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琳佳 芦京昌
随着我国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产业结构的调整和世界范围内新技术革命的展开,各行各业对人才需求的结构和层次也相应发生了转变。这就需要在职教领域作出相应的提升和调整。我国的职业教育自开展以来,一直承担着直接为社会提供技能型劳动者的功能,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职业教育在适应经济社会变革中,也从单纯注重外延和规模的扩张,逐渐走上内涵和质量的提升之路。为了合理利用既有资源,适应区域经济社会发展,中职教育必须向高职教育延伸、贯通,实现有机衔接。
早在1985年,中共中央《关于教育体制改革的决定》就提出,高职院校要“优先对口招收中等职业学校毕业生以及有本专业实践经验、成绩合格的在职人员入学”,为中高职衔接提供了政策引导。进入新世纪以来,国家先后三次召开全国职教工作会议,先后出台《国务院关于大力推进职业教育发展与改革的决定》、《教育部等七部门关于进一步加强职业教育工作的若干意见》和《国务院关于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决定》,明确了职业教育的功能、地位、作用,并指出“扩大中等职业技术学校毕业生进入高等学校尤其是高等职业技术学校继续学习的比例,适度增加初中后五年制高等职业学校……高等职业学校可单独组织对口招生考试,优先招收中等职业学校的优秀毕业生”。这就在政策层面构建了中高职教育互相贯通、学制衔接的发展体系。目前我国中高职衔接的几种主要模式都有各自的优缺点,于是如何扬长避短、在最大程度上利用和整合有限的师资和教学资源、做好课程衔接工作,以提升高职的人才培养质量和水平,已成为中高职衔接研究的重要课题。
中高职衔接的理想状态,是形成上下衔接、纵横贯通的交互性“立交桥”。其中涉及的主要问题,有管理体制、教学制度、培养目标、专业设置、课程设置、教材使用等诸方面;而课程衔接是其重中之重,是成功的关键所在。这是由课程在教学中的内涵和作用决定的。
课程是专业教学的实现形式,是教学计划得以完成的载体。中高职衔接不论是学历衔接还是非学历衔接,说到底都是专业的衔接,而专业衔接必须通过课程衔接才能得以实现。因此,国内外中高职衔接的研究都将课程衔接作为研究的关键。
一般说来,课程衔接必须遵循如下原则:
作为中职和高职合作、过渡和贯通的教育模式,双方在课程设置、教学计划实施的过程中,必须遵循灵活应变的原则。要以就业为导向,以产业为依托,以企业要求为标准,随时根据岗位(群)用人的需求、根据产业结构调整、技术水平升级的情况和国家职业(行业)标准鉴定考核的需要,调整和修订中高职衔接的教学计划,设置“宽基础、活模块”的模块化课程体系,以利于实现中高职有效衔接。
职业教育是以就业为导向的教育,专业技能是毕业生胜任工作岗位的硬实力,但是其综合素质却是用人单位选聘时强调的重要方面(软实力),从某种意义上讲,软实力重于硬实力。因此,中高职在课程衔接上,要遵循素质发展和技能学习相协调的原则,提倡试行大德育概念的综合素质模块,即为此举。
中高职衔接在时间跨度上比较大,最少也要五年,在这段时间内,学生的兴趣、特长逐渐凸显或变化,甚至在专业志愿或职业选择上出现相当大的转变。因此,课程设置一定要注重层次的递进和专业(群)知识的交互,注重专业的延伸和渗透,为学生的可持续发展打好基础。
