冯 梅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制造业凭借劳动力、土地等资源禀赋的优势,以及劳动力价格和政策环境的比较优势参与国际分工并获得较快的发展,支撑了中国经济的高速增长和全球化进程,“中国制造”也已经成为全球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然而,步入“十二五”,中国资源禀赋和比较优势发生了一系列的变化,劳动力无限供给成为历史,劳动力价格大幅上涨,土地日益稀缺,对外资的优惠政策也已退出。同时,制造业技术水平、出口结构出发生了一系列的变化,中国制造业面临转型升级的压力。如果能够将中国制造业比较优势绩效指标与比较优势的来源进行回归分析,分析中国制造业比较优势提升中存在的问题以及如何通过改善要素禀赋结构、提高要素配置效率、推动要素禀赋升级推动比较优势的提升,进而推动中国制造业出口结构和国际分工地位重要意义。
对比较优势绩效指标的度量,运用最广泛的莫过于显示性比较优势指数,显示性比较优势指数最初由巴拉萨(Balassa,1965)提出,是指一国某类商品出口额占该国总出口额的比重相对于世界上该类商品出口额占世界总出口额比重的大小,该指标反映了一个国家某一产业或产品的出口与世界平均水平的相对优势,在进行国际竞争力比较时被广泛采用。
式中,RCAij表示i国 j类产品的显示性比较优势指数;Xij表示i国 j类产品的出口额,i=1,2,……,m;j=1,2,……,n;分子表示i国 j类产品出口额占i国总出口中的比重,分母表示世界总出口中j类产品的出口额。
一般而言,RCAij>1,表示i国 j类产品处于比较优势,RCAij<1,则处于比较劣势,RCAij值越大,则比较优势越强,RCAij≥2.5,表示i国 j类产品具有极强的比较优势;1.25≤RCAij<2.5,表示i国 j类产品具有较强的比较优势。
为综合考察中国制造业在国际贸易中相对份额的变化,即比较优势绩效的变化及趋势,本文选取中国工业制成品出口额在贸易出口总额中的比重相对于世界工业制成品出口额相对于世界货物出口额比重的大小来度量,即:
经过计算得出中国制造业RCA值(见图1)。总的来说,中国制造业RCA>1,中国制造业在国际分工中处于比较优势地位。比较1995~2009年的数据,除了2003~2004非典期间中国制造业RCA持平和2008~2009金融危机期间,制造业RCA呈现一定程度的下降,总的来说,中国制造业比较优势呈不断加强的趋势,这反映出伴随我国工业化不断推进,中国制造业国际竞争力不断增强。
图1 1995~2009年中国制造业RCA指数
中国制造业RCA指数反映了中国制造业在世界市场上份额不断提高的现象,但具体各行业的情况可能各不相同,本文有代表性地选择钢铁、化工品、机械与运输设备等资本和技术密集型行业,以及纺织和服装等劳动密集型产业进行分别考察,以进一步细分中国制造业比较优势的变化趋势:
经过计算,得出各行业RCA值(见表1)。总的来说,资本和技术密集型产业例如钢铁、化工、机械和运输设备制造业的RCA指数均小于1,而劳动密集型产业例如服务和纺织的RCA远大1,其中RCA中国服装业>2.5,中国服装业在世界市场上具有极强的比较优势,而1.25<RCA中国纺织业<2.5,中国纺织业在国际上具有较强的优势,说明中国制造业比较优势主要还是来源于劳动力密集型的产业。改革开放之初,我国劳动力价格低廉且无限供给,有力支撑了劳动密集型产业的出口,到目前为止,这一优势并未得到根本改变。
表1 主要年份中国制造业各行业RCA指数
然而,从各行业RCA变化趋势看,钢铁、机械和运输设备的RCA指数呈现不断增大的特点,说明中国钢铁、机械和运输设备行业的比较优势不断增强,体现了我国资本和技术水平的不断提高,在国际贸易中的份额不断提高。具体各行业来看,机械和交通运输产业的RCA值表现强劲,呈逐年提高的趋势。钢铁行业RCA值先降后升,中国钢铁业在国际贸易中呈现出一定的波动性。化工品的比较优势一直处于较弱的地位,且有下降趋势,近年来维持在0.34左右。服装行业比较优势不断下降,从2000年的3.9一直下降到2007年的2.79,近年来稳定在2.8左右。而纺织行业的RCA值一路走低,从2000年2.23下降到2007年的1.97。
RCA指标直观地显示了一国各产业在国际分工中的相对地位和比较优势,但是该指标是从贸易结果来考察比较优势的,即考察的是比较优势绩效,不能说明一国的各产业要素禀赋和技术创新情况。钢铁、化工品、机械和运输设备、纺织、服装等资本、技术以及劳动力密集型行业在国际贸易中相对地位的变化不仅反映了中国制造业出口结构的变化趋势,从中隐约可见我国制造业比较优势来源的变化,不过,详细考察我国制造业比较优势的变化趋势,还需要将制造业的RCA值与中国要素禀赋情况进行回归分析,即对比较优势的来源指标进行分析。
