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龙英,黄 婕
(四川省医学科学院·四川省人民医院神经内科,四川 成都 610072)
气管切开术是临床抢救重危患者,维持呼吸道通畅的重要方法,是长期昏迷或不能主动排痰患者被动吸痰的有效措施[1],特别是神经系统疾病所致呼吸肌麻痹患者的重要措施。若患者病情稳定,呼吸功能恢复,能自行排痰,痰液减少,可堵管24~48小时,患者无呼吸困难,能进行咳嗽、进食、入睡等可拔管,拔管后伤口护理方法直接影响到患者的康复。2009年12月至2011年4月我院神经内科应用纳米银离子创伤贴和自制蝶形胶布,于气管切开拔管后伤口的覆盖,比较两种方法的应用效果,现报道如下。
1.1 一般资料 2009年12月至2011年4月我院神经内科收治患者中行气管切开者80例,其中脑出血28例,脑炎22例,重症肌无力13例,格林巴利综合征合并糖尿病并发肺部感染17例。年龄26~83岁,其中50岁以上59例,50岁以下21例。置管时间57~266天,平均113天。将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各40例,两组患者年龄、性别、营养状况和气管切开伤口等方面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两组在拔出气管导管后,及时并在第3、5、7天先用生理盐水清洁创面,试验组再用5.5 cm×7.5 cm纳米银离子创伤贴覆盖伤口,对照组予自制蝶形胶布覆盖伤口。病情好转后及早拔管,防止长期置管致创面发生溃疡、出血。患者呼吸平稳,缺氧纠正,咳嗽吞咽反射恢复,呼吸道分泌物减少,无发热或造成气切的原发病治愈即可试行堵管。先堵内套管的1/2,观察24 h,无呼吸困难再全堵,观察24~48 h呼吸平稳后即可拔管[2]。
1.3 观察指标 分别观察两组患者伤口愈合情况、伤口感染情况,记录愈合的时间。①愈合情况:切口无反复裂开、滲血、渗液、感染(切开处皮肤有红肿、皮温升高及脓性分泌物判断为有感染)、瘢痕增生、过敏为愈合良好。如切口反复裂开、渗血、渗液、感染、过敏、瘢痕增生其中一项为愈合不佳。②愈合时间:气管切开术的创口愈合,主要是指颈前部皮肤和皮下组织的愈合。分别对两组的3、5及7天愈合率进行比较。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11.5软件包进行统计学分析,计数资料比较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试验组伤口愈合情况优于对照组,两组愈合良好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5.62,P<0.05),见表1。试验组伤口愈合时间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1 两组切口愈合情况比较
表2 两组切口愈合时间比较 [n(%)]
3.1 气管切开处伤口愈合的影响因素 气管切开处伤口愈合除了与营养状况、切口感染等一般伤口的愈合影响因素有相似之处外,由于其解剖位置和手术的特殊性,又有其独特之处,受置管时间和切口部位活动度影响较为明显。长时间留置套管,造成切口部位肉芽组织增生,过早形成瘢痕组织,切口不易愈合。而头颈部活动频率较高,在完成吞咽动作时,食管运动带动气管位置的移动,引起切口周围活动,摩擦增多,影响切口愈合[3]。试验组和对照组中都有切口反复裂开的病例,均为颈部活动后所致。但试验组切口反复裂开率低于对照组,可能与纳米银离子创伤贴固定更稳妥有关。
3.2 纳米银离子创伤贴有抗感染的作用 纳米银离子创伤贴是一种含有银离子的无菌敷料,可防水,在与伤口渗出液接触后释放银离子,银离子能与细菌体中的蛋白酶上的巯基(-sh)结合,使蛋白酶丧失活性,杀灭细菌,且银离子能与细菌、病毒等的DNA、RNA结合,阻止其复制,有效抑制并杀灭伤口表面常见细菌如大肠杆菌、白色念珠菌、金黄色葡萄球菌、绿脓杆菌等致病菌,具有抗菌护创作用[4]。而蝶形胶布包装简单,应用时只有在酒精灯火焰上消毒,不易达到无菌状态,且易被浸湿污染切口。故试验组感染率低于对照组(P<0.05)。
3.3 纳米银离子创伤贴的优点 创伤贴中的活性银离子和锌离子的交换机制,可减少伤口表面锌离子,增加钙离子的释放,促伤口愈合,减少疤痕生成[5]。试验组中未出现瘢痕增生病例。试验组患者皮肤致敏性低于对照组(P<0.05),由于纳米银离子创伤贴主要采用低过敏医用粘胶,可减少皮肤发红,皮疹等过敏反应的产生,增加患者舒适感,并可防水,便于患者日常清洗皮肤。对照组蝶形胶布亲肤性和透气性均较差,容易脱落及被渗湿,导致切口周围皮肤潮湿、发红或出现皮疹等过敏反应。纳米银离子创伤贴是无菌包装,使用方便,防水防潮,不易脱落,减少更换次数。而蝶形胶布需根据伤口大小制作,仅对接触皮肤面用酒精灯火焰烧酌或0.5%碘伏消毒而自制而成,易污染、易脱落,既增加护理工作量又增加护理费用。本文结果显示,试验组切口愈合时间短于对照组(P<0.01),部分患者可缩短住院时间,从而降低患者的医疗成本支出,提高了患者的满意度,同时也增加床位的周转率。
[1]曾定芬,向明芳,刘真君.ICU气管切开术后两种声门下滞留物吸引方法的效果比较[J].中华护理杂志,2012,47(1):40-42.
[2]郝芳.介绍一种采用蝶形胶布固定气管插管的方法[J].全科护理,2011,9(3):568.
[3]蓝妍琼,谢丽琴,林美端.拔除气管套管后2种切口换药方法的效果比较[J].当代护士(中旬刊)2012,01:139-140.
[4]段晓杰,徐丽明,王春仁.纳米银医用抗菌敷料抗菌性能检测方法的研究[J].药物分析杂志,2012,32(1):167-172.
[5]孙素芬,刘雪萍.一期缝合联合银敷料治疗犬咬伤临床研究[J].中国全科医学,2012,15(11):1228-12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