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春红,谢 梅,徐 力,谭雪锋
(中国人民解放军第四五二医院,四川 成都 610021)
慢性肺心病是我国呼吸系统的常见病、多发病,老年人多发,是因长期慢性缺氧、代偿性红细胞增多、血黏滞性增高和血容量增多而引起的肺动脉高压[1],多数预后不良,病死率约为10% ~15%,但经积极治疗可延长患者寿命、提高生活质量。我院自2004年1月至2008年6月在综合治疗基础上加用低分子肝素钙治疗慢性肺心病,疗效满意,现报道如下。
选取2004年1月至2008年6月我院收治的慢性肺心病患者80例,均符合慢性肺心病诊断标准[1];其中男66例,女14例;年龄50~79岁,平均65.7岁;病程5~15年;按美国纽约心脏学会(NYHA)分级法分级,心功能Ⅱ级者11例,Ⅲ级者43例,Ⅳ级者26例;临床表现均为咳嗽、咳痰、气紧、心悸、水肿、乏力、纳差、尿少等症状及紫绀、呼吸困难、颈静脉怒张、肝脏增大及双下肢浮肿等体征;均排除肺肿瘤、肺结核、肺间质病变、活动性出血、出血倾向、活动性消化性溃疡、血压过高(大于180/110 mmHg)、抗凝禁忌证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40例。两组患者性别、年龄、病程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具有可比性。
对照组应用鼻导管低流量吸氧、根据药物敏感试验选择有效抗生素,给予平喘、强心、利尿、祛痰、纠正呼吸衰竭及维持水电解质平衡等综合治疗。治疗组在此基础上加用低分子肝素钙5000 U腹部皮下注射,2次/d,7~14 d为1个疗程。治疗前2周未用过阿司匹林、潘生丁、肝素等影响凝血的药物;用药时监测血压;所有患者治疗前后均空腹留取静脉血标本,用肝素抗凝,检测血流变学指标;观察有无消化道出血、血尿、鼻出血、牙龈出血及注射部位皮肤有无紫癜等并发症。
显效:呼吸困难和紫绀减轻,浮肿消失,肺罗音减轻或消失,不吸氧时氧饱和度大于90%,肝脏明显缩小或恢复正常,尿量增多,心功能改善Ⅱ级;有效:上述症状减轻或有所好转,不吸氧时氧饱和度为80% ~90%,心功能改善Ⅰ级;无效:上述症状及体征无明显好转或加重或死亡。以显效+有效合计为总有效。
使用SPSS 13.0统计软件进行统计分析,定量资料均以±s表示,组间比较采用 t检验;定性资料组间比较采用 χ2检验。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经过治疗,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5.00%,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5.00%;治疗组的起效时间及住院天数显著短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果见表1。两组均未见明显的药物副作用。
表1 两组患者疗效、起效时间、住院天数比较
慢性肺心病是由肺组织、肺血管或胸廓慢性病变所致的肺循环阻力增高、肺动脉高压,进而致右心肥厚、扩大,直至心力衰竭的心脏病。现代医学从血液流变的角度认为,肺心病患者血液呈高凝状态,易引起肺动脉血栓形成[3],同时慢性肺心病因慢性缺氧,刺激肾脏增加促红素分泌,继发性引起红细胞增多。肺心病患者红细胞压积超过55% ~60%时,血液黏稠度显著增高,血液阻力就显著增加,可进一步加重肺动脉高压;另一方面可使血管内皮受损,胶原组织暴露,产生血管趋化物质如血栓素A2等,使肺动脉压进一步增高,并加重支气管痉挛,造成肺泡通气不足,刺激血小板附着和聚集,从而激活反应链,终致高凝状态并成为血栓形成基础。此外,长期缺氧使肺小血管收缩、内皮受损、肺血管重构、弹性下降,使肺动脉阻力增高、心输出量下降及通气/血流比失调。慢性肺心病病因多样、病情复杂、治疗棘手、并发症严重,治疗的关键是降低肺动脉压,并在纠正缺氧、改善通气、纠正酸中毒、控制感染的基础上,给予血管扩张剂扩张肺动脉,以降低肺动脉压。
低分子肝素钙是由肝素分离或降解而来,是葡糖胺聚糖,由D-葡糖胺与糖醛酸(葡糖醛酸或艾杜醛酸)的交替残基链组成,具有相对分子质量较低、生物利用率高、半衰期较短的特点。与肝素相比,其抗血栓作用强,有明显抗Ⅹa因子活性,可改善血液流变学的各项指标,从而改善肺心病患者的高凝状态;还有溶解体内形成血栓的作用,同时不明显延长凝血酶原时间(PT),出血不良反应少,小剂量使用安全,不需要实验室特殊监测,皮下注射易吸收等优点[4]。此外还有抗炎、抗过敏、缓解支气管痉挛、降低气道阻力、抑制变态反应介质产生的作用。
综上所述,在综合治疗基础上加用低分子肝素钙治疗慢性肺心病,可以较快改善患者临床症状、缩短治疗时间、提高治疗效果,且副作用少,值得基层医院临床推广。
[1]叶任高,陆再英.内科学[M].第6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4:87.
[2]张素荣,周义乾,李金兰,等.甲磺酸酚妥拉明与川芎嗪对肺心病急性加重期肺动脉高压、血浆内皮素及血液粘度的影响[J].中华结核和呼吸杂志,2000,23(10):336.
[3]李瑞玲.血栓通注射液治疗慢性肺源性心脏病心力衰竭88例[J].中国实用医药,2010,31(5):149.
[4]陈国伟.抗血小板及抗凝治疗的最新进展[J].中国实用内科杂志,2003,23(8):4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