戴卫华
(昆山市第一中等专业学校 江苏昆山 215300)
浅谈身体训练与专项训练的关系
戴卫华
(昆山市第一中等专业学校 江苏昆山 215300)
身体训练与专项训练来作为依据,本文提出了当代体育运动与训练之中,要想有训练出最佳的运动效果,那么就一定要把身体训练与专项训练结合起来,并且合理地结合二者之间的关系。在主导的项目之中,身体训练与专项训练的区分其实并不明显,两者可融合在一起。在体育技能的主导项目之中,专项的训练往往起主要性作用,身体训练起辅助性作用,二者呈互补式关系。
身体训练 专项训练 关系 运动
身体训练是指运动者自身机体最基本的运动能力。运动者身体的发展水平,是根据运动者的身体机能、运动素质和身体形态以及发展状况来决定的。对于运动员身体的训练,基本分为身体训练和专项训练两大类。从普遍的实践之中来看,训练的方法普遍都是是一般性的,那专项性的训练方法又是什么样子的呢,运动者身体的训练和专项的体能训练又有怎样明显区分的界限呢,本文将通过分析对于身体训练和专项训练进行阐述,并提出了一些认识。
身体训练,是以迅速的提高自身运动水平不可缺少的重要性阶段,作为运动员来讲,更应该认真的做好。运动员身体素质的各项训练,就要求要采用多样化和多种方式进行身体练习,有效的提高身体各器官的水平和机能,全面的发展自身的运动性素质和有效的改造身体的运动形态。一般的身质训练内容基本包括速度性、力量性、弹跳性、柔韧性、耐力性和灵敏性等等几个方面,这些最基本的训练,是一个运动员在日后专项性技能的发展之中,将起到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身体训练,是指在平时运动训练之中,多掌握些非专项性运动的理论知识和技术,以此来改善运动员的心理素质。因此,运动员身体训练的主要目的是以专项性训练的需要来作为依据,为运动员的专项性训练战术、技术、素质,创造出优异的专项性运动成绩,来打好自身多方面的运动基础。通过身体的训练使运动员运动的能力和身体素质可以获得全面的发展,为培养出优秀的、高水平的运动员打下坚实的基础。
这些在国际比赛之中也有很多这样的范例,例如:有一些运动员年少时期在比赛之中的成绩相当不错,但在成年以后的比赛之中,成绩却跟世界比赛的水平相差很远。寻其之原因,应该是在运动员的青少年时期忽视了运动员最基础的身体训练。因此,只有在青年时期训练好基础性训练,打好坚实的基础,才会在专项的训练之中迅速有效的提高自身的运动水平。如果对身体训练不重视,只是片面性的突出专项性训练,那么运动员的身体很可能会承受不了大强度性的、反复的刺激,将可能会导致暂时的运动员的专项运动水平有所提高,但是在提高到某种程度之后将会停滞不前,不再有大的起色。
专项训练是指,根据运动者自身的特长进行的,具有专项需要进行专业性的练习。要求运动者要与专项紧密的结合,这种在自身体能上的训练与专项的技能训练有机的结合,其实是对运动员专项素质与技术练习的有机结合,也就是随着专业训练的精度不断增加专业技术练习的强度和难度,是专业技术不断强化的训练方式,以此来达到在同一项体育运动练习的过程之中,既锻炼身体素质又锻炼了体育专业技能的目的。其最根本的体育出发点,是保证运动人员可以在激烈的比赛之中能够用战术和专业性的动作来高效的完成任务。例如:在运动员的身上应采用多种负重式的练习,使运动员的身体可承受其一定的重量,再对其进行战术和专业技术的练习,这种负重式的专业练习可是以某个专业动作或专业技术的运动员的某个专业技术环节的有效练习,或者是徒手的专业练习,运动员也可以借助一些器械来进行专业技术的训练。这时候专业运动员所进行的训练就不是单纯的身体训练,而是专项的训练。
专项的训练也可以被理解为专业运动员可承担的负荷技能战术的强化式练习。其实专业运动员在实际训练之中,对于专项的技能训练占非常大的比重,因专业训练的基本原则就是一切训练要从实战中么出发。普遍的专业体育项目其实是用体育专业战术水平和技能来决定该项运动成绩的,专业的体育运动员在平时的训练之中,也是较多的对这两个方面进行训练。
体育运动专项技术的训练,是整个运动训练的过程之中最重要的一个环节,甚至还可以说是训练之中最核心的部分,所以,要给予专项足够的重视和训练空间。因不同的专业项目所具备不同的技术要求和特点,在平时的体育运动训练的实践之中,应根据自身专业项目的规律来进行安排实际之中的训练内容,才能更好的发挥体育专项训练的效果。
体育训练之中专项训练的基础是身体训练,而对于体育运动专项化的目标不仅是运动员能够在本专项之中的有效的提高,而且与其他许多身体素质训练方法有关系。所以,专项训练就在很大的程度之上决定了专业运动员全面身体素质的有效发展。伴随着体育专项技术和水平不断的提高,对于运动员的身体素质要求也在不断提高,而运动员的身体素质不断的提高,就要通过很多运动专项水平和技术的有效提高才能充分的发挥其作用。如果运动员身体素质的水平偏低,那么就将会直接影响运动水平和技术的有效提高,反之,仅有的良好身体素质,而因专项的运动训练水平和技术偏低,那也将是空谈,因为运动员的运动成绩还是要通过很多的专项水平和专项技术来反映的。因此,为了快速的掌握和发展某些运动员的身体素质和能力,就一定要提高运动员的运动机能和专项技术的水平。暂时的强化性专项运动训练,有可能会促进运动员成绩的增长,但从长远的角度来看,也许是没有什么前景的。因此,为了确保运动员的专项技术训练能够达到最大程度的发展,在训练时应当有效的促进专业运动员全面的身体和技能发展。
