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部民族地区经济发展方式转变测评

2012-08-13 07:54陈作成龚新蜀
广西民族研究 2012年2期
关键词:测评

陈作成 龚新蜀

[摘要]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是我国经济社会领域的一场深刻变革,西部民族地区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对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实现区域协调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本文立足于西部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实际和西部民族地区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内涵,构建西部民族地区经济发展方式转变测评指标体系,运用指标体系测评西部民族地区“五区三省”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程度,最后基于测评结果提出加快西部民族地区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路径。

[关键词]西部民族地区;经济发展方式转变;测评

[作者]陈作成,石河子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博士。龚新蜀,石河子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教授。石河子,832000

[中图分类号]FD63.6[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4-454X(2012)02-0147-009

基金项目: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招标项目《基于西北边疆安全的新疆特色城镇化道路研究》(批准号:07&ZD028;)

十七届五中全会指出,要“适应国内外形势新变化,顺应各族人民过上更好生活新期待,以科学发展为主题,以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为主线”,“促进经济长期平稳较快发展和社会和谐稳定”。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是我国经济社会领域的一场深刻变革。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核心问题是经济的持续增长,同时要以人的发展为导向,要处理好人与人之间的物质利益分配关系,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关系。

经济发展阶段滞后、微观主体自主创新能力较弱、特殊的要素禀赋结构、地方政府大量介入微观经济活动等原因使得西部民族地区经济发展方式转变陷入了“路径依赖”之中。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实现国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关键在民族地区,难点也在民族地区。这是由我国民族地区的战略区位、资源禀赋和发展阶段所决定的。党的十七大报告指出要在2020年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十二五”规划纲要提出要促进区域协调发展。实现这两个目标,就要补齐西部民族地区这块“短板”,要建立健全统筹区域、城乡发展的体制机制,促进区域经济协调发展,推动西部民族地区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加快西部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缩小东西部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的差距。

一、西部民族地区经济发展方式现实分析

改革开放尤其是西部大开发以来,西部民族地区经济增长速度加快,固定资产投资维持快速增长势头,改革开放不断深入,产业结构升级加快。一方面是因为国家政策的支持,国家进一步加强了对民族地区基础设施与生态改善的发展援助。另一方面是市场的支持,随着新一轮重化工业的推动,资源开采和加工类产业的市场需求增大,矿产品、原材料价格上升,钢铁、电力、有色金属、化工、水泥等类产业较快发展,而这些产业往往是西部民族地区的比较优势产业。

西部民族地区劳动力和自然资源相对充裕,技术和人才相对缺乏。在经济增长方面,发展模式是初级要素高投入的粗放型发展模式,使经济增长长期锁定在低层次、低效益的资源型产业和劳动密集型产业。西部民族地区经济增长对自然资源的路径依赖在一定程度上抑制了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使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具有一定的长期性和艰难性。

民族地区内部资本供给不足,经济发展依赖于外来投资。地方出于政府追求政绩的客观需要,担心过于严格的资源与环境保护标准会让投资者望而却步,从而倾向于放宽准入标准。这种倾向与短期政绩目标相一致,但与长期发展目标相冲突。少数民族独特的文化、语言、习惯、风俗,这既是民族地区的特色,也是民族地区经济发展中的限制因素。投资者进人民族地区时,必须考虑到文化、语言、生活习惯等方面的差异,从而增大了交易成本。民族地区本身的封闭惯性,对国内外与民族地区经济的一体化发展构成阻碍,限制了要素的快速流入,削弱了区域经济潜力的发挥。

西部民族地区社会经济发展过程中的主要矛盾依然是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与落后的社会生产力之问的矛盾,同时生产的发展与分配关系偏离共同富裕目标的矛盾日益突出,西部民族地区自我发展能力较差,城乡收入差距加大,民族差距拉大,公共产品供给不足,绝对贫困等问题日益凸显。

二、西部民族地区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内涵

经济发展方式转变通常分为两种情形:一是在某一经济社会发展阶段,根据区域发展的实际情况以最优发展方式为目标调整经济发展方式;二是当经济社会发展环境改变时,根据区域发展面临的主要约束条件调整经济发展方式。一个区域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必须尊重所处的历史情境、地域经济发展的约束条件,选择与之相匹配的发展方式。西部民族地区要实现跨越式发展,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必须同时兼顾这两个方面,选择以最优发展方式为目标转变经济发展方式。