在目前的中高职衔接实践中,我们认为:模块化课程衔接是较好的贯通形式。首先,中高职在培养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方法、专业设置等方面有某些相通或相同,使得中高职的课程衔接成为可能。而模块化课程的组织形式具有灵活性、应用性、针对性强的特点,各个模块与模块之间、子模块与子模块之间相互独立,可以打破相对固定的专业(学科)界限,根据岗位能力和培养要求组织教学,追踪主导产业(行业)领域的新技术、新工艺、新方法;并可随时修改子模块,开发、增补新内容,调适整个模块化课程体系。因此,模块化课程是中高职课程衔接上可切入的关键环节。
作为中高职衔接所涉及的两个不同层次的教育主体,中职和高职应加强沟通和合作,以专业(群)为单位,定期共同开展教育、教学研讨,邀请企业(行业)专家开展岗位职业能力分析,共同开发适合专业特点和中高职衔接需要的模块化课程体系,必要的时候可以打破专业和类型等界限,既要保证阶段性教育目标的实现,又要保障职业教育向更高层次的递进和提升。
在具体的方法上,可以首先将中高职不同的学习内容划为两大模块,在中职模块,注重的是专业基础理论及基础操作技能,注重学生文化基础知识的教育,培养学生胜任对口专业岗位需求的基本能力,强调实用性、基础性,够用即可,同时衔接高中会考;在高职模块、注重的是学生专业理论知识和实践能力的进一步深化,培养学生在职业生涯发展中的自主学习、终身学习的理念,强调知识的迁移和专业的贯通。接着分别将中职模块和高职模块切割成不同的子模块,如综合素质模块(大德育概念)、专业核心课程及基本技能实训模块、专业选修课程及实训模块、课外延伸和相关专业延伸模块等。中职和高职可以在各自负责的时段内,根据相关的课程模块实施教学。
需要指出的是,综合素质模块无论在中职还是在高职都是人才培养的重要环节。通过设置人文素质(包括文学、音乐、美术等)、体育、思政、时政、职业道德和就业指导等大德育范畴的综合素质课程,培养学生基本的审美、判断和行为能力、职业素养等,以保证毕业生有较强的综合素质和职业能力。
职业教育的属性,决定了无论中职或高职都必须打破专业(学科)界限,以就业岗位(群)的需要来开设几大类不同的专业 (工种),以面向不同的行业、岗位(群)来培养不同类型、不同规格的生产一线的技能型人才。由于职业教育强调操作技能的特点,每一个子模块都应包含一定的实训 (实习)环节,只有理论讲授和技能实训结合在一起教学,才能保证每个模块教学目标的完美实现。首先,专业核心课程和基本技能实训课程模块,在中职和高职阶段都占据着重要的地位。它又可分为若干不同的专业课程模块,体现为不同的课程。学生修完了所有的专业核心课程后,就能掌握面向某一行业就业的基本技能。在此基础上,再设置专业选修课模块,让学生根据自身能力和兴趣,自主选修不同的专业选修课,加深专业知识,提高专业技能,具备特定工种和岗位的操作或管理能力。
图1 中高职衔接课程模块
中高职衔接并不是封闭的终结性教育。它既要注重学生在就业后的首岗适应能力,也必须注重学生在工作以后的岗位迁移能力,打通其学历深造路径和职业生涯攀升能力。因此,课外延伸和相关专业延伸模块,也是模块化课程体系中不可缺少的子模块,这对于高职教育来说尤其重要。
由于中职模块和高职模块之间是递进和交互的关系,因此在制定人才培养方案时,要考虑中职、高职阶段不同的层次、特点和要求,统筹两者之间的关系。其中,中职模块应更侧重于基础理论及基本技能,注重操作性和实用性,其培养目标是面向某一岗位(群)的具有基本操作技能的中级技能型人才;而高职模块应更加注重技术性、创造性,其培养目标是能胜任某专业领域中相应岗位(群)的技术或管理人员(高技能人才);同时,还需要有一定的可持续发展能力。中职模块和高职模块绝不能由中职或者高职自说自话、简单拼接,而是需要双方共同设计,完成相互衔接、有效递进、又具有一定开放性的课程模块系统。比如成立教学研究委员会,邀请企业(行业)专家召开工作任务分析会,中高职双方共同研讨教学计划,共同制订适合不同衔接形式的人才培养方案,分头合作撰写课程标准,实现中高职衔接的连续性、逻辑性和整体性,避免课程重复、时间浪费、内容脱节等问题。
模块化课程的实施,可以促进中高职衔接的内涵发展,其优点是有利于达成灵活的教育目标,凸显职业教育自身的特色。
