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 文[北京电子科技职业学院, 北京 100029]
顾恺之是中国绘画史上最早的卓越的理论家,也是中国绘画史最早留有画迹的大画家,魏晋南北朝唯一有画迹传世的画家,又是中国绘画史上第一个著有画论的理论家,距今已经是一千六百多年了,他是中国绘画史上具有现实主义绘画精神的大宗师,如同一颗灿烂永恒的明星,放射着灿烂的光芒,照耀我们祖国的画坛。
顾恺之多才多艺,工诗赋,善书法,尤精绘画,有“才绝、画绝、痴绝”之称。绘画以人物肖像、佛像、山水为主。风格突出,有“顾家样”之谓,开创了“秀骨清像”的画风。从外形上看,人物体态修长、苗条、清瘦。从精神气质上看,具有名士风度和健谈的才华。在绘画用笔方面,提出了“春蚕吐丝”的线条,特点是粗细变化不大、纤细均匀、流畅自如,具有轻快、优美的装饰效果,给人以迂回荡漾的感觉。画论的主要观点是传神论,内容包括理解对象的性格,甚至社会地位属性,同时提出“以形写神”、“迁想妙得”等辩证手法,解决如何传神的问题。
“迁想妙得”是东晋画家顾恺之提出的中国画艺术独特的创作理论,即通过想象获得最终的灵感。顾恺之在《论画》中提出的:“凡画,人最难,次山水,次狗马,台榭一定器耳,难成而易好,不待迁想妙得也。”这是顾恺之“以形写神”、“传神写照”和“悟对”、“通神”等创作思想的延续,也是其创作思想的高峰,对后世的艺术创作影响深远。他继承了战国时期朴素的唯物主义思想,并进一步加以发挥。特别注意人物的“传神”,同时也阐明了绘画技巧的重要性。他认为临摹时要对原作深刻理解,才能准确而自然地再现原作的神韵。同时又强调了形象的准确和人物之间的关系,提出:“上下大小厚薄有一毫小失,则神气与之变矣。”顾恺之论画的功绩在于把绘画的一般性论述提升到理论认识高度,从而开创了中国古代艺术理论研究的领域。
顾恺之著作有《启蒙记》三卷,皆已失传。其画论由张彦远《历代名画记》的记录而保存了三篇,即《魏晋胜流画赞》《画论》《画云台山记》。其中心的组成部分有:传神论、以形写神、迁想妙得等。传神即重视精神状态的表达。他认为“手挥五弦”尽管是很细致和难于掌握,但比之“目送飞鸿”的精神状态和内心活动的表达却要容易。在画论中明确提出“以形写神”的概念,其目的是达到形神兼备。迁想是画家观察对象,体验生活中的揣摩、体会,以至构思,即想象思维的过程。“妙得”就是巧妙地把握对象的内在本质。“迁想妙得”要做到主客观的统一和作者与表现对象及读者相互间思想的交融。这些论点实为谢赫六法的先驱,对后来的中国画创作和绘画美学思想的发展有很大的影响。
“迁想妙得”要求绘画中的想象放得更开一些。这表明了想象不是无法控制的心理活动,而是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灵活运用和操控的心理能力。“迁想妙得”追求的是“传神写照”。在强调意与境、形与神的融合方面,中国画形与意,要能使欣赏者从画面联想翩翩,意在画外,有余不尽。国画有六法,气韵生动,骨法用笔,经营位置,传移摹写,应物象形,随类彩。六法之外,尚有一法,“迁想妙得”。一画的构成,如缺乏迁想,则画面便缺乏气,使人提不起联想。画的构成,来自大自然,但画胜于大自然。是写心中丘壑要能把大自然置于笔下,把眼前的景物照视线所及,构成画面。而可以迁想在另一角度,设使身在空中,活着身在山水之中,以不同的视线所及,构成画面,别具风格,所见的角度不同,画面自异,画面必更具新意,比如一幅山水画,前有土坪、小亭、杂树,中景是山坡小桥,远景是峻岭瀑布……这是我们习见构图,平平无奇,加入作者迁想身在山峰,活着半空下瞰,则变化多样,构图灵,能迁想,便有妙得;妙得,可变化万端,可以使读者联想翩翩,身在画中。
