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要] 高职教育的任务是为国家输送大批应用型和技术型专业人才,而人才培养的质量直接与教师的素质和能力挂钩,因此高职院校教师培训必不可少。只有充分了解高职院校教师培训的内涵及必要性,才能更好地开展培训工作。
[关键词] 高职院校;教师培训;内涵;必要性
[作者简介]程文燕(1986-),女,江西省社会科学界联合会研究实习员。(江西南昌330000)
一、高职院校教师培训的内涵
(一)高职院校的界定
高职院校是高等教育职业院校的简称,是高等学校的重要组成部分。不同于普通高等院校培养学术型人才,高等职业技术学院致力于培养高等应用型和技术型专业人才。从高等职业教育的产生和发展来看,高等职业教育是经济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后出现的一种新型高等教育形式,是和普通高等教育有着不同内涵的另一种类型的高等教育,是以培养兼具理论知识和实践能力,面向基层和生产部门、面向服务和管理岗位的第一线实用型、技术型和应用型专门人才为目的高等教育,是职业技术教育的高等阶段。据统计到2008年底,中国大陆地区拥有高等职业技术学院超过1200所,占全国高校总数70%左右,高职院校的在校生总人数超过1300万,占全国高校在校生的一半以上。
(二)高职教师培训的内涵
首先必须肯定的是高职院校的教师同样也是高校教师,具有普通高校教师所具有的一般特点和普遍属性,包括很强的自我认知、重视自我实现,对组织的忠诚度不高,独立性和自主性较强,有较大的岗位流动性,难以直接监控其工作的过程等。与此同时,高职院校的教师又有其独有的自身特点,因为高职教育是技术应用型教育,培养的是高技能型应用型人才,同时高职教育面向的是岗位群,而不是学科体系,因此高职院校教师还应具有如下特性:第一,高职院校的教师应为复合型教师,不但要求其是某一个领域或学科的行家,而且更要有综合性多学科的知识能力结构,强调知识的实践应用与操作,要有学科转化、技术操作、开发和咨询等实践能力。第二,高职院校的教师应具备双师素质,特别是专业性很强的学科的教师,不但要是一个具有较强职业教育教学与科研能力,又有较强的本学科本专业实践能力,具有本专业的技术应用与开发能力、持有本专业的技能证书或在本行业拥有一定的实践经历,既能进行学科知识的理论教学,又能对学生进行实际运用于操作的指导。
因此在进行高职院校教师培训必须以坚持与高职教育的特点相适应的指导思想为原则,遵循高职教育发展的规律,采取与高职教育要求相符合的教学手段和方法,使高职院校教师培训更具有针对性,培训的实效性也更强,因此在开展培训时应遵循的原则有:第一,院校师资管理的根本目的是实现学校的目标和帮助教师的发展,两者缺一不可,教师发展了但学校目标没有实现,那师资管理就失去了应有的意义;反之,如果教师得不到发展,学校的目标自然也就无法实现,不利于学校的可持续发展。因此,对教师的培训要兼顾学校及教师双方面的需求和利益,既要以学校的发展为目标,同时也不能忽视教师个体的发展。第二,《高等学校教师培训工作规程》对于高等学校教师培训给出了如下定义:高等学校教师培训是为了使教师能够更好地履行岗位职责而进行的一种继续教育式的培训。因此,教师培训必须根据教师个人的成长规律来指定才能具有针对性和有效性。教师职业生涯可划分为4个阶段包括:职前、入职、职中和职末阶段,教师处在不同阶段其需求自然也不相同,因此处在不同职业生涯阶段的教师要有不同的培训内容和手段,以适应其自身发展的需求,同时也适应高职院校技术型和应用型人才培养的需要以及高职院校的办学需要。培养高技能人才是高职院校的最终目的,教师培训自然要围绕培养高技能人才展开,要尽量增强教师培养高技能人才的能力。第三,培训的内容要具有系统性和完整性,教师职业生涯阶段的递进需要教育学、心理学等理论学科方面的知识,需要不断的提高学历,加强专业技能方面的训练,提高科技服务能力,知识结构所涉及的方面非常多,因此教师培训的内容也需要围绕着这些要求进行整体设计。其次,在组织和管理培训活动时要系统。教师培训是一项非常具有系统性的工作,光靠一个或者几个部门是不能完成或者做好教师培训这项工作的,这当中涉及了教学、人事部门、科研部门、学生管理、财务部门、各系(部)等各个部门,需要有关部门的通力协作与配合才能做好高职教师的培训工作。第四、随着时代的进步,知识和科技以日新月异的速度在更替,高职院校教师肩负着培养高技能人才的重任需要不断的加强自我学习,及时了解和学习新知识,掌握和实践新技能。而作为学校,教师培训应受到更多的重视并成为高职院校师资建设的一项常态性工作,纳入到高职院校的日常管理工作中来。与此同时高职教师培训还应与学校发展的长短期目标相结合,做到教师培训有规划,有计划,狠抓落实。
二、高职教育的飞速发展对高职院校教师素质提出了全面要求
