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向豪 范曜魁
(河南大学体育学院,河南 开封 475001)
【传统武术研究】
论中国传统思维方式对太极拳技术体系演变的影响
孙向豪 范曜魁
(河南大学体育学院,河南 开封 475001)
文章主要运用文献资料法,在对中国传统思维方式的总体特征、太极拳技术的总体特征、太极拳各门派的个性特征及各门派太极拳的个性特征进行论述的基础上,进一步阐释了中国传统思维方式对太极拳技术体系演变所产生的影响。研究认为,中国传统思维方式贯穿了整个太极拳运动的演进历程,流派繁多的太极拳拳种与技术体系,正是在中国传统思维方式的影响下所产生的;要在保持中国传统思维方式的基础上,借鉴和吸纳外来的思维方式,在此基础上进行融合与创新,以推动太极拳运动在世界各地更好的发展。
思维方式 太极拳 技术体系 演变
太极拳是中华武术的优秀拳种之一,关于其起源有各种不同的说法,但就目前而言,更多的证据表明,现传的各式太极拳,均源自于陈家沟的陈氏太极拳,而陈氏太极拳的创始人,则是明末清初的陈王庭。[1]陈王庭(1600一1680)明末清初人,所创太极拳是以太极理念、养生及兵家思想等为指导,主要以陈式家传拳术、军旅武艺和戚继光的三十二式长拳等各门派技法为素材所创编,到现在已经有三百多年的历史。它对中华武术的影响是巨大的,仅太极拳这个属中就包含有陈、杨、吴、孙、武、和等各太极拳技术体系流派的种,在整个大的武术属中,许多门派也都有自己的太极拳体系的一个种,如:武当武术的属中就有自己的太极拳技术与理论体系一个种,另外青城、峨眉等门派中也都有各自的太极拳体系。太极拳之所以有众多的流派和不同的技术风格特点,影响其产生的因素肯定是多方面的,其中中国传统思维方式对它产生的影响就是很重要的因素之一。因为,思维方式体现于民族文化的所有领域,既受民族文化心理的影响,又反过来制约人们的文化心理。[2]思维方式是决定民族文化如何发育的一项重要的控制因素。[3]它支配着人们在社会生活、生产实践、科学技术等各领域。关于太极拳众多流派的产生因素,学者们或多或少的从各个角度给予了一定的解读,它对于厘清太极拳的发展脉络、太极拳的发展动因及太极拳的推广传播等都起到了很大的促进作用。本文尝试着从中国思维方式的角度来论证其对太极拳流派产生的影响,使人们能够更深刻地认识太极拳运动,为太极拳的发展作理论支撑,以期能更有利于推动太极拳运动的繁荣发展。
每个民族生活在特定的自然地理环境之中,具有各自的历史背景和文化传统,因而也形成了各自的思维方式。民族的思维方式,既有民族性,也有时代性、区域性和社会性;既有各自的习惯性、传统性,又有与其他民族互相吸收、互相渗透的通约性、共同性。[4]所以,每个民族文化中都含有各种各样的思维方式,每一种思维方式都是这一民族文化形成因素所不可或缺的一个部分,不能武断地定论某种思维方式是某民族特有的,某些思维方式是某民族所不具备的。虽然某民族思维方式的形成是由众多因素所引起的,其中间接的因素也许是不可以被计数的,但是造成每个民族文化形成的主要因素,即主要的思维方式却是可以被计数和认知的。中国传统思维方式是在一定的文化背景和社会历史条件下形成的,它具有相对的稳定性,是一种不变的思维结构模式、程式和思维定势,并由此决定着人们“看待问题”的方式和方法,决定着人们的社会实践和一切文化活动。这种稳定不变的思维结构模式和程式,就是传统思维方式。[5]中华民族的地理环境、文化形态、历史演变等因素,决定了中国人的传统思维方式具有内容的复杂性、发展的连续性、自发地形成性等特点,主要表现在它是经验综合型的整体思维和辩证思维,就其基本程序和定势而言,则是意向性的直觉、意象思维和主体内向思维,二者结合起来,就是传统思维方式的基本特征。另外,中国传统思维中的重要特征还包括它的实用理性、模糊性、讲求神似和意像等特征。
3.1 太极拳技术体系的共性特征
