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焕文 彭红华 潘红英 刘义红
湖北省孝感市中心医院,湖北 孝感 432000
2011年7~8月,我院先后发生3例萘夫西林致小儿急性溶血性贫血病例,通过查阅文献未见萘夫西林致该不良反应的相关报道,因此,笔者现将我院3例患者的发病情况、体貌特征、临床特点、治疗过程和结果报道如下,以供临床参考:
病例1:患儿女,年龄6个月,2011年7月16日因流涕、咳嗽于我院门诊儿科就诊,体温37.7℃,咽喉红肿,咳嗽有痰。诊断为上呼吸道感染。静脉用药2组,第1组:0.9%氯化钠100 mL+萘夫西林 (华北制药集团山西博康药业有限公司,商品名为欣轻三,产品批号:20110207)0.6 g+利巴韦林0.1 g,皮试呈阴性;第2组:5%葡萄糖50 mL+溴乙新4 mg静脉输注,1次/d,连用3 d。第4天再次就诊,处方续用上述药物3 d加以巩固。第6天,患儿出现面色苍黄,尿茶色,门诊以“上呼吸道感染、急性溶血性贫血”收住院。入院查体:体温为36.8℃,脉率(P)122 次/min,呼吸频率(R)30 次/min,精神稍差,面色苍白,全身皮肤未见出血点,浅表淋巴结不大,咽无充血,双肺呼吸音粗,无啰音,心腹听诊未见异常,腹软,肝肋下约1.5 cm,脾未扪及,四肢活动可,神经系统检查未见异常。相关实验室检查指标:血常规结果显示,白细胞计数(WBC)为 18.7×109/L,红细胞计数(RBC)为 2.84×1012/L,血红蛋白浓度(HGB)为 66 g/L,血小板计数(PLT)为 626×109/L,淋巴细胞百分率(LYM%)为55.2%,中性粒细胞百分率(NEUT%)为36.6%,网织红细胞百分率(RET%)为5.1%;血液免疫学检查正常;生化检查肝肾功能、电解质、血糖、心肌酶基本正常;红细胞沉降率(ESR)为18 mm/h,血凝3项正常;血清铁溶度、不饱和铁浓度、总铁结合力正常,不规则抗体筛查阴性,Coombs实验阴性,结核杆菌抗体(金标法)阴性;溶血性贫血9项筛查送武汉检查,结果见表1。根据上述检查结果,住院诊断为上呼吸道感染、溶血性贫血、中度贫血。给予抗感染对症治疗。由于临床高度怀疑萘夫西林导致溶血性贫血,于是停止使用萘夫西林,换用头孢孟多,续用利巴韦林、溴己新等,期间适当补充水分、电解质、水溶性和脂溶性维生素、碱化尿液等支持治疗。由于患者贫血严重,经家属同意行输血治疗,完善输血相关检查后,输同型浓缩红细胞80 mL,25滴/min,输血完毕,无异常反应;输血3 d后复查血常规正常,WBC为7.42×109/L,RBC 为 4.91×1012/L,HGB 为 130 g/L,PLT 为 355×109/L,血细胞比容(HCT)为 39.8%,LYM%为 23.5%,NEUT%为65.6%,患儿病情逐渐好转,住院8 d,准予出院。出院医嘱,定期复查网织红细胞,不适随诊。
