几首元代散曲赏析

2012-08-15 00:42田玉琪张雅丽赵李娜河北大学文学院河北保定071002
名作欣赏 2012年2期
关键词:皮匠散曲靴子

⊙田玉琪 王 义 张雅丽 刘 栋 赵李娜[河北大学文学院, 河北 保定 071002]

高安道[般涉调·哨遍·皮匠说谎]

十载寒窗诚意。书生皆想登科记。奈时运未亨通,混尘嚣日日衔杯。厮伴着青云益友,谈笑忘机,出语无俗气。偶题起老成靴脚,人人道好,个个称奇。若要做四缝磕瓜头,除是南街小王皮。快做能裁,着脚中穿,在城第一。

{耍孩儿}铺中选就对新材式,嘱付咱穿的样制。裁缝时用意下工夫,一桩桩听命休违:细锥粗线禁登陟,厚底团根教壮实;线脚儿深深勒, 子齐上下相趁,(革翁)口宽脱着容易。

{七煞}探头休蹴尖,衬薄怕汗湿,减刮的休显刀痕迹;剜裁的脸戏儿微分间短,拢揎得腮帮儿省可里肥,要着脚随人意;休教脑窄,莫得趺低。

{六}丁宁说了一回,分明听了半日。交付与价钞先伶俐。从前名誉休多说,今后生活便得知,限三日穿新的。您休说谎,俺不催逼。

{五}人言他有信行,谁知道不老实。许多时 地无消息。量底样九遍家掀皮尺,寻裁刀数遭家取磨石,做尽荒獐势。走的筋舒力尽,憔的眼运头低。

{四}几番煨胶锅借揎头,数遍粘主根买桦皮。喷了水埋在糠糟内,今朝取了明朝取。早又催来晚又催,怕越了靴行例,见天阴道胶水解散,恰天晴说皮糙焦黧。

{三}走的来不发心,的方见次第,计数儿算有三千个誓。迷奚着谎眼先陪笑,执闭着顽心更道易。巴的今日,罗街拽巷,唱叫扬疾。

{二}好一场恶一场,哭不得笑不得,软厮禁硬厮并却不济。调脱空对众攀今古,念条款依然说是非,难回避。骷髅卦几番自说,猫狗砌数遍亲题。

{一}又不是凤麒麟钩绊着缝,又不是鹿衔花窟嵌着刺,又不是倒钩针背衬上加些功绩,又不是三垂云银线分花样,又不是一抹圈金沿宝里。每日闲淘气。子索行监坐守,谁敢东走西移。

{尾}初言定正月终,调发到十月一。新靴子投至能够完备,旧兀剌先磨了半截底。

高安道,生卒年不详,元英宗至治初前后在世。钟嗣成《录鬼簿》将其列于“方今才人闻名而不相知者”四人之中。《全元散曲》收其三套散曲。

宋元时期,随着市民阶层的壮大,市场商业活动的繁荣与发展,商人形象频繁进入到作家的视野,特别是在话本小说、南戏、元杂剧创作中,都有大量的商人形象。高安道的套曲“皮匠说谎”生动诙谐带有夸张地讲述了元代一个奸商皮匠欺负书生的故事,其中也包蕴着对现实政治的讽刺与批判。

全套散曲可分两层,前四曲一层,言书生到皮匠铺定做皮靴。曲子开头首先为我们展示了一个时运不济的书生形象,“混尘嚣日日衔杯”,但生活也算安定和清闲,“厮伴着青云益友,谈笑忘机,出语无俗气。”一日想要做一双四缝磕瓜头皮靴,于是找到南街的皮匠小王皮。四缝磕瓜头,为靴子样式,所谓四缝,当指连缀皮片成靴的四条线缝;磕瓜头,当即尖头之意。我们看书生到皮匠铺之后,有板有眼地对鞋匠说自己靴子的样式,要求的质量,如粗线不能露出,底根要结实,线脚要勒紧,靴帮要宽松,头子不要太尖,衬子不要太薄等等,反复叮嘱,其实书生所提出的都是靴子质量的基本要求,并无过分之处。在书生交代的过程中,靴匠“分明听了半日”,满口应承,甚至说三天后就让他穿上新靴子。书生一高兴,“交付与价钞先伶俐”,并且替对方着想说:“您休说谎,俺不催逼。”依照常理,皮匠又做成一桩生意,书生很快就会有新靴子。但事情的发展大出人意料。

