肝素诱导的血小板减少并支架内血栓形成一例

2012-08-08 02:58龚志刚丁世芳陈志楠蒋桔泉李志刚卢青王仁学
中国介入心脏病学杂志 2012年1期
关键词:肝素钠肝素血常规

龚志刚 丁世芳 陈志楠 蒋桔泉 李志刚 卢青 王仁学

男性患者,82岁,既往高血压病、脑梗死、高脂血症病史;因“肩背部痛1日余,加重半小时”入院。入院诊断:“冠心病、急性前间壁、右室心肌梗死、心功能KillipⅡ级”。入院查体:血压150/70 mm Hg,心率76次/分,神志清晰,双肺呼吸音粗,右下肺可闻及湿性啰音,心律齐,各瓣膜区未闻及病理性杂音,腹部平软,肝脾肋下未及,双下肢无水肿。入院心电图提示V1~V3、ST段抬高,示急性前间壁心肌梗死改变。急查血常规:白细胞8.7×109/L,血红蛋白144 g/L,血小板199×109/L,肝肾功能及凝血功能正常,心肌标志物CTnT升高。入院后给予拜阿司匹林300 mg,波立维300 mg,立普妥20 mg顿服,欣维宁10 ml静注后,急诊行PCI,术中给予普通肝素钠5000 U鞘管内注射,造影提示前降支中远段闭塞,于罪犯血管闭塞处置入支架2枚(图1、2)。术后心电图提示V1~V3、ST段抬高基本恢复至等电位线,给予抗栓、抗凝、稳定斑块、扩管、改善心室重构治疗,其中抗凝治疗为低分子肝素钙5000 U皮下注射1/11 h,共7 d,抗栓治疗为拜阿司匹林300 mg 1次/d,波立维75 mg 2次/d,其中于术后第2、第4天常规复查血常规,白细胞13.2×109/L,血红蛋白159 g/L,血小板230×109/L;白细胞10.4×109/L,血红蛋白128 g/L,血小板157×109/L。

但患者于术后第8天再发胸痛,心电图提示Ⅰ度房室传导阻滞,V1~V3、ST段再度抬高,急查血常规提示,血小板62× 109/L,心肌标志物提示 cTnT 3.630 ng/ml,CK-MB 67.99 ng/ml,急诊冠状动脉造影提示前降支支架内血栓形成,造影显示支架贴壁良好,给予高压后扩张球囊扩张,恢复前降支血流(图3、4);术中常规给予普通肝素钠5000 U,未给予欣维宁。于术后当天出现咯血,皮肤散在瘀斑,急查血常规提示血红蛋白103 g/L,血小板14×109/L,考虑肝素诱导的血小板减少症(HIT),立即停用常规低分子肝素皮下注射,密切动态观察患者血常规,未给予输注血小板处理,考虑到患者消化道出血风险,暂停用拜阿司匹林肠溶片,抗栓治疗为波立维75 mg 2次/d。于支架内血栓球囊扩张术后第1天,血小板一度降至7×109/L,血红蛋白98 g/L;第2天血小板逐渐上升至33×109/L,血红蛋白95 g/L;第3天至73×109/L,血红蛋白97 g/L;第4天至94×109/L,血红蛋白100 g/L;第5天恢复正常,血小板131×109/L,血红蛋白108 g/L。患者血小板、血常规恢复正常后,继续双重抗血小板治疗,拜阿司匹林300 mg 1次/d,波立维75 mg 2次/d,住院观察15天,未再发生冠状动脉血栓事件,出院前复查患者血小板201×109/L,血红蛋白113 g/L。

