许 军
(华中农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湖北 武汉 430070)
我国的改革最早是从农业开始的,改革最活跃的部分是农村流通改革,但由于建国以来形成的“重城市,轻农村”、“重生产,轻流通”思想的影响,更因为城乡二元经济发展水平的差距,改革的成果大多体现在城市经济中,而农村流通体系建设仍较落后,农村流通问题制约了农村市场的开拓和发展。另外,我国学术界从产业组织理论视角探讨优化农村流通产业组织结构、实现农村流通组织与消费者利益双赢的研究成果不多。鉴于此,本文从产业组织视角研究我国农村流通产业的市场化问题,提出优化产业组织的途径,以促进我国农村流通产业健康、有序地发展。
目前我国农村流通体系发展整体滞后,流通成本较高,商品质量参差不齐,不能很好地满足日益增长的市场需求。我国农村流通产业的市场进入壁垒低而退出壁垒较高,产品差异化程度低,专业化分工与协作缺乏,致使农村流通产业市场集中度很低,且存在着过度竞争和经营效率不高等问题。另外,随着农村居民收入水平的提高和消费观念的转变,对商品产生了个性化、多样性的消费需求,为农村流通产业提供了广阔的发展空间。当前,农村流通产业需要扩大经营规模、提高服务水准,以适应不断扩大的农村消费市场的需求,从而真正形成“大生产,大市场,大流通”的局面,农村流通产业组织必须根据市场经济的要求和流通产业自身特点进行调整与优化。
产业组织是指同一产业内部各经济组织之间的市场关系。美国哈佛学派是产业组织理论的重要分支,提出了SCP范式。所谓SCP是Structure(市场结构)—Conduct(市场行为)—Performance(市场绩效)的简称,SCP是产业组织理论研究市场关系的逻辑方法,广泛地应用于产业经济学领域。
农村流通产业的市场结构是指农村流通产业中市场联系的形式和特点,它反映各流通企业间、流通企业与相关生产企业之间、流通企业与一般消费者之间进行交易时的地位和相互关系,一种产业的市场结构受市场集中度、规模经济、服务差异化和市场进出壁垒等因素影响。
(1)市场集中度
市场集中度通常反映各企业间市场份额的分布,用来探讨市场结构的状况,对其测算有绝对法和相对法两种方法。绝对法的衡量指标包括产业集中度(Concentration Ratio,简称 CRn)、赫芬达尔—赫希曼指数(Herfindahl—Hirschman Index,简称 HHI)、熵指数(Entropy Index,简称 E 指数)等;相对法常用洛伦兹曲线(Lorenz Curve)和基尼系数(Gini Coefficient)来衡量。相比较而言,绝对法反映某一产业中规模最大的前几位企业的市场集中度,而相对法则反映了产业内企业的规模分布状况。根据流通产业的状况及资料取得的难易,一般选用绝对法的产业集中度指标来计算市场集中度,它是指规模最大的前几位企业的有关数值 (如销售额、增加值、职工人数等)占整个市场或行业的份额,其中的n通常是4或8。集中度指标综合反映了企业数目及规模这两个因素对市场结构状况的重要性。
我国流通产业的市场集中度一直不高,经营分散、数量多、规模小。改革开放以后,原来垄断农村市场的供销社的销售额和影响力逐渐下降,出现了一些面向农村的新型流通企业,如苏果超市有限公司1996年开始进入农村流通领域。但是目前我国流通产业的市场集中度(CR8)仍处于相当低的水平,大约在2%左右。
与传统制造业相比,流通产业的集中度相对较低。传统制造业可以通过增加产能、兼并重组等方式提高经济规模来降低成本,并导致行业的集中度提高。对于流通产业,尤以面向农村市场的流通产业来讲,需要多样的零售业态和丰富的形式以满足不同消费群体的差异需求,既要有大型的购物广场、超市,也需要小型的便利店、专卖店、百货店等。由于我国地域辽阔,市场巨大,还没有任何一家企业具备能主导整个产业发展的资源整合能力,只是在区域市场上一些大型企业占有较大的市场份额,具有局部垄断竞争的市场结构特征。[1]