病例 2:患儿女,年龄 1岁,10 d前出现咳嗽,呈阵发性,咳时有痰,无喘息,无吐泻,有发热,体温 37.6℃,遂于2011年7月21日来我院门诊治疗3 d,主要用药:萘夫西林、喜炎平、盐酸溴己新,出现面色苍黄,唇色变浅,门诊以“肺炎、溶血性贫血”收住院。入院查体,体温为38.5℃,R为40次/min,P为120次/min,体重为 8 kg,神志清楚,精神差,全身皮肤黄染,无皮疹及出血点,浅表淋巴结未触及,面色苍黄,唇色浅,眼结膜苍白,咽稍充血,双扁桃体无肿大,咽峡可见数个滤泡,双肺呼吸音粗糙,未闻及啰音,心音有力,律齐,心率为120次/min,无杂音,腹软,肝脾未及,四肢活动自如。实验室检查:血常规显示,WBC为8.82×109/L,RBC为 3.24×1012/L,HGB为77g/L,PLT为 180×109/L,HCT为25.9%,LYM%为58.8%,NEUT%为 28.0%,RET%为 3.9%;Coombs试验阴性,肝肾功能、电解质、心肌酶、C型反应性蛋白各项大致正常,血清铁浓度为27.41μmol/L,不饱和铁浓度为29.23μmol/L,总铁结合力为 56.64μmol/L,铁蛋白浓度为180.14 ng/ml。免疫学检查各项正常,不规则抗体筛查阴性,大便无潜血,胸片示左下肺感染,肺炎支原体抗体IgM弱阳性,肺炎衣原体抗体IgM阴性。溶血9项检查结果见表1。住院诊断为溶血性贫血、支原体肺炎。给予抗感染、退热、输血及对症支持治疗,主要用药:停用萘夫西林,换为阿奇霉素,续用喜炎平、盐酸溴己新,补充电解质、维生素,口服布洛芬混悬液退热,口服碳酸氢钠碱化尿液,防止血红蛋白在肾小管内沉积。10 d后,患儿病情逐步好转,家属要求出院,遂出院。院外继续巩固治疗,口服阿奇霉素干混悬剂,加强护理,不适随诊。
病例3:患儿男,年龄11个月,8 d前间断出现低热,体温为37.5~38.5℃,无寒战抽搐,伴有流涕打喷嚏,阵咳,白天为重,有痰不易咳出,遂于2011年8月5日来我院门诊就诊。给予萘夫西林、炎琥宁、必漱平等输液治疗5 d,发热好转,同时发现患儿小便发黄,面色苍黄,有间断呕吐,量中,非喷射状,胸片示支气管炎症,门诊以“支气管肺炎、溶血性贫血”收住院。查体显示:体温37.8℃,神清,精神较差,前卤平软,唇淡,皮肤现苍黄,咽充血,双肺呼吸音粗,无啰音,心腹无异常,全身无皮疹。辅助检查显示:WBC为19.09×109/L,RBC 为 2.86×1012/L,HGB 为 50 g/L,PLT 为 834×109/L,HCT为25.8%,LYM%为 65.9%,NEUT%为 26.5%,RET%为9.8%;Coombs试验阴性;生化肝肾功能检查基本正常;胸片示双下肺感染;肺炎支原体抗体IgM阴性,肺炎衣原体抗体IgM阴性;家属不同意行骨髓穿刺检查。溶血9项检查结果见表1。住院诊断为支气管肺炎、溶血性贫血、重度贫血。停用萘夫西林,改用头孢他啶,其他用药不变,补充电解质、维生素,输同型去白红细胞血,对症支持治疗,完善相关检查。13 d后,患儿病情好转出院。医嘱加强护理,预防感染,禁食蚕豆及其制品,慎服伯氨喹啉类药物,不适随诊,定期随访。
表1 3例患儿溶血性贫血9项检查情况
住院期间,对3例患儿溶血性贫血原因作进一步排查:3例患儿均未食用蚕豆,排除蚕豆病;无地中海式贫血特殊面容,排除地中海贫血;此前未输不同血型血,未接触化学毒物和生物毒物,受物理和机械性损伤,如烧伤、心脏瓣膜手术等,故可排除以上因素。药物排查:3例患儿所使用的药物中,主药均为萘夫西林,辅药稍有不同。停用萘夫西林,换用其他抗菌药物,继续使用利巴韦林、溴己新、喜炎平、炎琥宁等药,病情好转且没有继续引起溶血性贫血,因此,可确定3例患儿的溶血性贫血因使用萘夫西林所致。