图1 前降支中段急性闭塞

图2 前降支置入支架两枚

图3 前降支支架内血栓形成

图4 球囊扩张后前降支血流恢复

讨论 这是1例肝素诱导的HIT并支架内血栓形成。HIT至少可分为Ⅰ型和Ⅱ型。Ⅰ型HIT较常见,不是免疫性反应,很可能与肝素直接激活血小板有关,是一种良性反应。血小板计数多大于100×109/L,极少显著降低,且可自行恢复。Ⅱ型HIT则是免疫介导的血小板减少和血小板活化,发生于初次接触肝素的第5~14天。与很多因素有关,各种给药方式都可引发,如静脉、皮下注射,甚至接触极少量肝素(如肝素管道冲洗或置入涂有肝素的肺动脉导管)。多种肝素制剂均可引起,普通肝素、低分子量肝素及类肝素、达那肝素钠等。Ⅱ型HIT能引起严重血小板减少,且主要并发症并非出血,而是血栓形成,临床可发生广泛的动、静脉血栓形成,即HIT伴血栓形成综合征。血小板激活是Ⅱ型HIT的主要发病机制。HITⅡ型导致血小板减少的机制包括:(1)血小板激活后寿命缩短。(2)活化血小板聚集,在血栓形成过程中被消耗。(3)聚集血小板结合到内皮细胞和白细胞上后被清除。

HITⅡ型临床诊断依据:(1)应用肝素前,血小板计数正常(>120×109/L)。(2)应用肝素5 d内血小板进行性降至(60~100)×109/L以内,且较应用前下降≥50%。(3)血小板计数较应用肝素前下降≥30%,并伴有急性血栓形成。(4)HIT抗体阳性。(5)停用肝素后血小板计数恢复正常。(6)排除其他引起血小板减少的原因[1]。

本例患者表现为低分子肝素应用7天后,患者血小板计数较治疗前减少大于50%,冠状动脉内亚急性血栓形成,冠状动脉造影显示患者冠状动脉支架贴壁良好,支架置入时技术因素导致支架内血栓形成可能性较小。急诊再次给予球囊扩张过程中给予普通肝素5000 U后,术后患者发生皮肤、消化道出血,血小板急剧下降,最低降至7×109/L。但停用肝素后,血小板于5天内逐渐恢复正常,且能除外其他药物导致血小板减少的其他原因,因此虽然未检测HIT的抗体,但其临床诊断HITⅡ型应该成立。

HITⅡ如不及时处理,可危及生命,其病死率为1.1%[2]。经常进行血小板计数是最重要的预防措施。若血小板计数大于50×109/L,则停用肝素应慎重,因为部分患者血小板可自行恢复正常,而停用肝素可使血栓症状加重或复发。若血小板计数小于50×109/L则应立即停用,数天内血小板计数即可恢复正常,且常常在停药后几小时血小板即开始升高。

本例患者在怀疑HIT时立即停用肝素,严密观察患者血小板计数,尽管患者血小板严重下降,也出现皮肤和消化道出血症状,但血红蛋白并未见明显下降,因此未给予输注血小板,由于免疫反应可能使输注的血小板遭受破坏,因此对于没有严重出血的HITⅡ型患者,不推荐预防性的输注血小板(2C 级推荐等级)[3]。

对于有血栓形成危险的HITⅡ型患者可考虑应用肝素替代药,如达那肝素钠、重组水蛭素或阿加曲班等。

[1]吕宏,王玉娟.肝素诱导的血小板减少症一例诊治经验教训.中国介入心脏病学杂志,2009,17:230-231.

[2]Warkentin TE.Heparin 2 induced thrombocytopenia diagnosis and management.Circulation,2004,110:e453-e458.

[3]Spencer FA.Heparin-induced thrombocytopenia:patient profiles and clinical manifestations.J Thromb Thrombolysis,2000,10 Suppl 1:21-25.

猜你喜欢
肝素钠肝素血常规
多糖类肝素湿品沉淀可保存时长的研究
金属元素Cu、Fe对肝素钠氧化过程的影响
低剂量黄体酮与低分子肝素钠联用对先兆流产患者妊娠结局的影响
血常规检验中常见误差原因及解决策略
血常规解读
血清肿瘤标志物联合血常规指标检测在原发性肝癌诊断中的应用观察
血常规检验前的准备工作
肝素在生物体内合成机制研究进展
费森尤斯血液透析机中肝素泵的故障处理及日常维护保养
低分子肝素药理学机制及适应证研究进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