后六曲为第二层,写皮匠百般拖延,书生因此尝尽折磨,受够闲气。作者用夸张戏谑的方式展示皮匠的做作、敷衍,书生的无奈,显得生动有趣。皮匠本来说三天就做好,可是很多天过去了,还没消息,于是书生来催问,皮匠慌张地又是量底样,又是取磨石。又过些天,书生再来催问,而皮匠呢,又是借楦头,又是买桦皮,书生跟着走得是筋疲力尽,看得是头昏眼花。书生早催晚催,天阴皮匠说胶容易解散,天晴了说胶容易干裂,反正总是有借口。每次皮匠都让书生安心等待,实则都是说谎骗他。“骷髅卦几番自说,猫狗砌数遍亲题。”皮匠甚至还多次发誓,说做不好这靴子自己该死、猫狗也不如了。然而每次书生再来,靴子依旧没有做好。书生禁不住自问,自己的靴子“又不是凤麒麟钩绊着缝,又不是鹿衔花窟嵌着刺,又不是倒钩针背衬上加些功绩,又不是三垂云银线分花样,又不是一抹圈金沿宝里”,不过是普通的靴子,怎么会如此难做呢?“初言定正月终,调发到十月一”,从春到秋,新靴子竟然拖了八个多月的时间。

曲中的皮匠显然做得非常过分,书生显得也太好欺负,这从一侧面也反映了书生在元代备受欺凌的社会地位。而靴子初定正月完成,最后十月初才做好,中间皮匠之百般耍赖,一拖再拖,当包含了对元初科举考试多年议论不定、天下读书人饱受折磨的讽刺。《元史·选举志一》:“科举事,世祖、裕宗累尝命行,成宗、武宗寻亦有旨,今不以闻,恐或有沮其事者。”直到仁宗皇庆二年(1313),才下诏制订科试条例,次年开始开科取士。而到元顺帝至元元年(1335),因中书平章彻里帖木儿的反对,科举再度废止,七年之后才复设。曲子开头言“十载寒窗诚意,书生皆想登科记”。登科即考取进士,这是那个时代读书人的普遍追求和梦想。可以想象,在元初科举停废的几十年间,许多想仕进的书生受到了怎样的煎熬。而统治者反复议论却长期没有结果和皮匠说谎耍赖有相当的相似之处。从这个角度看,高安道的这套散曲还是有着强烈的现实批判意义的。

这套散曲在艺术上的特点主要有二:一是成功塑造了奸商皮匠小王皮形象,作者对他言行不一的举动从多角度做了反复刻画,而书生无奈无助的形象也让人印象深刻。二是语言运用方面大量使用口语,颇富生活气息,相当程度上为我们展示了元代丰富多彩的市井语言特征。另外,作者用语夸张、风趣,也让人忍俊不禁。靴子最后做好了,作者还不忘调侃一下:新靴还算完备,但旧靴底已经磨了半截子!(田玉琪王义)

张可久[中吕·普天乐·西湖即事]

蕊珠宫,蓬莱洞。青松影里,红藕香中。千机云锦重,一片银河冻。

缥缈佳人双飞凤,紫箫寒月满长空。阑干晚风,菱歌上下,渔火西东。

这是张可久夜游西湖的即兴之作。西湖在杭州市西,旧称武林水、钱塘湖、西子湖等,宋代始称西湖。唐宋诗词中,描写西湖美景的很多,张可久以散曲的形式写西湖之美,风流洒脱,别具一番韵味。

