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2011年永济市吸毒人员艾滋病哨点监测结果分析

2012-07-28 10:16李翠芳
中国医药导报 2012年2期
关键词:吸毒者安全套丙肝

李翠芳

山西省永济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山西 永济 044500

近年来,我国艾滋病进入快速增长期,其中,吸毒人员已成为艾滋病感染的高危人群。为及时掌握我市吸毒人群中艾滋病、梅毒和丙肝感染情况,为预防和控制艾滋病提供科学信息,我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于2010~2011年按照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性艾中心艾滋病哨点/丙肝哨点监测实施方案要求进行监测,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2010~2011年监测期间永济市于乡戒毒所内新入所的吸毒人员832例,其中,2010年7月份监测421例,2011年6月份监测411例。监测对象均为男性,年龄16~62岁。

1.2 方法

1.2.1 监测方法 根据全国艾滋病相关综合监测方案,每年开展一轮监测,吸毒行为调查由专业技术人员使用统一调查表,对戒毒人员逐一询问进行调查,掌握吸毒人员的年龄、性别、籍贯、文化、职业及主要行为特征。

1.2.2 检测方法 空腹采集吸毒人员静脉血6~10 mL,分离血清。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进行血清HIV抗体检测,当第1次HIV抗体检测结果为阳性时,再使用另一种厂家的ELISA试剂盒进行复检,两次检测结果均为阳性时,送山西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进行HIV确认,确认结果如为阳性则判为阳性结果,确认结果为阴性则判为阴性结果。采用ELISA试剂盒进行梅毒螺旋体抗体检测,若结果为阳性则用快速血浆反应素环状卡片试验(RPR)检测,双阳性者判为阳性结果。HCV抗体检测采用ELISA方法进行,结果阳性者送山西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进行进一步检测确认,初筛和复核双阳性判为阳性结果。本研究2次检测中所用试剂均由山西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提供。

2 结果

2.1 人口学特征

2010~2011年由专业技术人员使用统一的调查表共调查832例吸毒人员的年龄、性别、婚姻、籍贯、文化、职业及主要行为特征,年龄最小16岁,最大62岁,以20~49年龄段的人数最多,占95.3%;吸毒人员的文化程度偏低,其中,高中及以下文化程度者占98.6%,大专及以上者占1.4%。见表1。

表1 吸毒人员人口学情况

2.2 血清学检测情况

2010年检测吸毒者421例,HIV抗体阳性1例,梅毒抗体阳性8例,丙肝抗体阳性46例,梅毒和丙肝抗体均阳性者7例。2011年检测吸毒者411例,未检出HIV抗体阳性,梅毒抗体阳性23例,丙肝抗体阳性56例,梅毒和丙肝抗体均阳性者6例。见表2。

表1 永济市2010~2011年吸毒人员艾滋病、梅毒、丙肝阳性检出率

2.3 商业性行为情况

2010年,421例吸毒人员中59例与商业伙伴发生过性关系,占总数的 14.01%,其中,20例从未使用安全套,占33.90%,20例有时使用安全套,占33.90%,19例每次都使用安全套,占32.20%。2011年,411例吸毒人员中有88例与商业伙伴发生过性关系,占总数的21.41%,其中,25例从未使用安全套,占28.41%,24例有时使用安全套,占27.27%,39例每次都使用安全套,占44.32%。与2010年相比,2011年使用安全套的比例虽然有所升高,但仍然要加强宣传教育,争取做到100%使用安全套,才能有效地预防血源性疾病的传播。

2.4 艾滋病知识知晓率

我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经常通过媒体、电台、文艺活动宣传艾滋病、性病预防知识,尤其对吸毒高危人群更是加大了宣传、干预力度。2010、2011年问卷调查艾滋病预防知识,结果显示,吸毒人员中艾滋病知识知晓率分别为98.6%(415/421)、99.0%(407/411)。