李嘉图认为比较优势源于劳动生产率和技术水平的差异,而Heckscher-Ohlin模型则认为相同技术水平情况下,比较优势源于相对要素禀赋的差异,其后的国内外学者虽然研究方法和观点各异,也大多从沿着这两条线探索比较优势的演化和国际产业分工。因此,本文将制造业比较优势来源的测度指标分为两类,一类侧重于要素禀赋,包括资本要素(K)和劳动力要素(L)和外资注入(FDI)。另一类则体现技术水平差异,包括体现产业技术水平的劳动生产率(T),体现产业管理水平的资产利润率(P)几个方面来确定。
RCA=β0+β1K+β2L+β3FDI+β4T+β5P+ε
其中,RCA=制造业显示性比较优势指标,具体数值前文已算出,这里直接应用。
K=制造业资产总值,资产数据采用各年度《中国统计年鉴》国有及规模以上非国有工业企业资产总值,其中1995-1997年采用独立核算工业企业资产数据。
L=中国制造业从业人员数,从业人员数据采用《中国统计年鉴》中分行业全部国有及规模以上非国有工业企业全部从业人员年平均人数,其中1995~1997年数据缺失。
FDI=制造业三资工业企业总产值,总产值数据采用各年度《中国统计年鉴》三资工业企业总产值数据,其中1995~1997年数据采用独立核算三资工业企业总产值数据,三资是指港、澳、台投资企业和外资企业。
T=制造业全员劳动生产率,运用各年度《中国统计年鉴》中工业增加值与从业人员之比算出,其中1995~1997年度数据缺失。
P=中国制造业资产利润率,运用各年度《中国统计年鉴》中全部国有及规模以上非国有工业企业利润与总资产之比计算出,其中1995~1997年度数据缺失。
通过SPSS统计软件对1995~2009年共15年的数据进行回归分析,得出中国制造业RCA值与制造业总资产、从业人员数、三资工业企业总产值、劳动生产率以及资产利润率之间的关系,探讨中国制造业比较优势演化中的要素禀赋特征,计量检验结果见表2、表3、表4。
表2 Model Summary(模型摘要)
表3 ANOVA(方差分析表)
从表2中我们可以看出,R2达到0.992,说明线性回归拟合优度高,模型中的自变量能够很好地解释因变量。表3中的F值是233.442,显著性概率达到0.000,回归极显著。
由于资产总值、从业人员、三资工业企业总产值、劳动生产率和资产利润水平率等各项指标的量纲不同,为更好的反映各要素对RCA指数的贡献,本文用标准化后的回归系数,即用Beta值来比较各个要素之间的绝对作用或者贡献的大小。
由各要素的Beta值可以看出,中国制造业RCA值与制造业资产总值、三资工业企业总产值和劳动生产率三项指标呈正相关,与从业人员数和资产利润率负相关。说明中国制造业的比较优势与改革开放之初已经发生了较大的变化,以出口劳动密集型产品获得世界市场份额的局面正在发生改变,资本(包括内资和外资)、技术成为推动中国制造业国际竞争力的重要因素,这与前文中中国制造业各行业的RCA值的变化相一致。
表4 Coefficients(回归系数)
具体各要素来说,外资对RCA的贡献最大,这与20世纪90年代以来,中国制造业引进外资步伐加快以及国际制造业加速向中国转移有很大的关系,而且中国制造业出口中有许多是外资企业在国内生产的产品,例如电子信息产品制造业外资比重和出口比重都较高。
另外,制造业资产总值和劳动生产率对RCA值有一定程度的贡献,但数据显示贡献有限。事实上,从前文中钢铁、机械与运输设备制造业的RCA指数看,虽然逐年提高,但总的来说,RCA值依然小于1,说明中国制造业比较优势中技术水平依然有等提高。
值得注意的是,代表中国制造业管理水平的资产利润率与制造业RCA值负相关,说明中国制造业的发展模式依然是以粗放经营为主。伴随制造业产业规模和出口规模的不断扩大,相应的利润水平却不断降低,中国是制造业的生产大国,但并非强国。
比较优势是产业国际分工的基础,决定一国产业的国际地位,反映产业的国际竞争力水平。中国制造业RCA指数的不断提高(反映为中国制造业国际市场相对份额的提高)得益于资本的积累、外资的引入和本土充裕的劳动力资源的结合。不过,现阶段中国制造业面临要素成本上升的压力,劳动力成本不断上升、人民币不断升值带来资本价格的上升,外资优惠政策的终结等等,要素丰裕度和密集度不断发生改变。要素禀赋条件的改变必然影响未来RCA的走势。通过要素禀赋结构的不断升级推动中国产业结构和出口结构的升级,重视商品出口数量增加的同时更加重视商品价值量的提高是提高中国制造业比较优势的重要途径。
