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琼琛 平 莉
江西电力职业技术学院 江西南昌 330029
动机是指引起和维持个体的活动,并使得活动朝向某一目标的内在心理过程或内部动力。动机来源于需要,当出现能实现需要的目标时,就有了动机。马斯洛认为人的动机来自于五种基本的需要,由低到高排列分别是:生理需要、安全需要、归属和爱需要、尊重需要、自我实现需要。他认为人的动机是因为人们的某种需要没有得到充分的满足而产生的,通常人的动机是在低层次的需要获得满足后追求更高层次的需要时而产生的[1]。斯金纳认为动机是由外界刺激引发的一种对行为的冲动力量,尤其用强化来说明动机的引起与作用。班杜拉认为动机来自于自我效能感,它认为人们的行为,不仅来自于对结果的期待,而且来自于对效能的期待。如果人预测到某一特定行为将会导致特定的结果,那么这一行为就可能被激活和被选择。而结果的强化,不仅来自于本人,而且来自于替代性的强化,先行性强化[2]。
耶克斯和多德森的研究发现,动机的水平与学习的效果之间是一种曲线关系:以达到最佳学习成效的动机强度为最佳动机水平,在动机强度低于最佳水平时,随其强度的增加,学习成效不断提高;当动机强度超过最佳水平时,随其强度的增加,学习成效不断下降[3]。
尽管对动机研究的出发点不一样,但有几点得到了学术界的认可。一、动机来自于需要,有内在的需要,也有外在的需要。二、动机有利于引导人的行为,实现一定的目标。三、强化作用对动机有影响。四、动机水平与效果之间是一种曲线关系。
前面的研究,我们发现动机不仅来自于内在的,也有外在的影响,同时先行的强化也会对学习的动机产生影响。因此,当前的大学生的学习动机低下可能有以下几个原因:
1、对成功的认识的偏失。
当前社会的价值观偏向于功利化,趋向于用利益或金钱来衡量一个人是否算得上成功。大学也由以前的由少数人的教育发展成为大众化的教育,基本上70%以上的高中生都有接受大学教育的机会。上大学能不能找到一份好工作,以及能否发展的很好与在学校的学习关系不大,且如今毕业的大学生的结果强化了这一点。这样就降低了学习的效能期待,因此学习的动机下降。
2、大学生学习的目标不明确。
很多学生对于自己来学校的根本任务不明确,在校其间也没有一点的压力和忧患意识。对于自己想学什么,学好什么,没有清楚的认识,也没有很好的规划。在教学过程中,他们大多没有目标,学习动机不强。
3、学校缺乏一种竞争的环境,外在刺激因素不够。
当前学校教学,基本上只是以每个学期的奖学金制度做为对学生一种奖励和考核;时效性不强,同时,对于学习结果并不强的学生,没有什么处罚。虽然有补考或者其他处罚,但是补考的是极少数,同时考试相对来说比较的容易。
4、学校的评价机制不及时。
学校一般是以一个学期作为评价的,评价时间太长,有些时候当学生学习动机下降的结果形成,才可能去纠正和修改,这个时候就比较难。
针对大学生学习动机不足的原因,结合相关的动机理论,笔者认为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对大学生动机进行培养。
1、社会要重塑社会的价值观。应改变当前社会以金钱衡量人成不成功的价值观,弱化以追求功利,追求金钱为目标的行为。
2、多种渠道提高大学生就业及创业渠道,树立大学生成功的典型,并进行宣传。这就要求学校的教育与社会的需求紧密相连,培养出适应社会需求的大学生,能在社会竞争中处于优势地位。
3、及时向学生反馈学习情况让学生及时了解自己的学习结果,可以加强其进一步学习的动机。教师在教学中应对学生的学习结果给予及时反馈,多表扬学生进步的方面,建立多种渠道的评价方式和方法。
4、帮助学生设立学习的目标,激发学生学习动机的内驱力。建立的目标应该确实可行,即能达到又有一定的难度,又有办法实现。当学生通过努力达成任务之后,学生的自主性就会增强,学习的内在动机就会得到激发及增强。
5、教学设立以小组为单位的学习小团体,并适当开展竞赛和竞争。竞赛取胜是获得自尊和自我求成需要的诱因之一,也是鼓励进取,反对懈怠的措施之一。设立以小组为单位的学习小团体,可以增强每个大学生对小团体贡献和成就感,获得更多人的认同以及帮助。可以提高学生学习的外在动机,同时获得更多人的认可也能激发它的内在动机。
尽管有很多学习激发动机的方法,但要注意适度,并不是动机越强,学习的效果就越好,要找到每个人学习的最佳动机水平,使得教学效果更好。
[1] 邢以群.管理学[M],杭州:浙江大学出版社,2004.333.
[2] Bandura A.Self-Regulation of Motivation and Action Through Internal Standards and Goal System,Soul Concepts in Personality and Social Psychology [M].Edited By Pervin,J,A.Hillsdale,NJ: Jawence Ellaum Associates,1989.
[3] 林金霞.高等教育心理学[M],江西:高等教育出版社,2011.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