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学深
(中国国家博物馆,北京 100006)
清代衡水地区文进士群体研究
王学深
(中国国家博物馆,北京 100006)
清代科举制度沿袭明代传统,自顺治三年乙酉科始,至光绪三十年甲辰科止,有清一代共开科112科,衡水地区共考中109名文进士。清代衡水地区109名文进士作为一个群体,分属11个州县,具有自身的特点,首先是地域分布平均性,其次是中试人数和中额的正相关性,再次是进士出身的家族性,最后是衡水地区进士的仕进特点。这些特点使清代衡水地区进士形成了一个特殊群体,有别于其他地域、省份进士。有清一代,衡水地区涌现出了如魏廷珍、郑端、贾臻等著名进士,是衡水地区文进士的杰出代表。
清代;衡水地区;文进士;科举
清代科举制度沿袭前朝,采用乡试、会试、殿试三级考试制度。读书学子从童生试考起,中者为生员,具备参加乡试的资格。清代乡试于每年秋季八月举行,故称秋闱,每三年一科。按规定逢子、午、卯、酉年为正科,中者称举人。清代会试于春季在京师举行,试期多在三月,按规定会试每三年一科,逢丑、未、辰、戌年举行,遇乡试恩科,翌年之会试即为会试恩科,是年正科或提前或延后一年举行。
清代考中进士是读书人梦寐以求的荣耀,是清代读书人考试所能获得的最高身份,也是清代为官的基础。清代“文进士、文举人出身者均谓之科甲出身,与恩、拔、副、岁、优贡生,恩、优监生、荫生为正途”①(清)吏部·文选清吏司编《钦定大清会典》卷七。。清代选官重正途出身者,异途出身者不得以正印官选用,即所谓“有清一代沿明制,二百余年,虽有以他途进者,终不得与科第出身者相比”[1]3099。虽举人与进士同为正途,且亦可为官出仕,及参加大挑,但是随着时间的推移,考中进士人数的增多,举人出仕变得越来越困难。此外,在中央选择官员任职方面,有非进士不得入选翰林,而非翰林不得入内阁为大学士的规定,因此清代世人以进士为翘楚,也成为了直接影响官阶的决定因素。
衡水市在今天行政区划中为地级市,包括11个县市区,分别为桃城区、枣强县、武邑县、武强县、饶阳县、安平县、故城县、景县、阜城县、冀州市、深州市,是一个地域概念。在清代,可以将此地域概念称为“衡水地区”,分属于直隶河间府和真定府,大致由冀州、深州、景州三州分领,由深州、冀州、景州、衡水县、故城县、阜城县、安平县、饶阳县、枣强县、武强县、武邑县等11个州县组成。
清代自顺治三年丙戌科开科会试为始,至光绪三十年甲辰科为终,共开科112科。清代衡水地区地处华北平原,身处京畿,较少地域性战乱,如三藩之乱、太平天国等因素影响,故无停科现象。有清一代,衡水地区在所参加的112科会试中,共有109名文进士,占清代文进士总数的0.4%,平均每科中进士0.97名,占平均每科进士总数的0.4%[2]55,其中一甲进士1名,占进士总数0.9%,二甲进士18名,占进士总数16.5%,三甲进士90名,占进士总数82.6%。笔者将清代衡水地区进士名录列表如下。
表1 清代衡水地区进士名录
续表1 清代衡水地区进士名录
续表1 清代衡水地区进士名录
1.衡水地区进士群体地域分布呈相对平均性
清代衡水地区分属直隶省河间府和正定府,至乾隆年间衡水地区行政区划得以完善,形成两个直隶州即深州直隶州和冀州直隶州,1个散州即景州,6个州属县,即深州所辖武强县、安平县、饶阳县,冀州所辖枣强县、武邑县、衡水县,两个府属县即故城县和阜城县。需要注意的是故城县在明朝末年尚由景州所辖,而阜城县在地理方位上更为靠近景州,因此可以将二县视为景州地区。清代衡水地区所辖3个州的相对位置:深州居北,冀州居南,景州居东,进士分别在3个区域呈现均衡态势。
