衣艳春 刘凤荣 刘彩艳
患者,男,12岁,因发热伴皮疹16个月,呕吐、腹泻9d,口干3d入院。主要表现为16个月前无明显诱因出现间断性发热,伴咽痛,发热时可伴肌肉酸痛、无力,体温多可达39℃,在当地医院抗感染治疗,咽痛消失,但仍有反复发热,并出现面部充血性皮疹,热退后消失,遂到当地人民医院住院治疗,反复发热,最高体温达41℃,伴有肌肉酸痛、双肩关节、髋关节疼痛,诊断为“幼年类风湿性关节炎(全身型)”,给予甲强龙40mg/d,12h静滴1次,共3d,并口服奈普生,体温降至正常,改为甲强龙40mg/d口服,再次出现发热,最高达39℃。遂到北京儿童医院就诊,查血常规:WBC 36.2×109/L,中性粒细胞91.5%,Hb 104g/L;CRP 160g/L;诊断为“幼年类风湿性关节炎(全身型)、支气管炎”,先后应用甲强龙1g/d冲击治疗3次,(总量共11g),上述症状消失后出院。出院后仍反复发热。8个月前来我科住院治疗,病情渐稳定后出院。出院后继续药物治疗,病情无特殊。10d前进食不洁食物,出现呕吐2次,为前夜晚餐食物,并出现发热,体温最高达40℃,出现腹泻,3~5次/d,均在夜间出现,为水样便,在当地诊所输液治疗,体温下降,在37~38℃之间,腹泻无好转,在当地人民医院查血常规:WBC 24.1×109/l,中性粒细胞69.0%,Hb 111g/L;CRP 166g/L;血沉:25mm/h;肝功:ALT 31.1u/L,AST 70.2u/L,LDL 507u/L,急来我院就诊。患者化验检查变化如表1。
表1 患者住院期间部分化验变化表
本次患者以呕吐、腹泻等起病,主要症状为稽留热(应用多种降温措施效果差,包括非甾体消炎药、激素、物理降温、冰盐水灌肠等)、出血倾向(全身多处出血性皮疹),血红蛋白、血小板突然下降,LDH、HBDH升高,ALT、AST、ALP、r-GT升高,铁蛋白〉10000ng/mL,彩超示肝脾大,血沉、CRP较前无明显升高。病情特点与前明显不同,现考虑为巨噬细胞活化综合征。但当时对此病尚不了解,诊疗上有一定失误的地方,未能取得病理上的证据!
在此病人之后,我科再次收治类似病人4例,其中幼年特发性关节炎2例,系统性红斑狼疮1例,未分化结缔组织病1例,行骨穿及淋巴结穿刺,明确存在巨噬细胞活化综合征,治疗上给予甲强龙及丙种球蛋白静脉冲击、环孢素口服等治疗,部分病人应用TNF拮抗剂,病情均很快控制,无死亡病例出现。
2.1 激素耐药者要应用环孢素A治疗,已有报道治疗重症MAS,有的患者在12~24h出现明显的临床及实验室改善。应用环孢素A是因为能够治疗一些巨噬细胞活化的疾病,如HLH。其确切的免疫学机理并不十分清楚,有学者将其定为治疗MAS的一线药物。常用剂量为2~8mg/(kg·d),急性期静脉用药为佳,病情控制后改为口服治疗,应用本药需要监测血药浓度。
2.2 生物制剂 治疗MAS的生物制剂为细胞因子拮抗剂,依那西普(Etanercep t)是TNF受体拮抗剂,阿那白滞素(Anakinra)是IL21拮抗剂,有报道,应用这些药物有很好的治疗作用,尤其是Anakinra对MAS和难治性SOJ IA都有较好效果。另一类细胞因子拮抗剂,IL26拮抗剂正在进行临床实验,有望为SOJ IA和MAS的治疗带来希望。但是,应用该类药物易致感染,需要注意。目前在我国已有TNF受体拮抗剂上市。
2.3 其他治疗 包括静脉输注免疫球蛋白,应用VP16及血浆置换,但报道较少,作用尚不确定。目前协和医院曾报道行干细胞移植,效果较好。
MAS是一种威胁生命的并发症,所以早期诊断和快速有效治疗是抢救生命的关键[2]。MAS并没有定论的和普遍接受的诊断标准。MAS的早期,部分患者行骨髓穿刺可能发现不了吞噬血细胞。SJIA合并MAS的参考诊断指标(2005年)[1]如下:
(1)CNS功能障碍(易激惹、定向力障碍、嗜睡、头痛、抽搐、昏迷)
(2)出血表现(紫癜、易出血、黏膜出血)
(3)肝脾增大(肋缘下≥3cm)
(1)血小板≤262×109/L
(2)谷草转氨酶>59U/L
(3)白细胞≤4.0×109/L
(4)纤维蛋白原降低(≤2.5g/L)
骨穿有巨噬细胞吞噬血细胞的证据。诊断原则:诊断MAS需要任何2个或以上的实验室标准,或2个或3个以上的临床和(或)实验室标准。骨髓中发现吞噬血细胞,仅仅是对于可疑病例才必须具备。
[1]何晓琥.重视对巨噬细胞活化综合征的认识[J].中华儿科杂志,2006,11:801.
[2]俞碧君,潘绍标,颜勤明.幼年特发性关节炎全身型合并巨噬细胞活化综合征43例荟萃分析[J].当代医学,2010,16(12);14-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