在经济社会发展中,区域发展不平衡是当前我国经济社会的一个明显的阶段性特征。经济增长的粗放性、经济环境发展的非持续性和经济社会发展的非均衡性构成了现今西部民族地区的经济发展方式。西部民族地区经济发展的动力主要是外生的,内生动力不足,使西部民族地区难以实现自主的可持续的发展。西部民族地区内生动力的不足,从总体上看主要体现为“四个依赖”:产业成长依赖资源、经济增长依赖投资、市场活力依赖国有部门与地方经济依赖政府财政。

民族地区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既包括我国各地区经济发展方式相对于发达国家发展方式差距的共性问题,也包含着民族地区与我国发达地区之间发展方式差距的特有问题;既有民族地区经济发展本身的因素,也有社会、文化、环境等方面的因素;既存在一些短期的、暂时性的发展矛盾,也存在着一些中长期的矛盾。加快转变民族地区经济发展方式,就是要促进经济增长由依靠投资带动、增加物质资源消耗向依靠科技进步、劳动者素质提高和管理创新转变,因此要加强民族地区的科技发展能力建设。

西部民族地区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应包括以下几方面的内容:一是提高经济发展的质量和效益,培育经济发展内生动力,从主要依靠生产要素投入的外延式增长转变到主要依靠科技进步的内涵式增长。二是优化经济结构。西部民族地区城乡之间、区域之间、产业之间的发展很不平衡,要优化产业结构与区域发展结构。三是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西部民族地区要基于劳动力、资源和环境的约束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四是社会发展成果共享。社会的任何进步都是发展成果的体现,西部民族地区发展方式转变的重要内容是让发展成果更能够体现社会进步,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城乡协调,改善民生,实现发展成果区域内分享的公平、公正。

三、西部民族地区经济发展方式转变测评指标体系设计

(一)西部民族地区经济发展方式转变测评指标体系框架

依据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内涵,以结构化和层次分解方法构建指标体系,描述和评价西部民族地区经济发展方式转变。通过转变西部民族地区经济发展方式,使西部民族地区经济可持续性增长、人与人的物质利益合理分配以及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西部民族地区经济发展方式转变测评指标体系是西部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状态的描述。

指标体系从经济增长、发展动力、经济结构、资源环境、社会发展五个角度测评西部民族地区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其中经济增长包括经济可持续增长与经济规模两个方面,发展动力包括市场化程度、消费动力与创新能力三个方面,经济结构包括要素结构与产业结构两个方面,资源环境包括能源可持续利用与生态环境两个方面,社会发展包括民生改善与城乡协调两个方面。

结合西部民族地区经济发展状况,以客观事实作为基本依据,保证统计指标能够科学地、客观地、准确地度量西部民族地区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程度。指标体系分为三级:一级指标由经济增长、发展动力、经济结构、资源环境与社会发展五个指标构成;二级指标11个,根据一级指标在各方面的主要特征确定;三级指标23个,由以可观测、易统计原则确定的能反映二级指标的具体经济、社会指标组成。西部民族地区经济发展方式转变测评指标体系如表1:

(二)西部民族地区经济发展方式转变指数体系构建

西部民族地区经济发展方式转变测评指数(EDMTI)是在西部民族地区经济发展方式转变测评指标体系的基础上,由五个分项指数构成的一个总指数,测度西部地区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程度。其中分项指数为经济增长指数、发展动力指数、经济结构指数、资源环境指数和社会发展指数。

EDMTI指数体系分为指标体系、无量纲化方法、权重体系和合成方法体系。采用指数功效函数的改进模型作为EDMTI指数无量纲化方法。计算公式如下:

d=Ae(x-xs)/(xh-xs)B

其中,d为单项评价指标的评价值(或功效分值);x为单项指标的实际值;xs为不容许值(或不允许值);xh为满意值(或刚容许值);A、B为正的待定参数。当x=xs时,表示x达到了“不允许值”,取d=60,得到A=60;当x=xh时,表示x达到了“满意值”,取d=100,得到B=-In0.6。

指标体系中指标权重是在专家打分的基础上,通过层次分析法(AHP)综合调整赋值而确定,同时,用加权几何平均模型作为EDMTI指数合成方法。

四、西部民族地区经济发展方式转变测评

(一)数据选取

西部民族地区界定为“五区三省”,包括新疆、内蒙古、宁夏、广西、西藏、青海、贵州、云南。选取2009年五区三省的数据,数据来源于各省(区)统计年鉴。

其中,《西藏统计年鉴2010》缺失能源消费量的数据,西藏2009年能源消费数据根据《西藏自治区能源发展“十一五”规划》推算而得。地区综合科技进步水平指数数据来源于2010年科学技术部发展计划司发布的《科技统计报告》。

