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西方格斗文化对比研究

2012-08-15 00:50时小武
武术研究 2012年7期
关键词:格斗体育文化

时小武

(洛阳师范学院体育学院,河南 洛阳 471022)

中西方格斗文化对比研究

时小武

(洛阳师范学院体育学院,河南 洛阳 471022)

格斗技能一直是中西方体育发展史上的一种共同现象。由于中西方文化的差异造成中西方格斗文化有着明显的不同。文章通过对比中西方的格斗理念、格斗体系、技术特点和训练环境等方面的差异,分析产生这种差异的原因,并对未来中西方格斗文化的发展趋向进行初步探索。

中国格斗术 西方格斗术 对比

格斗技击这种独特的技能,起源于人类早期的各种活动,人类为了生存的需要和种族的延续,为了满足营养、自卫、繁殖后代而产生出人类最早的技击活动和技击术。然而在中西方各自特有的生存环境下,却形成了两种迥然不同的格斗文化。由此反映出中西方思维意识和指导理念的不同。在本文中,中国格斗统概了传统武术和散手,西方格斗则涵盖了拳击、自由搏击等各种西方技击术。

1 中西方格斗文化对比

1.1 格斗理念

中国传统文化有其固有的思维模式和价值取向。中国传统文化历来以追求人的内心世界以及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之间的和谐与平衡为最高目的。中国人的思维模式是天人合一的。这种思维模式特别注重研究宇宙事物的有机统一、自然谐和、生生不息和综合整体,重视整体性的模糊的把握、领悟和体验。中国武术表现出的虚与实、动与静、阴与阳、形与神等的统一,并在套路演练和传习的过程中获得个人主体心理上的平衡的体验和情与理的和谐的感悟,正是基于这一文化特征。中华文化相对重视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认为人是自然界长期发展的自然产物,是自然界的一部分甚至是不可缺少的要素之一。强调人应遵循自然界的普遍规律,应与自然融为一体即“天人合一”的思想。在中国两千多年的封建社会中,儒家思想是中国社会的正统思想,其影响渗透到每一个角落,受其影响武术不但要求强身健体、防身自卫,而且更强调武术的教育功能。它要求在练习武术的过程中参悟人生哲理,培养品德,提高人的精神修为,达到“德”与“艺”的统一,淡化竞争意识。如“武德比山重,名利草芥轻”、“以和为贵”、“重义轻利”。

与之相反,西方文化为“罪感文化”,即对“原罪”的自我意识,为赎罪而奋勇斗争;征服自然、改造自己,以获得神誉。西方文化强调对自然的征服与改造,认为人与自然是对立冲突的一对矛盾,在二者之间的关系上把人看成主体,把自然世界看成客体,认为人是站在自然界之上有统治自然的权利,人只有在与自然界的斗争中征服自然、战胜自然才能求得自身的生存与发展。西方文化重视实证,要求定性、定量精确,逻辑推理严密,它使用的定量工具是量化等式,它使用的推理工具是形式逻辑这种思维模式引导西方人不断追求强壮的身体,发达的肌肉,技艺、技巧的完美,速度和力量的结合,这与西方竞技体育的激烈竞争对抗,惊险刺激,功利性强的文化意识不同。

因此,人类“共性”的原始格斗技能在两种不同的背景下,即对主客体关系的不同理解和差异,以及不同的文化形态的“借助”,中西方文化在人与自然的关系上必然表现出差异。

1.2 格斗系统

格斗系统可以分为若干个组成部分,是一个复杂的全面综合体。在攻防动态中表现出来时而具有整体性,时而具有个体性的综合特征。

从平衡方面来讲,格斗时首先要掌握自己的稳定与平衡。中国格斗术重视人身,认为手到而身法不到或脚到而身法不到都是大弊病。动态平衡就是人体在运动中保持力学方面变化下的稳定,有时还要依赖对方互为稳定。西方格斗术增大直拳打击力量,是靠整个身体的爆发力,追求绝对的稳定。

从速度方面来讲,速度的快慢与时间和距离互相制约。当相持状态时,只要一方能够加快攻击速度或能够破坏对方出击的时间,就是所需要的起决定作用的速度,这一点在中西方格斗系统中出现惊人的一致性。在格斗时爆发力不仅表现于击打动作,而且步法的移动都是蹬地时腿对支撑面施加作用力,引起反作用力使人体系统产生加速度的动量。人体在动态时的动量越大,出拳的速度越快。速度越快,能量积蓄越多,肌肉做的功越大,出击的速度和力量就更快更重。

从协调方面来讲,在进行复杂的实战时,人的协调性表现在各种攻防动作的时间、空间的节奏性和准确性上。在完成踢、打、摔、拿或连击时肌肉的张弛都是有规律的。只有在全身肌肉具有高度的协调性时才能产生最佳的出击效果。所有攻防动作不同性质的转换越迅速、越及时,就越能主动地抓住对方的破绽进攻或有效地防守。除了肌肉要具有高度的协调性之外,还需要加强中枢神经系统的兴奋过程,这样才能发出快速的沉重拳。