太极拳是中华武术百花园中的重要流派之一,相对于整个武术来讲它表现出了武术主体的共性特征,同时也拥有自己的个性特征,相对来讲,它在整个武术体系中的个性特征也即是整个太极拳体系的共性特征。太极拳自陈王庭创拳以来,曾经出现了不同名称,如“绵拳”、“十三势”、“软手”等不同命名,直到王宗岳《太极拳论》的出现,才确定了该类拳以太极的命名,“太极”一词源于《周易·系辞》:“易有太极,是生两仪,两仪生四象,四象生八卦”,说明“太极”含有至高、至极、绝对、无穷大之意。以“太极”来命名该拳,主要是因为该词反映出了该拳种技术体系的变幻无穷,既表现出了绝对至高的“理”的指导,又有无穷尽的技术体系的变化,如《太极拳论》中指出“无过不及,随曲就伸。人刚我柔谓之走,我顺人背谓之粘。动急则急应,动缓则缓随。虽变化万端而理唯一贯”。表明了该拳种理论上的总体特征是在至高、无穷而唯一贯的“理”的指导下进行无穷无尽无限界的变化发展。在技术特征上主要突出了柔的特点,表现在动作的柔和缓慢、圆活顺达、整体连贯等特征,具有疏通经络、调和气血、强筋壮骨、营养脏腑等功能。在具体的技术动作上虽然太极拳各门派都有所创新与演进,但几乎每个拳种中都包含了掤、捋、挤、按等手法,无极桩、太极桩、开合桩、虚实桩等步法,这些特征共同构成了整个太极拳各门派的技术体系;其它门派则在本门派技术风格的基础上体现出了太极拳技术“柔”的特征。
3.2 各门派太极拳技术体系的个性特征
各门派太极拳技术体系的个性特征是太极拳内部各门派在保持太极拳总体特征的同时,又经过创新、借鉴、融合等方式所重新构建的有别于它者的技术体系,或者其它门派中在坚持本门派技术风格的基础上,通过融入太极拳中的某些技术风格所构建的新的技术体系。太极拳自起源以来,不但其内部经过发展演变产生了众多的门派和体系,并且在不断地流变与发展中对中国武术的其它门派也产生了深刻地影响。目前流行比较广泛地以太极拳体系为主的门派主要包括陈、杨、吴、孙、武、和六大派系,而在其它拳种中其太极体系传播与发展比较广泛的主要包括武当、峨眉、青城、昆仑、梁氏等门派。太极拳各门派在保持太极拳总体特征的同时也都表现出了区别于它者的个性特征,其它门派的太极拳体系在保持本门派技术特征的同时也都表现出了太极拳的技术风格特征。另外,即使在某个门派的内部,其不同练习者的演练风格也各不相同,表现了太极拳各门派内部演练风格的多元发展特征。
思维方式决定行为方式,决定人们所创造的文化形态,对所有文化的产生都起着重要的影响作用。中国传统思维方式决定了中国人的行为方式,决定了中国人所创造的文化形态,对整个中国文化的形成与演进产生着重要的影响。如上所述,中国传统思维方式主要表现在经验综合型的整体思维和辩证思维,重视意向直觉、讲求实用,具有模糊、神似、意象、归纳等特点。太极拳技术体系是中国文化的一部分,同样受到中国传统思维方式的影响,以下分两个部分论述中国传统思维方式对太极拳技术体系的影响。
4.1 门派繁多的太极拳技术体系
门派繁多的太极拳技术体系是一个自发的形成过程,少有人为的故意雕琢,更多的是在直觉的感受与意象的模仿中产生的不同于前者超越,表现出了以“柔”性为主旨、以太极易理为指导的连续性,及各门派在吸纳、借鉴与融合的过程中所创造的太极拳技术内容的复杂性。这正是中国传统思维特点自发性、连续性、内容复杂性的具体体现,说明太极拳的演变史是建立在中国传统思维方式的范围之内的,受中国传统思维方式的影响和制约。
就太极拳从起源到现在各门派的繁荣发展而言,其实是一个不断地吸纳、借鉴、创新、融合、分裂的树状式的演进过程,是把太极拳看成一个整体,并通过辩证性的思维方法构建出了新的技术体系,而在具体的技术动作与运动方式中更多地突显出了其模糊性、神似性及意象性等特点,并运用直觉感悟改创了符合本体的技术体系。这样,最终形成了太极拳各体系的繁荣发展之状,其总体特征都突出了太极的“柔”,在柔的基础上太极拳各门派又都包含了“掤、捋、挤、按”等手法,“无极桩、太极桩、虚实桩”等步法的太极拳类的总体特征,而其它门派的太极拳是在该门派风格特点的基础上,突出了太极“柔”的特征,这正是传统思维中实用理性的一种体现。如上所述,造成这种情况的因素跟中国传统思维方式有必然的联系,它正是中国传统思维方式所发挥作用的结果,其传承、流变与融合突出的表现了中国传统思维方式之复杂性、连续性、意象性、整体性、相互借鉴与吸纳的实用性等特征。
4.2 各门派太极拳的不同演练风格