为了大力发展职业教育,实施科教兴国战略,我国在1996年颁布并实行了《职业教育法》。中共中央、国务院在1999年出台的《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而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中明确提出:“要下大力气发展高等职业教育,培养出一大批兼具扎实的理论知识和较强的实际操作能力的技术应用型人才,同时高等职业教育是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必须加以重视。”与此同时《而向21世纪教育振兴行动计划》中也明确的指出:“要提高国民的文化科技素质,提高就业率以及促进国民经济的发展,必须高度重视和积极发展高等职业教育,这是的我国现有教育模式改革的迫切要求。”在这之后国家陆续制定和出台了一系列针对如何加快发展高职教育的相关指导意见和政策法规类文件,我国的高职教育从此进入了一个高速发展的历史阶段,并成为我国高等教育改革与发展的中流砥柱。
胡锦涛总书记在全国优秀教师表彰大会时做出了重要讲话:“广大教师和教育工作者要时刻不忘党和人民的重任,把培养优秀人才作为自己的重大责任;要自觉加强思想道德修养,孜孜不倦地钻研业务,不断提高教书育人水平;要率先垂范,为人师表,真正成为学生健康成长的引路人”。在高职教育飞速发展的这样一个时代背景之下,对高职院校教师的职业素质必然会提出更新的要求,对其专业精神的要求提升到一个更新的高度,只有这样才能够使我国高职教育得到长足稳健的发展,保持其发展的原动力。
(一)热爱高职教育事业
热爱自己所从事的高职教育事业,忠于职守、勤奋工作是一名高职院校教师所应具备的基本职业道德。邓小平同志曾经说过:“一个学校是否能够为社会主义的现代化建设培养和输送合的人才,培养出的劳动者是德智体全面发展并且有着高度社会主义觉悟的,这其中的关键环节就是教师。”并强调:“我们要鼓励教师终身从事教育事业,并采取积极有效的措施保证这一愿望的实现。”邓小平同志在充分的肯定了教师的作用和地位的同时积极鼓励教师要热爱教育、忠于职守、现身所从事的教育事业。要做到这一点,高职院校的教师应深刻的认识和理解本职工作的重要意义和价值,富于激情的在本职工作中挥洒汗水,于此同时能够紧抓时代脉搏顾全大局,将国家和人民的利益放在首位,以最饱满的热情和最丰富的知识的发挥自己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为高职教育的蓬勃发展奉献出自己全部的力量。
(二)理论与技术双优
高职教育是一项非常复杂的要求甚高的工作,对于高职院校的教师不仅要求其具有较高的知识理论水平、较完整的知识结构和渊博的视野、良好的语言表达能力,更重的是要具有优秀的实践操作能力以及将理论知识通过精湛的教学能力和丰富的实践经验转化为实际操作能力的技能,还要具有钻研精神,在完成自身教学业务的同时兼顾科研项目的开发,善于学习和借鉴在自身专业领域以及其他领域一切先进的理论知识和技术,具有“求新知”、“追科学”的思想意识和学习热情。高职院校教师的教育教学任务就是培养专业型、技术性、和应用型的人才。因此高职院校教师必须抱着为国家输送合格人才、为人民培养合格接班人以及对学生极端负责的态度和精神进行理论学习研究与实践探索,于此同时创新意识对于高职教师也至关重要,在教书育人的过程中,教书的思路要不断扩展,育人的方法要不断改进,针对新问题提出新见解和新的解决方法,将新的经验进积累和总结。只有做到以上几点才能成为理论和技术双优的高职教师,才能培养出适合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需要、符合党和国家期望并且具有现代意识的专业技术人才。
(三)具有高尚的师德
高职院校教师应当热爱本职工作、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高尚的政治思想品质和相应的教育教学能力,因此高职院校教师的任务不仅仅包括传授理论知识与应用技术还有教育学生的思想,培养学生的道德品质、思想观点以及政治立场。而是否热爱本职工作是否热爱学生则是评价一个高职院校的教师师德最重要的标准,其中热爱学生就是要强调对每一个学生负责,严格要求学生,重视激发学生的进取心,发自内心的关心与关爱每一位学生,包括从学习上、思想上、生活上等多方面的爱护学生尊重学生的人格。教师在关爱学生的过程中要时时刻刻主注意言传身教的作用,在行事的过程中以成为学生的表率为准则,因为学生除了在课堂上学习知识和技术之外最主要是就是向教师学习,在大部分学生的概念里,教师代表着智慧的化身和高尚的人格。因此与其说教师是在用自己的学识和技术育人,不如说是在用自己的品格和情操育人。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其世界观、价值观、人生观和审美观等的形成与完善会受到教师的道德水平、信念问题、情感意志等的潜移默化的影响。因此高职院校的教师在教书育人的过程中必须重视自我品质的完善,不仅要有远大的理想和勤奋好学的作风,还要有诚实正直的品质和礼貌待人的素养。
