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蚂拐舞”在体育教学的创编与推广①

2012-08-15 00:54覃云
当代体育科技 2012年9期
关键词:集体舞壮族舞蹈

覃云

(广西农业职业技术学院 广西南宁 530007)

浅谈“蚂拐舞”在体育教学的创编与推广①

覃云

(广西农业职业技术学院 广西南宁 530007)

广西壮族是我国少数民族中人口最多的民族,不仅有悠久的历史和灿烂的文化,民间舞蹈也十分丰富。从远古时代起,壮族的祖先就在生息、劳动过程中,逐渐形成了自己本民族的蚂拐舞,是一件不可多得的、壮族人民独有的艺术瑰宝。

蚂拐舞 文化背景 创编及教学 推广

1 神奇图腾——《蚂拐舞》的文化背景

广西壮族是我国少数民族中人口最多的民族,不仅有悠久的历史和灿烂的文化,民间舞蹈也十分丰富。从远古时代起,壮族的祖先就在生息、劳动过程中,逐渐形成了自己本民族的音乐舞蹈。壮族至今还盛行的“三月三”歌圩,富有民族特色的“壮戏”,闻名中外的壮族人民传说中的歌神刘三姐,都是在壮族先民古老的文化艺术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蚂拐是壮族人对青蛙的俗称。蚂拐舞就是较多地模仿蚂拐的跳跃、舞动的动作的一种民俗舞蹈。基本动作大都采用蛙行状和蛙步跳状。运行路线一般为之字形前进。在踊跃中通过手、腿、头和腰的扭动,表现出强烈的节奏感。 跳蚂拐舞是壮族人民以祈求风调雨顺心愿的一种娱乐活动。当地人民认为,一般情况下,蚂拐一叫,雷雨就到;蚂拐多的地方,庄稼的病虫就少,年成就好;因此,蚂拐就成了壮族人民心目中的吉祥物。所以,在每年的正月末二月初的农事开始之前,壮族群众便组织青壮男女跳起欢快的蚂拐舞,以求一年风调雨顺,禾稼丰收。蚂拐舞的内容主要有:“皮鼓舞”、“蚂拐出世舞”、“长板敬蚂拐”、“拜铜鼓舞”、“插秧舞”、“薅秧舞”、“庆丰舞”、“耙田舞”、“打鱼捞虾舞”、“纺纱织布舞”等。

古代壮族普遍存在图腾崇拜,其中的蚂拐图腾是较具有代表性的。古代壮族人生活在华南高温多雨地区,以农业耕作为主。人们在长期的生产生活过程中知道蚂拐在稻田里能为人们捕虫除害,蚂拐的鸣叫与天气尤其是降雨有着十分密切的关系,因此,古代壮族人认为,蚂拐是具有某种神秘属性的神灵,它能主宰天象、雨水,影响人类的生产生活。于是,蚂拐就成了古代壮族人的崇拜对象,以后又演变成古代壮族有代表性的图腾。蚂拐舞的内容包括《敬蚂拐舞》、《拜铜鼓舞》、《庆丰舞》等十余个舞蹈片段。目前流传在红水河沿岸的一些壮族村落中。蚂拐舞是一件不可多得的、壮族人民独有的艺术瑰宝。

2 众里寻他千百度——《蚂拐舞》的创编及教学

出于对蚂拐舞的热爱,在平时的课堂教学中,我经常把蚂拐舞纳入课堂的准备部分,发现非常受学生的欢迎。于是在我脑里便萌生出一个想法:既然学生那么喜欢跳蚂拐舞,我为什么就不能创编成一套简单易学,活泼欢快的校园集体舞呢?既能激发学生的民族热情,继承和发扬源远流长,又能提高学生的文明素养和审美的情趣,培养他们合作的意识和交际的能力,形成开朗、乐观的个性,同时通过舞蹈使学生的身体得到锻炼,提高他们的身体素质。

教育部体育卫生与艺术教育司的司长杨贵仁先生提出:基础教育阶段,我们国家艺术类课程标准明确指出了舞蹈的重要教育价值,义务教育艺术课程标准,要求学生能够通过唱歌、绘画、舞蹈表达感情,乐于参与自娱性的集体舞蹈,在舞蹈和游戏中学会人与人之间的合作,意识到在日常生活中也要注意仪态、言语和行为美。要让学生在舞蹈世界中开发身体的运动潜能,使整个身体变得灵活、协调,充满活力,在人际交往和日常活动中举止大方,体现出较高的文化素质。这是我们国家中课程标准的规定。但是由于长期以来,艺术教育资源的匮乏和其他方面的原因,在我国体育的教育中舞蹈教育十分薄弱,许多地方可以说还是一片空白。

我深知在发展中把握民族性是民族舞蹈创作的宗旨。失去了民族性,发展便无立足之地。因此,如何把握发展中的民族性就是把握好继承与发展这对矛盾的关键。把握好蚂拐舞蹈创作中的民族性,必须将蚂拐舞蹈表现形式与民族精神紧密地结合起来。也只有把艺术形式与民族精神完美结合的民族舞蹈,才能真正表达出壮族人民对生命的理解和对未来美好生活的追求和向往,也才能够成为最具有感染力和生命力的优秀作品。我花大量的时间收集历史资料及音乐资料,同时还让学生也加入资料的收集中,鼓励他们展开想象、积极思维,创编动作,亲身体验自己的创造活动,这样有利于培养孩子们勇于叩响艺术殿堂大门的勇气和力量。在实践中,我也给同学们留了创作的空间,让他们通过教师所给的和自己掌握的一些素材进行创造、改编、让他们在主动学习中掌握动作的要领,并记忆深刻,不容易遗忘。

