海明威医生,因忍受不了病痛折磨而用手枪结束了自己的生命(Nagel 68)。该部小说的主人公亨利也经历了未婚妻难产和家人死亡的悲剧。只不过,海明威为了真实地表达挥之不去的心灵创伤,特意让亨利的妻子在难产中也一便死去。
海明威信中提到的“致命之伤”,不仅关涉他本人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的伤残经历,后来发生的家庭变故,还包括海明威自小目染的孕妇难产场景。父亲医学手术室里的剖腹分娩和死亡场景,在幼小的心灵里形成了一道创伤记忆。事实上,作为一位严肃的创作家,仅仅局限于个人悲剧显然是说不通的。强调他个人的创伤经历仅在于说明作家“根据自己的经验创造出来的作品比任何实际事物更加真实”(海明威15)的创作思想海明威从具有时代意义的人与事中建构自己的伤害叙述。通过艺术提炼,作品中的伤害叙述实际上体现了整整一代美国人的创伤性文化。
致命性和不可愈合性的伤害,容易变成后来反复出现的创伤记忆或心理障碍,这恐怕是海明威伤害叙述的最大特点。在海明威小说中,故事情节或者人物行为的戏剧性发展,都是从伤残身体开始的。也就是说,伤残身体的不可愈合性,在人的心理克服机制中形成了认知障碍,从而影响对未来事物的认可和接受。本质上,原初情景触发的心理障碍过程实际上是一种创伤心理过程:对认知障碍的积极克服,在积极克服中谜一般的失败,以原初伤害场景造成的障碍结束克服过程。临床表现体现为压力下试图保持积极或优雅的姿态,反复证明自己的勇气,以及在心理压力中表现出来的焦虑、抑郁和精神紊乱等精神症状,也就是史密斯给海明威笔下的尼克诊断出的“创伤后压力综合征”(PTSD)①。
在《永别了,武器》中,未婚夫被炸得粉碎的初始情景,成了凯瑟琳无法抹去的一道心理障碍。在护士凯瑟琳看来,如果未婚夫受到的仅是刀伤,肩头或头部之伤等非致命伤,作为护士为其护理则是一出关于战争和爱情的浪漫情景(AFTA20)②。但问题在于,未婚夫被炮击殒命的无可挽回性,所预示的是永恒的伤疤或难以克服的障碍。例如,凯瑟琳在后创伤时期总是遭受死亡问题的困扰。她告诉亨利,她害怕雨是因为“我总看到我在雨中死去……我也常看到你在雨中死去”。她还表现出这样的病态想法:她能保证亨利的安全,但“没有人能够自助”(AFTA126)。这种既勇敢又脆弱的反常表现在亨利引诱凯瑟琳的叙述中尤其明显。尽管凯瑟琳很想得到一份新的感情,也力图避开未婚夫陨命的战争话题,但亨利在跟她亲昵时却狠狠地打了他的脸,之后又表示出深深的歉意。再到后来,当凯瑟琳再次确认了可以现在忘掉战争话题后,竟勇敢地主动吻了亨利,在做出勇敢动作后又意外地哭了。整个儿情绪的脆弱或不稳定,横隔在其中的便是“战争的话题”,显然,这是指未婚夫被炮击成碎片的伤痛。
这种因创伤记忆而触发的应激性反应大量出现在小说中。例如,当亨利离开凯瑟琳去救护站后,时隔三天后回来找凯瑟琳时,凯瑟琳表现得有点儿疯疯癫癫,或者说神经质。在见面的当天晚上,先是质问亨利去哪儿了,为什么不捎张字条儿,接着求证是否去了三天,是否爱她,是否回来了,是否会离开她等系列问题。后来她身心疲惫地表示两人都在对感情撒谎,对亨利的一系列亲昵动作表示出心烦意乱,拒绝与他亲吻。她声称:“我并没有神经病,并不发疯。只是有时候稍微有点点”(AFTA32)。其实,从凯瑟琳的这句话中可以看出,她本人或许意识到她的情绪状态变得脆弱而不稳定。毋容置疑,这跟心灵的创伤阴影不无关系。纵观凯瑟琳后受伤时期的生活,她在强大的外表之下,即最善良、最具有勇气和坚定意志的女性形象的背后,表现出了最敏感、最脆弱和“有点儿疯癫”的精神症状。可见,后受伤时期的凯瑟琳与亨利的生活情节,实际上是关于凯瑟琳未婚夫致命之伤的创伤叙述。
从凯瑟琳事件中可以看出,原初的致命之伤会在后受伤时期的心理认知过程中反复出现,直到生命的最后时刻,这正体现了创伤性记忆无法抹去的特点。也就是说,致命之伤或者死亡身体是最能表达创伤主题的诗学手段。若是这样,让凯瑟琳及婴儿死亡或许隐含着另外的深层创伤主题。这种艺术处理符合海明威的“冰山理论”(DA192)。根据“冰山理论”,作家对要表达的主题或内容以“潜藏”形式省略叙述,但不影响读者通过显性层面的关联结构阅读到“潜藏”的部分。
