休闲视角下的体育旅游

2012-08-15 00:50刘树军翟英姿
武术研究 2012年5期
关键词:旅游体育活动

刘 君 刘树军 翟英姿

(上海体育学院体育休闲系,上海 200438)

休闲视角下的体育旅游

刘 君 刘树军 翟英姿

(上海体育学院体育休闲系,上海 200438)

休闲是人们在非劳动时间参与的活动,能够达到娱乐身心的目的。文章从这一角度审视体育旅游,将体育与旅游联系在一起,使他们融入到休闲活动中,并结合我国国情,在坚持以人为本的前提下合理开发我国旅游资源,以保护环境为基准,走可持续发展之路。

休闲 体育旅游 体育旅游发展

前言

经济发展带动生活水平的提高,休闲时间的增多也使人们盼望相约每年的黄金周。参与体育活动的方式有很多种,如竞技体育则要求运动员有着强劲的身体素质,已获得优异成绩为目标;另一种则是以旁观者的身份参与其中,还有其他的方式等等,在这里就不一一列举。很多学者将旁观者观赏体育归纳到体育旅游之中,笔者也赞同这种观点。以前人们的经济收限制人们只能在家通过电视传媒了解体育赛事,现在却不同了,人们可以亲临比赛现场感受热烈激动的情绪。我国幅员辽阔、民族众多具有丰富的文化魅力,四季分明气候宜人,在不同的地域、不同的季节和不同的民族文化特点开展不同的体育旅游项目。发展中国家的中国,经济发展不断提升,体育旅游是旅游业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成为旅游业新两点。近年来,有钱难买健康,体育旅游也渐渐被人们所接受与喜爱。

1 休闲的概念

休闲一词,按现代汉语的字面意思解释,“休”字有吉庆、美善、福禄之意,这里的“休”乃是休息、休整、休养、休假之“休”,有离开工作、拜托烦恼、自由调整等含义;“闲”字最早之意是范围、引申为道德、法度之意,后又有所扩展,有无事、平安、安静和正事或自己无关等意,这里的“闲”有闲散、闲适、闲逸、闲静之“闲”,有放松、随意、自由自在等意。从词义的组合上看,休闲表达了古代中国人劳作与休息的关系,人依木而休,体现的是一种精神修正。在《辞海》中,休闲被解释为:“农田在一定时间内不种作物,借以休养地力的措施”。这种解释来源于我国原始农业社会,反映了中国传统观念对自然规律的尊重。西方人的牛津字典认为Leisure一词有以下四方面的含义:(1)做某种具体事情的自由机会;(2)职业以外的自由所提供的机会;(3)个人自由时间的一种状态;(4)深思熟虑。通俗的理解就是指:以娱乐身心为目的,人们在自由时间内进行的自由活动。这种休闲观点的共同点是把休闲看作是一种不相关的活动,是人们在空闲时间里参与的活动。对此,国际休闲研究小组和社会科学是这样解释的:休闲由许多业余活动组成,在这里,每个人可以尽情于自己自由意愿——既可以休息,也可以自我娱乐、增加知识和提高个人技能,在放开职业、家庭和社会责任后,增加在社会生活中的自由参与。

休闲是一种生活态度,是身体的体验,是精神的展现,是人类社会文明进步的标志。休闲追求的是精神上的休憩,强调人们的主观感受。人们所参与的内容是什么并不重要,所采用的方式也尽不相同,最主要的是在这个过程中我收获了什么释然了什么,展现了人们内心世界的一种追求,心灵上的释怀。

2 休闲与旅游的差异

休闲与旅游都属于人们的行为活动,笔者认为旅游属于休闲的一部分,休闲包含了大部分旅游活动,旅游是人类一项历史悠久的活动,两者相互依存相互发展,缺一不可,但在许多情况下,休闲与旅游又有着各自的特点,主要表现在以下几点:

2.1 时间尺度

休闲时间是指人们在劳动时间之外,除去满足生理需要和家庭劳动需要等生活支出后,剩余的个人可自由支配的时间。休闲则是在相对自由的环境条件下,人们以一种随意状态和心境从事某种自己所愿意进行的活动。即在自我感觉没有压力的外部环境中,活动者自行做出决定和选择,参与休闲运动,可以在工作及生活劳动必要时间外进行;旅游在时间上不如休闲的时间广泛,且旅游需要长时间的思考与策划,还要选择喜欢的地方,旅游需要专门的时间以及在季节上也有所限制。