溶血性贫血是由于红细胞的寿命缩短,破坏过速、过多,超过造血补偿能力时所发生的一种贫血。引起溶血性贫血的原因很多,按发病机制可以分为遗传性(或先天性)溶血性贫血和后天获得性溶血性贫血两大类。前者有遗传性球形红细胞增多症和红细胞葡萄糖-6磷酸脱氢酶缺乏症等,后者可以由多种因素造成,如代谢因素、免疫因素、感染因素、药物因素、理化因素等[1]。许多药物可以诱发引起溶血性贫血,称为药物性溶血性贫血。β-内酰胺类抗菌药物引起的贫血,与自身的免疫反应有关,属于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贫血(AIHA)[2]。目前报道能引起AIHA的β-内酰胺类抗菌药物有青霉素[2]、甲氧苯青霉素[2]、氨苄青霉素[3]、头孢拉定[4]、头孢曲松[5]、头孢吡肟[6]、头孢噻肟钠[7]、头孢唑肟钠[8]等,但尚未有萘夫西林致溶血性贫血的报道。
萘夫西林别名为乙氧萘青霉素、新青霉素Ⅲ,为6-氨基青霉素烷酸化学半合成的一种可口服又可注射的青霉素,作用与苯唑西林相似,特点是耐酸、耐青霉素酶。该药品对产生青霉素酶或因其他原因对青霉素G耐药的金黄色葡萄球菌有特效,对溶血性链球菌、草绿色链球菌亦有特效,对肺炎链球菌等革兰阳性菌具有显著的抑菌和杀菌作用。萘夫西林与青霉素、氨苄青霉素、甲氧苯青霉素等同属于β内酰胺类抗菌药物,其溶血作用机制可能与以上药物类似。当药物进入人体以后,其本身或其代谢产物作为半抗原与红细胞及血清蛋白质形成全抗原,刺激抗体产生,重复应用药物后,形成药物-抗体复合物,吸附在红细胞膜上并激活补体,导致红细胞膜破坏而产生溶血,此类抗体几乎均为IgG[2]。
本次发现的3例萘夫西林引起的溶血性贫血有几个特点:①用药时间不长,用量适中偏大;②急性发病,症状显著;③贫血程度中度以上。治疗措施主要采取停用萘夫西林,换用其他药物控制感染,输血和对症支持治疗。虽然普遍认为溶血性贫血不提倡输血治疗,但鉴于本病例患儿年龄偏小,贫血严重,贫血现象短期内无改观,可能危及生命,故我院决定行输血治疗,以便及时纠正贫血症状。输血前必须严格检查血型,并进行交叉配血试验。本文报道的3例患儿输血后无异常反应,出院后2个月余,定期随访,未见不适,提示治疗效果较好。
[1]诸福棠.实用儿科学[M].6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97:1697-1732.
[2]陈灏珠.实用内科学[M].11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1:2143-2173.
[3]郭萍,杨通汉,姚富柱,等.氨苄青霉素引发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贫血1例[J].中国输血杂志,2006,9(2):150.
[4]徐进.头孢拉定致溶血性贫血1例[J].中国医院药学杂志,1994,14(1):42.
[5]陈桂梅.儿童静脉滴注头孢曲松钠出现溶血性贫血[J].药物不良反应杂志,2008,10(4):290-291.
[6]耿文锦,霍习敏,田利院.头孢吡肟引起免疫性溶血性贫血1例[J].中国全科医学,2009,12(1A):61.
[7]郭红,崔燕南,任尚申.头孢噻肟钠致溶血性贫血1例[J].实用医学杂志,2004,20(12):1402.
[8]聂祥碧,黄万胜,续华.头孢唑肟钠致溶血性贫血1例报道[J].中国医院药学杂志,1999,19(3):1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