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国初期淮阴地区治淮

2012-08-08 08:12周登超淮安市档案局江苏淮安223001
档案与建设 2012年12期
关键词:淮阴三河洪泽湖

周登超(淮安市档案局,江苏淮安,223001)

加固洪泽湖大堤

淮河是黄河与长江之间最大的一条自然河,横贯豫、皖、苏三省,全长约一千公里。淮河下游地势低平,田畴肥沃,宜植五谷。“江淮熟,天下足”,古代劳动人民利用优越的自然条件,辛勤劳作,使淮河流域一度出现兴旺富有的景象。

淮阴(今淮安)地处淮、沂、沭、泗流域,是一座与水息息相关的城市,曾因水而兴,也因水罹灾。《说文解字》曰:“水之南为阴,山之南为阳”。古淮阴原本在淮河南岸,而今淮河尾闾存于盱眙,便是南宋年间黄河夺泗夺淮所造成的严重后果。

从黄河夺淮之日起,淮阴地区便沦为水系紊乱、河道淤塞、宣泄不畅、无岁不灾的“洪水走廊”。据历史记载,从1400~1900年的500年间,淮河流域发生350次较大水灾,280次严重水灾;从1368~1948年的580年间,沂、沭、泗流域发生340次较大水灾,86次较严重旱灾。淮阴成了有名的大雨大灾、小雨小灾、无雨旱灾的穷地方。直至新中国成立前夕,淮阴地区平均粮食亩产不足60斤,人民生活十分困苦。治淮,对于淮阴经济振兴、社会发展、人民安居乐业有着举足轻重的重大意义。

1.下游治淮前奏曲——开辟新沂河

1949年夏,淮阴地区解放之际,沂、沭、泗洪水又泛滥成灾,927万亩农田被淹,减收夏粮31万吨,倒塌房屋25万间,240万灾民断炊逃荒。当时的苏北区党委立即把包括淮阴在内的苏北严重灾情火速报到北京。毛泽东与周恩来联名签发回电,满怀深情地指令:“全力组织人民生产自救,以工代赈,发动群众,积极着手兴修水利,以清除历史上遗留的祸患。”从而揭开了新中国大规模治水的序幕,吹响了向千年水患宣战的号角。

根据当时的经济条件,确定治水原则为“导沂整沭、沂沭合流”,在淮阴北部地区实施嶂山切岭工程,为沂水开辟入海通途,并西起嶂山、东至灌云燕尾港入海口,开挖宽1.5至3公里,长144公里,泄洪量为3500立方米/秒,直入黄海的束水漫滩排洪道——新沂河。

周恩来亲自批准这项工程,并转请副总理董必武拨给大米3000万斤。1949年11月10日,中共苏北区委、苏北行署、苏北军区联合发布《苏北治水运动总动员令》、《关于治沂兴垦决定》和《治水人员奖惩条例》,并成立了苏北导沂整沭司令部,司令部下设秘书处、动员处、工程处、供应处、卫生处、督导室。

1949年11月25日,导沂整沭第一期工程开工。朱德特地为开工典礼题词:“化水害为水利”。时值冬季,风霜雨雪,天寒地冻,工程进展遇到很多困难。导沂工程司令部发出了“中心环节是集中全力开展挖方土竞赛运动”的指示,并于12月6日召开千余民工代表庆祝开工典礼大会,号召多挖方土多挣工钱,早完工早回家。中共苏北区委书记肖望东冒雨前往工地作动员报告,要求淮阴地区全党动手,全面动员,为彻底消灭水患,恢复和发展生产,改善人民生活,建设康乐富裕的社会而奋斗。

大会之后,群众性挖土竞赛掀起高潮,涌现了沭阳王兆山、泗阳尤庆兰(女)、邳睢王新业、新安赵金科等一批劳动模范。在导沂整沭第一期工程期间,有12211名干部、党员立功受奖,有75242名劳动模范、积极分子光荣加入中国共产党。北京电影制片厂还到工地拍摄了纪录片,《人民日报》和《苏北日报》连续报道了导沂整沭工程的情况,带给民工和工程技术人员以极大的鼓舞。

1950年5月25日,整个新沂河大堤全线完工,一些附属工程也基本完成。冬春两季57.5万民工实际做工90余天,完成方土4200万立方,使沂沭洪水全部纳入轨道。第一期工程完成后,当年汛期就经受洪水考验,抗击了过境洪水五次洪峰袭击,保障了淮北地区人民的幸福与安宁。

1950年冬至1951年春,淮阴地区先后组织动员32.6万和24.7万民工投入导沂整沭第二期工程,主要是加宽加深嶂山切岭,对嶂山至海口新沂河大堤平均加高0.5米,开挖海滨段(由小潮河至海口)及南北两堤增宽加厚等。第二期工程总计完成3900余万土方,新沂河各种建筑物全部完成。