通过研究我们可以发现,清代衡水109名文进士,全部分散于衡水地区所有11个州县之中,没有一个州县无进士的现象。各州县情况如下:深州直隶州12名,占进士比例为11%,深州所属武强县11名,占进士比例为10.1%,安平县4名,占进士比例为3.7%,饶阳县6名,占进士比例为5.5%,整个深州地区占衡水地区进士比例为30.3%。冀州直隶州9名,占进士比例为8.3%,冀州所属枣强县19名,占进士比例为17.4%,武邑县5名,占进士比例为4.6%,衡水县6名,占进士比例为5.5%,整个冀州地区占衡水地区进士比例为35.7%。景州24名,占进士比例为22%。故城县10名,占进士比例为9.2%,阜城县3名,占进士比例为2.8%,整个景州地区占衡水地区进士比例为34%。
通过以上数字将清代衡水地区进士加以统计:以地区为单位按降序排列,冀州第一,景州第二,深州第三。以州为单位按降序排列,景州第一,深州第二,冀州第三。以县为单位按降序排列,枣强县19名列第一,阜城县3名列最后。
总体上说,清代衡水地区分布平衡,体现了此地区经济发展和文化水平相近。在具体地区上,景州24名进士有清一代居衡水地区首位,考察其地理位置,位于京杭大运河沿岸,其经济及人文环境相对其他10处州县优越,故进士率相对较高,其他地区则位于直隶省东南部,处于内陆地区,交通环境相似,经济状况大致相当,因此进士率相对接近。
清代衡水地区进士分布与衡水地区学额分配呈正相关关系。因衡水地区学额均衡分配,使得3个州区域受教育水平大体一致,也促使衡水地区进士分布的均衡化态势。景州地区总学额51名:景州学额23名,廪生30名,增生30名;阜城县学额10名,廪生20名,增生20名;故城县学额18名,廪生20名,增生20名[3]160。冀州地区总学额85名:冀州学额26名,廪生30名,增生30名;枣强县学额23名,廪生20名,增生20名;武邑县学额18名,廪生20名,增生20名;衡水县学额18名,廪生20名,增生20名[3]161。深州地区总学额71名,深州学额20名,廪生30名,增生30名;武强县学额15名,廪生20名,增生20名;饶阳县学额18名,廪生20名,增生20名;安平县学额18名,廪生20名,增生20名[3]162。
通过以上数字将清代衡水地区学额加以统计:以地区为单位按降序排列,冀州第一,深州第二,景州第三。以州为单位按降序排列,冀州第一,景州第二,深州第三。以县为单位按降序排列,枣强县23名列第一,阜城县10名列最后。
通过清代衡水地区进士分布和学额分布对比,可以得出二者呈正相关的关系。进士分布最多的冀州地区同样学额也最多,而深州地区、景州地区次之。进士分布最多的县为枣强县,最少的为阜城县,与学额分布最多与最少县一致。稍有不同的是以州单位分布的进士最多为景州,而学额最多为冀州,究其原因在于冀州是直隶州,下属数县,学额相对较多,而景州在乾隆以后为散州,较直隶州为小,因此以州为单位的进士分布和学额分布稍有差异。
2.中进士人数与比率与钦定中额的正相关性
有清一代共开科112科,各科中额不同。清初科举制度尚在初创与沿袭阶段,对于会试中额没有规定,“顺治三年、九年俱四百名,分南、北、中卷。浙江、江西、福建、湖广、广东五省,江宁、苏、松、常、镇、淮、扬、徽、宁、池、太十一府,广德一州为南卷,中二百三十三名。山东、山西、河南、陕西四省,顺天、永平、保定、河间、真定、顺德、广平、大名八府,延庆、保安二州,奉天、辽东、大宁、万全诸处为北卷,中百五十三名。四川、广西、云南、贵州四省,安、庐、凤、滁、徐、和等府、州为中卷,中十四名。十二年,中卷并入南、北卷。厥后中卷屡分屡并,或更于南、北、中卷分为左、右。或专取川、广、云、贵四省,各编字号,分别中一、二、三名。五十一年,以各省取中人数多少不均,边省或致遗漏,因废南、北官、民等字号,分省取中”[1]3158。