凯瑟琳的创伤心理经历成为了“冰山”的外露部分。她的前未婚夫被炮击成残片的致命外伤,因其致命性或不可逆转性,成为了造成凯瑟琳应激性心理障碍或者精神综合症的原初情景。凯瑟琳在难产中的婴儿之死则是凯瑟琳后受伤时期创伤叙述的高潮:一方面,这似乎暗示了凯瑟琳在积极抗争过程中无法真正克服创伤的死亡威胁;另一方面,正如凯瑟琳的前未婚夫之死对她造成了创伤,她难产中的婴儿之死反过来也对活着的现任未婚夫亨利构成了创伤之痛。
透过这样的置换式关联还可以看到,造成凯瑟琳创伤经历的两个不可逆转的致命之死,即她的前未婚夫之死和她自己难产中的婴儿之死亡,对应了亨利经历的两个致命之死:机械师艾莫遭己方部队枪杀的场景和未婚妻难产之死。它们作为创伤的原初情景,使亨利具备了形成后创伤综合症的可能。例如,亨利跟凯瑟琳一样,对艾莫之死的原初情景记忆犹新:“艾莫双脚朝下,断断续续地吐出鲜血”,“他脖颈下部中了一枪,子弹往上穿,从他右眼下穿出来”(AFTA125)。由此可知,凯瑟琳的创伤记忆发生在了亨利身上。只不过,在艾莫死后,亨利的后创伤压力综合症作为潜隐的“八分之七”被省略叙述了。在海明威看来,既然已经独具匠运地叙述了凯瑟琳的后创伤综合征,及其不可消除的创伤性,亨利在后受伤时期,也就是艾莫死后和未婚妻及难产儿死后的创伤记忆和压力综合征也可见出一斑。
从生理外伤入手对《再见了,武器》系统分析两性人物的研究方法,具有一定的开拓性。尽管菲利普·扬早在1952年就已诊断出了尼克的创伤性精神紊乱症(Young 139-142),但评论界较少研究女性人物的创伤问题。因此,创伤心理分析对于研究其他的海明威作品,尤其是尼克斯系列故事和《太阳照样升起》等也具有启发意义。
注解【Notes】
①Ronald Smith,“Nick Adams and Post-Traumatic Stress Disorder,”War,Literature,and the Arts1997(1):39 –48.美国美国精神病学协会(American Psychiatric Association)在最具旗帜性的《精神障碍诊断与统计手册》中首次提出了“创伤后压力综合征”(Post-Traumatic Stress Disorder)的术语。详见Diagnostic and statistical manual of mental disorders DSM-IV-TRFourth ed.(Washington D.C.:American Psychiatric Association,2000).
②为了行为方便,本文将A Farewell to Arms简写为AFTA,Death in the Afternoon简写为DA。
Hemingway,Ernest.Selected Letters1917 - 1961.Ed.Carlos Baker.New York:Scribner’s,1981.
---.A Farewell to Arms.1929.New York:Simon and Schuster,1995.
---.Death in the Afternoon.New York:Scribner’s,1932.
海明威:《海明威谈创作》,董衡巽编选。北京:三联书店,1985年。
Nagel,James.“American Novelists,1910 -1945”.Dictionary of Literary BiographyVol.9.Ed.
Wagner- Martin,Linda,ed.A Historical Guide to Ernest Hemingway.New York:Oxford University Press,2000.Young,Philip.Ernest Hemingway.New York:Rinehart,19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