新沂河工程于1953年春天结束。三年内国家投资和地方筹资总投入4179万元,动员民工242万多人次,完成土方1.08亿立方米,石方18.45万立方米,混凝土2.52万立方米。初步建成防御上游5万平方公里洪水的水利设施,使历史上肆虐漫流的沂、沭、泗洪水归槽入海,初步实现了洪涝分排,使沂沭河流域500万人民、66.67万公顷农田摆脱了洪水灾害。周恩来十分高兴,称赞道:“这是十分可喜的事!”“一旦人民当了家,作了主,在建设祖国的事业中,必然会发挥出无穷无尽的力量,苏北人民这样干是正确的。”

2.“天堂之路”贯湖海——开凿苏北灌溉总渠

新沂河的开辟,是世代深受淮河水灾之苦的下游人民根治千年水患的一次伟大的成功的实践,为下一步全面治理淮河积累了宝贵的经验。1950年淮河流域发生特大洪水,灾情告急。毛泽东明确批示:“从长期的远大的利益着眼,根本地解决淮河问题”。8月25日,周恩来主持召开政务院第一次治淮会议,提出“蓄泄兼筹,以达根治之目的”的方针和豫、皖、苏“三省共保,三省一齐动手”的原则。10月14日,周恩来签署中央人民政府政务院《关于治理淮河的决定》。当日,《人民日报》发表了题为《为根治淮河而斗争》的社论。《决定》明确提出:“下游开辟入海水道,以利宣泄,同时巩固运河堤防,以策安全。洪泽湖作为中下游调节水量之用。淮河流域内涝成灾,亦至严重,应同时注意防止。”之后,中央水利部治淮委员会、华东水利部以及苏北行署农水处联合组成40人的“淮河入海水道查勘团”,在淮阴实地查勘,作出了《淮河入海水道查勘报告》上报中央。

1950年11月6日,治淮委员会第一次全体委员会议,决定暂缓开辟淮河入海水道。会议《决议》指出:“因目前资料缺乏,时间迫切,勘测需时,加以苏北人力调度困难,因此须呈请中央批准于本期工程暂缓开辟入海水道及缓办三河活动坝”。11月中旬,全国水利会议上专门就此进行讨论。1951年1月12日,第67次政务会议仍要求“入海水道继续研究,充分准备,1951年汛后动工。”

1951年5月4日,毛泽东发出了“一定要把淮河修好”的伟大号召,祖祖辈辈饱受洪灾之苦的淮河流域人民迸发出无法估量的治淮热情。1951年7月26日至8月10日,第二次治淮会议在北京召开,会议“认为入海水道可不再开辟,改自洪泽湖至黄海修筑一条以灌溉为主结合排洪的干渠,分泄流量700立方米每秒。如遇特别干旱年份,洪泽湖水量不缺,苏北可保持并发展农田灌溉2500万亩”。决定由国家投资2520万元,西起洪泽湖北侧的高良涧,东至滨海扁担港,开凿一条淮河入海通道——苏北灌溉总渠。

1951年11月2日,苏北灌溉总渠开工,盐城、泰州两专区46.3万人参加施工。开工不久就来了一场风暴,接着又是一场大雪,最低气温降至-14℃到-15℃,积雪最厚达0.3米左右,施工遇到很大困难。但民工们以顽强的精神,战胜了天寒、积水、淤泥、砂礓、流沙等种种困难,在冬季用了不到40晴日,就完成总土方量1/3。1952年2月春季工程继续进行,淮阴专区组织民工加入施工,民工总数增加到72.5万人,到5月10日完成全部土方工程。在民工们迎战最后胜利的时候,中国人民志愿军归国代表团华东分团于3月21日专程来到工地,先后作报告5次,给广大民工以极大的鼓舞。民工们纷纷表示“治好淮河发展生产,增强抗美援朝力量,建设伟大的祖国”。苏北灌溉总渠开凿过程中,各路民工开展了保夺红旗的劳动竞赛,先进工段、治淮模范不断涌现。淮安县以许寿永、梁秀英等治淮劳模为代表的工段出现了“红旗插在淮安段,眼光放在全专区,保夺红旗不相让,争先完成当模范”的动人场面。

苏北灌溉总渠冬春两季工程共动员民工118.9万人次,在短短6个月内完成土方6321.9万立方米,总工日4070万个,实支经费2147.5万元。它从洪泽湖东岸起,直指黄海,横穿苏北,全长168公里,今淮安境内73.327公里。同期在渠首兴建了洪泽湖控制工程——泄洪量为1000立方米/秒的高良涧进水闸,在淮安城南大运河东侧兴建了灌溉总渠第二级控制工程——泄洪量为850立方米/秒的运东分水闸等配套工程。苏北灌溉总渠及其配套工程的建成,平时保证了两岸500万亩农田的灌溉,照顾渠北地区排涝,汛期及时将来自淮河中上游的洪水排入黄海,为苏北平原特别是淮阴大地夺取农业丰收奠定了基础。