清代各科进士中,一甲三名赐进士及第,人数不变。二甲赐进士出身,三甲赐同进士出身,各科人数不定,按应试人数多寡,钦定中额,“历科大率三百数十名,少或百数十名,而以雍正庚戌四百六名为最多,乾隆己酉九十六名为最少”[1]3159。进士中额多寡的变化与清代衡水地区进士中试率也有着正相关的关系,当二甲、三甲人数相对中额减少,相应考中进士人数少,中进士率下降。相反,二甲、三甲录取人数增多,则中进士人数也会增多,中进士率相应上升。
清朝全国历科二甲、三甲录取进士人数及比例同衡水地区所中进士人数及科甲数有着正相关的关系。其中二甲录取进士最多为光绪二年156名,最少为乾隆六十年18名。三甲录取进士最多为顺治十二年319名,最少为乾隆五十八年49名。此录取二、三甲最多与最少进士人数与清代衡水地区进士平均每科录取数值的高峰与低谷相似。以平均数值衡量,清代顺治朝开科8次,二甲平均录取进士77.25名,三甲平均录取进士290.25名。康熙朝开科21次,二甲平均录取进士42.23名,三甲平均录取进士138.4名。雍正朝开科5次,二甲平均录取进士77.2名,三甲平均录取进士219.4名。乾隆朝开科27次,二甲平均录取进士59.2名,三甲平均录取进士137.2名。嘉庆朝开科12次,二甲平均录取进士91.5名,三甲平均录取进士140.6名。道光朝开科15次,二甲平均录取进士99.8名,三甲平均录取进士115.3名。咸丰朝开科5次,二甲平均录取人数96.2名,三甲平均录取人数110名。同治朝开科6次,二甲平均录取进士84.8名,三甲平均录取进士156.8名。光绪朝开科13次,二甲平均录取进士131.8名,三甲平均录取进士179.6名。将清代各朝全国二甲、三甲平均录取进士人数配以坐标反映其态势,如图1。
图1 清代各朝二甲、三甲进士平均录取人数
清代衡水地区顺治朝开科8次,中进士18名,每科中进士2.25名;康熙朝开科21次,中进士30名,每科中进士1.43名;雍正朝开科5次,中进士7名,每科中进士1.4名;乾隆朝开科27次,中进士15名,平均每科中进士0.56名;嘉庆朝开科12次,中进士9名,每科中进士0.75名;道光朝开科15次,中进士10名,每科中进士0.67名;咸丰朝开科5次,无人考中进士;同治朝开科6次,中进士4名,每科中进士0.67名;光绪朝开科13次,中进士15名,每科中进士1.2名。将清代衡水地区每科中进士人数配以坐标反映其态势,如图2。
图2 清代衡水地区各朝进士平均录取人数
将清代衡水地区进士中试时间分期以顺治、康熙、雍正朝为多,属于清代早期,以同治、光绪朝次之,为清代晚期,而乾隆朝至咸丰朝处于最低谷,属清代中期和中后期。出现这种现象最为重要的原因在于,清初刚刚入关,及各种大规模战争结束,朝廷处于急需人才时期,各科录取人数众多,而清代晚期随着太平天国、捻军及外国势力侵华,人才凋敝,朝廷为了维持大局,各科录取人数再次增加。故清代早期和晚期有着相似的人才需求背景,故形成了清代衡水地区进士中试的两个波峰。相反,乾隆朝至咸丰朝处于清代相对稳定的中期,进士及各种人才饱和,故各科录取进士人数下降,因此形成了衡水地区的历朝平均录取进士特定态势。
综合分析清代各朝二、三甲进士平均录取人数图和清代衡水地区各科平均录取进士人数图,两者在曲线走势上呈相似性,尤其以二甲相似度更高,而各朝中进士总数与衡水地区各朝中进士总数也呈同样态势。因此,通过研究可以得出,清代各朝中进士人数与比率与衡水地区进士中额成正相关性。
3.衡水地区进士群体家族性
清代衡水地区进士群体家族性特点较为突出。在衡水地区109名进士之中,凭借家族力量中试者不乏其人,不少形成了父祖、兄弟先后为进士的科举家族。根据研究,清代直隶省科举家族分布较为均匀,共形成了49个科举家族,其中衡水地区所在的河间府有3个科举家族,正定府和深州各1个科举家族[4]。通过对科举家族和清代衡水地区进士关系的分析与考录,可以更好地了解科举世家和科举的关系。
