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永侠
(临沭县医院,山东临沭276700)
七氟醚是一种新型卤族吸入麻醉药,其血/气分配系数为0.63,具有起效快、苏醒快的特点,同时对呼吸道刺激性小,容易被小儿接受[1]。因此,七氟醚麻醉诱导及维持在小儿麻醉中具有明显的优势,但手术后躁动较多[2]。2010年10月 ~2011年10月,我们观察了丙泊酚对小儿七氟醚吸入麻醉苏醒期躁动的影响。现报告如下。
1.1 临床资料 选择ASAⅠ或Ⅱ级行腹股沟疝囊高位结扎术的患儿60例,男53例、女7例,年龄2~8岁,体质量12~30 kg,手术时间(17±5)min。除外合并心、肺、肝、肾功能障碍,神经系统疾病,贫血、药物过敏及1周内上呼吸道感染患儿。将患者随机均分为A、B两组,其一般资料有可比性。
1.2 方法
1.2.1 麻醉方法 患儿麻醉前均禁食6 h,禁饮4 h,麻醉前30 min肌注阿托品0.01 mg/kg,进入手术室前已经留置24G静脉套管针开放手背静脉。入室后,两组均静脉给予地塞米松0.3 mg/kg,A组静脉给予氯胺酮1~2 mg/kg,丙泊酚中长链脂肪乳注射液1~2 mg/kg,药物均缓慢注射,诱导后吸入2%~3%七氟醚,氧流量2 L/min,术中根据麻醉深度必要时辅以中长链丙泊酚1 mg/kg,在疝囊结扎后停止吸入七氟醚,氧流量调至6 L/min,若麻醉较浅,肢体运动时,追加丙泊酚1 mg/kg。B组让患儿熟悉面罩吸氧、去氮2 min后,吸入8%的七氟醚诱导,3% ~4%七氟醚维持麻醉,氧流量2 L/min,根据麻醉深度调整七氟醚的吸入浓度,手术完毕停吸七氟醚,氧流量调至6 L/min。
1.2.2 检测方法 两组均采用德国产PHILIP多参数监护仪常规检测HR和SpO2等生命体征,并监测脑电双频指数(BIS),将BIS控制在40~60。麻醉过程中保留患儿自主呼吸,必要时面罩辅助或控制呼吸。严密监测HR、SpO2、ECG及RR变化。记录患儿手术时间、停药至清醒时间、躁动评分(1分,安静、合作、无躁动;2分,焦虑、激动,但可配合;3分,轻度躁动,哭闹;4分,严重躁动,定向力障碍,不能合作。≤2分认为无躁动,≥3分认为有躁动[3]);记录躁动持续时间大于15 min的发生率。
1.2.3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3.0统计软件;计量资料以¯x±s表示,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百分比表示,比较采用χ2检验。P≤0.05为有统计学差异。
两组患儿清醒时间、躁动及躁动持续时间大于15 min例数比较见表1。
表1 两组患儿清醒时间、躁动及躁动持续时间>15 min例数比较
吸入血气分配系数低的七氟醚,术后患儿苏醒迅速,但麻醉苏醒期躁动多,有研究报道其发生率为18%~80%。几项比较使用氟烷和七氟醚麻醉后躁动发生率的研究表明,七氟醚麻醉可导致更高的躁动发生机会,但其具体的机理还不清楚[4],其可能的机制是七氟醚溶解性较低,术后患者恢复较快,容易出现躁动。国外学者多采用麻醉前口服咪唑安定0.5 mg/kg,但七氟醚麻醉后躁动仍高达60%之多。因此,应用咪唑安定减少吸入麻醉药麻醉后躁动仍有争议。也有研究者在麻醉前肌注复方冬眠灵0.01 mg/kg,结果提示可明显减少七氟醚麻醉后躁动,但患儿离开麻醉后复苏室的时间明显延长。
丙泊酚具有起效快,作用时间短,无蓄积作用,苏醒完全,无兴奋现象。本研究结果显示,与B组相比,小儿七氟醚全麻过程中辅以丙泊酚1 mg/kg,可显著降低全麻苏醒期躁动的发生率,明显低于文献报道的80%[5],且A组无一例躁动持续时间大于15 min,麻醉清醒时间没有延长。提示七氟醚辅以丙泊酚可减少麻醉苏醒期间患儿躁动。
[1]张春艳,刘保江.七氟醚的临床应用现状[J].医学综述,2008,4(7):1092-1094.
[2]Malviya S,Voepel-Lewis T,Ramamurthi RJ,et al.Clonidine for the prevention of emergence agitation in young children:efficacy and recovery profile[J].Paediatr Anaesth,2006,16(5):554-559.
[3]Aono J,Ueda W,Mamiya K,et al.Greater incidence of delirium during recovery from sevoflurane anesthesia in preschool boys[J].Anesthesiology,1997,87(6):1298-1300.
[4]Kuratani N.Emergence agitation in pediatric anesthesia[J].Masui,2007,56(5):554-559.
[5]马旭波,潘守东,胡岩.三种全麻方式用于儿童耳鼻喉科手术的比较[J].北京医学,2007,29(8):472-47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