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省阳曲县农业技术推广中心 许新清
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杂粮以其品种多,营养丰富,具有特殊保健功能,而深受人们的青睐。本文以阳曲县为例通过对丘陵旱作区杂粮产业优势和存在的问题分析,就如何做大做强优势杂粮产业,提出了“一村一品、一县一业”产业发展对策。
阳曲县地处山西中部,全县辖10个乡镇,124个行政村,总人口14万人,其中农业人口12.4万人,国土面积2060km2,总耕地面积2.7万hm2,农业人口人均占有耕地0.22hm2。境内山岭沟壑纵横,丘陵起伏,平均海拔1000m,垂直高差1301.9m,有72.8%的农耕地分布在海拔800~1200m之间,年降水450mm主要集中在7、8、9三个月,无霜期120~160d,光照充足。由于地形复杂多样,年平均气温也因地而异,中部平川地区平均气温8℃~9℃,东、西两山区5℃~7℃,无霜期山区、平川相差40多天,是一个典型的丘陵旱作区,适宜于杂粮生产,有利于“一村一品、一县一业”杂粮产业形成。该县农业之长在于特,粮食之长在于杂,是闻名省内外的“杂粮王国”。
适应自然选择的需要。优质杂粮生育期短,适应范围广,对自然气候、地力条件要求不严,并且由于这些作物根系发达,较其他作物抗寒、抗旱、耐瘠薄,既可在高海拔冷凉旱薄地区种植,又能与平川地大宗作物实行间作套种,轮作倒茬,适应不同生态区域种植。阳曲县是旱作农业区,极易栽培种植杂粮作物,杂粮种植面积达12万亩,占到农作物总播种面积的41%,是适应自然选择的必然需要。
发挥传统种植优势的需要。阳曲县杂粮栽培历史悠久,具有丰富的种植经验,在发展过程中形成了多个具有地域特点的知名品牌,如东黄水镇“太后香”牌小米,以色泽黄、粘度大,口感好、营养高而久负盛名,曾获国家农业博览会金奖;泥屯镇“白马掌”小米别有风味;金家岗的“金软黍”、西牛苦荞麦、小街绿豆、杨兴的莜面在太原市场上均享有较高的声誉,深受城乡人民的喜爱。
发展无公害绿色食品的需要。从食物结构看,杂粮作为一种平衡膳食的健康“食物源”,符合现代人的消费饮食习惯。随着人们膳食结构的改变和对环保无公害食品要求,杂粮以其品种多,营养丰富,有些还具有特殊的食疗、食补保健功能,而深受人们的喜爱。一般杂粮生产区都在农耕地的边缘地,这些地区的土壤、空气、地下水等生态环境好,无污染,在施肥上主要是农家肥,对农药化肥施用甚少或者一般不施用,其产品是自然态,无有害物质,是人类“回归自然”中颇受青睐的天然食品源,是理想的无公害绿色食品。
发展现代农业、增加出口创汇和提高农民收入的需要。在农业结构调整中杂粮生产处于有利地位,现代农业的发展要求杂粮生产必须规模化、产业化。从市场潜力看,杂粮在国内外都很少,由于受自然气候和传统种植的影响,只有丘陵旱作区种类比较多,分布比较广,总量比较大,市场潜力很大。我国加入世贸组织后,国家对杂粮的发展及资源利用环保提出了许多优惠政策,发展的自由度大,风险小,增加出口创汇,进一步拓展市场,前景十分广阔,是丘陵旱作区农民增加收入的主要途径。
虽然阳曲县杂粮在产业化方面做了大量工作,取得了长足发展,但总体上看,杂粮拉动经济和产业发展,增强农产品市场竞争力的作用还远未发挥出来,市场占有份额还很有限,杂粮“一村一品、一乡一片、一县一业”产业优势也不十分明显,对主产区农民收入增长影响作用还很有限,究其原因:
一是丘陵旱作区杂粮种植范围广,分散,产量低,科研、生产、加工、销售和出口尚未形成一体化。丘陵旱作区杂粮主要种植在旱坪地及坡梁地,分布范围广,种植零星分散,形不成“一村一品、一乡一片、一县一业”主导产业格局;土壤瘠薄,投入少,产量低,抵御自然灾害能力差,产量、收入低而不稳;品种混杂和退化,优良品种青黄不接;荞麦、莜麦等杂粮作物栽培管理技术应用尚需进一步开发研究;流通组织多为“坐门等客”的代理商、收购人,没有订单储备的吞吐能力;科研、生产、加工、销售和出口尚未形成一体化,品种结构、流通与加工都不适应市场条件下农业产业化的发展变化。
二是龙头企业规模小,实力弱,机制差,带动力不强:经过几年的努力,该县充分发挥区域优势,抓龙头带基地,树典型促发展,发展了“太后香食品有限公司”等一批龙头企业,并采取“公司+基地+农户”的形式,推行订单农业,实施区域化布局,专业化生产,一体化经营,社会化服务,企业化管理。但受各种因素的制约,企业规模小,机制不活,蛇头多,真正的“龙头”企业少,局限于原粮加工,产品粗糙初级化,科技含量低,档次低、市场占有率低,附加值低、效益差,对农民增收的影响力、带动力很有限。