(四)语言表达能力良好。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的语言表达能力直接影响着教学效果,无论是传授理论知识、发展科学智力还是进行实际操作技能的传授,主要借助的还是教师的语言来实现的,因此教师在传授知识的过程中应注意表达的完整性和针对性,教师的语言应具有启发性和互动性,能充分的调动学生积极主动的思考,教师的语言要具有感情色彩,以音动心、以心传情、以情动人,教师的语言梗要富有感染力和表情,同时必须简洁易懂、生动形象、具有感染力。
(五)拥有较高的教育智慧。
一个教师在教育教学过程中所体现出来的教育智慧的高低,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他的实践智慧,这直接决定着他是否能够胜任现有的工作,能否培养出专业和技术型人才。教师如果要点亮学生的智慧之灯,其自身必须富有智慧的生命;要唤醒学生的智慧心灵必须使自己拥有智慧的心灵。一个教师成长的关键是构建属于自己的教育智慧,教师的教育智慧是凸显个人色彩与风格的教育教学以及实践能力,它的形成与发展带有明显的个性特征。一个没有属于自己教育智慧的高职教师,是很难真正成为一位名师的。构建自己的教育智慧应成为每一个教师终生追求的目标。
三、开展高职院校教师培训的必要性
(一)高等职业教育发展的客观要求。
为国家和地方经济建设培养和输送生产、建设、服务、管理第一线需要的技术型和应用型高素质人才是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的目标,它不仅要求学生在理论知识和综合能力素养方面双向发展,更要求学生具备较全面的实际操作与应用能力。因此注重实践教学和实际操作与应用能力的训练,提高和完善学生的动手能力,使学生一毕业即能上岗成为高职院校人才培养方向与客观要求。值得一提的是,我们不能单纯的将这看成是高职教育区别于其他普通高等教育的特色,更应该认清的一个事实是这是高职院校与其他普通高等院校竞争的有力筹码,与其他普通高等学校的教师相比较对高职教师的知识与能力结构提出了特别的要求,相对于较高的师德水平和系统的专业理论知识,我们更强调的是高职教师应具备熟练的系统操作技能和丰富的实践经验,同时对于产业技术进步的新内容和高职教育专业领域的新信息要能够及时掌握和应用,并及时向学生传授,高职教师还尤其要具备专业型和技术型人才的各种能力和素质,否则很难胜任培养应用型和技能型人才的重任。
我国的高职教育近年来实现了快速的发展,不管是学校规模和数量还是在校生总人数都得到迅速扩张,高职教育已占据了我国高等教育的半壁江山,这是一个不争的事实。当前高职教育的发展模式已经开始从买地、建房子,批量引进教师、大规模招生的单纯性规模扩张阶段过渡到提高高职教育的教学质量,提升高职教师队伍水平的内涵建设时期,这是高职院校的发展的新纪元。资金是扩大规模的关键要素,而师资队伍水平的提升则是抓内涵建设的重要环节,我国的高职院校的学生规模和教师的数量在经过几年的建设与发展之后已经趋于基本稳定也能满足教学的需要,而要提升高职教师师资队伍水平的关键是要做好教师培训工作,将教师培训作为学校日常工作的一部分加以贯彻执行。因此当前高职教育的发展和高职院校建设的一个重大课题就是如何将学校教师的培训工作落到实处。
(二)教师自身发展的必然要求。
当今社会是知识大爆炸和经济飞速发展的时代,在世界范围内,知识存量越来越大,知识更新的速度也来越快,周期却越来越短。据科学统计显示人类已掌握的科学知识的半衰期为三到五年,计算机知识的更新则更快,半衰期仅为两年多。因此,大部分高职教师在迈入工作岗位之前所学习的知识在一定程度上不能够满足工作的要求,甚至有些理论知识或技术在毕业时就已经过时,如果说高职教师再不进行继续深造和学习,是根本无法满足工作需要和适应现代社会发展的。开展教师培训是提高教师理论知识水平和实际操作技能的有效途径之一,继续教育和终身学习,已经成为社会经济发展的必然要求,也是高职教师完善自身知识能力和专业素养、实现高职教育可持续发展的需要。