以故城县贾氏家族为例,科甲世代相传。这一支科甲肇始人为明末清初的贾润,他为明末诸生,虽无显要功名,但奠定了贾氏书香传家的基础。贾润讲学乡里,奉母40余年,兴义冢,修学宫,建乡贤祠,闻于乡中,身后被崇祀乡贤①丁燦,张瑛编(民国)《故城县志》卷七·人物志。。贾润之子贾朴,从小博览群书,继承父训,师从同乡进士秘丕笈,以经历授职外官,与张伯行、陈鹏年相善,封赠其父为苏淞粮道②张宗载,齐文焕编(民国)《枣强县志》·选举表。。贾朴的兄弟为贾棠,以贡生入仕,历任知府等职。贾润的曾孙为贾延泰,于雍正十年乡试中举人,成为贾氏家族首个清代凭科甲入仕者,授中书舍人。贾延泰之子贾炎,字午桥,少年通经史,以拔贡入仕。贾炎之侄贾汝愚,故城举人,候选布经历,官山西浑源知州,工汉隶,书法东坡。贾汝愚之子贾臻,道光二十一年进士,官安徽布政使,署理巡抚,书承父学,精于鉴赏,著有《故城贾氏手泽汇编》。贾棠之孙为贾如玺,字信章,雍正二年进士,官授主事,精于书法。其子贾六奇,号竹乡,以副贡官恩施知县,贾如玺之孙为贾曾鲁,字省汀,太学生,“为人廉峻,尤笃性天”③张宗载,齐文焕编(民国)《枣强县志》·人物志。,为其父贾六奇所钟爱。从贾润始至乾隆年间,200年故城贾氏文脉不绝,这为家族在清代涌现出数位进士与举人,提供了先决条件。
与故城贾氏相似的是武强县贺氏家族,有清一代出了5位进士。贺氏始祖于明朝永乐年间从山西洪洞迁至武强,先至段家庄,后移居北代。贺氏家族科甲兴起较晚,于嘉庆年间贺云举中进士为起始,官至江宁同知,其子贺式周,道光副贡,选泸州州判。贺式周之子贺锡璜,同治举人,任故城县训导,孝友敦谨,有学行。贺锡璜之子贺涛,字松坡,光绪丙戌进士,官刑部主事。贺涛少承家学,师从桐城吴汝沦,是为一代文学大家。贺涛之弟贺沅,兄弟二人以“文字相砥砺,中试同治庚午顺天乡试举人,兄弟同榜。而涛考取国子监学正,改官大名县教谕;又与沅同榜举光绪丙戌进士”[5]。
同为武强科举望族的还有刘谦父子。刘谦字益侯,号思庵,康熙十四年乡试中举,翌年连捷进士,官至左都御史,三充殿试读卷官,一任会试总裁官,获康熙帝御笔“廉平”堂扁。刘谦着意选拔有识之士,所荐举之人多为后来朝中领袖,如大学士朱轼,尚书励廷仪,巡抚李馥、朱纲等。刘谦之子刘自潔,康熙五十二年进士,授翰林院编修,父子两代进士成为仕林佳话。
枣强郑端、刘拯和步毓巖均为当地科甲望族。郑端,顺治十六年进士,官至江苏巡抚,不仅勤于公务,平时亦好学不断,特获康熙帝御书“端清”二字,荣于乡里。郑端四子均有功名,郑氏一门亦为枣强科甲名门。刘拯,康熙进士,官广西道监察御史,其子为刘旭,康熙年间举人,其孙刘文诰,雍正进士,官至四川松茂道④张宗载,齐文焕编(民国)《枣强县志》卷五·人物志上·乡贤。。
步登廷,号松圃,性格刚正不阿,工部制造库郎中,“居官三十年,囊无长物”④,其子步履孚,廪生,以孝闻。步氏第一个进士是步履孚之子步毓巖,乾隆丙午科举人,乾隆六十年进士,先授广平府教授,其后官至河南沁阳知县,为官有政声。步毓巖有子4人,步际桐和步际逵,先后考中进士。步际桐,字唐封,道光壬午科举人,道光九年进士,翰林院编修,补国史馆纂修。一充会试同考官,再充四川副考官。官至河南开归陈许道,署按察使[6]。其兄步际逵,字翊程,号云仪,弱冠失怙,事继祖母与母以孝闻,与弟步际墀刻苦攻读,相互勉励,于道光辛巳科中举人,壬辰科中进士。但步际逵绝意仕宦,教书乡里,其门徒登科者众多⑤。步际逵之长子步嘉莲,字星舫,道光丁酉拔贡,甲辰副榜⑤,秉承父学。步际逵之二子步嘉莘,字希衡,为庠生,以孝行闻于乡里,“人称贤能”⑤。步其端为步嘉莲长子,同治丁卯科举人⑤,秉承祖父、父家学,以静慎自持,以谦诚接物,选授奉天复州学正,方志载其“三世学行,均有关一方风化”⑤张宗载,齐文焕编(民国)《枣强县志》卷六·人物志下·孝义。。
4.衡水地区进士群体的仕途性
