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评论应跟上创作的脚步

2012-08-15 00:42杨继军
戏剧之家 2012年2期
关键词:文学评论艺术形象评论家

□杨继军

19世纪西方现实主义文学的兴盛和发展,使得社会学的评论方法得到了发展,使典型论成为检验作品高下优劣的重要标志;20世纪以来,随着形形色色的现代派创作的兴起,随之在文学评论中出现了各种各样的观念和模式。

在我国,曾经出现过只有八个样板戏和一部小说的可悲景象,与之相适应的,是评论的单一化、棍棒化、政治化、绝对化;新时期以来,创作上的多样化导致了文学评论的多样化。

文学的发展史表明,创作和评论,总是同命运共呼吸,一损俱损,一荣俱荣。一般来说,总是创作在前,评论在后,从这个角度看,评论对创作的依赖性是无法更改的。常常是创作上的突破带来评论方法的更新和变异。比如面对那些侧重写心态、情绪或某种氛围的小说,就不宜单用典型化的原则去衡量。评论家要想进行评论和阐释,必须改换新的视角,寻找新的切入点和新的评论方法。比如,当代文学注重揭示人的情感历程和心灵奥秘(即所谓“向内转”),与之相适应的是情节的淡化,不再以塑造完整的人物性格为指归;在再现中有了很强的表现性因素,出现了象征、夸张、荒诞、意识流等等。

正是面对创作现象的变异,于是诸如心理评论、原型评论、结构主义、符号学等诸如此类的评论模式便应运而生。对作品的整体把握,也有了多种视角,拓展了思维空间。但是文学评论的“超越”性品格又使它具有了相对的独立性。反转过来,它又对创作起着引导、规范、升华的作用。

文学评论的生命就在于它的开放性和兼容性。艺术形象的创造有多么丰富它就应当有多么丰富。凡是艺术形象涉及到的领域(诸如社会历史的、政治的、伦理的、道德的、宗教的、人类学的、文化学的……)都理所当然地成为它的评论对象。文学评论的一个重要的使命,是它应当追踪一切新的文学现象而不能采取充耳不闻,视而不见的贵族老爷式的态度。面对变动不拘、乱花迷眼的文学现象,评论家应具有敏锐的眼力,要善于及时地发现它们,捕捉它们,对它们进行研究、分析、剖示、概括……

文学评论不是纯理性的思辩,它要建立在评论家个人的艺术感受上,因此较之文艺理论更带主观性和情感性。但它又不能仅仅停留于感受和体验的层面上,而要将这种感受和体验升华为理性认识。这就使得评论不同于创作,即是说,它主要不是进行形象思维和灵感思维,而基本上是以理性思维为主。

所以,文学评论总是在某种哲学思想、美学思想的指导下进行评论和阐释的,总是受到某种理论的规范。这就是一个矛盾。因为理论带有相对的稳定性,而艺术形象的创造总是越出理论的规范。在新的艺术形象面前,理论总是显出自己的陈旧和不合时宜。于是评论家常常处于两难的境地,因为彻底摆脱传统理论的约束是根本做不到的。

再说,没有理论作指导的评论只能是肤浅的评论。评论家的难处在于,他常常是用旧理论来阐释新形象。因此,文学评论极易犯这样的错误:不是通过对艺术形象的分析得出新的结论,而是用旧规范去限定新形象,指责新形象,甚至采取不承认态度。在这种情况下,文学评论就会落后于创作,就很难说与创作的发展做到“同步”。

文学评论和创作发展的“同步”,关键是防止评论家思想上的保守和僵化。毫无疑问,评论家有权建构自己的理论体系,这也是评论家成熟的标志。问题在于,评论家不应固守某一理论,更不能把它视为绝对正确的金科玉律。事实上,任何理论都有局限,都需要不断地加以丰富和发展。评论家在遵从和信奉某一理论的同时,必须要有一种怀疑精神、叛逆精神、超越意识。当自己的理论观念和新的文学现象发生矛盾和错位时,更应尊重后者而怀疑前者。不是用旧规范去否定新现象,而是用通过新现象的具体研究去补充、丰富原有的理论,甚至彻底地与之告别。

猜你喜欢
文学评论艺术形象评论家
音乐评论家的“内功”修炼——论八项追求
朝鲜族传统文化艺术形象的多元一体建设与推广研究
评论家杨占平
新文学评论
新文学评论
论文学艺术形象的感应再创造
戏曲表演技巧对艺术形象的塑造研究
试论广告艺术形象的伦理意义
《喜福会》文学评论综述
《文学评论》编辑部2000年度学术论文提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