从整体方面来讲,东方格斗术尤其注重运动链系统的全身各部分相互配合,动作之间紧密联系,由此完成各种踢、打、摔、拿和防御动作。擒拿动作更显突出,在某一关节实施分筋错骨时,利用人体运动链的效应性运动规律,使其相邻关节产生相应的运动,并根据该运动链系统的解剖结构特征和运动特征,当其运动到某一位置时,将该运动链系统中相邻的几个主要关节和环节全部锁定,直至将整个人体运动链锁定。在实施中不但要讲究力的变化,擒拿部位的转换,以及必须与踢、打、摔法紧密结合,融为一体地有机组合,才能形成真正完整而实用的动态格斗,而西方格斗更侧重某一技术、某一肌群的整体协调配合。

1.3 技术特点

中国武术(包括传统养生术以及一些传统拳术和功法练习)在修炼时,对时间和地点都有着特殊的要求。它要求练功时必须与自然环境、季节、气候、时辰相对应,充分体现了天人相合、和谐发展的观念,也反映了中华武术追求身与心、机体与自然,以及自身机体的平衡协调发展之整体效益的价值观,即动静、形神、意气、刚柔、节奏等精神内涵实质。中国武术对人体的精细动作要求很高,从头、肩、肘、手、胯、膝、足等身体各个部位都能当做进攻和防守的有效部位,并且对每个部位的训练都是辩证统一的,讲究这些部位的综合配合和运用。

西方体育总的来说是一种物理体育,来源“海洋文明”以及科技,商品经济的发达,在奥林匹克文化及宗教思想的影响下,表现出自我张扬和与自然的抗争,在形式上表现出以力度、速度为标志的特殊质态,基本理论术语更多地显现物理学特征(生物力学)。西方格斗技术可以使用的技术非常广泛,拳法、掌法、腿法、肘法、膝法、关节技、寝技等都无所不用其极。它的主要技战术可以分为两大部分:站立对抗技术和地面绞杀技术。西方格斗更强调人与外界的对立与抗争,对内无限挖掘人体的能,注重对人体的骨骼、肌肉、关节以及动作技术细微的研究,对外则表现为“更高、更快、更强”,不断向自然界和人体极限挑战,以期通过人的肢体和肌肉活动塑造完美的身姿和强健的体魄。

总的来说,中国格斗术多数重视打击力,讲求以气驭招式,也就是注重“劲”的培养,先站稳了防倒地,争取地上解决战斗;多走侧,弱则正取,强则击偏,对技巧十分注重。西方格斗术注重肌肉的锻炼和抗打能力的锻炼。但是基本的攻守都是以地上为主(柔术除外,下面有论述),还有注重速度,而不注重下盘的稳固(身材重心较高的问题)

2 中西方格斗指导思想差异的产生因素

2.1 地理环境因素

由于所处地域不同,以致于中国的气候和西方国家的气候完全不一样。中国是一个大陆国家,以农业为经济基础,而农业是以土地为前提的,中国气候比较湿润,雨量充沛,因此在这一片肥沃的土地上就更加适合于农耕。农耕这种生产方式让中国人可以长期地居住在同一个地方,守着同一个地方。既然如此,中国人就可以安居在一个地方,少受迁徙流离之苦。一旦安居乐业以后,居安而不思流动,就容易促使静态的文化模式发展起来。所以中国的文化就其整体相对于西方文化而言,更趋向于是一种静态的文化。这就造成了中国格斗的指导思想乃是最高境界的“天人合一”和“以和为贵”,在此追求的基础上,尽可能地避免更多冲突,以保全这种文化的静态,而中国的生产方式和西方很多国家的是不一样的。西方更多地属于游牧民族。当一个地方的资源被使用完毕,就必须再换一个地方寻找新的资源。这种生存条件导致一种流动的生活形态,因此西方古代社会在相当的程度上往往趋向于流动的生活方式,西方的文化则更趋向于是一种动态文化。西方的地理环境、气候促成的流动性的文化,促使西方人的自由主义、个人主义等意识和观念更加的强烈和充分,他们骨子里时时处于一种征服自然的冲动和意念。因此,西方格斗的指导思想也更加自由和充满个人的英雄主义色彩。

2.2 人文环境因素

中国传统体育是以农业文明为基础,以宗法家庭为背景,以儒家思想为核心,形成了含蓄的、因循的体育思想,它重视人与自然的和谐、追求天人合一、顺应自然的发展。这就使得这种体育文化追求所产生之日起就走上了反省内求的道路,人们对这种体育文化追求所产生的结果则是关于如何“正心诚意、修身养性”等一系列养生思想及其在治国安邦等现实社会中物化而来的体育内容。中国格斗术强调修身正心,侧重健身养生价值,并不主张向事物的极限发展。从整体上看。中国传统体育中很少有激烈的竞争活动和对抗性项目,也很少提供发挥人体创造性及能动性的机会,缺乏积极探索自然和征服自然的精神,弱化了人积极进取性格的培养。而西方文化的代表是以奥林匹克运动为核心,奥林匹克文化起源于古希腊,古希腊地处欧洲,位于地中海沿岸,人们是以航海和对外贸易为主要生活方式,商业风险和海上漂泊的冒险生涯铸就了征服自然是他们生存的必然选择。他体现的是西方文化所具有的竞争精神,勇于冒险的性格,崇尚精英至上、骑士精神。在竞争中求生存,在竞争中求提高,在竞争中求完善,成为人们的普遍心理,竞争机制成为西方体育文化的灵魂和核心。其项目设置理念上也体现出速度、高度、远度和重量等物理特征和追求个性极限潜能,充分展现的是生命的运动能力和挑战生理极限的思维方式,这与中国武术所追求的平衡和顺应自然的主体化思维方式有着本质的区别。

