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友林
(四川民族学院体育系 四川康定 626000)
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形势下高校体育教师专业化发展研究①
宋友林
(四川民族学院体育系 四川康定 626000)
当前文化大繁荣、大发展的形势下,高校教师专业素质、教学能力也面临着新的机遇和挑战。本文根据高校体育教师在专业素质、教学能力等方面存在的问题,分析现状并提出问题,以期探讨高校教师在专业素质、教学能力以及促进其专业化发展的方法和途径。
高校教师 专业化发展 科学研究
大学教师作为一门特殊职业,需要高深的专业知识作为前提条件,教师专业发展不仅需要一定的知识积累,而且需要有效的知识增长和更新机制。大学教师发展是终身的、持续的过程,大学教师专业发展是一个终身性、全局性的概念。[1]文化建设是一个全社会全方位的工作,必须全国上下齐心协力,才能真正推动文化发展大繁荣。高校作为人才培养的重要途径,在人才培养过程中除了不断创新办学理念以满足社会对人才培养的需求。而作为高校的一部分的体育教师在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形势下,提高自身专业素质、教学能力及推进专业发展变得迫在眉睫。
纵观我国高校体育教师专业化发展现状,个体因素与外部保障措施等诸多瓶颈使得高校体育教师的专业发展陷人困境。从内部因素来讲,很多高校体育教师在专业发展动机不强,目标不明确;个人专业发展规划意识淡漠,缺失教师职业群体的同伴互助,体育教师专业共同话语匮乏且分享渠道不畅,专业知识、实践知识更新缓慢。在现代教育理念和信息技术面前,常感到束手无策。从外部环境来看,高校名师和学科带头人比例偏低,青年体育教师专业化发展的引领不足,就职后培训存在离散程度大、集中时间短、远离实践等特点,往往是理论在加强,专业在削弱,研修时重心不在职业内涵扩展,不利于专业化发展。另外培训经费保障制度不完善,高校体育教师专业化发展缺乏全方位的外部环境支持。由此可见,探寻高校体育教师专业化发展超越困境的全新策略,实现可持续的专业发展,已成为各高校和教师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
影响高校体育教师专业发展的因素是多方面的,如教师个人的、社会的、学校的以及文化等多种因素的交互影响和作用,使专业化发展凸显多因性,多样性与多变性等特征。
政策理念国家政权机关、政党组织和其他社会政治集团为了实现自己所代表的阶级、阶层的利益与意志,以权威形式标准化地规定在一定的历史时期内,应该达到的奋斗目标、遵循的行动原则、完成的明确任务、实行的工作方式、采取的一般步骤和具体措施的思想。它具有制约一定群体行为规范的思想的特点。高校是政策理念传播的中心,是高校教师行动指南。而在高校中有种政策理念只强调教师能力,使高校体育教师的责任越加局限于完成教学任务,制约了教师专业化发展的主观能动性。实践证明高校体育教师专业化发展只有通过对实践的反思和拥有系统理论才能在推动教师专业化发展的同时引带着教师自身发展。总之,高校教师不是单纯的任务执行者,而是教育的思想者、研究者、实践者和创新者。在文化大繁荣、大发展的大好形势下,高校体育教师是国家政策理念的推广者和领路人,在专业发展的不断努力,成为教育发展道路上的主导者;高校体育教师也是推动学校体育发展的引路人。
高校体育教师是一个社会人,他们成长经历、工作后环境、家庭等因素都会或多或少影响其专业化发展。高校体育教师幼年与学生时代的生活经历、主观经验以及人格特质等,对其教师职业理想的形成,教师职业的选择,以及专业发展有着重要的影响,特别是高校教师在任教前的师范教育阶段的一些因素如师范生的社会背景、人格特质、学校的教育设施、环境条件等都是影响师范生专业发展的主要因素;另外高校体育教师任教后的外部条件(学校环境、教学硬件和软件设施等)、自身内部因素(对教学的思想认识,教学水平,与领导、同事和学生等群体的人际关系)等影响因素对高校教师专业化发展的影响也是不容忽视。
高校体育教师是社会人,工作上不仅繁重的教学负担、还要被科学研究占用许多的时间;除了完成教学任务外还要承担一些院系工作;高校体育教师还要遵守学校的规章制度,接收领导、同事以及学生的评教。高校教师作为家庭的主要成员,要承担一些义务,常常要承担着是“上有小,下有老”家庭责任义务;也常常因为运动损伤所引起的伤痛等等。因此,高校教师要想在工作上满意、生活上周全需要付出努力,而事实上大多数教师存在顾此失彼的现象。
高师教师不仅要根据学校的发展目标,制定个人发展规划,不断加强学习和研究,还要通过各种方式培训与进修,才能不断提高自己的专业发展水平。