三是认识程度低,重视程度不够:丘陵旱作区农民仍然存在自给自足的小农思想,市场认识不强,农民没有从“有什么种什么,种什么吃什么”的传统观念下摆脱出来;政府对开发杂粮产业重视不够,在杂粮生产、市场开拓、科学研究、绿色认证等方面以及发展规模和方向上都缺乏足够的政策引导,资金的投入也不充足。加上农业生产资料价格上涨,农产品价格低,影响了农民种植杂粮的积极性和杂粮加工销售企业开发开拓,进而影响到国内外市场开发。
2012年4月9日,山西省政府组织召开全省电视电话会议,安排部署全省杂粮产业振兴工作,这次会议是全省多年来首次召开的以发展优质杂粮为主题的重要会议,对当前全省杂粮生产的形势进行了分析,研究部署用新的理念和现代方式推进全省杂粮产业发展,随后还出台了一系列的优惠扶持政策,给阳曲县杂粮产业带来新的发展机遇。为此,应抓住这一难得的机遇,及时研究和调整开发战略,以市场为导向,科技为动力,以创优质名牌为突破口,本着“因地制宜,合理规划;突出特色,发挥优势;优化结构;提高效益;开拓市场,争创名优”的原则,建设集中连片的区域优势无公害优质杂粮生产基地与加工基地;培养一批科研、生产、推广的技术人才;研究总结出一套优质杂粮标准化生产体系;培育一批获得国内外各种荣誉的名牌、品牌产品,拓展国内外杂粮销售市场,着力提升杂粮产业开发水平,提高杂粮产品在国内外市场上的竞争力和占有率,带动杂粮向产业化方向发展,实现优质高效。
产业发展的对策如下:
一是加强领导,形成合力。杂粮产业建设是一项系统工程,涉及范围广,要进一步理清工作思路,明确发展杂粮产业的指导思想和工作重点,成立杂粮产业化开发建设领导组和技术指导组。领导组负责制定项目发展规划,落实强农惠农富农政策,抓一批杂粮产业带动项目,提升杂粮产业的发展水平。组织落实项目资金,制定重大扶持政策措施,协调项目上下各部门关系,充分调动农民发展杂粮产业的积极性。技术指导组负责研发、生产、推广及人才培养,提高杂粮产业的科技含量,推进和形成“一村一品、一乡一片、一县一业”新格局。
二是建设基地,标准生产。按照《山西省种植业无公害农产品生产示范基地县创建实施方案》要求,坚持“统一规划,集中连片,规模推进”的原则,扩大杂粮产业标准化生产基地建设,逐步使基地形成区域化布局,规模化经营,标准化生产的格局,促进基地建设尽快上规模、上档次;积极推进标准化生产;加大无公害农产品生产技术标准和规范的实施力度,通过农业技术推广和标准化生产的培训,使种植农户科学合理地使用肥料和农药等技术措施;加快基地认定和产品认证的步伐。按照“政府引导、市场运作”的发展方向,加大力度做好杂粮产地认定,并支持龙头企业做好产品认证工作,达到绿色标准。
三是培植龙头,产业拓展。大力培植和利用农业产业化经营龙头企业或专业化的农村合作经济实体,围绕当地杂粮的主导新产品,实施“区域化布局,专业化生产,一体化经营,社会化服务,企业化管理”,实施名牌战略,打造品牌产品,让名牌扩大规模、扬优成势、产生效益,让名牌带动产业,不断提高农产品的附加值,继续扶持各种形式的产销衔接活动。采取“企业+基地+农户”的农业产业化经营模式,积极推行订单农业,以订单农业的形式与各乡镇、村、户签订产销合同,以利益为纽带,风险共担,利益均沾,连心联利,制定有利于农民的收购价格,增强农民种植杂粮的积极性和热情,保证杂粮产业的健康发展。
四是科技创新,促进转型。要积极引进新品种,推广新技术,提升科研创新能力,促进杂粮产业由传统农业向现代化农业转变,普及标准化生产技术,应结合当地杂粮发展情况做好杂粮标准化生产技术规程的制定工作,加快高产、优质、高效、多抗的新品种相关配套技术的集成创新,实现良种良法相配套。加强技术培训,组织专家,开展巡回指导,组织科技人员进村入户开展小杂粮技术培训,提高新品种新技术的普及率、到位率和入户率,提高农民的科技意识、市场意识和农民科学种植杂粮作物水平。
五是建立服务体系,提供优质服务。要建立健全为农民提供种子、农资、农机、加工、营销、信息等社会化服务体系,积极扶持杂粮专业协会和农民合作经济组织的发展,努力提高杂粮生产组织化程度。为农民提供优质高产的种子及其它生产资料,建立示范样板,进行生产技术指导;建立完善杂粮市场准入制度,提供生产销售信息,促进杂粮产业上规模,上档次,打出品牌,提高阳曲县杂粮知名度和市场占有率,提高农产品的附加值。在服务中创业,从服务中增收,为优质杂粮架起通向市场的桥梁。
六是抓市场营销体系,促进杂粮产品大流通。杂粮要大发展,真正形成“一村一品、一县一业”新格局,必须抓市场营销体系建设,开拓两个市场。不仅要开拓国内市场,还要瞄准国际市场。根据市场要求,发展适销对路的优质产品、名牌产品,在绿色杂粮和有机杂粮上狠下功夫,使之由单一的原料型向方便、营养、保健多元化深加工方向发展。在开拓市场上,注重以销定产,从需求出发,从流通入手,以市场为导向,入超市、进饭店,增加出口创汇,减少生产的盲目性,获得较好的经济效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