职业教育本身就具有就业和升学的双重功能,不同的学生有不同的目标定位。由于中高职衔接的模块化课程系统是由不同层级的子模块有机组合形成的课程系统,理论上说,每个层级的模块,都可以自由组合,形成个性化的教学方案。因此,学生可以根据自己就业或升学的不同定位及不同的专业志趣,选择不同的“套餐”形式,在五到六年时间里,完成最符合自己需要的个性化教育。中高职衔接的模块化课程体系,打破了过去以专业(学科)为中心的旧模式,每个层级中的子模块都包含了知识结构、能力结构和技能结构,课程设计以岗位和职业能力为中心,实现了理论和实践教学的一体化,便于学习和掌握,是比较适用于职业教育的教育组织形式,有利于凸显职业教育自身的特色。
但是,模块化课程衔接也有一定的缺点,主要表现在:
中高职衔接的模块化课程系统开发,有赖于中职和高职大范围、长时间的合作,需要教育行政部门的宏观指引,并辅之以一系列的配套措施保障。此外,模块化课程体系以职业、岗位为本位的特点,也决定了开发模块化课程需要不同行业的企业参与。这在经济和职教都比较发达的地区尚可行,但在相对落后的地区难以实现,在国内大范围推广的时机也还不成熟。
模块化课程衔接的实行,必然给中高职衔接带来管理上的一系列新问题。如学生管理体制、考核评级体制、就业或升学的引导咨询机制、跨专业的转换机制等。由于个性化维度比较突出,在学生培养目标上,很难形成统一标准,缺乏统一的管理口径。因此,需要上级主管部门出面协调,制定标准,达成收而不放、管而不死的教育管理效果。
中高职衔接所遵循的教育理念是终身教育和自主学习,只有从理念和做法上形成系统性的改革,才能真正构建层次完整、衔接顺畅的职业教育体系。模块化课程体系的贯通,有助于中高职衔接在教育内容和教学组织上的衔接,但还需有一系列的配套性改革,才能将模块化课程衔接真正落到实处。例如:考核评价体系、学制、招考制度、专业设置、学生管理等各方面的调整和改革。
首先,考核评价体系的改革,是促进课程教学实现预期效果的关键点。模块化课程体系的实施,必然要淘汰过去以卷面考试为主的考核评价方式,而需要用过程性评价、操作技能型考核来替代。模块化课程是由不同的子模块组成的系统,每一个教学模块都必然包含专业理论和技能实训两大内容,每一个课程模块的考核评价,也必须体现在模块化课程的教学步骤中,以学期为分界,综合评价学生对每一个模块的知识学习和技能掌握情况。
其次,在学制方面,必须探索相对灵活的分层、分段形式。从时间跨度看,中高职衔接至少需要五、六年时间;从空间跨度来看,所涉及到的不仅有中职、高职,还有相关(实习与就业)的企业。因此,在学制上,建议考虑弹性学制,给出相对宽松的学习时段选择。不同的专业还可根据实际,认可学生在高等级技能大赛中的获奖(等级证书),并计入学分,以此免修相关课程,留出更多的时间,让学生选修其他的课程模块。
最后,在专业设置、招考制度、学生管理等方面,都应依据实际需要进行改革和调整。总之,由学历教育向学力教育的转变,是当前中高职衔接改革和发展的趋势。
[1]教育部职成教司.职业教育综合改革研究分卷,[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2.
[2]刘育锋.中澳两国中高职衔接比较研究[J].职业技术教育(教科版),2002(25).
[3]李全奎.中高职衔接问题的研究[J].天津职业院校联合学报,2011(3).
[4]许英.“中高职衔接”课程改革探索[J].辽宁高职学报,2000(2).
[5]刘洪一,等.中国高等职业教育改革与发展研究[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8.
[6]武佩牛.论中职教育和高职教育的衔接模式[J].天津职业大学学报,200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