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文芳
(湖南省常德津市市人民医院,湖南 常德 415400)
胰岛β细胞功能受损和胰岛素抵抗是2型糖尿病发病的主要因素,WHO1999标准定义2型糖尿病是胰岛素抵抗为主,伴胰岛素分泌不足,至以胰岛素分泌不足为主伴胰岛素抵抗。胰岛β细胞功能受损除了自身缺陷因素外,还与高血糖、高血脂毒性作用有关[1],其中高血糖即是胰岛功能受损的结果,又是导致胰岛功能受损加重的原因。因此早期良好控制血糖,改善胰岛功能对初诊2型糖尿病患者有重要意义。本文采用早期强化胰岛素治疗,控制血糖改善胰岛功能效果较好,报道如下。
选择本院2010年1月至2011年3月收治的首诊2型糖尿病患者,均符合WHO 2型糖尿病诊断标准[2]。入组标准:初诊2型糖尿病,空腹血糖(FPG)≥11.1 mmol/L和(或)餐后2小时血糖(2hPG)≥14mmol/L,入院前未使用过胰岛素和降糖药物,无感染及心脑肾等严重并发症。本文入组40例患者,按入院日期随机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各20例,研究组,男12例,女8例,年龄(28.5±9.3)岁,对照组,男11例,女9例,年龄(29.0±8.5)岁,两组性别、年龄、体质量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具有可比性。
两组患者入院后均给以严格的饮食控制及运动疗法,研究组患者在常规处理的基础上给予强化胰岛素治疗,胰岛素皮下注射,每日3次;对照组在常规处理的基础上给予口服降糖药物治疗,磺脲类+双胍类降糖药物。每日三餐前及餐后2h,采集指血,测量空腹血糖及餐后2h血糖。观察记录两组患者强化治疗前及治疗2周后血糖控制情况及胰岛功能改变情况。
检测患者空腹血糖、餐后2h血糖、 血胰岛素及C肽浓度,并计算患者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空腹血糖×空腹胰岛素/22.5)、胰岛素分泌指数[HomaB=20×空腹胰岛素/空腹血糖-3.5)
采用SPSS17.0统计学软件,计量资料组间比较采用LSD-t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两组空腹血糖及餐后2h血糖均较治疗前降低;但研究组空腹血糖及餐后2h血糖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治疗前后血糖控制情况(mmol/L)
两组治疗后胰岛素分泌指数较治疗前升高,胰岛素抵抗指数较治疗前降低,但研究组分泌指数高于对照组,抵抗指数低于对照组,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两组治疗前后胰岛素功能改变情况
2型糖尿病的发病机制是胰岛素抵抗伴胰岛素分泌不足,在疾病进程中胰岛β细胞功能逐渐下降,不能维持糖代谢稳定时,临床出现高血糖[3];而实验研究表明血糖增高可以使β细胞对葡萄糖的敏感性降低,逐渐导致β细胞疲劳,胰岛素释放减少,而血糖进一步增高,最终导致β细胞损坏,凋亡增加,功能衰竭[4]。而β细胞离体实验显示即使短期的、轻度的血糖升高也会导致患者对β细胞对葡萄糖刺激的胰岛素释放反应钝化[5]。因此理论上在长期持续的高血糖导致胰岛β细胞损害、凋亡之前,早期胰岛素强化治疗,迅速、有效控制血糖,可改善胰岛功能,减轻胰岛素抵抗。
本文患者均为初诊2型糖尿病患者,研究组入院后给予早期胰岛素强化治疗2周,治疗后血糖控制良好,空腹血糖及餐后血糖均较治疗前降低,且明显低于对照组,消除了糖尿病早期高血糖对胰岛细胞的毒性作用,为细胞功能恢复提供了缓冲。治疗后结果显示,短期内胰岛素抵抗指数降低,胰岛素分泌指数升高,且均优于口服降糖药物患者。
综上所述,对于首诊2型糖尿病患者,胰岛素强化治疗可以短期内有效控制血糖,消除葡萄糖毒性作用,并且使胰岛素分泌及抵抗短期内有较明显改善,至于其远期效果,尚需进一步研究。
[1]万晓霞.30例新诊断2型糖尿病早期短程胰岛素强化治疗的临床观察[J].现代医药卫生,2007,23(5):659-660.
[2]杜旭昶,赵武利.胰岛素治疗2型糖尿病42例临床分析[J].新乡医学院学报,2006,23(4):402-403.
[3]叶新华,杜云峰,高剑波,等..短期诺和锐强化治疗对初诊2型糖尿病患者胰岛β细胞功能的影响[J].中华糖尿病杂志,2005,13(2):114-117.
[4]陈卫朝,吴雄杰,周爱明.短期胰岛素强化治疗对初诊2型糖尿病患者β细胞功能的影响[J].现代实用医学,2009,21(12):1298-1299.
[5]周建敏,姜国刚,于荣强.两种不同治疗方法对初诊2型糖尿病患者胰岛β细胞功能的影响[J].南京医科大学学报,2008,28(7):7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