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超群 杨最素
浙江海洋学院医学院,浙江省舟山市 316004
用现代分离的方法从天然药物中提取生物活性物质是近年来研究的热点。马鞭草系马鞭草科马鞭草属植物,学名Verbena officinalis,为一味性味苦的传统中药。始载于《名医别录》,列为下品。据《本草纲目》记载,马鞭草的苗和叶可用于清热解毒、利尿消肿,中国药典则将其作为清热、凉血、破血和消肿记载。马鞭草在民间的应用很广泛,我国有25个民族药用马鞭草的情况,主要用于治疗疟疾、痢疾、急性胃肠炎、胃腹疼痛、月经不调、闭经、痛经、白喉、咽喉肿痛、麻疹、感冒发烧、百日咳、牙周炎、口腔炎、肝炎、丝虫病、尿血、肾炎及水肿、淋病、痈肿疮毒等多种病症[1]。本文综述马鞭草及提取物在生殖器官疾病治疗中作用的研究进展。
马鞭草被称为男科良药,邱峰[2]将马鞭草用于治疗慢性前列腺炎收到较好的效果,配合其他中药总有效率达94%。但用药时剂量要大,一般干品用30g,鲜品50g以上。在服药过程中未发现有明显不良反应。近年来,该药还作为防治肾癌、前列腺癌等多种疾病的首选药物,足见马鞭草治疗慢性前列腺炎的功效。
王惠珍[3]用马鞭草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不仅能明显缓解疼痛,还使子宫内膜异位引起的包块缩小,不抑制月经来潮,且价格便宜,无毒副作用。若单用,可用马鞭草30~50g,白米酒及水各半煎服或水煎服(酒水各半煎服者临床疗效更佳)。若加入复方中,则可用马鞭草10~15g。并且可用于治疗痛经、阴痒及念珠菌性阴道炎等疾病[4,5]。
民间用马鞭草作避孕药。为证实马鞭草抗早孕活性并确定其有效部位,张涛等[6]用马鞭草甲醇渗漏粗提取物及其经硅藻土柱分离的各部分提取物作了抗大鼠早孕作用的研究。结果证实马鞭草甲醇粗提取物及其甲醇部分提取物具有非常显著的抗大鼠早孕作用;而石油醚部分提取物、氯仿部分提取物组在实验中未显示出抗大鼠早孕的作用。由此确定马鞭草抗早孕作用的有效部位为其甲醇部分提取物。为探索马鞭草抗早孕的有效成分,该学者将马鞭草甲醇渗境提取物反复硅胶柱层析分离,理化常数和光谱分析鉴定化合物结构,结果从马鞭草甲醇提取物中分离并鉴定了3个环烯醚萜苷,分别为马鞭草苷(Ⅰ),3,4-二氨马鞭草苷(Ⅱ)和5-羟基马鞭草苷(Ⅲ)。其中Ⅱ为新的天然化合物[7]。并且发现该3个化合物Ⅰ、Ⅱ和Ⅲ均能兴奋大鼠离体子宫平滑肌条,表现为收缩波频率和振幅的同时增加,化合物Ⅰ较高浓度时对子宫肌条呈现先短暂兴奋后持续抑制的作用,但它们在结构上仅有取代基团不同或母核还原程度的差异[8]。
为研究马鞭草抗早孕是否通过蜕膜细胞的凋亡来实现的,张曙萱等[9]将马鞭草的不同提取部位用于6~8周的早孕蜕膜组织,发现马鞭草的石油醚提取液、氯仿提取液和乙酸乙酯提取液能抑制蜕膜细胞生长、增殖,促进蜕膜细胞凋亡,提示具有抗早孕的作用。这与张涛等的结果完全不同。而马鞭草的甲醇提取液对蜕膜细胞无明显影响,由此推测其抗生育的作用靶细胞可能不是蜕膜细胞。该实验为流产的机制提供了实验依据,并为开发新型的避孕药和抗早孕手段拓宽了视野。
沙滩马鞭草为马鞭草科马鞭草属植物的干燥地上部分,主要产于南美的巴拉圭,为中国产马鞭草的同属植物。在南美洲,民间将全草用于腹泻、伤寒、发热和一些性传播疾病的治疗。而有关沙滩马鞭草及其提取物的相关药理学作用研究主要集中在对神经生长因子(NGF)的增强作用方面。吴佳梅[10]从沙滩马鞭草甲醇提取物中利用硅胶吸附柱色谱、Sephadex LH-20柱色谱和半制备型HPLC等方法分离,通过理化常数和光谱数据分析其结构,分离提取到了16个单一成分的单体化合物,并进行抗肿瘤初步筛查。发现16#化合物对HeLa细胞的生长有明显的抑制作用,出现了典型的凋亡形态改变,主要表现为细胞膜皱缩,表面有泡状突起,胞核固缩变形,并可见典型的凋亡小体。该研究首次证实从马鞭草种属中提到的琨类16#化合物具有广谱的抗肿瘤活性,其对HeLa细胞有很强的生长抑制和诱导凋亡的作用及其分子量小等优势使其具有潜在的治疗相关癌症的药用价值。