西湖之美,四季不同,昼夜不同,阴晴不同。作者笔下的西湖,展示的是夏日月夜之美。开头两句“蕊珠宫,蓬莱洞”,将西湖比作神仙幻境,表现月夜下西湖给人的惊艳之美,令人叹赏。“蕊珠宫”是道教经典所说的仙宫,“蓬莱”是古代方士传说中的三大仙山之一。接下两句“青松影里,红藕香中”具体描写西湖景物,但并没有将景物写实,而是用“影”、“香”将“青松”、“红藕”虚化,这既给人以虚幻缥缈之感,也符合夜晚观赏景物的特点,更增添了“蕊珠宫,蓬莱洞”的清新与幽远。随后四句诗人展开浪漫的想象,通过一静一动来写西湖恍若仙境的美感。“千机云锦重,一片银河冻”是从静态的角度描写,它将天上斑斓的云彩喻为层层锦被,将月光洒满的西湖比作冻住的一片银河,散发着清冷的光辉。“缥缈佳人”二句则从动态角度描绘,诗人似乎看到萧史、弄玉两位仙人在云中缓缓起舞,他们的箫声传播到广袤的天宇中。刘向《列仙传·卷上·萧史》:“萧史善吹箫,作凤鸣。秦穆公以女弄玉妻之。作凤楼,教弄玉吹箫。感凤来集,弄玉乘凤、萧史乘龙,夫妇同仙去。”最后三句作者将浪漫的思绪拉回到现实,而让诗人回归现实的,为岸边点点渔火和采菱人悦耳的歌声。作者最后通过描写愉悦的劳动场景展现西湖的轻松闲适之美,也给人不尽的遐想。

这首小令的艺术性很高。全曲想象丰富浪漫,将西湖比作天上仙境,更借神话传说点缀。作者从多角度展现西湖之美,有总体勾勒,有细节描绘;既有静景,又有动景;有浪漫的想象,也有恬淡的写实。语言运用方面,全曲十一句,除“阑干晚风”外,其他句子皆两两相对,既贴切,又工丽典雅。如结尾两句“菱歌上下,渔火西东”,一为听觉,一为视觉,以“上下”言四周,以“西东”言两岸,自然巧妙。

《普天乐》曲牌为元代流行之曲,属中吕调,周德清《中原音韵》言中吕“高下闪赚”,意味其音乐声情迭荡多变,此曲在句法上为三三、四四、五五、七七、四四四式,在文辞上亦可略窥其跳荡倏忽的声情特点。(田玉琪张雅丽)

大食惟寅[双调·燕引雏·奉寄小山先辈]

气横秋,心驰八表快神游。词林谁出先生右,独占鳌头。诗成神鬼愁,笔落龙蛇走,才展山川秀。声传南国,名播中州。

大食惟寅为元后期散曲作家,古称阿拉伯为大食,其当为阿拉伯人。生平事迹不详。这是作者寄赠张可久的一首小令,词见明代天一阁抄本《小山乐府》附。曲中热情赞美张可久的才华与声望,表达了对前辈的崇敬之情。

前两句化用前人词语,赞扬张可久的气节与才华。“气横秋”三字较早见孔稚《北山移文》:“风情张日,霜气横秋”,后常用来形容人的气节和品格。如黄庭坚《次韵德孺五丈惠贶秋字之句》云:“少日才华接贵游,老来忠义气横秋”。“心驰八表”,句用李白《大鹏赋序》:“余昔于江陵见天台司马子微,谓余有仙风道骨,可与神游八极之表……”八极,八方极远之地。随后两句自问自答,先以设问语气暗含对张可久的称赞,再以十分肯定语气赞扬张可久的词林地位。关于散曲家张可久,李开先认为“乐府之有乔(吉)、张(可久),犹诗家之有李、杜”。朱权在《太和正音谱》中称张可久为“词林之宗匠”。李开先和朱权皆明代人,而大食惟寅与张可久属于同一时代,他在当时即指出张氏词林“鳌头”地位,可谓张可久在当代影响的见证人和较早评定人。

“诗成鬼神愁,笔落龙蛇走,才展山川秀”三句是一个鼎足对,进一步具体赞扬张可久的才华:“鬼神愁”言其诗作感染力,能令鬼神为之愁苦,化用了杜甫“笔落惊风雨,诗成泣鬼神”的名句。“龙蛇走”言其书法魅力,赞其笔势纵横捭阖,不拘一格,如龙蛇飞舞。“山川秀”言其词章内容开阔壮美,大好山河尽揽笔下。有了上文的铺垫叙述,最后“声传南国,名播中州”便十分自然了。南国,即南方;中州,指中原,这里泛指中国北方。

这首小令热情洋溢,颇负才气。结构上前四句总说,后五句分论,构思严谨。曲中多处化用前人词语,用典恰到好处,表明作者有着丰富的汉语言文学修养,从一个侧面体现了当时我国人民与阿拉伯人民的友好交往。(田玉琪刘栋)

王举之[双调·折桂令·赠胡存善]