2.2 空间范畴

休闲活动的空间范围可大可小,一般不会受到场地的限制,休闲可以在工作学习之余利用单位、学校以及社区或公园的设施进行一些运动,比如,瑜伽运动所占用的空间不需要很大,在家中就可以进行;旅游的概念解释较多的说法是,人们离开自己的定居地,去异国他乡访问的活动,是人们前往旅游目的地并在那里做短暂停留的访问活动。由此可见,旅游更着重强调人在空间位置上的变动。旅游,字面意思有两种,“旅”指旅行,即为了实现某一目的而在空间上从甲地到乙地的行进过程;“游”是外出游览、观光、娱乐,即为达到这些目的所作的旅行。现代的旅游活动则是一项以不同地域间的人员流动为特征,以旅游资源为基础,加上当今便利的交通条件,使旅游活动的空间范围越来越大,特别是对游客有较大吸引力的旅游线路和旅游景区易形成所谓的旅游热线和旅游热点,这些热线或热点无论距旅游者的出发地远近,都会形成地域范围的集中性,以至造成客源不断,人满为患的现象。

2.3 对经济增长与消费的刺激

已有数据表明,旅游经济在国民经济中的重要地位,休闲经济也被越来越多的研究者提出。休闲活动几乎不会受到场地设施的限制,休闲消费可多可少,因此,休闲消费只带来了一定的经济增长;旅游属于休闲的范畴,旅游能够更好的满足人们的精神需求。在旅游活动的背后已形成了一个强大的旅游经济产业链——旅游业,这个产业链条因旅游发展状大,并促进旅游经济的快速增长和消费的逐年升温,成为经济发展的巨大支柱。因此旅游对经济增长与消费刺激远远大于休闲。

3 旅游与体育旅游的差异

旅游与体育旅游都离不开“食、宿、行、游、购、娱”这六大要素,从这六大要素来看,我认为,两者都包含“食、宿、购、娱”的要素,在“行与游”这两大要素还是存在一定差异。

3.1 行

双休日、“五一”“十一”黄金周的到来为旅游与体育旅游提供良好的休闲基础,旅游受到时间的限制,假期时间较短,为了节省旅游时间来以及自身对旅游地点的不熟悉,会选择旅行团出游,一般所选用的交通工具也比较便捷;体育旅游在交通工具的选择上还是比较丰富的,他们除了选择便利的交通工具外,自行车户外旅游、自驾车旅游、探险旅游、长途度假旅游、森林徒步自助旅游等新的旅游项目,都是比较富有现代感和个性化的出游方式,在选择交通工具上存在一些差异。

3.2 游

旅游参与者主要是针对旅游地点进行参观,主要了解当地的文化、风土人情、风俗习惯,如果跟团旅行,旅游参与者一般属于被动性的,因为在更个旅游过程中,旅游参与者会受到导游的限制,旅游参与者不能达到“游”的目的。体育旅游参与者的“游”也具有观赏性,主要指观赏而不直接参与某项运动,如奥运会世界杯、地区性运动会等大型体育活动,都会吸引大批国内外旅游者前往观赏,这里指的“游”就是观赏;另一种,是通过自身参与某项体育运动,从而向获得达到某一效果所进行的运动,比如,放松身心、回归自然等。

4 休闲与体育旅游的共性

休闲和体育旅游活动的功能特征是相同的。其共同特征可体现在对人类娱乐身心、社会交往、释放压力和寻求刺激等方面。

4.1 娱乐身心

休闲活动与体育旅游都属于人们的一种生活方式,休闲与体育旅游的参与主体必须有自身参与性的活动,利用休闲时间锻炼自己的身体,提高自身身体素质,使自己的身体更加健壮,经历更加旺盛,从而提高人们的生活情趣;体育旅游参与者通过观赏体育比赛等其他活动,也能达到娱乐身心的效果。

4.2 社会交往

现代社会,人们似乎已经失去了曾经已有的面对面的沟通与交流,网络时代的到来,信息技术快速发展,加之独立化的居住方式,不得不说人们越来越“宅”,导致人与人之间缺乏必要的的交流。但是休闲时间的增加,为促进人与人之间的交流打造了完美的平台,走出去与自然亲近,通过旅游这一方式可以认识更多的朋友,使彼此不熟悉的人多一份了解与信任,彼此熟悉的人关系更加亲密。

4.3 释放压力

在日益激烈的社会竞争下,人们在紧张工作学习之余,希望通过休闲和体育旅游活动来调节自己过于疲劳和奔忙的身心。不同的人群,对所选择的调节方式也是不尽相同的。对在体力消耗较大的人群中,往往选择一些舒缓的休闲与体育旅游生活,以恢复体力;而一些白领人群及学生,对脑力消耗较大,他们则需要加强体育锻练。这些人群通过前往休闲场所或体育旅游景点,通过一些运动使自己的身体和精神得到放松。休闲和体育旅游活动均可通过这方式来释放学习工作压力。