中国传统的思维方式表现出了很强的意象性,注重其“观物取象”、“立象尽意”“得象而忘言,得意而忘象”;直觉体悟是一种通过从总体上模糊而直接把握认识对象的内在本质和规律,直接而快速地获得整体感觉和总体把握、重直观内省,因省去许多中间环节,能够高效、快捷地领悟认识对象,但偶然性多,准确性差,不像逻辑推理那样严密、准确。[6]习惯于从主体意向出发对实践经验和内心体悟加以总结、归纳;模糊性是古代思维的共同特征,在古代中国人看来宇宙是混沌的整体,思维对象是模糊的,思维主体也是模糊的,以模糊的思维去认识模糊的整体,用模糊的方法和工具整体综合地把握其总体特征,不注重对事物分门别类、分析解剖,缺乏对事物本质的准确认识,注重对事物作质的判断,忽视对事物作量的分析。[7]
太极拳各门派及各门派太极拳不同的技术体系风格正是由于中国的这些传统思维方式所决定的,其意象性、直觉体悟、模糊性等特征在太极拳各门派及各门派的太极拳中都有所体现,如《太极拳论》中指出“由招熟而渐悟懂劲,由懂劲而阶及神明,然非用力之久,不能豁然贯通焉”。在《意拳述真》中“用工练去,不要间断,练到至虚,身无其身,心无其心,方是形神俱妙,与道合真之境”。太极拳的传承与演练并不像当代竞技体育那样注重动作的精确分析,动作构建多是分解的单一性动作,而太极拳更多讲求神似,讲个体的差异性,针对习练者的不同特征采取不同的练习方法,授予不同的技术风格特点。这种理论指导、传授与练习方式导致了太极拳各门派内部的不同风格特征,进而演变出了不同的门派。其它门派太极拳更多的强调了太极拳的“柔”,是某门派在意象上所表现出的缓慢柔和的运动特征,具有模糊性、直觉感悟性等特点。
流派繁多的太极拳拳种与技术体系,是在中国传统思维方式的影响下所产生的,十九世纪中叶以来中国文化在西方文化的侵略中受到了沉重的打击,中国人开始对自己的传统思维方式表示怀疑,甚至武断地否定了其价值和意义。在武术方面突出的表现在了把武术作为一个体育项目,并以现代奥林匹克体育文化为蓝本进行了改造与推广,可以肯定它很快的推动了某一太极拳种在整个世界各地区的广泛传播,对于太极拳的全球化发展做出了很大的贡献,但一味的照搬西方竞技体育的发展模式也将会造成一定的负面影响,过多的强调太极拳技术动作的标准性、把其作为一种模式、忽略个体差异与神似及意境的直觉体悟,这将严重的影响太极拳体系的繁荣发展,会造成太极拳仅仅以现有的各门派为主要内容,而很难构建出新的太极拳技术体系,或者新的太极拳拳种和门派。
太极拳运动正是受到中国传统思维方式的影响,以中国哲学与传统文化为理论基础,才使得太极拳运动广受世界各国人们的欢迎,被一些人们称之为哲理之拳,这正是人们对直觉的感悟与意象思维的追求,希望能在其缓慢柔和的运动中接合经验综合的整体思维和辩证思维,以达到对技击与人体艺术追求的意境之感悟。
在这个全球化的地球村落时代,文化的重要性越来越受到了各个国家的重视,每个国家都在宣扬本民族文化,并在此基础上借鉴其它民族文化的优势与长处,来补充到本民族的文化体系之中,世界各国正在建立一个文化共存、共享、文化对话的互补格局。在这种背景下,太极拳的未来发展,应该继承、吸纳与创新相结合,在本民族思维方式的指导下,吸纳各国家的思维方式以补充本民族思维方式的不足,并在此基础上将两者有机结合,融为一体,以创造出新的太极拳指导思想,使太极拳运动能够在世界各个国家更好的发展。
中华民族的地理环境、文化形态、历史演变等因素,决定了中国人的传统思维方式具有内容的复杂性、发展的连续性、自发地形成性等特点,具体特征为:直觉性、意象性、模糊性、讲求神似及实用性等特征。这在太极拳中主要体现为门派繁多的太极拳技术体系是一个自发的形成过程,少有人为的故意雕琢,更多地是在直觉的感受与意象的模仿中产生的不同于前者超越,表现出了以“柔”性为主旨、以太极易理为指导的连续性,及各门派在吸纳、借鉴与融合的过程中所创造的太极拳技术内容的复杂性。中国传统思维方式决定了中国人的行为方式,决定了中国人所创造的文化形态,对整个中国文化的形成与演进产生着重要的影响。它对太极拳的影响表现在其总体特征是在至高、无穷而唯一贯的“理”的指导下进行无穷尽无限界的变化发展,这导致了太极拳各门派的产生与繁荣发展,及各门派太极拳体系的产生。在全球化村落时代,太极拳的未来发展,应该继承、吸纳与创新相结合,在本民族思维方式的指导下,吸纳各国家的思维方式以补充本民族思维方式的不足,并在此基础上将两者有机结合,融为一体,以创新出新的太极拳指导思想,使太极拳运动能够在世界各个国家更好的发展。