艺术是朴素的、自然的、非功利的。老子认为,不应该以艺术为手段来限制和扭曲人的自然情感,而应让人的生活和艺术遵循自然的法则和规律,以进入一种“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的境界。在这个境界里,人们的艺术活动才能够实现自由的想象和不断的创造,即所谓“天之道,不争而善胜,不言而善应,不召而自来,然而善谋”。这种“无目的的合目的性”,似乎比儒家那套“发乎情,止乎礼义”的观点更加符合艺术创造的规律。庄子及其后学也认为:“正则静,静则明,明则虚,虚则无为而无不为也。”并在此基础上发展出了一套“乘物以游心”的人生——艺术境界。所谓“乘物”,就是遵循自然的规律和法则,只有最大限度地顺应自然,才能够“游心”——以实现精神的自由和解放。
“迁想妙得”提出了创作者主观的思想感情在艺术创作中的重要作用。“迁想”指的既是由此一物象联想到另一物象,更是画家将自己独有的思想感情“迁移”入对象之中,与对象融合,这有点近似西方近代美学的“感情移入”。只有通过画家深刻的认识,充沛的感情和丰富的想象,“迁想”达到主客观统一,才能“妙得”对象的神韵气质,在作品里表现出独创性和典型性。“迁想妙得”的主张,实际上正是最早提出的如何在绘画创作中运用形象思维的经验之一。“迁想妙得”的思维方法,实质上就是艺术(绘画)创作的“悟性”问题,是和艺术家的学养紧密相连的,学养越高,觉悟点越多、越丰富,越容易开悟“迁想”而有所“妙得”。
中国画的最高境界“气韵生动”,便是由“迁想妙得”而达得的。一幅画不仅仅描写外形,而且要表现出内在精神,就要靠内心的体会,思考、思索并把自己的想象迁入对象中,去感悟、把握对象的真正精神气质,才有“妙得”。例如,东晋画家顾恺之画裴楷像,画成后,虽形貌俱佳,但觉精神特点,并未完全表现出来。因为裴楷不但有俊美的形象,还有很高的学识才干,若仅表现其仪容之美,而不能表现他的学识和才干,则没有表达出他内在的精神。所以顾恺之重新考虑,在裴楷颊上添上三毛,终于获得了两者俱胜的妙果;再如,顾恺之画谢幼舆在岩石中,有人问他为什么这样画,他说:“谢云一丘一壑,自谓过之,此子宜置丘壑中。”可见,顾恺之这样的创作,既非得于形象上,又非得于技法中,而得之于他心灵深处的创造。
艺术心理中有一种叫做“感情移入”的,在中国画论中,即所谓“迁想妙得”。就是把我的心移入于对象中,视对象为与我同样的人。在中国绘画和古典诗词歌赋中大量运用这种创作思维。使禽兽、草木、山川、自然现象,皆有情感,皆有生命。例如宋代《果熟禽来图》《出水芙蓉》等大量经典的花鸟画作品,就是画家经过长期思考观察,加上感情移入的瞬间感动创作出来的,这种静逸平和、自在高雅的绘画因为投入了画家独有的思想感情而成为有生命的经典之作,历经千年仍能让我们感受到那一刻小鸟的惊谨,夏日午后的阳光和微风吹送的荷香,并深深地打动着我们。再如明末清初画家八大山人创作的那些总是翻着白眼的动物,石涛画面中那个反复出现的清高孤独的隐士,都是他们的感情移入,“迁想妙得”之作。
代表顾恺之绘画最高成就的是《洛神赋图》,这是一幅人物与山水合一的梦幻题材。因而推至“苍生以来,未之有也”的极高地位。他的人物画,强调传神,注重点睛。认为传神写照,正在阿堵(指眼珠)中。其笔迹紧劲连绵,如春蚕吐丝,又如春云浮空,流水行地,皆出自然,统称为高古游丝描。着色则以浓色微加点缀,不求藻饰。他善于用睿智的眼光来审查题材和人物性格,加以提炼,因而他的画具有一定的思想深度,耐人寻味。顾恺之是继东汉张衡、蔡邕等以来所有士大夫画家中成就最突出的画家。他总结了汉魏以来民间绘画和士大夫画的经验,把传统绘画向前推进了一大步。与他同时代的谢安对他的评价极高,认为“顾长康画,有苍生来所无”,对于顾恺之的画艺,唐代张怀有一段评论:“像人之美,张(僧繇)得其肉,陆(探微)得其骨,顾(凯之)得其神,以顾为最。”这个典范之作告诉大家,中国的绘画就不是以写实为主的,是写意的,而且这个意是可以流畅的,这个意是可以重叠的,可以拼接的。遗憾的是,后来的画家,再也没有顾恺之这样的大胆、这样的创新,我们的很多画在结构上平庸了。可能在画法上超过顾恺之,但在结构上就没有重叠、反复组合。
理解“迁想妙得”在我们艺术创作中的重要作用,使我们在创作实践中能够自觉地运用所学理论拓宽创作思路,提升作品的品位,并且自觉地不断丰富自身的学养、文化的积淀,使我们在创作中能够飞扬流畅地“迁想”、“妙得”到优秀的艺术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