3.打造淮水入江第一关——兴建三河闸

1952年春,苏北治淮工程指挥部、淮阴地委、淮阴专署联合组织工程技术人员,在洪泽湖东南地区,查勘淮河入江水道,决定一边疏浚原有的淮河入江通道,一边为淮河入江打开新的门户。之后,制定了在洪泽湖东南侧蒋坝镇三河头兴建三河闸的方案。苏北治淮工程指挥部按照“蓄泄兼筹,三省共保”的总方针设计:闸长697.8米,63孔,每孔宽10米,闸身高9.5米,泄洪量为8000立方米/秒,国家投资2618万元。这是苏北治淮工程中最大的一座节制闸。

1952年9月,三河闸工程指挥部成立,由苏北行署农水处处长熊梯云兼任指挥,后由陈克天任指挥。来自苏、浙、皖、沪等省市的3000多名技术干部和技术工人,加上淮阴友邻地区15.8万民工,于10月1日投入施工。

三河闸施工中遇到了三大困难。第一个困难是,15.8万民工齐集不足1.5平方公里的工地上,人多场地小,每人只摊到几厘米的段面,既无法挖土,也无法运土。指挥部迅速进行调整:把工地当成工场,改一班制、二班制为三班制,24小时不间断施工。但对于从来是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民工而言,开始改三班制都感到不习惯。指挥部专门召开了共产党员、民工干部座谈会,说明工程意义的重大,希望大家克服困难,尽快调整好作息习惯。三班制的采用,极大地提高了施工效率,终于按时完成了土方任务。

民工修建运河堤

第二个困难是,闸坝的南翼墙下遇到了游淤,使翼墙砌下的石头发生了移动,直接影响到三河闸的安全和坚固。按照苏联专家布可夫提出的游淤处理方案,施工人员用木桶、脸盆等所能找到的容器,将游淤一点一点地清理出来。清理到一定深度后,在最底层铺上黄沙,中层铺粘土,上层再加大混凝土的厚度。同时在游淤段下游,围上十米高的水泥板桩,拦挡游淤使之固定。最终,南翼墙就建设在这样一段基础上。近60年来,它和三河闸其它部分一样,历经无数洪水大浪,在最高流量达一万多立方米每秒的洪水冲击下,始终坚如磐石。

第三个困难是,在闸门、启闭机安装过程中,碰到了上海提供的主件运输难问题。由于苏北的交通条件差,从陆路运输建闸器材的条件不具备,只有靠水路运输,而从运河运输到不了建闸工地,不得不选择原来就不畅通的高邮湖、宝应湖、三河一线。当年又适逢天旱水浅,给运输工作带来了很大的难度。广大民工硬是在高、宝湖内挖埂、清障,打通一条水路;同时和船工们一起,在水浅的地方推船、拉纤。32万吨建闸所需要的钢架、门板等材料得以顺利地从上海运抵工地。

1953年5月下旬,三河闸工程接近尾声,拦河大坝即将合龙。一天中午11点钟左右,大风陡起,风力很快达到10级左右。洪泽湖里顿时大浪滔天,先前筑好的拦河坝坝身被风浪冲击得不停颤动,时刻面临溃坝的危险。大坝合龙总指挥孙燮华接受老工人的建议,用广播喇叭指挥民工加大柴石枕,使每个柴石枕达上万斤,防止被迅急的水流冲走。此外,紧急调集一万多名民工,到拦河大坝上游列成三排人墙,减缓风浪对大坝的冲击;同时,挡浪民工从岸上往合龙口传递石块,又增加了一条运输通道。大家情绪激昂,高喊“与大坝共存亡”的口号,拼尽力气与风浪搏斗。下午4时,大风渐停。5时,大坝合龙成功。

1953年7月25日三河闸竣工。次日举行了放水典礼。工程共做石方7.8万立方米,土方939.5万立方米。不但为淮水入江打开了门户,而且为控制洪泽湖下游流量,降低高宝湖水位,免除里下河地区水患,拦蓄灌溉用水,确保洪泽湖通航和水产养殖创造了条件。洪泽湖从此“水位涨落不由天,蓄排调引听人遣”,变成了一个造福于民的“巨型平原水库”。

1954年夏,淮河流域发生特大洪水,三河闸超流量行洪,最高达10700立方米/秒,几百万人民的生命财产免遭灭顶之灾。多年以后,陈克天在回忆这段经历时说:“三河闸是江苏造福于民的第一大闸。这座屹立在洪泽湖畔的巍巍丰碑,将把我们党领导群众改造山河的丰功伟绩,永远载入史册。”