(二)西部民族地区经济发展方式转变评价

运用指数功效函数的改进模型对数据进行标准化处理,对于正向指标,取数据实际值的最大值为满意值,最小值为不允许值;对于逆向指标,取数据实际值的最小值为满意值,最大值为不允许值。采用AHP确定指标权重(具体指标权重见表2),然后用加权几何平均模型合成EDMTI指数(见图1)。

1、总体评价

西部民族地区2009年内蒙古EDMTI指数最大,为89.33,依次为广西、西藏、新疆、青海、宁夏、贵州,云南EDMTI指数最小,为73.78。西部民族地区经济发展方式转变除内蒙古外均落后于全国平均水平,内蒙古在西部民族地区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中具有一定的优势,同时也说明了加快西部地区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紧迫性。

2、分领域评价

(1)二级指标分项评价

西部民族地区EDMTI指数由五个分项指数合成,分别是经济增长指数、发展动力指数、经济结构指数、资源环境指数和社会发展指数。

内蒙古经济增长指数排名第一,为97.36,依次为贵州、宁夏、广西、青海、西藏、新疆,排名最后的是云南,其经济增长指数为63.63。经济增长指数全国平均水平为70.15,其中内蒙古、贵州、宁夏、广西的经济增长指数高于全国平均水平。

广西发展动力指数排名第一,为90.12,依次为内蒙古、云南、新疆、青海、贵州、宁夏,西藏排名最后,其发展动力指数为69.16。发展动力指数全国平均水平为94.92,西部民族地区五区三省的经济发展动力水平均低于全国平均水平。

内蒙古经济结构指数排名第一,为92.96,依次为宁夏、西藏、广西、青海、新疆、贵州,云南排名最后,其经济结构指数为69。经济结构指数全国平均水平为80,27。西部民族地区中只有内蒙古的经济结构指数高于全国平均水平。

西藏资源环境指数排名第一,为96.83,依次为内蒙古、云南、广西、贵州、新疆、青海,宁夏排名最后,其资源环境指数为68.48。资源环境指数全国平均水平为75.81,西部民族地区内蒙古、贵州、广西、西藏、新疆和云南的资源环境指数均高于全国平均水平,而宁夏和青海的资源环境指数低于全国平均水平。

内蒙古社会发展指数排名第一,为83.29,依次为西藏、宁夏、新疆、青海、广西、云南,贵州排名最后,其社会发展指数为61.58。社会发展指数的全国平均水平为75.92,西部民族地区除内蒙古社会发展指数高于全国平均水平,其他地区均低于全国平均水平。

(2)三级指标分项评价

西部民族地区经济可持续增长指数除新疆外均高于全国水平,说明西部民族地区经济增长速度普遍要快于全国平均水平;对于以人均GDP衡量的经济规模,除内蒙古人均GDP高于全国平均水平外,其他西部民族地区均低于全国平均水平,其中贵州排名最后,经济规模指数为60。

除广西的市场化程度高于全国平均水平外,西部民族地区市场化程度、消费动力与创新能力指数普遍低于全国平均水平。市场化程度指数广西排名第一,依次为云南、新疆、青海、内蒙古、贵州、宁夏,西藏排名最后;消费动力指数贵州排名第一,依次为西藏、新疆、云南、青海、广西、内蒙古,宁夏排名最后;创新能力指数内蒙古排名第一,依次为广西、新疆、宁夏、青海、云南、贵州,西藏排名最后。

内蒙古的要素结构指数和产业结构指数均高于全国平均水平,青海、西藏的产业结构指数要高于全国平均水平,其它西部民族地区的要素结构和产业结构均低于全国平均水平。要素结构指数内蒙古排名第一,依次为宁夏、广西、贵州、西藏、青海、云南,新疆排名最后;产业结构指数内蒙古排名第一,依次为青海、西藏、宁夏、新疆、广西、云南,贵州排名最后。

广西和西藏的能源可持续利用指数低于全国平均水平,其他西部民族地区都低于全国平均水平,西部民族地区生态环境指数均高于全国平均水平。能源可持续利用指数西藏排名第一,依次为广西、云南、新疆、贵州、内蒙古、青海,宁夏排名最后;生态环境指数内蒙古排名第一,依次为西藏、云南、贵州、宁夏、新疆、青海,广西排名最后。

内蒙古的民生改善和城乡协调指数高于全国平均水平,宁夏和西藏的城乡协调指数高于全国平均水平,其他民族地区的民生改善和城乡协调指数均低于全国平均水平。民生改善指数内蒙古排名第一,依次为新疆、青海、宁夏、西藏、广西、云南,贵州排名最后;城乡协调指数西藏排名第一,依次为内蒙古、宁夏、青海、新疆、云南、广西,贵州排名最后。