蚂拐舞的动作特点是生动形象、粗犷有力、简单易学,两腿微蹲成跳跃式,两臂弯肘上举,五指张开,结合音乐、队形不断做出跳跃、奔跑等动作。在课堂教学中,为了更好的达成目标,突出重难点,针对大多数学生没有舞蹈基础的具体情况,在教学中先教基本舞步,再学习小组合,到大家一起跳集体舞,到最后各小组串编一个集体舞。教师运用口令、哨声、掌声、鼓声及音乐等多种教学手段指导学生练习,通过集体练习、小集体练习、个人练习等多种形式的练习活动为学生创设了互帮互学,共同进步的学习氛围,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教师适当的参与到学生练习当中,加深了师生的感情,融洽师生关系。在课堂还设计了串编集体舞环节,充分发挥骨干作用,让各小组在组长的带领下,积极练习,教师为学生创设培养学生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的教学环境,通过教师的引导,使学生在运动参与活动中能积极的思考,充分发挥个体和群体的想象能力,完成各种串编活动。教师对学生的欣赏、鼓励,树立学生的自信心,让学生大方的学习,大胆的向同伴展示自己。通过运动参与,合作交往学习,从中体验到运动的乐趣,与人合作的乐趣,以及增长知识、提高技能的乐趣。

音乐是舞蹈的灵魂,在挑选蚂拐舞蹈的音乐时,我很注重它的民族特色。我挑选了曲调明朗、旋律流畅,节奏鲜明,节奏感强,富有感染力的壮族民歌,让学生们听后能展开想象,有想跳、爱跳的欲望。只有音乐与舞蹈相辅相成,才能保障舞蹈的艺术性。根据我校学生的实际情况,结合收集到的资料,我创编出了以个人、小组、团体等多个队形变换相结合的集体舞,远远超出了传统壮族舞蹈形式,通过不断地走、跑、望,表达出了壮族学生对幸福生活的热爱及向往。动人的音乐和蚂拐鲜活的动作形象融合,凸显出壮族学生朝气蓬勃、热爱生活的形象。

3 忽如一夜春风来——《蚂拐舞》的推广

课外艺术活动是学校艺术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活跃学生课余生活,引导广大青少年学生积极和谐发展的一个重要渠道。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强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若干意见》指出,要因地制宜,积极开展各种富有趣味性的课外文化体育活动。蚂拐舞的成功创编得到了学校领导的高度重视,把它列为我校课外艺术活动的主要内容,为了能够很快在学校推广,我首先培训了部分骨干教师及学生,利用文娱课及大课间活动时间全校全面铺开,全校师生都沉浸在跳蚂拐舞的愉悦中。《蚂拐舞》进一步丰富了我校艺术活动的内容和形式,营造良好的校园文化环境,促进他们健康成长、和谐发展。现在,不仅学生们会跳,连他们的家长有很多也会跳了,有个学生告诉我,他父亲单位搞联欢的时候,他们全家的才艺展示就是跳经过他自己在原来的基础上改编的《蚂拐舞》,全家人都非常快乐的享受着跳《蚂拐舞》的过程。大部分学生都嚷着希望明年的南宁国际民歌艺术节能有机会登台表演,向全世界的人民展现我们广西壮族的风采呢!

4 千树万树梨花开——《蚂拐舞》与阳光体育

蚂拐舞活动有助于学生愉悦身心,培养健康的审美情趣和能力;有助于培养学生动律、节奏、造型感,感受学生身体技能和形态,提高他们的身体素质;有助于培养学生的集体主义精神,合作的意识,同学之间相互交流的能力,使我们的学生能够得到生动活泼的发展。我希望各院校能充分认识校园集体舞所具有的特殊教育功能,以开展全国亿万学生阳光体育运动为契机,采取积极的措施,充分利用大课间体育活动和学生集体体育锻炼时间和空间,积极组织学生参加校园集体舞活动,促进他们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同时,我也积极鼓励各地中小学校发挥自身的优势,利用当地艺术教育资源,自己创编各种各样适合广大青少年跳的舞蹈。为了营造良好的校园文化氛围,促进学生健康和谐发展,让我们一起共同作出积极努力,让蚂拐舞乘着阳光体育的春风,走入“千树万树梨花开”的美好境界!

[1]罗英梅.桂西北少数民族“巫舞”之文化研究[J].军事体育进修学院学报,2008(3).

[2]陈雯.蛇——排湾族与闽越族共同的图腾崇拜[J].艺苑,2009(10).

G 834

A

2095-2813(2012)03(c)-0081-02

覃云(1981,11~):女,单位:广西农业职业技术学院,省份:广西省南宁市,邮编:530007,职称:助教,籍贯:广西巴马县,学历:大学,本科,研究方向:体育教育学。

猜你喜欢
集体舞壮族舞蹈
音乐课中集体舞教学的思考
茶之圆舞曲
The Mountains Sing—But for How Much Longer?
学舞蹈的男孩子
《Cat’s book》
舞蹈课
壮族山歌
校园舞蹈 多姿多彩
我是小字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