彼得?德鲁克曾经说过:员工的教育与培训是使员工不断成长和完善的动力与源泉。联合国在1975年召开的国际教育会议上,英国的詹姆士?波特提出了关于“师资培训三段法”的建议。詹姆士认为教师必须接受来自包括教师的初步训练、教师的个人教育以及教师的终身教育这三个方面在内的培训,其中包括一下三个基本阶段:一是在完成个人教育的前提下进行理论知识的学习和教育教学方式的实践,使之成为一名合格教师,即教师初步训练阶段;二是教师自身所接受的中等及高等教育,即个人教育阶段;三是补充和继续前两个阶段,该阶段在教师职业生涯的全部过程中都会体现出来,即在职继续培训阶段。詹姆士的三段法是对一直以为为人们所普遍接受的传统“师范教育”的一种变革和创新,使教师培训的三个阶段即:职前培养、入职培训、职后进修相互衔接形成了一个完整的体系,因此我们应当将教师的培训看成可持续发展的培训过程,这不仅符合终身教育的思想,也有利于教师自身职业生涯的成长和递进。当今社会是科学知识的更新速度越来越快,周期也越来越短,时刻保持知识先进性不断的进行自主学习已经成为一个组织、团体或个人的基本要求,作为高职院校的教师同样是这样,要想保持自身知识和技能的先进性从而培养出更为优越的学生,就必须不断地加强自主学习,更新知识和技能,锻炼新本领。而作为高职院校的领导和决策者更应该从高职教师需要不断学习和更新知识的需要出发,重视对教师的培训,定期针对不同需要和不同层次的教师开展教师培训,为高职教师提供更多学习和进修的途径和平台,帮助教师职业生涯的成长和递进。
(三)解决我国高校教师队伍存在的问题。
在《关于新时期加强高等学校教师队伍的意见》的文件中曾经指出,到2005年我国高等学校教师队伍的学历层次要达到“863”,即具有教学科研型和研究生学历的教师达到80%以上,其中具有博士学历的教师要达到30%以上;本科普通高等学校达到60%以上;职业技术学院和高等专科学校达到30%以上。
此外,随着现代教育技术广泛应用,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以及国家越来越重视学科专业的建设,对于教师知识的更新速度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这就使得教师必须时刻掌握更新的知识和技能,具备独立创新意识,不断提高自主和合作创新能力。而反观我国高校教师队伍的素质和能力水平特别是高职院校教师队伍的整体结构和能力水平并不能很好的满足高职教育改革与发展的需要,这就使得教师培训工作迫在眉睫。
(四)高职院校适应市场需求形成核心竞争力的内在要求
作为理论知识和专业技能的传授者的高职院校教师,需要具备洞悉高职院校办学的初衷,灵敏的感知市场和行业对高职教育所授知识和技术的内在要求的能力,从而使教学活动更适应经济社会对人才的需要。比如有些时候可以通过直接观察迅速的觉察到市场对人才需求的变化从而改变学科定位的方向使之更适应市场需求,但也有一些时候这种变化是不易被察觉的,是隐性的,引起这些变化的原因比较错综复杂,变化的因素源自于不同的事件,如果教师不能凭借所掌握的大量相关学科及社会知识用缜密的思维和理性的思考去判断,就很难触及到问题的本职,更无法预测和判断由此而带来的行业变化,从而对学科专业知识进行适当的调整。因此教师只有通过不断的加强自主学习掌握更新的知识和技能,才能将深藏于事件之中的本质性因素挖掘出来,从而站在战略性的高度把握办学和学科方向的定位,才能使高职院校以及高职教师在日益残酷和激烈的市场中形成核心竞争力。
(五)提高高职教育教学质量的需要
学生的能力水平如何与教师的教学的质量直接相关,人才培养质量的关键是教师。高职院校教师整体能力和素质的高低直接影响着高职教育的发展以及高职院校教育教学活动的开展。教育部颁布的《关于全面提高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中提出:“要重视教师的继续教育和中青年教师的,提高教师的教学能力和综合素质,十一五期间,国家将加强教学管理人员和骨干教师的培训,表彰一批在高职教育领域做出突出贡献的专业带头人和骨干教师、建设一批优秀教学团队,提高高职教师队伍的整体能力和素质水平”。只有加强高职教师的培训,才能不断提高高职教师的素质,从而提高高职教育教学质量。
[参考文献]
[1] 石芬芳.基于职业属性的高职院校教师培训[J].郑州:河南职业技术师范学院学报(职业教育版), 2007,(6).
[2] 高桂林.试论高职院校教师培训项目开发的原则[J].武汉:武汉商业服务学院学报, 2007,(1).
[3] 周光勇, 宋全政. 高等职业教育导论[M].济南:山东教育出版社, 2002.
[4]黄甫全. 新课程中的教师角色与教师培训[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 2003.
[5] 叶澜等. 教师角色与教师发展新探[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 2001.
[6] 舒畅.湖北省高职院校教师培训问题、成因及对策研究[D].武汉:华中师范大学, 2007.
[7] 黎佳.四川省高职院校师资队伍建设研究[D].成都:四川师范大学, 2008.
[责任编辑:刘忠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