3、结论分析

内蒙古经济发展方式转变要优于全国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平均水平,并且优于其他西部民族地区,主要是因为内蒙古经济增长、经济结构、资源环境、社会发展四个二级指标指数均大于全国平均水平,发展动力指数仅次于广西。

新疆、宁夏、广西、西藏、青海、贵州、云南等其他西部民族地区经济发展方式转变水平均落后于全国平均水平,发展动力、经济结构、社会发展均落后于全国平均水平。

通过对西部民族地区与全国三级指标指数的进一步分析发现,相对全国来说,西部民族地区相对贫困,但经济增长较快;经济发展动力不足,主要表现为市场化程度低,消费对经济拉动作用小,创新能力低;要素结构、产业结构不合理;资源可持续利用水平低;城乡协调水平差,城乡差距较大,经济发展成果没有实现全民共享,民生有待进一步改善,预防随着经济的发展,收入差距与民族差距的进一步拉大。

五、西部民族地区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路径

由于民族地区经济社会的一大特征就是异质性比较强,不同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比较缓慢的具体原因可能差别很大,各种影响因素之间关联性非常大,如地理区位上的劣势在一定程度上会造成民族地区不利于市场经济发展的非制度因素的形成;历史基础差和边境地区的敏感性造成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试点一般不会选择在民族地区,进一步引起经济社会资源的匮乏。对影响因素之问的关联性进行深入研究,进一步区分影响某一特定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因素和次要因素,根本因素和直接因素,长期存在的因素和短期可以改变的因素,才能制定出促进特定的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全面发展的有针对性的政策措施。结合经济发展方式新的内涵与西部民族地区自身经济发展实际,提出西部民族地区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路径。

(一)加快技术进步,增强自主创新能力

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一个重要路径就是依靠技术进步提高生产要素的使用效率,提高全要素生产率对经济增长的贡献,进而推动经济持续平稳地增长。加强大学和科研院所为主体的知识创新体系建设;加强以企业为主体的产学研建设,以大型企业为先导,中小企业为重点,加强大型企业的科技研发力度,确立中小企业的创新主体地位,培育自主创新能力,加强集成创新和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以政府和中介服务机构为媒介,提高科技服务质量;大力发展高新技术产业,促进传统产业创新。

(二)深化体制改革

体制约束是制约西部民族地区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深层次原因。要加快体制改革促进西部民族地区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首先,要建立健全市场体制。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而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一定要有相应的市场体系;其次,改革政府机构,发挥政府的积极作用。要实现经济发展方式的彻底转变,使提高效率成为经济增长的主要源泉,就必须由政府主导的经济发展模式让位给“政府调控、市场主导、企业创造”的经济发展模式;第三,深化现代企业制度改革,健全现代企业体系,提高企业经济绩效。

(三)加快城镇化进程

农村和城镇的差距对一个区域的基尼系数起决定作用,城镇化可以有效地缩小城乡差距,可以使区域的基尼系数变小。在西部民族地区经济发展方式转变过程中,城镇化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城镇化促进工业化与信息化,进而促进产业结构的优化;随着城镇化的进行,收入分配结构也会逐步发生变化,消费对经济的推动作用也会逐步加强,进而推动需求结构的优化;与此同时城镇化要求相应的社会保障措施以及相关政策的出台,这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西部民族地区城乡协调发展。

(四)发展少数民族经济,提升自我发展能力

在加快民族地区经济发展的同时,必须关注居住在这些地区的少数民族经济的发展,处理好区域发展与民族发展的关系。地区经济的发展没有带动少数民族聚居地区的发展,或者说没有带动当地少数民族的发展。少数民族经济与少数民族地区经济之间存在的不一致性和发展不同步性,要求在加快少数民族地区经济发展的同时,关照到居住在同一地区的不同民族的发展,使各民族共享经济社会发展的利益。协调少数民族经济发展与地区经济发展的关系,主要包括两个方面的内容:一是通过制定相应的政策措施,保障区域经济发展中的民族经济发展利益;二是加快能力建设,区域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应由内生动力驱动,而不是盲目地依靠外生推力,提高少数民族的自我发展能力和要素动员能力,积极参与到区域经济发展和建设中。

[责任编辑:俸代瑜]

猜你喜欢
测评
分层异步 同步达标
体育教师的成长更需要“工匠精神”
测评一款LED成像灯
西藏职业技术学院学生综合素质测评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社会治安防控体系建设中的公民参与度测评研究
小学期教学效果测评研究
多维剖析测评数据,促进师生共同发展
研究生综合素质测评体系探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