窦性心律震荡对冠心病预后的判断

2012-07-25 07:42冯湘红江辉杨冬冬孔宏张蕾张媛余媛戚妙君段园王丹
实用心电学杂志 2012年3期
关键词:窦性心室性变异性

冯湘红,江辉,杨冬冬,孔宏,张蕾,张媛,余媛,戚妙君,段园,王丹

(淮南东方医院集团总院心功能室,安徽淮南232001)

窦性心律震荡(HRT)现象是室性期前收缩后窦性心律的双向变时性变化结果;对心肌梗死后高危猝死患者而言,是一项可靠的检查方法[1-2]。本文通过对冠心病患者和健康志愿者的窦性心律震荡数值以及反映心脏自主神经功能的心率变异性指标进行分析与比较,进而探讨窦性心律震荡对冠心病患者预后的预测价值。

1 对象与方法

1.1 对象

选择2010年11月至2012年7月在我院行动态心电图监测的患者90例,根据实验室指标、心脏彩超、冠脉造影等指标将所选病例分为冠心病组(60例)和对照组(30例),排除同时服用影响自主神经药物及抗心律失常药物者,排除动态心电监测过程中因无室性期前收缩、非窦性心律的情况而不能进行窦性心律震荡分析者。

1.2 方法

采用世纪今科公司的12导联动态心电图记录仪对所选患者进行24 h心电监测,采用时域分析计算心率变异性系数全部正常窦性RR间期的标准差(SDNN)、全程相邻 RR间期之差的均方根(RMSSD)、全部RR间期中,相邻的RR间期之差大于50 ms的个数占总的RR间期个数的百分比(pNN50)。

震荡初始为室性期前收缩后窦性心律加速的总和;震荡斜率是定量分析室性期前收缩后是否存在窦性心律的减速现象,其值以每个RR间期的毫秒变化值表示。

1.3 统计学处理

2 结果

两组心率变异指标及震荡初始、震荡斜率指标比较(表1)显示,冠心病组的震荡初始值明显高于对照组,震荡斜率值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心率变异性系数 SDNN、RMSSD、pNN50指标值,冠心病组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1)。

表1 冠心病组与对照组心率变异性系数与震荡初始、震荡斜率指标比较 ±s

表1 冠心病组与对照组心率变异性系数与震荡初始、震荡斜率指标比较 ±s

指标 冠心病组(n=60) 对照组(n=30)P 101.21 ±29.11 126.28 ±43.25 <0.01 RMSSD(ms) 18.29 ±6.77 43.16 ±11.03 <0.01 pNN50(%) 2.57 ±2.16 16.01 ±4.72 <0.01震荡初始(%) 2.36±2.15 -3.98±2.97 <0.01震荡斜率(mm/RR)SDNN(ms)-0.39 ±2.61 2.93 ±1.22 <0.01

3 讨论

随着现代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随之而来的高血压、高血糖、高血脂以及生活工作中的高压力等,都可成为冠心病心肌梗死的诱因。HRT作为一种新的检测技术,是心肌梗死后高危猝死患者的预测指标。心率变异性(HRV)是窦性心律在一定时间内发生周期性变化的一种现象,与心脏自主神经功能有关,是反映机体交感神经张力和迷走神经张力及两者间平衡的重要指标之一[3]。

当这种平衡被破坏或心率变异系数降低,预示着心脏发生意外风险及猝死的比率增加。

本文研究显示,与对照组相比,冠心病组震荡初始值明显升高,震荡斜率值明显降低。其机制可能与冠心病患者的心肌长期处于缺血低灌注状态,感受器末端变形,导致交感神经和迷走神经传入的紧张性冲动远远超过正常有关。这种交感神经的激活状态可能造成压力反射迟钝,致部分器质性心脏病患者室性期前收缩后,窦性心律震荡现象减弱或消失[4]。本文冠心病组 SDNN、RMSSD、pNN50 较对照组明显降低,进一步说明了冠心病组存在自主神经功能受损。有研究证明,自主神经活动与某些心血管疾病的死亡率,尤其是心脏性猝死率有关[5]。

HRV和震荡初始、震荡斜率指标对心脏自主神经功能状态可进行一定程度的评价。HRV偏向于对外环境及体外刺激而引起的变异反应;与之相反,震荡初始、震荡斜率指标只是对一次室性期前收缩作出的反应,因此更加器官化和系统化,特异性更强。这可解释窦性心律震荡现象对高危猝死患者的预测价值强于HRV指标的原因[6]。因此,对冠心病患者进行HRT自主神经功能评价,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不仅有利于早期采取相应的干预措施,防止心源性意外的发生,而且还能改善患者生活及生命质量。

[1]郭继鸿.急性冠脉综合征心电图[J].临床心电学杂志,2006,15(2):128 -137.

[2]郭继鸿.动态心电图最新进展[M].北京:北京大学医学出版社,2005:21-25.

[3]杨冠蕊,韩清华.心率震荡与冠脉病变程度相关性的研究[J].临床心电学杂志,2010,19(2):105 -108.

[4]郭继鸿.窦性心律震荡现象[J].临床心电学杂志,2003,12(1):49-54.

[5]孙瑞龙,吴宁,杨世豪,等.心率变异性检测临床应用的建议[J].中华心血管病杂志,1998,26(4):252 -255.

[6]郭继鸿.新概念心电图[M].3版.北京:北京大学医学出版社,2007:530-531.

猜你喜欢
窦性心室性变异性
参松养心胶囊治疗不同起源频发室性期前收缩的临床观察
窦性心动过缓是怎么回事?
冠心病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室性心律失常的临床探究
胺碘酮治疗慢性心力衰竭并发室性心律失常56例临床分析
室性心动过速电风暴的诊治及进展
窦性心率震荡在不同罪犯血管急性心肌梗死后恶性心律失常中的作用
咳嗽变异性哮喘的中医治疗近况
清肺止咳汤治疗咳嗽变异性哮喘40例
黄永生教授治疗窦性心动过缓验案
冬病夏治止咳贴贴敷治疗小儿咳嗽变异性哮喘40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