贺轲渝,马 春,陈 兰,程 鹏,罗东宁
(重庆市涪陵中心医院麻醉科,重庆 408000)
无痛分娩技术的开展,对于避免产妇及胎儿在生产过程中因为各种相关因素导致的疼痛和相关并发症有了更高的要求。我院于2011年9月至2012年5月在实施硬膜外分娩镇痛的同时复合宫颈复方利多卡因乳膏表面麻醉,效果良好,现报道如下。
1.1 一般资料 选择住院分娩的足月初产妇(年龄<32岁,无胎膜早破、胎儿宫内窘迫、头盘不称、胎位异常、重度子痫前期、妊娠合并内科疾病)分为观察组、对照组各50例。两组孕产妇在孕周、估计胎儿体重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方法及观察指标 观察组待产妇进入潜伏期后,严格消毒外阴及阴道,用复方利多卡因乳膏2.5 g均匀涂抹宫颈黏膜表面。活跃期当宫口开到2~3 cm时,在腰2~3或腰3~4实施椎管内穿刺进入硬膜外腔成功后向头侧置管3 cm,给予2%利多卡因3~4 ml为试验量,观察5分钟无脊麻和局麻药中毒征象后,按含1~2 μg/ml芬太尼+0.15%罗哌卡因的混合液,首次剂量8~10 ml硬膜外腔推注,后持续8~12 ml/h匀速输注,进入第二产程后停药,指导产妇屏气用力。对照组:单纯活跃期宫口开到2~3 cm时实施椎管内穿刺置管镇痛,操作步骤及药物名称及剂量均同观察组。产妇待产中,实行一对一陪护,记录观察产程的进展情况、疼痛程度、产后出血量、新生儿阿氏评分情况及药物的不良反应。
1.3 镇痛效果分级[1]根据产妇主诉分为3级,1级:活动自如,无痛或稍感不适,能下地行走;2级:轻度疼痛,可以忍受;3级:中度或重度疼痛,难以忍受,合作欠佳。1、2级为镇痛有效,3级为镇痛失败。
1.4 统计学方法 数据采用SPSS 11.0软件处理,计量资料采用方差分析和t检验,记数资料采用卡方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1 两组镇痛效果比较 观察组镇痛有效率为100%,对照组镇痛有效率为92%,两组镇痛有效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73,P < 0.05),见表1。2.2 两组产程时间比较 观察组潜伏期、活跃期、第一、二、三产程及总产程明显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见表2。
表1 两组产妇分娩疼痛情况 [n(%)]
表2 产妇产程时间情况 (min)
2.3 两组分娩结局比较 观察组难产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新生儿窒息、产后出血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表3 分娩结局比较
2.4 药物不良反应 两组均未发现恶心、呕吐及仰卧位低血压现象,观察组未见会阴局部皮肤瘙痒及黏膜改变,未出现局麻药中毒表现。
在现代化医疗不断进步的今天,分娩疼痛、漫长的产程以及诸多社会因素给孕产妇带来了巨大的困扰,造成了广大有自然分娩条件的孕产妇放弃自然分娩过程而选择剖宫产手术,其结果导致了许多并发症和后遗症,如术后盆腔粘连、宫体损伤、胎儿损伤等;并且剖宫产产后出血比产道分娩高8~9倍,产褥感染率高10~20倍[2];同时有研究表明,剖宫产还可导致新生儿医源性早产、容易感染、并发剖宫产儿综合症[3],综上,选择更加安全舒适的无痛分娩已经成为现代围生医学发展的一个必然趋势。
复方利多卡因乳膏是酰胺类中效膏状局麻药,是由利多卡因和丙胺卡因两种药物1∶1混合而成,具有起效快、穿透性强、弥散广、半衰期短等特点。能降低迷走神经兴奋,改变神经纤维膜兴奋,并更有效地加速宫颈扩张,使产程缩短[4]。罗哌卡因是一种新型长效酰胺类局部麻醉药,在低浓度是对不同的神经纤维产生不同的阻滞作用,可产生感觉和运动阻滞分离,既良好镇痛时不影响肌张力,使可行走性硬膜外分娩镇痛成为可能[5]。观察组所用的复方利多卡因乳膏和观察组、对照组所用的罗哌卡因及芬太尼剂量小,对子宫胎盘血流无明显影响[6],因此对新生儿影响不大,本组资料显示观察组和对照组新生儿阿氏评分无显著差异,这与其他学者报告一致[7]。观察组潜伏期使用复方利多卡因乳膏,活跃期使用罗哌卡因和芬太尼,未发现麻醉药的中毒反应。
本组资料显示,观察组对于分娩过程中会阴撕裂,产道挤压造成的疼痛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观察组第一产程及总产程明显缩短,降低了难产率,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观察组减少了分娩的疼痛引起产妇大量的消耗而致的产力不足,产程延长、产后出血及新生儿窒息的发生概率。
综上所述,潜伏期复方利多卡因乳膏涂抹宫颈用于无痛分娩能更充分地减少疼痛,缩短产程,减少产后出血量,降低难产率,效果确切。对新生儿无不良反应,较为安全。可推广实施。
[1]卢志茹.潜伏期干预对无痛分娩产程影响的临床研究[J].中国医疗前沿,2009,4(7):96.
[2]马锦.实施孕产妇教育对降低社会因素剖宫产率的影响[J].中国妇幼保健,2011,26(12):1455.
[3]林琼,郑楚銮.近10年剖宫产率及剖宫产指征变化的临床分析[J].实用妇产科杂志,2004,20(4):225.
[4]刘巧.头部分娩活跃初期利多卡因和阿托品宫颈封闭对母婴的影响[J].实用医院临床杂志,2009,7(6):80.
[5]张展存,林三瑜.罗哌卡因复合芬太尼用于可行走硬膜外分娩镇痛的临床观察[J].广东医学院学报,2010,30(4):182.
[6]Mattingly JE,D Alessio J.Effects of ob stetric analgesic s and ane sthe sia on the neonate:a review[J].Paediatr drugs,2003,5(9):615.
[7]张玉洁,吴燕云,刘继云,等.可行走分娩镇痛应用于潜伏期的临床研究[J].中国医师进修杂志,2006,29(11):24-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