4.4 寻求刺激

枯燥单调的工作学习和生活循环往复地进行,使一些人降低了对工作学习和生活的热情,而人的天性好动,对自己喜欢的事物产生好奇感,这样的人群往往利用休闲时间回归大自然,通过参与一些对抗性强的体育项目和竞争性激烈的体育活动为主,从而能达到刺激自身感官系统的作痛。

5 融入休闲生活中的体育旅游

随着社会的发展,体育旅游逐渐经成为一种特殊的休闲活动。双休日的实行和节假日的增多,使以前只能在本地短时间内从事的休闲活动变成可在异地进行的远距离长时间的休闲生活,使休闲和体育旅游融为一体,为人们的业余生活注入了新的活力。

我国国土辽阔,历史悠久,民族众多,涵盖了多种地质地貌,而且名山大川居多,河流湖泊,滨海胜地各具特色,各民族都有自己的文化特点和民族美丽。在我国东北地区,天气寒冷,雪橇、滑雪、滑冰成为喜闻乐见的休闲旅游项目,适合开展诸如此类较为刺激的休闲项目,如哈尔滨的亚布力滑雪场,每年冬季都吸引了包括南方在内的大量游客;东部和南部的江海地区,多呈现竞渡、游泳、帆船等项目,适合开展一些水上休闲项目,如有贵州兴义市的马岭河漂流被誉为“神州第一漂”、福建武夷山景区的九曲溪漂流等;中部地区适合开展攀岩、探洞等休闲项目。前往不同城市成为现代人喜闻乐见的一种旅游方式,看地方风情和了解民俗文化似乎也成了吸引游客旅游的一大亮点。

6 休闲视角中的体育旅游发展

坚持以人为本的前提下合理开发我国旅游资源。在旅游资源条件许可的情况下,坚持保护、开发、利用相统一,用科学的发展观作指导,把体育旅游资源开发和休闲场所与设施的建设有机的结合起来。体育旅游的承载力是在不对资源造成影响下,不降低休闲体育旅游者的满意度,不给当地社会、经济、文化带来问题的前提下,对旅游资源的最大利用能力。

以保护环境为基准,走可持续发展之路。在开发与利用体育旅游资源时,应认真分析研究景区的资源环境特点,树立可持续发展的观念,把体育旅游的生态环境问题纳入社会经济政策、规划、管理之中,政府部门也要积极配合,要不断投入大量资金,用于保护和合理开发体育旅游资源。严禁对旅游资源的过度开发,杜绝对景区景点进行粗放式管理;制定行之有效的法律或法规,加强统一规划和管理,加强体育旅游游客的管理。

[1]卢 锋.休闲体育学[M].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2005.

[2]卢锋.休闲体育学[M].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2005.

[3]李春生.从休闲视角看旅游[J].商业研究,2009(3).

[4]柳伯力.体育旅游与社会休闲的互动关系[J].四川体育科学,2006(4).

[5]王 芳.关于体育与休闲的另类思考[J].和田师范专科学校学报,2006.

[6]戴维·德·维利尔斯(Dawid J.de Villiers)双赢的体育与旅游[J].体育文化导刊,2008.

[7]聂秀娟,贾 磊.休闲与体育旅游辨析[J].黄山学院学报,2010(12).

[8]柳伯力,尧 燕.休闲视角中的体育旅游[J].体育科研,2007(5).

Sport Tourism from Leisure View

Liu Jun Liu Shujun Zhai Yingzi
(Department of Leisure Sports of ShanghaiUniversity of Sport,Shanghai200438)

Leisure is an activity taken in the non-work time and is intended to achieve the goal of entertaining the body as well as the mind.This study connects sports with the tourism,merges the two into the leisure activities and views the sport tourism from this specific point.On the premise of the people-oriented principle,we should exploit the tourism recourses in a reasonable way,and adhere to the policy of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on the basis of environment protection.

leisure sport tourism the development of sport tourism

G812

A

1004—5643(2012)05—0122—03

1.刘 君(1987~),女,在读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休闲体育。

作者简介:2.刘树军(1965~),男,博士,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研究方向:社会体育。

作者简介:3.翟英姿(1976~),女,在读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休闲体育。

猜你喜欢
旅游体育活动
“六小”活动
“活动随手拍”
行动不便者,也要多活动
三八节,省妇联推出十大系列活动
2016体育年
我们的“体育梦”
出国旅游的42个表达
谈体育实践课中知识的扩展
户外旅游十件贴身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