几个晚粳稻品种的直播栽培特性

2012-07-31 03:30:46叶胜海修芬连邓晓梅陆艳婷金庆生张小明
浙江农业科学 2012年3期
关键词:秀水主栽粳稻

叶胜海,修芬连,2,周 涯,2,邓晓梅,3,陆艳婷,金庆生,张小明

(1.浙江省农业科学院 作物与核技术利用研究所,浙江 杭州 310021;2.浙江师范大学 化学与生命科学学院,浙江 金华 321004;3.杭州师范大学 生命与环境科学学院,浙江 杭州 310018)

近年来,随着劳动力成本的上涨,从事农业的劳动力大幅减少,水稻种植技术也发生了重大变革,已由过去的播种再移栽插秧的模式向水稻直播技术发展,水稻直播技术因具有省工节本、减轻劳动强度,简单实用等特点在生产上得到了大面积的推广应用,提高了种植效益。目前直播稻田主要存在着不平积水和覆土不均等问题,从而导致出苗不齐或缺苗[1],造成直播田基本苗不足,进而影响产量。温度、水深或土深及持续时间等环境因素影响了直播稻田的出苗情况。如2011年6月浙江省诸暨、兰溪等地的洪涝灾害给当地水稻生产造成了较大的损失。不同粳稻品种在遗传、生长发育和生理生化等方面存在的差异,也会影响到品种对上述逆境的适应能力[2]。因此,开展浙江省主栽晚粳稻品种的耐淹、耐土能力的研究,对抵御洪涝灾害、发展直播稻特别是免耕直播稻的生产具有重要意义。作者通过对浙粳22等浙江省主栽晚粳稻品种进行耐淹、耐覆土处理试验,以了解生产推广品种浙粳22等的抗逆性,为抗逆品种的筛选和直播稻的持续发展提供技术依据。

1 材料与方法

1.1 材料

选用浙江省生产推广的浙粳22、浙粳27、浙粳30、秀水09、秀水63、秀水110、、秀水114秀水134和嘉991等9个主栽常规晚粳稻品种,其中秀水09和浙粳22分别是2005-2008年和2009-2010年浙江省种植面积较大的晚粳稻品种之一。

1.2 方法

淹水试验。选取饱满无霉变种子,30℃光照培养箱浸种2 d、催芽2 d后播入装有泥土的PP塑料框中(64 cm×41.5 cm×13.5 cm),注水,使水平面分别距离种子表面2,4,6,8和10 cm,每品种播50粒,3次重复,每天观察苗的长势并保持相应的水位,播后10 d统计成苗数。

覆土试验。选取饱满无霉变的种子,30℃光照培养箱浸种2 d、催芽2 d后播入直径15 cm、高15 cm的PP塑料盆中,每盆播100粒,覆土(常规水稻土,过4 cm孔径的筛子)2,4,6,8和10 cm,3次重复,每天观察苗的长势并及时补充水分以保持土壤湿润,10 d后统计出苗数。

1.3 数据处理

先在Excel下进行前处理分析,再用SPSS13.0软件进行相关分析、方差分析。出苗率/%=出苗数/播种数 ×100。

2 结果与分析

2.1 耐淹水性

从浙粳22等浙江省主栽晚粳稻品种淹水从2~10 cm后的各个处理的第10 d出苗率结果来看,各品种在不同淹水深度下表现出不同耐淹特性。淹水2 cm时,除浙粳30和嘉991的出苗率比对照秀水09稍低外,其他7个品种的出苗率均高于对照秀水09,其中浙粳27和秀水63的出苗率最好。淹水4 cm时,8个品种的出苗率都高于对照,其中浙粳27和秀水63的出苗率仍保持最高。淹水6,8和10 cm时,浙粳22、浙粳27和秀水63的出苗率较高,其中浙粳22和浙粳27淹水10 cm时的出苗率比淹水8 cm时更高,说明浙粳22和浙粳27的耐淹水性较强(图1)。