清代科甲进士初仕一甲状元授修撰,榜眼、探花授编修,二、三甲进士授庶吉士、主事、中书、行人、评事、博士、推官、知州、知县等官有差。一甲进士具有较高的入仕起点,升转迅速,较二甲、三甲进士受职为早。二甲、三甲进士选授庶吉士,庶吉士可谓储才之地,出馆后仕途较非庶吉士要顺遂,而二甲进士较三甲进士更容易选中庶吉士。根据对庶吉士的研究,二甲约有52%,三甲约有7%的进士被选授庶吉士[2]94。
清代前期规定二甲进士授予部属官职,而三甲进士授予州县官。如顺治三年规定“二甲一名至五十名,授部主事,五十一名至三甲十名授中、行、评、博;三甲十一名至二十名,授知州,二十一名至五十名授推官,余授知县”⑥《钦定大清会典事例》卷七十二·吏部·除授。。但随着中试人数增多,铨选壅塞现象逐渐凸显,考录人数逐步降低,至乾嘉以后,新中进士以知县用成为趋势。
清代衡水地区109名进士,考中一甲者1人,二甲者18人,三甲者90人。其中顺治十八年三甲进士刘争光不仕,史载“及成进士,届铨选期以祖母年逾七旬不忍远离,泣血陈情抚宪代题”①陆福宜编(光绪)《阜城县志》卷十九·人物志。,最终刘争光对祖母“奉色承颜,朝夕无间,终身不仕”①。道光十二年壬辰科二甲五十七名进士枣强县步际逵亦以孝行闻于乡,绝意仕宦,专心教书著述于乡里,所教门徒多登科甲。此外,有5人因史料不存而出仕情况无考,其余102人官至一品者2人,二品者4人,三品者2人,四品者12人,五品者13人,六品者11人,七品者58人。按照一品至三品为上层官僚,四品至七品为中层官僚,八品至九品为下层官僚为划分依据,那么清代衡水地区位居上层官僚者达8人,中层官僚达94人,无下层官僚。体现了清代衡水地区进士仕途相对顺遂的状况。
将102名进士按科甲划分,其中一甲1人官一品;二甲18人,官二品者2人,三品者1人,四品者5人,五品者2人,六品者4人,七品者3人;三甲一品者1人,二品者2人,三品者1人,四品者7人,五品者11人,六品者7人,七品者55人。根据统计,在自身所处科甲层次内,二甲者职官要较三甲为高,体现了科甲名次对于职官的重要性。
根据以上数字分析,应该注意到4点问题:第一,上层官僚较少,仅占据总进士群体的7.8%,这与衡水地区进士多以考中三甲赐同进士出身紧密相关,除少量被选中庶吉士较快升转外,大量三甲进士被外放州县官。第二,在中层官僚中的大部分进士为七品官职,即中层下级官僚,共占据总进士群体的57%,这在一定程度上反映衡水地区进士在向上层官僚升转过程中的难度。第三,在七品官僚中,有相当一部分为教职官僚,如府教授等。这种情况与清代中期以后,进士壅塞,无法考取进士后即选州县用有关系,故多外放教职以作周转。第四,在102名可考职官的进士群体中,京官比例远远小于外放官员,其中最终仕宦为京官进士者31人,占进士群体的30.4%,为外挂者71人,占进士群体的69.6%。
1.魏廷珍
魏廷珍,直隶景州人,康熙五十二年一甲三名进士,授编修。不久入职南书房,受到康熙帝器重,累迁至内阁学士,康熙六十一年授命管理两淮盐政。雍正元年,魏廷珍被授予湖南巡抚,出任封疆,雍正帝对其格外看重,亲自召见,并要求他不避重任,放开手脚干出一番成效。雍正帝言:“尔向日为人清正和平,朕所悉知,但欲为避垢离尘,以求自洁而不肯任劳怨。今膺巡抚重任,非当日清高闲散之职可比,处事贵刚果严厉,不宜因循退缩。地方利弊之应革应兴,属员贤否之应举应错,须尽力振作一番,方冀可收成效[7]。”
不久,魏廷珍被用以京堂官,授以盛京工部侍郎之职,雍正三年,再次出任封疆任安徽巡抚,体现了雍正帝对他操守、品行的信任。魏廷珍上任后,主要针对亏空钱粮的弊政进行大力整治,要求各府州县按期弥补亏空,“责令知府、直隶州督率州县细查。如系官役侵蚀,即著落官役并前失查上司分赔;如实欠在民,即督催征解”[7]1093,此疏受到雍正帝肯定,允行。