2.5 吸毒行为

2010年调查吸毒人员421例,经静脉注射吸毒者68例,占总调查人数的16.15%,其中,13例与别人共用过注射器,占静脉注射吸毒者的19.12%。2011年调查吸毒人员411例,经静脉注射吸毒者94例,占总调查人数的22.87%,其中35例与别人共用过注射器,占静脉注射吸毒者的37.23%;我市668例吸毒人员的吸毒方式采用口吸,占80.29%,814例吸食海洛因,占97.84%;2011年经静脉注射吸毒、与别人共用注射器的吸毒者比例有所提高。吸毒方式的变化是丙肝、梅毒感染率升高的重要原因。

3 讨论

有文献报道显示,最近几年我国吸毒人员HIV抗体检出率维持在9.0%~10.0%,梅毒检出率为3.5%~4.5%之间,丙肝检出率在32.35%左右[1-2]。而普通人群的艾滋病、丙肝的感染率为0.05%、3.20%[3]。由文中表2可见,我市被调查吸毒人员的艾滋病感染率较低,梅毒、丙肝的感染率较高。说明吸毒人群仍然是我市梅毒、丙肝的高危人群,也说明了在吸毒人群中开展梅毒、丙肝监测的必要性[4-8]。

本次调查结果显示,我市吸毒人员大部分吸食海洛因,吸毒方式以口吸为主,吸毒者中注射吸毒、共用针具吸毒比例呈上升趋势,商业性行为比例的上升以及安全套使用率较低都进一步突出了吸毒人群在艾滋病传播中的“桥梁作用”。静脉注射吸毒、共用注射器、商业性行为等多种危险因素,使吸毒人员的艾滋病防治工作形势严峻,除了继续针对静脉注射行为和共针行为的干预,如何加强对吸毒人群不安全性行为的干预对我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的工作提出了新的挑战。在吸毒人群中有效开展艾滋病宣传教育工作和高危行为干预并督促吸毒人员戒毒,将成功遏止艾滋病在吸毒人群的蔓延。在开展吸毒人员艾滋病干预的同时,应进行梅毒、丙肝等疾病的干预工作。

由于吸毒人员缺乏性病防治知识,除了有吸毒行为,还伴有卖淫嫖娼行为,因此,吸毒人群中梅毒、丙肝、艾滋病的患病率较普通人群高。为了控制艾滋病在吸毒人群的传播,卫生、司法、公安等有关部门应通力合作,加强综合治理,严格管理流动人口,同时在吸毒人群中广泛开展艾滋病、性病的预防、管理和健康教育,推广使用安全套,控制性病、艾滋病的传播。

[1]郭巍,曲书泉,丁正伟,等.中国1995-2009年吸毒者艾滋病毒感染和梅毒流行趋势分析[J].中华流行病学杂志,2010,31 (6):666-669.

[2]张艳辉,孙江平,谭红专.我国15个城市吸毒HIV、梅毒、丙型肝炎病毒感染现状[J].中华预防医学杂志,2010,44(11):112-113.

[3]李立明.流行病学[M].6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4:126.

[4]邹艳杰,潘京梅,赵楠.吸毒方式与艾滋病、梅毒和丙型肝炎感染关系[J].中国公共卫生,2007,23(6):751.

[5]王吴鹏,杨静静,邓小眧.中国大陆吸毒人群HIV、HBV、HCV感染状况及其相关因素的Meta分析[J].中华疾病控制杂志,2010,14(9):300-304.

[6]李晓春,海燕,杨峻山,等.武威市2010年吸毒人群艾滋病哨点监测结果分析[J].中国初级卫生保健,2011,10(1):59-60.

[7]海燕,王向尚,周开春,等.武威市2008-2009年艾滋病自愿咨询检测结果分析[J].中国公共卫生管理,2010,12(4):79-80.

[8]李红花.美沙酮门诊治疗人员HCV与HIV感染监测和分析[J].中外医学研究,2010,8(5):151.

猜你喜欢
吸毒者安全套丙肝
人-人嵌合抗丙肝抗体检测阳性对照品的研制及应用
拒绝“毒”侵要打持久战
吸毒者
新型女用安全套的使用及综合咨询
miRNA-122与丙肝病毒感染及肝癌关系的研究进展
固有免疫和适应性免疫与慢性丙肝的研究进展
怎样戴安全套才能防艾滋
安全使用“安全套”
揭穿男人的7个性谎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