经徐珊[11]等研究发现马鞭草醇提液(EV)对绒毛膜JAR细胞具有抑制作用且有特异性。而马鞭草醇提液的氯仿部位,有明显抑制作用,命名为有效C部位。研究表明一定浓度的马鞭草C部位对JAR细胞具有抑制作用,其诱导细胞凋亡的机制与Fas L的表达下调,Bax表达水平增加和Bcl-2表达水平下降有关[12]。有效C部位经反复硅胶柱层析,得出黄色针晶化合物,鉴定为黄酮类化合物。经紫外光谱、核磁共振氢谱及碳谱,并进行文献检索,确定为4’-甲醚-黄芩素(4’-methyl ether-scutellarein,4-MS)。实验表明,4-MS能抑制人绒毛膜癌JAR细胞的增殖,诱导凋亡,阻滞细胞生长于G2/M期、能提高JAR细胞内Ca2+浓度、降低hTERT mRNA和c-myc mRNA的表达,并与抑制Survivin抗凋亡活性,直接激活p38MAPK信号通路,活化Caspase 3有关[13~15]。
李卓等[16]将4-MS作用于人绒癌JAR/VP16耐药细胞裸鼠移植瘤,其可显著抑制耐药性人绒毛膜癌裸鼠移植瘤体积的增长,改善荷瘤鼠生存质量并延长裸鼠存活时间;形态学观察瘤细胞有早期凋亡的形态学改变,流式细胞术检测发现肿瘤细胞凋亡率明显增高;结果4-MS能有效逆转裸鼠移植瘤组织对化疗药物VP16的耐受性,其机制可能与4-MS诱导细胞凋亡和下调耐药相关基因mdrl mRNA、lrpmRNA及相应蛋白P-gP和LRP的表达有关。
马鞭草是一种较常用的中草药,马鞭草全草中主要含有马鞭草苷、5-二氢马鞭草苷、桃叶珊瑚、熊果酸、2,4-二羟基齐墩果酸、β-胡萝卜素等多种成分,广泛分布于我国中南、西南及山西、甘肃、新疆、江苏和浙江等地,价格低廉,因而广泛应用于基层医疗单位。近年来发现其在临床上的独特药效而备受关注,其应用前景非常广阔。
[1]王梦月,贾敏如.25个民族药用马鞭草情况概述〔J〕.中国民族医药杂志,2002,8(2):20.
[2]邱峰.马鞭草治疗慢性前列腺炎36例疗效观察〔J〕.吉林中医药,2002,22(6):28.
[3]王惠珍.马鞭草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J〕.中医杂志,2001,42(6):331.
[4]朱玲.马鞭草治疗念珠菌性阴道炎及流行性结膜炎〔J〕.中医杂志,2001,42(6):330.
[5]吕淑民.马鞭草治疗痛经、阴痒〔J〕.中医杂志,2001,42(6):330.
[6]张涛,谢虹,李万.马鞭草提取物抗大鼠早孕作用的实验研究〔J〕.中国中医药科技,2001,8(1):30.
[7]张涛,阮金兰,吕子敏.马鞭草环烯醚萜苷类成分的研究〔J〕.中草药,2000,31(10):721-723.
[8]张涛,李万,阮金兰.马鞭草化学成分对大鼠离体子宫平滑肌条作用的研究〔J〕.中国中医药科技,2001,8(5):313.
[9]张曙萱,王海琦,欧宁.马鞭草提取液对体外培养人早孕蜕膜细胞的影响〔J〕.中国天然药物,2004,2(4):242-246.
[10]吴佳梅,方瑾.沙滩马鞭草提取物对HeLa细胞的生长抑制及诱导凋亡作用的实验研究〔D〕.沈阳:中国医科大学,2010.
[11]徐珊,焦中秀,徐小晶,等.马鞭草醇提液对绒毛膜癌JAR细胞增殖及表皮生长因子受体表达的影响〔J〕.中国药科大学学报,2000,31(4):281,284.
[12]王家俊,罗莉,张立平,等.马鞭草C部位使人绒癌JAR细胞阻滞于G2/M期并诱导细胞凋亡〔J〕.南京医科大学学报,2004,24(6):598-601.
[13]杨最素,罗莉,朱利群,等.4’-甲醚-黄芩素诱导绒毛膜癌JAR细胞凋亡的实验研究〔J〕.中草药,2007,38(8):1203-1206.
[14]杨最素,冯播,徐昌芬.4’-甲醚-黄芩素对绒毛膜癌JAR细胞c-myc表达的影响〔J〕.中药新药与临床药理,2011,22(5):501-505.
[15]杨最素,冯播,徐昌芬.4’-甲醚-黄芩素诱导人绒毛膜癌细胞凋亡的信号转导机理研究〔J〕.中药药理与临床,2011,10:20-23.
[16]李卓,徐珊,徐昌芬.4’-甲醚-黄芩素对耐药性人绒毛膜癌体内逆转作用的研究〔D〕.南京:南京医科大学,20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