[1]乔凤杰.河南旅游武术文化[M].北京:中国旅游出版社,2007(12):66.
[2][4]左 飚.冲突·互补·共存:中西文化对比研究[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9:423,426.
[3]张岱年,成中英等.中国思维偏向[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1(5).
[5]张岱年,成中英等.中国思维偏向[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1:18.
[6][7]左 飚.冲突·互补·共存:中西文化对比研究[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9:435,436.
The Influences of Chinese Traditional Thoughts on the Evolution of Taijiquan Technique System
Sun Xianghao Fan Yaokui
(P.E.School of Henan University,Kaifeng Henan 475001,China)
This article mainly using literature research,on the basis of studying the general characteristics of Chinese traditional thinking mode,the general characteristics of Taijiquan technology,the characteristic of different style Taijiquans,and the personality characteristics of different kinds of Taijiquans,and further explains the influence of Chinese traditional thinking mode on the evolution of Taijiquan technical system.The study suggests that the traditional Chinese way of thinking has been across the whole evolution course of Taijiquan,various schools of Taijiquan technology systems separated under the influence of Chinese traditional thinking mode;To keep in Chinese traditional thinking mode,and on the basis of reference and absorb foreign ways of thinking,and based on fusion and innovation,we should promote the better development of Taijiquan exercise in all over the world.
thinking mode Taijiquan technical system evolution
G85
A
1004—5643(2012)07—0039—03
1.孙向豪(1989~),男,在读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武术发展理论之研究。
2.范曜魁(1991~),男,学生。研究方向:民族传统体育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