4.构筑防洪终极屏障——加固洪泽湖和运河大堤

洪泽湖位于淮阴地区西南部,地跨淮宝(今洪泽)、淮阴、泗阳、泗洪、盱眙5个县,是我国五大淡水湖之一。湖面面积2090平方公里,承受淮河上中游15.82万平方公里范围的来水。它既是淮河下游的一座巨型水库,又是一座过水型湖泊。湖底高出里下河地区平均高度5至9米,洪水期最高水位可达14至16米。因此,历史上称之为“悬湖”。洪泽湖古堤高家堰,简称高堰,曾名捍淮堰,现通称洪泽湖大堤,位处洪泽湖的东北岸,是中国古代仅晚于都江堰几百年的重大水利工程之一。1931年汛期,上游淮水以排山倒海之势袭来,高家堰倒塌,洪水冲决运河大堤,使淮阴至扬州一带顿成泽国。这就是民间所说的“水漫高家堰,淮扬不见面”的由来。所以,洪泽湖大堤和运河大堤作为淮河下游抵御洪水的终极屏障,可以说是苏北人民的生命线。

从1951年8月开始,中共淮阴地委、淮阴专署根据中央和华东水利部的指示,动员广大群众对洪泽湖大堤进行加固。不仅对民国以来兵匪之乱时挖战壕、筑碉堡等造成的破败堤段加以修复,而且重点对石工墙的变形、崩裂以及基桩溃烂等病患进行全面整治,并在石工墙前加筑石戗。松动的条石,以水泥砂浆填缝、勾缝,被风浪吸出的条石吊洞以混凝土浇砌填补,对破坏严重危险较大的进行翻修补建。堤后渗水段增设反滤层,部分堤前增设石护坡等等。工程共持续三年时间,先后加固了高家堰南北临湖的石工堤墙4060米,高良涧经顺河集、界圩向西北绕成子湖接泗洪安河的马蹄形环湖大堤约100公里,洪泽湖西岸沿淮河的盱眙、泗洪一带的淮河大堤68公里,其他河道流入洪泽湖入口堤坝18公里,并疏浚大小河道290条,总长1346公里,洪泽湖周边受益农田面积735万亩。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夕,苏北行署即组建苏北运河工程局,下设运河南段、北段两个工程处和若干事务所,分别负责里运河和中运河的修复工程。淮阴专区负责北段工程处,组织动员广大群众突击抢修运河堤防的险工险段、堵闭运河堤防缺口,拉开了运河治理的序幕。苏北行署拨粮800万斤,用以工代赈的方式,组织宿北、宿迁、泗沭、淮阴、淮安、宝应、高邮、扬州等地10万民工,培修运河堤防300余公里,保证了1949年的安全度汛。

新中国成立后,为了根治水患发展水运,运河治理翻开了新的篇章。1950年汛期,中运河受到洪水严重威胁,淮阴地区共动员民工9万人,用10天时间,抢做土方40万立方米,加固了刘老涧以下的堤防。同年6月,又在中运河(宿迁至皂河)上利用原运河北堤加高培厚筑成18.4公里的骆马湖南堤,堤顶高25米,顶宽6米,完成土方109.34万立米,投资43.76万元。1950年至1952年,在大运河流经的宿迁、泗阳、淮阴、淮安等县计169公里范围内,修复和加固运河堤岸247处,整修闸坝7座,大大增强了淮阴境内运河堤防抗御洪水的能力。

随着苏北灌溉总渠的开凿,三河闸的兴建和洪泽湖、运河大堤的修筑、加固,浩瀚的洪泽湖成了淮河流域最大的自然蓄水库。汛期淮河上中游的来水通过苏北灌溉总渠东注黄海,同时经过三河闸南泄长江,保障了苏北平原的安全;平时可以调节水量,灌溉淮阴及里下河地区约3534万亩农田。加上导沂整沭系列工程的完成,淮阴人民终于驯服了蛟龙,征服了旱魔,淮阴大地1260万亩旱田基本实现了旱涝保收。1954年夏,淮河洪水暴发,洪水量达640多亿立方米,超过1931年,直泻洪泽湖的最大洪峰量达15800立方米/秒。但由于上述诸多水利设施发挥了宣泄洪水的巨大作用,洪泽湖大堤和运河大堤安然无恙,历史上“水漫高家堰,淮扬不见面”的悲惨景象,从此一去不复返了。

猜你喜欢
淮阴三河洪泽湖
不同外血比例对三河牛生产性能的影响
洪泽湖渔鼓:漂浮在水上的民俗文化
淮阴:母爱之都
浩浩碧波润江淮——洪泽湖
洪泽湖渔家
淮阴:活跃着一支“老兵”调解队伍
背水一战
三河闸淹没式堰流水位流量关系初探
洪泽湖野生河蚬营养成分的分析与评价
陈玉成与三河战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