但此后,魏廷珍在处理地方民政上也颇有不足,受到雍正帝多次训斥,雍正帝对于魏廷珍处理地方政事不力深知其因,但就其为人为官清廉可嘉,一再给予保护,后调署湖北巡抚,雍正九年授礼部尚书。其后历任漕运总督、两江总督、兵部尚书、左都御史、工部尚书等职,宦海数十年,虽然屡授申斥,但其官阶品级并未降低。
乾隆五年以病乞休,这一举动惹怒了乾隆帝,魏廷珍受到革职处分,但毕竟魏廷珍是一甲进士,乾隆帝也有敬重之情,于乾隆十三年东巡过景州之时,赐其“林泉耆硕”匾额,给还原衔,并做御制诗两首。乾隆十六年,再赐御制诗一首,命赐其子锡麟一品荫生,并赏加员外郎衔。乾隆帝以魏廷珍年过90为本朝人瑞之兆,赐诗“悬车辞魏阙,回驾返蓬庐。望九人中瑞,无双林下居。精神益轩若,风度尚彬如。娱老询何物,三朝有赐书”[7]1097。乾隆二十一年三月卒,乾隆帝也很痛惜,下谕曰:“忽闻溘逝,深可悯恻!应得恤典,该部察例具奏”,上谥号曰“文简”。
2.刘谦
刘谦,字益侯,世人称之碧峯先生。刘谦生而聪颖、沉静,13岁为诸生,康熙年间考中连捷进士,历官内阁中书,礼部三司等官,曾3次为四川乡试考官,一次提学官。所选拔者皆一时名士,“两川间文教士习之以之一振”②翟慎行编(道光)《武强县志》卷八·人物志。。刘谦提学官,被渐次提拔为御史,在任上刘谦考核度支源流,在刑部则平反了一批冤狱,此外他认为国家以人才为元气,因此刘谦荐举了一批有能力和才学之人。因刘谦为官清廉,颇有政绩,数次获得皇帝召对,并特隆御书“廉平堂”匾额①翟慎行编(道光)《武强县志》卷八·人物志。,其后官至江苏巡抚。致仕归田后,刘谦淡泊明志,闭户著述,教授生徒,著有《四书朱传纲目》《周礼论义》《廉平堂文集致艺》等,卒年84岁。
3.郑端
郑端,字司直,一字德信。年少聪悟,顺治己亥科进士,授翰林院庶吉士,改工部主事,康熙年间生员外郎,奉命视三楚,清查弊政,使得当地吏治大振,赢得官声。其后升任户部郎中,出任康熙己酉科河南乡试主考官,所取者皆一时之选。郑端回京不久,被选为贵州提学佥事,重振当地文风,任间“明科条,绝请托”②张宗载,齐文焕编(民国)《枣强县志》卷五·人物志上·乡贤。。此时,刘谦父逝,丁父忧三年,回京后被荐举为陕西神木道,在任期间赶上吴三桂三藩之乱,滇黔用兵,郑端“羽书旁午,事无留滞”②。
陕西神木道任满,刘谦回工部任职,补浙江台州巡海道佥事署粮道,在任间“念弁丁运解之苦,加意周恤,一切陋规革除殆尽”②,因政绩突出,被浙江巡抚举荐为“两浙廉明第一”,升任陕西凉庄道,“修守备、严边防政事”,休憩学宫,亲自为当地读书人授课。任满升任湖南按察使,为政间“明慎用刑,讼狱偃息”②,因政绩卓著升安徽布政使。在任期间,正赶上康熙帝南巡,期间郑端身率属吏按南巡所需供给尽量从官府出,事事妥帖而不扰民,受到百姓爱戴,也获得了康熙帝御书“端清”二字之赐。
安徽布政使任满升任偏沅巡抚,不久调江苏巡抚,在两江富庶之地,郑端洁身自好,做到“廉以持躬,静以镇物”,兴利除害,对待属吏宽严相济,使他们不敢徇私枉法。郑端还停止两淮盐商的“岁献”陋规,抑制豪强权贵,从不畏惧妥协。康熙三十一年卒于官署,钦赐全恤,所著《日知堂文集》《政学录》,辑录《朱子学》等行于世。
4.贾臻
贾臻,字退崖,号运升,道光进士,授翰林院编修,充任广西乡试主考官,任顺天乡试同考官。其后,官任科道,政声籍籍,以部曹选用。其后任河南知府不数月间清理积案500余件,平反一批冤狱,一时登封等县“囹圄为空”③丁燦,张瑛编(民国)《故城县志》卷七·仕进。。不久,贾臻调任开封府,建议筹防豫东以卫京畿,因防守指挥得当,官军获汜水之捷,特简授浙江宁邵道,赏戴花翎,未抵任,留任河南升任按察使,以筹防太平天国北伐,其留心防务,成书《筹防备览》。因其政绩,升任安徽布政使,帮助巡抚办理全省军务,从中调度,一度署理巡抚。贾臻简出劲旅,出其不意平濠破垒,保城80余日安然无恙,政绩卓越。其后因病回河南就医,2年后复任贵州布政使,未能赴任而卒于省寓。