(2)规模经济
影响流通产业规模经济的因素通常有市场、技术和管理三个方面,消费需求与市场规模是影响产业发展的重要原因。消费需求不足时,与之对应的流通产业组织是小而散的,片面注重规模只会使供给过剩,造成存货增多、资金周转速度下降和经营成本上升。随着经济的发展,消费者需求层次不断提高,生活节奏也逐步加快,人们的时间越来越宝贵,要求流通企业提供更丰富的商品和更完善的服务。技术水平是制约流通业规模经济的另一重要因素。交通路网建设的发展和以电子商务等手段为媒介的电信技术的飞跃,使得大规模购销和连锁经营得以快速发展,突破了流通产业发展的空间制约,促进了规模经济的发展扩大。现代管理方法与合理的组织结构使采购、营销和物流各环节相互衔接,为流通企业高效运作提供基础,确保真正实现规模经济。
我国农村流通市场潜力巨大,然而与之对应的是农村流通企业规模普遍呈小型化特点。农用商品流通主要以便利店、百货店、夫妻店等为主要业态,农产品批发市场大多采用传统交易方式,实行连锁经营的较少,电子商务应用程度较低,技术含量不高,容易模仿。另外,农村流通企业的物流配送水平不高,落后的技术和低下的管理水平导致物流费用高昂。组织分散、效率不高,较高的成本致使规模经济难以形成。
(3)农村流通服务差异化
产品差异化是指本企业产品与其他同类产品相比有着实质不同,并能使消费者产生特殊的偏好,影响消费者的忠诚度和喜好。差异化程度的高低主要是以消费者主观认识为出发点的,如果本企业产品确实与其他同类产品有很大的差别,但消费者并不认同这种差异,那么也被认为产品差异化程度不高。具体到流通产业,从服务的角度看,其差异化主要体现在商品搭配组合、空间摆放位置、物流配送服务、零售业态、供销关系、信息网络技术及经销策略等方面。以信息技术为例,发达国家流通企业很早就意识到要利用信息技术开发管理价值以形成竞争优势,因此先后开发出管理信息系统(MIS)、销售时点系统(POS)、电子数据交易供方管理库存系统(EDI)、电子订货系统(EOS)、物流系统机电一体化技术(LSMT)、商业智能分析系统(BI)、快速反应系统(QR)、消费者有效反应系统(ECR)、协作计划、品类管理(CM)、预测和补货(CPFR)等技术。国内外经验证明,管理信息化可以大大提高企业的流程控制能力和经营管理能力。我国流通业信息技术的应用起步较晚,发展较落后。20世纪90年代以来在国内快速发展的连锁超市、购物广场等新业态,其经营方式仍然是以劳动密集型为主,技术含量低。目前国内流通企业的管理人员分析和运用数据的能力较差,专门为流通企业开发设计的商业软件也发展缓慢。虽然许多大型企业采用了MIS系统和POS系统,但这只是信息化的初级阶段,在外国企业中运用颇为普遍的EDI和EOS系统在国内企业中尚不多见,更高层次的物流系统机电一体化技术和商业智能分析系统几乎很难看到。这种情况在农村流通企业更为严重,不少企业甚至连MIS系统和POS系统也不具备,更鲜见较高水准的信息技术的运用。
(4)农村流通市场进入与退出壁垒
进入壁垒通常包括成本相对费用壁垒、规模经济壁垒和差异化壁垒。总体看,我国农村流通产业进入壁垒较低。首先,流通产业主要以劳动密集型为主,企业创办时在设备、技术、商铺、培训员工等方面投资不多,经营风险一般不大,经营者进入该行业比较容易,门槛较低;其次,与制造企业需要达到一定的经济规模才能体现经济效益不同,流通企业只要布局合理、定位准确,能够满足消费者方便快捷的购买要求,就能在市场上找到立足之地;最后,在商品品种的差异化方面,农村流通企业在同一地区范围内所售商品的来源渠道大致相同,购进价格、质量、品种大同小异,相互之间容易替代。