图1 9个晚粳稻品种淹水处理10 d后的出苗率

2.2 耐覆土性

从浙粳22等品种覆土10 d后的结果(表1)看,覆土2和4 cm时,浙粳22等8个晚粳稻品种的出苗率与对照秀水09没有明显差异,生长较一致。覆土6和8 cm时,浙粳30和秀水134的出苗率显著高于秀水09,耐覆土性较好,但覆土8 cm时各品种的出苗率都降到了15%以下。覆土10 cm时,各品种的出苗率没有显著差异,出苗率都很低。

表1 9个晚粳稻品种覆土10 d后的出苗率

3 小结

随着淹水深度的增加,各品种的出苗率不断降低;但在淹水10 cm时,不同淹水时间点下都出现了部分或全部品种的出苗率反而增加的情况,即比淹水8 cm时高。淹水会导致植株茎秆细弱,同时刺激不定根的形成[3]。通过对浙江省9个主栽晚粳稻品种耐淹水研究的结果表明,浙粳22、浙粳27和秀水63的淹水能力较强,可能与品种选育过程中引入较多的远缘亲本,使有利基因得到了聚合,提高了品种对逆境的耐受能力、生长势较强有关,这与杂交稻的耐淹水能力强于常规稻相吻合[4-5]。在生产上作为直播稻特别是免耕直播稻种植在不平整的地块有较高的出苗率。

水稻种子覆盖不同厚度的土壤时,影响着种子的出苗情况,其主要原因是土壤覆盖给种子出苗产生了压力。覆土越厚压力越大,当压力达到一定限度时,会抑制种子的出苗。再者覆土越厚氧气含量越低,氧气胁迫影响水稻种子的生长发育。本试验选用的9个晚粳稻品种,对不同覆土深度表现出不同的耐覆土性。覆土2和4 cm时,品种之间的差异性不明显。随着覆土深度的增加,土壤压力随之增加,土壤中的氧气含量减少,品种对覆土逆境的耐受能力表现出不同的差异。覆土6和8 cm时,品种之间差异较明显,但出苗率都降到了15%以下,浙粳30和秀水134耐覆土性较好[6]。覆土10 cm时,通风透光性差,茎基部受光少,导致水稻茎秆脆弱,品种间的差异减小。因此可以将覆土6 cm看作是耐覆土性鉴定的临界点。

[1]陈健,何如林,陈兆金,等.水稻直播栽培技术及存在问题[J].大麦与谷类科学,2008(1):27-28.

[2]陈永华,严钦泉,肖国樱.水稻耐淹涝生理与分子机理研究[D].长沙:湖南农业大学,2006.

[3]陈永华.利用差异显示法研究水稻耐淹涝相关基因[J].农业生物技术学报,2006,14(6):894-898.

[4]张宏玉,黄英金,王德煌,等.水稻灌浆期耐热性近等基因系的选育研究[J].江西农业大学学报,2004,26(6):847-853.

[5]陆岗,梁耀懋,黎坤爱,等.深水稻种质资源耐淹性及抗稻纹枯病特性研究[J].西南农业学报,2004,17(6):701-704.

[6]鲍根良,张小明,叶胜海,等.晚粳稻浙粳30的品种特性及栽培技术[J].浙江农业科学 ,2004(3):139-140.

猜你喜欢
秀水主栽粳稻
崎山秀水
我国双季早粳稻实现“零的突破”
今日农业(2021年15期)2021-10-14 08:20:44
解读粳稻品种南方种植播期
梨树建园时为何要配置授粉树
农业知识(2019年7期)2019-01-06 04:39:30
豫南粳稻机械化适应品种筛选及利用研究
河南农业(2017年7期)2017-07-25 09:22:05
上饶早梨主栽品种病毒种类分析及其茎尖脱毒技术效率比较
不能叫你的名字
金山(2016年12期)2017-02-17 14:55:45
灵山秀水福运来
艺术评鉴(2016年14期)2016-05-30 22:33:52
播期播量对晚粳稻宁84农艺性状及产量的影响
险峰·秀水·奇洞
读写算(中)(2015年25期)2015-11-07 07:25: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