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省农村科技发展中心 周华强
四川省人均耕地约为全国平均水平的一半,农民超小规模经营,尽管有一系列种粮利好政策,但农民种粮收入与外出打工收入仍然有较大差距,因此,农民种粮积极性并不高。与此同时,近年来,四川农业加工业蓬勃发展,每年都因为加工原料不足,需要外调大量的加工专用粮。此外,当前的农技推广体系基本上是一种从上到下的公益性服务模式,难于跟上市场的变化,因此,满足加工企业要求的农业技术难于推广应用。
这一切都制约着四川农业产业化进程。一边是农民种粮积极性不高、农技推广满足不了市场需求,另一边是加工市场需求旺盛、新技术难转化。有没有一种途径能够破解这一难题呢?
带着这样的思考,四川省农科院的科技特派员汤永禄在广汉进行了有益探索。2004年,汤永禄联合其他科技人员,自筹资金成立了在民政局登记注册的“民办非企业单位”——德阳市小麦专家大院,汤永禄任法人代表。
在多数小麦专家眼中,我国南方小麦最大的“弱点”就是面筋率低。但在汤永禄的眼中,却看到了优势,看到了商机。德阳市小麦专家大院通过市场调研,发现以弱筋小麦为原料开发的新兴膨化食品市场发展迅猛,提出了在广汉大力发展弱筋小麦、实现产业化的思路,并制定出“三步走”策略。
要实现小麦产业化,必须有稳定的加工原料,品种是基础。而生产中高产、稳产的加工专用型小麦品种十分稀少。德阳市小麦专家大院杨武云、汤永禄等科技特派员通过粮食丰产科技工程、四川省农作物育种攻关计划、四川省现代粮食产业(广汉)科技示范基地建设等科技项目支持,选育出“川麦42”系列品种、“荣麦757”等加工专用型优质弱筋小麦新品种,成功解决小麦产业化的品种制约瓶颈。
品种要发挥高产优质的潜能,还要有配套的栽培技术。德阳市小麦专家大院提出了“前促、中调、后保”的技术路径,形成了“中高基本苗、氮肥后移、一喷多防”为核心的南方小麦超高产技术体系。从2006年开始,先后在江油市开展高产攻关,连续三年创造西南麦区高产纪录。2010年,广汉千亩连片实收亩产达到550公斤,中江县套作小麦亩产达到427.5公斤,创造了西南区套作小麦高产新纪录。
然而,一个新的问题出现了——农村劳动力不断减少。“谁来种田”这个问题迫使专家大院的专家们不得不在“中高基本苗、氮肥后移、一喷多防”的技术体系中,增加“机械化作业”。近年,相继研发出2BMFDC-6和2BMDC-8播种机(被农业部列为推广机型)以及2B-4、2B-5型旱地小麦系列播种机,效率比传统挖窝或开沟点播提高10倍以上,已在四川、贵州、重庆等50余个县推广。
南方小麦超高产技术体系已被广泛应用于各地的小麦高产创建和高产示范区。2011年,新技术应用面积已占四川省小麦种植面积的35%以上,全省小麦亩产也从项目实施之初的230公斤提高到282公斤。截至2011年,该技术体系已在西南麦区(四川、重庆、云南、贵州)累计推广面积达3800万亩,实现增粮9.35亿公斤、节约生产成本15.7亿元,合计节本增效31.49亿元。
在突破了加工专用品种和种植技术难题以后,德阳市小麦专家大院又集成了优质面条小麦、优质弱筋小麦生产技术并开发出“麦通”系列新产品。同时,专家大院与四川米老头食品工业集团有限公司、四川雄健实业公司、四川省若男食品有限公司、绵阳仙特米业有限公司等企业合作,按企业质量标准建立优质弱筋小麦基地,为企业提供优质饼干、糕点、麦通等加工原料。2009-2011年,与专家大院合作的企业累计新增销售收入2.64亿元。
若只是企业增效,农民没有赚头,农民种粮积极性还是不会上来。德阳市小麦专家大院想到了土地集约经营。
汤永禄算了这样一笔账:若采用传统分户种植模式,每亩田全年产水稻600公斤、小麦400公斤,其产值约2220元,利润约940元。一年下来,种粮收入还不及一个人一个月的务工收入。现在城市劳动力缺口很大,农民如果将土地流转到种植大户手中,每亩土地每年流转费500-600元,还可全年务工,当然大有赚头。
