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温度:0℃。②气体:未定。③湿度:98%~100%。④贮藏期:2~3个月。
①病害:主要贮藏病害为细菌软腐和黑腐。②带叶的苤蓝在0℃下只能贮藏14d左右。③高湿有利于苤蓝抗萎蔫与衰老。④塑料袋打孔包装可防止苤抗蓝失水。
①温度:0~1℃。②气体:未定,但可以用0.04 mm厚PE袋扎口贮藏。③湿度:90%~95%。④贮藏期:50~60d。
①品种:贮藏用选择晚熟品种,选择肉洁白、细嫩、坚实、枝粗、不过老、不过嫩者,剔除青茭、灰茭、老茭、小茭及断裂茭。②修剪:一般剥掉外层老茭壳,保留2~3层即可,鞘要削短。③及时脱除田间热:采后防止暴晒,于阴凉处通风挑选整理,及时于0~1℃下预冷、贮藏。④捆把:一般带2~3层茭叶壳,每捆5~7.5 kg,剥光叶装袋装箱,每箱10~15 kg。⑤自发气调:茭白剥光叶壳,装入0.04 mm厚的PE袋密封于0~1℃,可贮藏2个月以上。⑥茭白于14~24℃下仅能贮藏7d左右,于冷库中贮藏温度须小于8℃。
①温度:0~2℃。②气体:未定。③湿度:90%~95%。④冰点:>-4℃。⑤贮藏期:6~7个月。
①采收:贮藏用山药宜适当晚采,待地上部分枯死后,土壤冻结前挖出山药,减少不必要机械伤。②休眠:山药块茎的生理休眠期较长,休眠期较耐低温,短期内温度<-4℃不表现冻害。③土法贮藏:a.沟藏,挖沟宽1 m×深1 m,长不限,山药随挖随放,一层山药一层湿土,码高800 mm,顶层覆土100~200 mm,之后随气温下降覆土逐渐加厚。b.埋藏:山药晾晒、挑选完后,于一般仓库内,一层干沙一层山药,堆高800~1000 mm,每月检查1次,轻拿轻放,及时剔除病变山药。
①温度:绿熟11~13℃,粉红熟10~12℃,红熟7~10℃。②气体:O23%,CO20~5%。③湿度:90%~95%。④冷害:绿熟10℃,粉红熟8℃,红熟5℃。⑤气体伤害阈值:O21%,CO2>5%。⑥贮藏期:30~50d。
①品种:品种间耐贮藏性差异很大,一般皮厚、种腔小、子室少、果肉紧密、干物质含量高、中等大小的果实耐贮藏。不同皮色的耐贮藏性为黄色>红色>粉红色,中晚熟>早熟。②气体:番茄适于低氧贮藏,低氧可有效地抑制呼吸,减少腐烂,但氧低于1%,将导致风味失调。而提高贮藏环境中的CO2,对番茄保鲜几乎没有作用,且当13℃时,CO2>5%易造成番茄伤害。③温度:番茄性喜温暖,成熟果实较耐低温,但贮藏时间短,20d左右。绿熟到顶红果耐贮,但贮藏温度>10℃,否则冷害。④湿度:番茄表皮的气孔、皮孔稀疏,失水量小,通常贮温又高,高温、高湿易生霉腐烂,故90%~95%或85%~90%较好。
①温度:0℃。②气体:O23%~5%,CO25%~8%。③湿度:85%~90%。④冰点:-0.61℃。⑤气体伤害阈值:O2≤2%,CO2≥8%。⑥贮藏期:5~8d,极限20d。
①贮期:甜玉米很少长期贮藏,依靠气调延长贮藏寿命的前途不大,而加工保鲜则有生产意义。②温度:常温下甜玉米糖分损失迅速,10℃时糖分损失率为0℃的4倍,30℃1d60%糖转化为淀粉,0℃1d仅转化6%。③预冷:甜玉米采后须在1 h进入预冷、贮藏状态,0~3℃水冷1 h可由田间30℃降到5℃。④长柄、苞叶:贮藏或销售时应将长柄或苞叶去掉,否则会从玉米中吸水,吸水达到20%时,使籽粒凹陷,品质下降。
①温度:甜椒9~11℃,干椒0~4℃。②气体:甜椒O23%~5%,CO21%~2%。干椒未定。③湿度:甜椒90%~95%,干椒60%~70%。④冷害:甜椒<9℃或<7℃。⑤气体伤害阈值:甜椒CO2>2%。⑥贮藏期:甜椒40~60d。干椒6~9个月。
①贮藏:遇霜冻、冷害、变红衰老、遇雨和露水未干的甜椒不宜贮藏。干椒包括朝天椒及其他品种的辣椒,采用塑料小包装贮藏。②预冷:甜椒采后入库要及时并预冷完全,贮藏库温波动<±1℃,以免小包装结露或果实失水,一般4~5d要入库完毕,保持库温9~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