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广场文化

2012-08-15 00:42李雪来
戏剧之家 2012年2期
关键词:广场群众活动

□李雪来

广场文化,是在广场举行的以满足广大群众精神文化生活需要为目的的文化艺术活动。广场和文化二者应该是互为一体,广场是温和的载体,文化是广场的内涵,广场给文化提升了人气和品位。“广场文化”体现着城市显著的特征——文化、人群与活动。一方面广场建筑本身所蕴含的文化;另一方面则是指在广场上开展的文艺演出、群众健身活动、讲演、科普、宣传与咨询、体育赛事、庆典等活动体现出的文化,可以说广场文化成为文化繁荣发展的重要内容和形式。

一、广场文化的兴起

近年来,我国各地广场文化迅速兴起,究其原因:一是城市的发展注意人性化和协调性,城市建设主动留出空间和绿地,供人们活动和休闲,这从客观上为广场文化提供了物质条件。二是一个城市的形象不仅仅是经济发达,更重看文化内涵和市民素质,而广场文化不仅仅是城市的窗口,更是城市的标志和品位。三是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和生活质量的改善,人们不仅仅满足于温饱,更要求娱乐和休闲。四是随着社会的进步,人们的素质日益提高,特别是离退休人员文化水平较高而且有一技之长,这为广场文化增加了新鲜血液和新的动力,他们常常成为广场文化的主力军。五是城市农民工大量的出现,这个群体白天辛苦工作,晚上比较轻松,因此广场文化对他们是很有吸引力的。六是随着人们保健意识的增强,健身活动已成为人们的共识。而人类自身也需要交流、交往和信息交换,所以也需要户外活动,而这种户外活动又要是平等的、自由的、无拘束的。广场文化正好契合了人们的心理需要。

二、场文化的特征

广场文化的最突出特点就是多元化。在广场文化活动中,人们根据不同的爱好和需求,自发开展形式多样的各类活动。既有体育健身,又有艺术表演;既有高雅文化,又有大众娱乐,人们在广场文化中自娱自乐,得以陶冶情操、净化身心。

首先,公共性是广场文化最突出的特点。广场是城市公共生活最集中的地方,是政府公益性最能体现的地方,也是城市公共文化集中展示的地方。这种公共性决定广场文化必走平民化道路,即使是高水平的文艺演出,也要兼顾到雅俗共赏。同时,公共性又决定了广场文化的主体是公众,作为城市的公共空间,成为市民社交、休闲与教育的场所。

其次,节庆性是广场文化的又一特点。广场的起源就是为了公众的集会与庆典,这决定了广场文化必带有节庆的喧闹与热烈的色彩。节庆决定了广场文化应具有宏大的气势和热闹的气氛。如果没有节庆所产生的文化魅力,就吸引不了观众,形不成气氛。

三、广场文化的功能

广场文化的广泛性、多样性、灵活性和公益性是它的特殊功能,展现了现代社会群众的文化风采和文明程度。因此,被人们称之为“没有围墙的剧院”。广场文化的群众自发性、参与的广泛性,形式的灵活性,内容的多样性,政府的主导性,显示了广场文化强大的生命力。群众既是广场文化活动的参与者,又是广场文化活动的组织者;既是演员、又是观众。通过参与和观看演出,在潜移默化之中,人们的精神文化品位得到提高。广场文化已真正成为老百姓喜闻乐见的文化活动,融入到了人民群众的日常生活中,迸发出无限的生机和活力。群众性文化活动的广泛开展,使整个社会氛围变得积极向上、欢乐祥和,也促进了群众文化的繁荣和发展。广场的兴建,使城市面容得到极大改善,人民群众有了广阔的休闲和娱乐空间,社会文化生活也日渐丰富起来。人们在广场活动中净化了思想、提高了素质、增进了了解、加强了团结。时至今日,各类城市广场已成为我们传播先进文化的重要基地,成了都市一道靓丽的风景线,体现出一个社会较高的文明程度,是社会主义现代化的一个重要标志。广场——城市的客厅,节庆活动以广场为载体,广场业已成为地方文化的表演舞台,这不仅营造了浓厚的城市文化氛围,我们的城市也在广场文化的滋润下愈发变得精神丰厚、气质华贵。如今,可以说广场业成了社区文化的不二选择。广场文化的内容丰富、形式灵活,跳舞、下棋、唱山歌、玩乐器,许多人都可以在广场找到自己的所爱,对于推动全民健身、营造社区和谐作用巨大。实践证明,开展健康有益、丰富多彩的广场群众活动是提高人们思想觉悟和科学文化水平的一条重要途径。

四、关于广场文化的几点思考

1.把握方向性。广场文化活动,必须有全局的安排,通盘的考虑,有计划、有步骤地实施。

2.提高感染性。广场文化活动应紧紧围绕党和政府关注的重点、改革发展的难点、群众关心的热点,以生动活泼的文艺形式向广大群众传达党委、政府的精神和决策,取得群众的支持。

3.增强参与性。广场文化应该是开放式互动性的,除了群众自发的参与广场文化,我们更要自觉地组织广场文化活动,吸引广大的群众积极参与。

猜你喜欢
广场群众活动
春天的广场
布鲁塞尔大广场
“六小”活动
“活动随手拍”
行动不便者,也要多活动
多让群众咧嘴笑
在广场上玩
情牵群众美好生活新期待
“群众来求助”等十六则
三八节,省妇联推出十大系列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