种粮大户将土地集约后,按照企业要求标准化生产,企业节约了外地运粮成本,并得到稳定的加工原料供给,即使每公斤随市加价0.1-0.15元收购,仍然可以节约一大笔资金。种粮大户若与企业签订了协议,还可得到企业的二次返利,加上政府的种粮补贴、粮食最低收购价、粮食保险等政策保障,若流转50亩土地,年收入至少可达45000元,也不比务工差。
2010年,广汉市连山镇锦花村种粮大户冷世模,集约种植了80亩“川麦42”,在德阳市小麦专家大院的技术指导下,实现亩产550公斤,销售收入74800元、增收6600元,被评为“全国种粮标兵”。在广汉,像冷世模这样由德阳市小麦专家大院培养出的种粮大户还有50多人,其中,唐正芳和黄明水也被评为“全国种粮标兵”。
在德阳,水稻、食用菌、猕猴桃、水产、油桃、白獭兔等农业科技专家大院正加速推动特色优势农业产业化进程,实现了企业增效、农民增收。
2010年,德阳市小麦专家大院所在的广汉市被四川省政府确定为全省第一个现代粮食产业示范基地,将其打造成全省农业科技成果和现代农业装备的展示区、现代农业生产与粮食产业发展的样板区。
德阳市小麦专家大院有效解决了农技推广的“最后一公里”问题,有效提高了农民种粮积极性和农民收入,有效开拓了弱筋小麦市场,有效链保障了农产品有效供给,这得益于“三位一体”运行模式。
首先,专家大院注册成为具有独立法人资格的民办非企业组织,科技特派员就是法人代表。其次,科技特派员领办或参股经营性实体,既是新技术的发明者、承载者,又是产业的开拓者、领跑者。再次,科技特派员牵头或参与农民专合组织建设,充当新技术的传播者,建立原料供给方(农民)和需求方(企业)的桥梁,既为企业提供了稳定、可靠的加工原料,又加快了新技术转化、带动了农民增收。
这样一来,科技特派员既是专家大院的法人,又是农民专合组织的理事长,还是经济实体的投资人,将产业化过程的技术创新、成果转化、市场开发三大环节有机整合,充满了生机与活力,做到了“五转变、五提升”。
转变科技创新方式,提升创新能力。改变过去专家待在实验室,脱离生产实际和产业需求问题,开展纯粹的学术研究的落后方式,深入生产一线,针对产业技术问题,联合跨部门的专家、企业家和农民,进行联合攻关。
转变成果转化方式,提升转化效率。过去的成果转化方式比较单一,科研部门研制的新成果,主要交由省级技术推广部门层层培训推广,往往时间长、见效慢。专家大院可将创新成果快速转化,并通过市场变化快速强化源头创新,使技术研发与生产零距离对接。
转变技术服务方式,提升服务能力。过去的服务队伍单一,相应的培训也就比较简单,培训对象多为基层技术人员和部分农民,培训规模较小,服务覆盖面较窄。现在参与技术服务的专家多,来自科研院所、高等院校、涉农企业、农技体系、专家大院等众多部门或组织,相应地,技术服务方式也很多,覆盖面广,内容丰富。
转变产业发展方式,提升产业化能力。过去专家往往是闭门搞科研,对于企业和市场的需求不了解,也不想去了解,导致研究与需求脱节,科研成果的产业化水平也难以提高。自小麦专家大院成立以后,紧密地同种子企业、农机企业、加工企业合作,利用互补优势和各自的网络,在创新的基础上,强化成果的产业化应用。
转变人才培养方式,提升培养能力。过去的人才培养,主要是在大学校园进行,同生产的接触较少,培养的学生往往缺乏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现在是充分利用专家大院的基地优势和高等农业院校的研究平台优势,共同培养博(硕)士、科研骨干等高水平人才——既有较高的理论水平,又有解决重大生产问题的实践能力。同时,也能更好地培训生产一线的技术人员和农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