[1]赵尔巽.清史稿[M].北京:中华书局,1976.
[2]李润强.清代进士群体与学术文化[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7.
[3]纳尔素.钦定学政全书校注:卷四十五[M].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2009.
[4]方芳.清代科举家族地理分布的特点及原因[J].济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5):39-44.
[5]钱基博.现代中国文学史[M].南京:江苏文艺出版社,2008:175.
[6]徐世昌.大清畿辅先哲传:下册[M].北京:北京古籍出版社,1993:1184.
[7]佚名.清史列传:第四册卷十五[M].王钟翰,校注.北京:中华书局,1987:1092.
AStudy on the Jinshi Group of HengshuiArea in the Qing Dynasty
WANG Xue-shen
(National Museum of China,Beijing 100006,China)
Qing Dynasty inherited the imperial examination system of Ming Dynasty.Qing Dynasty held 112 imperial examinations from the third year in the Shunzhi reign to the thirtith year in the Guangxu reign,109 intelectuals were admitted as Jinshi in Hengshui area.The group of these 109 Jinshi,who were distributed in 11 states and counties,has its own characteristics:the average distribution in area,the positive correlation of the number of admission and the number of persons designated,their family features,and their official career.These characteristics made those Jinshi in Hengshui area in Qing Dynasty a special group,which was different from those in other areas and provinces.In the Qing Dynasty,there appeared some famous Jinshi in Hengshui area such as Wei-Tingzhen,Zhengduan,Jiazhen etc.,and they were the outstanding representatives in the group.
Qing Dynasty;Hengshui area;Jinshi;imperial examination
K249
:A
:1673-2065(2012)05-0033-08
(责任编校:卫立冬英文校对:吴秀兰)
2012-07-03
王学深(1985-),男,河北衡水人,中国国家博物馆助理馆员,历史学硕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