教育的改革经过几十年的发展已经把高校教师推到了改革的风口浪尖上。高校体育教师作为知识文化的传播者,学生成才的领路人,学校体育发展的推动者,必须在思想认识上具有科学性和先进性。文化大繁荣大发展时期,高校体育教师要作为先进文化的传播者,不仅要把先进思想转化为自己的思想,并要把这种思想与自己的教学相结合,与所教授专业知识相结合。第一,高校体育教师应先进思想武装自己的头脑。做到不受外来文化的侵害,掌握科学文化,真正做到教书育人。第二,高校教师教学相长促进专业化发展。对于实际教学来说,用先进的教育思想为指导,教师就更能从科学的角度去认识教学,并在教学中有意识、有目的地为提高专业化水平而努力。第三,高校教师通过继续教育提高自己。通过不断参加培训、学术交流等方式提升自己,并把自己学到新思想和教学方法以教学为手段得到更好的实现。总之,高校体育教师从思想转变开始,改变教学观念,更新知识结构,进而不断提高自己专业化发展水平。
高校体育教师专业发展是一个需要不断学习的过程,其缘于高校教师是个需要不断总结和丰富知识的行业。在信息技术迅速发展的当今社会,学生获取知识的途径丰富多样。高校体育教师想在课堂上引领学生完成自己设计的课题程序,就必须有能力能驾驭课题,有足够的胆略面临课堂上发生的一切突发事件。高校体育教师要促进自身专业化发展,就必须随时提高自己的专业化水平。
从外部途径是教师专业发展的重要保证,在制度和政策层面为高师教师专业发展提供制度保障。高校为高校体育教师培训提供了条件和保障,为高校体育教师专业发展提供平台。高校体育教师通过继续教育、自我学习、同事间相互探讨、以科研促进教学、考取更高学位、各种方式的进修学习。[2]高校体育教师应抓住机会、有的放矢不断提高自己专业水平和文化水平,进而促进自己专业化发展。
从内部途径看,高校体育教师的专业发展与教师本人的自我专业发展需要与发展意识、教育信念、专业理想也有着密切的关系。自我专业发展需要和意识是教师自我专业发展的内在动力。教师可以通过教学反思的方式来促进自我专业意识和能力的发展。教师反思是指教师在教育教学时间中,以自我行为表现及其行为之依据的“异位”解析和修正,进而不断提高自身教育、教学效能和素养的过程。如高校教师应自觉养成研究精神,经过规范化的学术训练,掌握一套学术研究的语言、方法、技术、论文写作及“科学”的实验和调查研究的技能,不断提高自己的学术研究能力。
科学研究的目的应该是提高教师理论素质,提高教师业务素质,优化教师教育思想。现代教育观念中,教师不再课题教学的主体,而是学生的领路人。在教学过程中引导学生学习科学文化知识和运动技能,掌握教学方法。有种说法这样认为科学研究的,科学研究占用了教师的发部分课余时间,不利于教学水平的提高,更不利于专业发展。其实这种说法是片面地认为科学研究需要太多的时间。我们应该从另一方面认识到科学研究的功能作用。高校体育教师应将所学专业知识进行科学的体系化,合理有效地将所学知识再加工,做到在教学过程中因材施教。即利用科学研究探寻出体育专业学生掌握文化知识和专业技能的途径和方法。只有这样才能在教学过程中做到“教学相长”,通过高校体育教师不断努力和提高,提高自身专业化水平的同时也可以增强教师工作的历史责任感,做到干一行爱一行,终身从事教育工作。
自我发展的意识是教师真正实现自己自主专业发展的前提,使自己的专业水平不断提高。教师的自我发展的意识按照时间的维度应包括三个方面:对自己过去专业发展状况及过程的意识;对自己现在专业发展状况即自己目前所处阶段的意识;以及对自己未来专业发展的规划的意识。有了专业发展的意识以后,教师在将自己的专业发展付诸行动时,他才能较自觉地将自己过去的发展情况、目前的基础情况和以后发展方向才能达到综合起来加以权衡,才能使教师做列理智地实现和筹划未来。理智地控制今日的行动,使得“已有的发展水平能影响今后的发展方向和程度”,从而用未来发展目标支配现状的行为。
高校体育教师的专业发展是一个终身的、持续不断的过程。学校和相关部门应为教师的专业发展创造良好的外部条件,发展平台。而高校体育教师应转变思想观念;增强自我发展意识,确立起专业的自我和教学的反思;抓住继续教育的机会为自身专业发展充电;利用科学研究探求合理的教学方法。
[1]林杰.大学教师专业发展的内涵与策略[J].大学教育科学,2006(1):56-58,74.
[2]杜治华.我国高校体育教师专业化发展研究[J].山西师大体育学院学报,2010(4):86-88.
[3]徐国武.谈高职院校体育教师专业化问题[J].山西师大体育学院学报,2009(9):84-86.
[4]罗承.高师教师专业化发展的途径探究[J].教育与职业,2007(27):54-55.
G807.4
A
2095-2813(2012)12(a)-0117-02
宋友林(1982—),女,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学校体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