退出壁垒主要有结构性退出壁垒和制度性退出壁垒。结构性退出壁垒主要指因资产专用性导致的沉淀成本所造成的壁垒。制度性退出壁垒主要是由国家的政策法规等形成的壁垒,当前最主要的制度性退出壁垒是社会保障制度。对于流通企业来说,结构性退出壁垒数额一般不大,可以忽略,退出壁垒主要指制度性退出壁垒。我国城镇人口有“三金”(失业保险、养老保险、医疗保险)等社会保障制度,而农村人口很难有类似社会保障,农村流通从业者很多户籍在农村,其中许多人离开土地多年,对农业生产已感到陌生,一旦农村人口退出农业流通领域而在城市里又未找到合适的岗位,那么他们将没有任何的社会保障,所以,农村社会保障制度的缺失是农村流通业重要的制度性退出壁垒。
农村流通产业具有较低的进入壁垒和较高的退出壁垒,致使大量的农村剩余劳动力滞留于农村流通产业中不能自由流动,这是诱发过度竞争的重要因素。[2]
流通企业的市场行为是指流通企业为了在市场上占据有利地位所采取的战略性行为,这种行为要综合考虑市场供需条件以及与同类企业之间的博弈关系。流通企业所采取的市场行为受市场结构的状况和特征制约,同时又反作用于市场结构。流通企业市场行为往往与组织调整策略、价格策略和产品策略有关。
(1)组织调整策略
我国农村市场广泛分布于县城(市)、村镇,流通市场以行政村、自然村为人口聚居地相互分割。市场流通主体以个体商户和集贸市场居多,经营者文化水平大多不高,缺乏现代经营理念,受小生产、小流通传统思维束缚,经营缺乏长远眼光,一般不愿联合、协同。这种分散经营的模式使农村的流通成本高于城市20%以上,不利于“大生产,大流通”的形成。[3]20世纪90年代末期,农村流通企业自身组织结构开始调整,连锁组织形式逐渐成为经营趋势。连锁经营采用统一采购、集中配送、购销分离等现代流通方式,其基本原则是标准化、专业化和集中化。标准化的服务与形式有利于形成特有品牌,提高消费者关注度,有利于销售;专业化分工有利于提高劳动效率,降低经营成本;集中化的采购增加了对生产者的吸引力,提高了对供应商的价格谈判能力,可以大大降低交易成本,同时获得低价格的商品供应,进而提高市场竞争能力。在西方国家,连锁经营因具有上述有利条件而成为一种重要的流通产业组织形式,它可以迅速提升企业规模,突破流通产业的地域限制,进而提高产业集中度。
(2)价格策略
企业的价格行为常与企业经营目标直接相关,需综合考虑营销策略、市场定位、营销成本和其他竞争者的价格信息。首先,综合考虑进货价格、营销费用、在途损耗等因素确定所售商品的成本;其次,确定目标客户群能接受的价格范围,在此范围之内价格上下浮动;再次,明确营销目的,即某类商品的销售是以盈利最大化为前提,还是以促销、把握客源为目的;最后,在了解其他主要竞争对手供货渠道、成本、价格策略的基础上,最终确定一个既能实现营销策略,又能制约竞争对手的销售价格。[4]
(3)产品策略
目前农村流通企业之间仍然是低水平的竞争,主要依赖店铺位置和商品价格,价格往往是最后的杀手锏,对质量和服务重视不够,仿冒伪劣的商品不断涌现。低价策略在农村居民收入水平普遍不高的情况下有明显效果,但随着收入水平的不断提高,服务质量的优劣将成为最终的利器。流通产品的本质其实是流通服务,吸引消费者的关键在于稳定的质量和良好的服务。
以往的SCP中,市场结构、市场行为和市场绩效之间的因果关系是单向的。国内外研究认为,市场绩效和市场行为也影响着市场结构,在市场结构影响着市场行为和市场绩效的同时,也被市场行为和市场绩效所影响。
改革开放三十多年来,我国农村流通产业组织结构变化巨大,已然形成多种经济成分、多条流通渠道、多种经营方式的农村流通新格局,推动了农村经济的增长,然而我国农村市场流通体系仍存在着突出的问题。