中国体育强调与大自然和平相处,和谐统一,西方体育则要战胜自然、征服自然以运动技术为中心,强调更快、更高、更强的体育思想在一定条件下与真正意义上的体育目标产生背离。中国体育不单纯强调技术的内部结构而是强调身心并育的整体功能、其天人合一的观念是追求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西方体育文化在奥林匹克运动的推动下呈现出世界性和开放性,中国体育文化是中华各民族、中国各文化区域的体育文化汇合与交融的结果,尽管会表现出一定的排他性,但从本质上讲也是开放的,中国体育文化必然会同西方体育文化相结合,从西方体育文化中吸取营养。如中西体育文化交流中,西方体育的竞争精神和意识已经深深地引发了求稳、趋静、尚中庸民族的文化和社会变革;东方体育文化的“天人合一”精神极大地影响着西方主客分离的惫识,使他们认识到人与自然和谐的关系。

中国传统武术竞争意识淡化,倡导“和为贵的君子之争,像武术运动“以柔克刚”、“舍已从人”等顺其自然,保护自己,不强争胜负的打法和“拳打人不知,出手不伤人”,“胜亦可喜、败亦欣然”的原则和态度在西方搏击项目中是看不到的。因为中国传统武术被看作是一种诉诸情感的活动,它表现出一种非功利和超现实的特点,这就决定了中国传统武术的观念,即把中国传统武术视为一种理想化的东西,而西方搏击的核心和灵魂是竞争,战胜对手是它的直接目标,惊险性、刺激性、功利性是其固有追求。西方搏击无处不弥漫着对强力的崇敬和对竞争的讴歌。因为西方自古希腊以来便崇尚人的个性自由、追求个性解放、个人实现,西方民族把搏击运动作为自我价值实现的重要途径,以此来证明自我的存在。

3 新时代背景下的融合与统一

用辩证观点看待中西方格斗文化差异,在看到两种文化分歧的同时,也要看到两者的统一性和融合趋势。中国格斗文化和西方格斗文化都是世界体育文化中的一部分,缺少了任何一方,世界体育文化将是残缺不全的。双方相互渗透,相互影响,相互补充,存在着由此达彼的桥梁。从中国格斗文化中的某些思想、方法、精神,对西方格斗文化有补充和借鉴作用,而西方的严密、精确、逻辑性强的训练方式对中国的格斗也是一种补充和完善。西方格斗表现为一个不断向人的生理极限挑战的过程。相反,以崇尚礼让、宽厚、平和为价值取向的中国格斗,在自给自足的小农经济环境下,平心静气地追逐着自我修身养性之目的。在全球化的无限制格斗中,两种格斗文化将会愈加融合发展,界限越来越不泾渭分明,形成全球化多元素的格斗意识和技击方法。

[1]郑国华,薄雪松,肖 正,等.中西体育文化价值选择的差异[J].天津体育学院学报,2007(4).

[2]王 林.竞技体育的教育价值研究[J].首都体育学院学报,2006(5).

[3]郑雪荣.从中西文化的对比中探究体育的差异[J].山西师大体育学院研究生论文专刊,2006(6).

[4]刘树军,张胜利.民族文化差异与武术国际化发展的哲学思考[J].上海体育学院学报,2004(4).

[5]高山桂,张 军.中西方体育文化的分殊与融通[J].体育科技文献通报,2011(9).

Comparative Study of Chinese and Western Fighting Culture

Shi Xiaowu
(Institute of Physical Education of Luoyang Teachers College,Luoyang Henan 471000,China)

Fighting skill has been a common phenomenon in the history of Western sports development.The difference between Chinese and western culture which caused in the significant difference between Chinese and western fighting culture.This article contrast Chinese and western difference through concept of fighting,fighting system,technical characteristics,and training environment,analyzes the reasons for this difference,and then tends to conduct a preliminary exploration of the future development of Chinese and Western fighting culture.

Chinese fighting technique Western fighting technique comparison

G85

A

1004—5643(2012)07—0031—03

时小武(1978~),男,硕士,助教。研究方向:武术传统文化、武术哲学研究。

猜你喜欢
格斗体育文化
年味里的“虎文化”
张伟丽 格斗玫瑰
第八道格斗料理
格斗料理
2016体育年
我们的“体育梦”
谈体育实践课中知识的扩展
文化之间的摇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