问蛤蜊风致何如。秀出乾坤,功在诗书。云叶轻盈,灵华纤腻,人物清癯。采燕赵天然丽语,拾姚卢肘后明珠。绝妙功夫,家住西湖,名播东都。

王举之,生平不详,长期生活于杭州一带。他曾一度离杭入京,友人钱惟善在《江月松风集》中有《送王举之入京就简樵谷》诗,诗云:“短衣匹马佩吴钩,欲写关河万里愁。”可知王举之曾北上大都(北京)。朱权《太和正音谱》将其列于“词林英杰”一百五十人之中。《全元散曲》收取小令二十三支。这首小令为交游酬赠之作,对胡存善的学识、风度和散曲创作成就做了高度评价。胡存善,据钟嗣成《录鬼簿》,杭州人,胡正臣之子,曾编《小山乐府》,为当时著名词曲家。

起句“蛤蜊风致”,喻指元曲的声情特点。钟嗣成《录鬼簿序》云:“若夫高尚之士,性理之学,以为得罪于圣门者。吾党且啖蛤蜊,别与知味者道。”蛤蜊是浅海的一种软体动物,壳卵圆形,肉味鲜美。钟嗣成将杂剧、散曲创作,比喻为别有风味的蛤蜊,显示出对元曲创作风格的独立意识。王举之显然也十分同意这种看法。起句先用设问,第二句再正面回答:味虽同蛤蜊,但一样能“秀”出天地。第三句交代学养渊源,表明要在如同“蛤蜊”的戏剧、散曲上取得杰出成就,同样离不开传统文化的滋养熏陶。

“云叶轻盈,灵华纤腻,人物清癯。”三句中前两句写胡存善笔下景物特点,后一句写他个人形象特征。“云叶”通常有两意,一指云片、云朵,二指浓密的叶子,这里应为前者。“灵华”即“灵花”,本为佛教语,指天上妙花,宋之问《游法华寺》诗:“晨行踏忍草,夜诵得灵花。”两句说胡存善笔下景物如云片一样轻盈,如天花一般绚丽丰润。而作者用“清癯”形容胡存善,“清癯”是清瘦而带有一点病态的,这就和他笔下的景物形成一个鲜明对比,带有善意调侃的味道,而“清癯”也本是我国传统不得志文人群体一个较为普遍的形象特征,其中亦不乏作者对胡存善的同情与关怀。

后五句先总结胡存善创作所以成功之处,在于能博采众家之长,再指出其地位和影响。前两句指出胡存善散曲艺术的源头在北方。“采燕赵天然丽语”,是说他善于学习北曲风格。“燕赵”指春秋时燕国、赵国,包括现在的京、津、河北以及山西、河南等部分地区,这里也是元代杂剧、散曲的发源地,元代很多著名戏曲家如关汉卿、王实甫、郑光祖、白朴等都是这一带人。“拾姚卢肘后明珠”是说他善于学习姚燧和卢挚。姚燧和卢挚二人为元初颇负盛名的散曲作家。姚燧(1238—1313),字端甫,号牧庵,洛西(今河南洛阳)人,今存散曲小令二十九首,套曲一首,内容主要写男女风情,格调风流蕴藉。卢挚(1242—1314),字处道,号疏斋,涿郡(今河北省涿县)人,今存散曲一百二十首,题材有隐逸、咏史怀古等方面,格调明丽自然。姚卢皆北方中原人。前句“燕赵”为泛指,此句“姚卢”为实指,两句内容相互补充。最后三句指出胡存善词章绝妙,名满中原。“东都”本指洛阳,这里泛指中原地区,胡存善作为一个南方士子,而名满散曲发源地的北方中原,实属难得。

这首散曲在颂扬胡存善的创作中,蕴含了不少精彩的散曲创作见解,如对散曲风格的认识、对传统文化的接受及对中原作家的肯定等方面,都非常可贵,一定意义上可补创作曲论。不过,颇负盛名的胡存善在今天竟然一首曲子也没有流传下来,却是十分的遗憾。(田玉琪 赵李娜)

猜你喜欢
皮匠散曲靴子
何鸿舫巧治“黑疸病”
找不到的失踪者
二十世纪之散曲创作与研究
新时代呼唤新散曲
散曲创作刍议
小斑马买靴子
读散曲说散曲——《中华诗词》散曲栏目《曲苑新枝》琐议
街边即景
圣诞老人靴子
东坛井的陈皮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