第一,经济效益方面,我国农产品的产地和销地之间市场流通体系建设不平衡。一方面,表现为农村流通市场东部地区强大而中西部地区弱小。以连锁经营、物流供应链、电子商务为代表的新型零售业态与流通方式在经济发达的东部地区快速推进,在中西部地区发展缓慢。另一方面,在人口聚居的城市等农产品集中消费地区,市场交通、物流设施条件较好,农产品配送、经销网络比较发达;而在农产品的产地,配套基础设施不足、经济效益不好,特别是中部的粮、棉、油、蔬菜、水果主产区以及西部特色农业地区的产地,道路交通、电信和市场交易条件差,发展明显落后。[5]因农村流通缺乏效率造成资金周转慢、农产品流通不畅、经济效益差等缺陷,阻碍了农村经济深入发展。
第二,市场规范化方面,市场建设不完善,管理体制不健全。由于我国农产品市场比较分散,监管涉及农业、工商、卫生、质检等多部门,监管主体不明确、权责不清,造成“谁都在管,谁都不管”的局面。由于涉及各部门之间的利益关系,各部门分别追求各自利益最大化,而忽略了社会的利益、生产者和消费者的利益,监管的不力往往会造成监管效果的低下。农产品安全卫生是城乡居民生活的基本保障,近年来农产品扰民事件层出不穷,给食品生产和人民生活带来了严重影响,也引起了社会各界的极大隐忧(参见表1)。由于农产品流通环节过长以及监控不及时、违规处罚过轻,造成监管部门难以有效地对农产品的生产和流通建立质量安全追溯体系,增加了生产者、流通者为了蝇头小利铤而走险的欲望。农产品安全危机的原因很多,但主要出自生产环节。
表1 2009~2011年我国内地出现的重大食品安全事件
对流通环节而言,农产品进入门槛过低,缺少统一的标准,对生产者的利益尽可能地盘剥,这为生产者生产不安全的农产品埋下了极大的隐患。如何建立通畅、实用、可追溯的农产品流通模式,构筑农产品从生产到消费的全程“防火墙”,对于研究者来说是具有吸引力的课题。
第三,商品质量方面。我国水果蔬菜等农副产品在采摘、运输、储存等流通环节上的损失率通常高达25%~30%,在运输环节腐烂的水果每年有3.7万吨,损失巨大。[6]而农村集贸市场的商品虽然价格低廉,但不乏假冒伪劣商品。由于农村交通道路状况不理想,农产品(特别是肉类、水果)在流通过程中极易腐烂变质,这也危及到商品的最终质量。
第四,城乡差距方面。1978年我国城市社会消费品零售额505.2亿元,占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的32.41%,县及县以下消费品零售额为1053.4亿元,占全国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的67.59%。改革开放后,城市的经济规模迅速扩大。到2010年,我国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达到156998亿元。其中城市消费品零售额达到136123亿元,占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的86.7%,占全国人口2/3的农村市场,全年消费品零售额为20875亿元,占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的13.3%。[7]从长期趋势看,随着我国城市化、工业化的发展,城乡差距势必呈继续扩大趋势。如何提高农村市场规模、拉动农村消费需求,将成为新一轮经济可持续增长的热点问题。
通过对我国农村流通产业的市场结构、市场行为以及市场绩效的探析,根据产业组织理论,目前农村流通产业属于竞争过度的原子型市场结构,主要表现为集中度低、差异化程度低、退出壁垒高、市场行为不显著以及市场绩效低下。根据SCP理论,市场结构决定市场行为,进而影响市场绩效。因此,要提高市场绩效,优化产业组织,必须从完善市场结构与市场行为出发。