据生理学的研究表明,有机体的各个器官系统间是相互紧密联系在一起并且相互影响的。通过身体训练和专项训练的系统相结合,可有效的使身体机体各个器官系统都能产生一种适应性的、能动的变化。这种对于适应性的变化,是依赖于专项训练的机能、机体全面提高和改善的。作为任何一种比赛性或者专项性的练习,对于机能和自身机体的影响基本都会在一定程度上具有局限性。因此,选用一般的训练,多样化的训练手段和内容可以有效的保障很多专项性训练可以顺利的进行,为提高运动员的成绩打下坚实的基础。专项性运动的训练手段和内容相对较窄,在训练的过程之中较容易发生机体的中枢神经系统过于疲劳和局部的负担过重等问题,身体训练可以选用多样化的身体练习并加以有效的调节,这在专项训练之中也起着直接性作用,二者有机的结合起来才能获得完美的训练效果。
运动员在比赛之中取得了理想成绩的愿望,就一定要同自己身体的机能完美的紧密结合起来,一定要通过以普通的身体训练来作为基础,还要与专项运动的训练机密的相结合起来,这样才能有良好的训练效果,在比赛之中取得理想的成绩。通过完善的专项运动和身体的训练发展所需要的专业技能,有效的改善运动员身体健康的状况,使身体训练与专项性的运动训练强度与运动员自身的身体机能相适应。采用一切有效的措施来防止运动过程中的创伤。此外,有效的提高运动员的理论性知识水平,使专业运动员了解平时训练的计划,对能量和营养的充分吸收和转换,心理和生理的自我调节与自我意识的有效提高,这都要在平时的身体训练与专项性训练的过程之中加以贯彻和具体体现。对于专项性的运动训练和普通的身体训练,所要达到的追求和目标应逐步由易到难有效的提高。
身体训练和专项技术训练是相互联系在一起的,缺少任何一方面都可能使运动训练受到损害。身体训练和专项训练的内容是互为前提的。专项训练的内容取决于一般训练建立的前提,而对于身体训练的相关内容,也应具备专项运动训练的某些特征,伴随着不断深入的专项化训练,专项的运动员对自己身体的训练也逐渐的专项化了。但是这也需要指出的是,一定要在进行运动训练的过程之中要严格的遵守一定的比例。在确定了运动员自身一定的专项训练和身体训练的比例之后,一定要考虑到每个运动员的年龄特征、个人特征和训练程度,及所处在的训练阶段和时期。在运动员进行身体训练的过程之中,运动员完成运动的内容以及技术方法,无论从动作节奏和运用的技巧程度,还是从动作外部的特征上,都应与专项的运动比赛活动之中最主要的动作方法保持其一致性。不仅高级的运动员身体能力,还是运动技能和身体的机体功能特征,都要表现出对与运动专项化特点的突出,重点强调为了发展运动员专项身体能力的训练,就一定要符合这一方法训练的原理。对于专项技术与动作完善的过程之中,应尽量采取某一种必要的手段,例如:局部负重着重训练的手段,这样以便于与专项技能训练的身体能力可以在此项过程之中同样得到有效的发展。
身体训练和专项训练的定义还有待完善,身体训练应该不会具有太明显的专项性技术和特征性的训练,而专项训练应是以技术、战术为主的强化性训练。在实践的训练之中,也应该多以此来区分其具体训练的方法。要想培养出专项技术过硬的、高水平的运动员,就一定要创建一套有关运动安全度和运动的强度成分合理的运动训练方法,以此来保障具有运动天分的专业运动人才可以发展成技能、高水平的专项运动员。具有专业运动天赋的人才,应在青年时期对身体的素质进行全面训练的同时,还要不断提高自身的专项体能素质的训练,二者有机的结合起来,不断的进行二者的互补,不断的提高自身的运动成绩,保持好自身运动的寿命,才能培养出优秀的专业运动人才。
[1]田麦久.运动训练学发展历程的回顾及21世纪展望[J].体育科学,1999(2):37~40.
[2]姚景山.少年举重运动员一般身体训练不可少[J].辽宁体育科技,1999(5).
[3]田麦久.运动训练学[M].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2002,2.
[4]王卫国,李志华,许以诚.投掷运动员身体训练水平与专项技术训练水平匹配发展的理论[J].上海体育学院学报,2003(1).
[5]张锐锋,孟文辉.科学处理一般训练与专项训练的关系[J].辽宁体育科技,2002,24(6):95~96.
[6]赵志英.正确处理一般训练与专项训练的关系[J].中国学校体育,1996,36(5):54.
G80
A
2095-2813(2012)10(c)-0021-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