在农产品流通中,经常出现政府管理越位和缺位的现象,甚至出现“政出多头,各自为政”的局面,建立统一的农产品管理体制迫在眉睫。根据国外的经验,其管理机构可以设在农业系统,由其负责农产品的生产推广、流通、技术研发、统计年报、计划安排以及配套资金发放等管理职能。这种管理体制便于明确权责,可提高流通效率和行政管理效率。
当前,农村流通企业普遍实力不强,龙头企业缺乏,应加快实施企业联合与兼并重组,鼓励企业在大规模、高层次上的整合,优势互补,做大做强。政府在财政、税收、金融等方面要制定对农产品流通领域的倾斜政策,同时支持农产品物流、信息化的发展和建设,促进农村流通产业快速发展。
建国六十多年来形成的城乡二元经济结构,使得城市流通和农村流通相互隔离。改革开放以来,随着经济的发展以及城市的延伸,城乡之间的商品流通频繁,形成了工业品下乡、农副产品进城、城乡市场互动的局面。一方面,要建立城乡流通一体化的网点体系,将城市的一些新型流通业态和服务网点逐步扩展到农村;另一方面,促进城乡之间的经济融合,引导城市企业在商品生产、配送、贸易等环节与农村产业组织之间开展多种形式的合作。[8]
建立规范小生产、应对大市场的农产品流通秩序,关键在于规范的交易,若能适当抬高进入门槛,必然会把一些规模小、效率低的中间流通商挤出流通环节。应该对农产品流通商制订一定的准入条件,在政府或行业协会对其进行严格的条件审核(经营业务、资产规模、诚信记录、保证金等)之后,才能从事经营活动,这样可减少大量效率低的中间商。
一方面,应消除体制瓶颈,成立真正全国性的农产品流通协会联盟,提高行业的自组织程度;另一方面,打破城乡分割的二元体制结构,大力推进城市化进程,逐步完善社会保障体系(医疗保险、失业保险、养老保险),[9]帮助筹措转产资金等援助措施,促使经营差的企业尽早退出。
农村流通产业的发展需要经营者、农产品生产者、政府合力去推进。经营者要通过经营方式的创新,满足消费者不同需求,因地制宜地扩大经营规模,积极寻找与生产者之间有效的衔接途径,减少流通损耗、降低农产品价格,为消费者提供优质安全、物美价廉的农产品,提高竞争能力。政府应充分运用市场手段,积极组织协调供销双方的衔接关系,并提供相应的政策保障,实施监督职能和公共政策服务。农产品生产者应提高自身素质,加强生产中的质量意识,努力把优质农产品提供给市场。
[1]何大安.中国流通产业组织中的局部垄断[J].学术月刊,2008(5):62-67.
[2]程瑞芳.中国农业产业市场绩效研究[D].保定:河北农业大学,2006:37-39.
[3]窦熙博,李东升.推进农村流通体系现代化建设的思考[J].求实,2009(1):254-255.
[4]王晓红.农产品超市零售发展研究[D].泰安:山东农业大学,2009:96.
[5]程国强.我国农村流通体系建设:现状、问题和政策建议[J].重庆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12):1-4.
[6]吴修立,李树超.浅析我国农产品流通体系中的质量隐患[J].当代经济,2007(1):68.
[7]国家统计局.2010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EB/OL].http://www.stats.gov.cn/tjgb/ndtjgb/qgndtjgb/201102 28_402705692.htm.
[8]张广海.以流通现代化促进中部崛起[J].企业家天地(理论版),2007(8):6-8.
[9]武云亮,等.中国流通产业理论与政策研究[M].合肥:合肥工业大学出版社,2008:7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