一般来说,要素禀赋丰欠程度的差异性决定了该要素市场价格的高低,相对丰裕的要素价格相对低廉,稀缺要素的价格相对较高。随着经济的发展以及对丰裕要素的不断应用,会改变要素禀赋的丰欠程度,从而导致其市场价格的相应变化,进而影响着经济体中要素禀赋的结构变动。不过,如果能够拓展新的要素禀赋并密集使用这种要素,比较优势也会发生较大的变化,例如新能源的开发应用以及价格的不断降低会引起各国生产方式的变革以及制造业比较优势的改变。
从中国制造业发展来看,传统的劳动力要素曾经推动中国成为“世界工厂”,至今劳动力依然是中国制造业比较优势的重要决定因素。如今中国劳动力无限供给的终结带来劳动力要素成本的上升,对中国出口的比较优势形成较大的压力,虽然资本和技术在一定程度上不断成为中国制造业比较优势新的重要来源,但是,从各行业来看,中国这样制造业出口大国,资本和技术密集型的产业的RCA指数都没有能够大于1。因此,在立足现有劳动力密集的比较优势的基础上,如果能够发掘新的影响因素并密集使用这种要素,可以拓展新的比较优势的来源,扭转中国服装业和纺织业在世界市场比较优势下降的趋势。一种比较可行的方式是增加文化创意元素、时尚元素来丰富和完善中国纺织业和服装业的要素禀赋结构,通过创意和时尚等要素提高服装和纺织业的附加值,进而提升中国制造业比较优势的绩效。
要素禀赋结构决定生产结构和出口结构,然而,即使要素禀赋结构相同的国家,由于专业化以及要素禀赋配置效率的不同进而内生出许多比较优势。要素禀赋的配置和使用效率的提高实际上是一个发展方式转变的过程。
要素禀赋配置效率的提高包括两个方面的内容,一是生产的专业化程度,包括结构多样化、产业分工的细化以及区域分工的有序化。对于中国这样一个经济规模较大的国家,生产的专业化和产品的多样化有利于分工的深化。生产的专业化有利于要素禀赋效率的改善,降低要素价格升高带来的不利影响。区域有序分工也有助于避免重复建设和资源浪费。事实上,中国制造业在生产的专业化程度上还有待提高,例如钢铁产业大量小企业的产品结构和生产规模相似,钢铁产品以粗钢居多,精品钢材的产品相对较少。另外,制造业各地区重复建设的现象十分严重,例如近些年来各地盲目上马新能源项目,风电、太阳能光伏等产业未能产业化却已经产能过剩等等。
二是要素配置机制的改善。要素配置机制改善其实是一个激励、竞争和市场机制的完善过程。由于专业化分工往往带来交易费用的增加,完善的市场机制有利于减少交易成本,增加要素的流动性,推动要素价格的均等化。同时,对于中国这样经济结构、企业结构复杂的大国,资源配置不均的现象比较突出。例如,虽然经过多年的积累,中国制造业的总资产不断上升,2009年度达到49万亿,相比1995年的7.9万亿增长6倍多。从宏观看2010年中国人民币存款余额达到71.82万亿、外汇储备余额28473亿美元。从要素禀赋看,中国制造业应该密集使用资本要素。然而,具体到行业、企业,资本要素的配置不均衡,资金集中在大型企业,中小企业资金不足问题十分突出,处于创业期的高新技术企业资金也面临不足的问题。另外,要素配置机制的改善,也包括减少行政化和垄断化等等方面的内容。
从众多发展中国家经济发展战略的实践来看,单纯依靠经济体自我的力量通过市场机制来实现禀赋结构升级是一个漫长的过程,通过政府的适度干预弥补市场的失灵以及通过政府的推手解决经济中要素短缺问题,进而推动要素禀赋结构的升级是一条行之有效的途径。推动要素禀赋升级实质上是一个制度的完善过程。
一是通过公共服务、公共基础平台建设推动中国要素禀赋结构升级,包括对教育的投入、对劳动力的再培训等实现人力资本的改善和专业化水平的提高。通过基础研究的投入、技术共享平台的建设推动知识的创造、传播和共享,通过科技成果转化等机制的完善提高技术创新对比较优势的贡献度等等。
二是企业管理水平的提高以实现要素禀赋对比较优势的贡献。从中国制造业比较优势的要素禀赋特征看,资产利润率对比较优势的贡献为负,这是一个值得关注的问题。在完善的市场经济中,企业之间的竞争有利于推动企业管理水平的提高。不过在中国由于许多资本密集型产业,例如钢铁产业、装备产业等以国有企业居多,中国国有企业的效率不高不仅仅是一个市场问题,更重要的是一个制度问题。通过国资国企改革,提高企业管理效率也是要素禀赋升级的重要途径。
三是对外部资源的引入来实现要素禀赋结构的升级。例如改革开放之初中国引进大量的外资快速改善了中国资本短缺的瓶颈,将外部资本要素与本国劳动力要素相结合,推动要素禀赋的升级,实现了经济的快速发展和出口优势的迅速提高。当前,中国最缺的要素莫过于人才,尤其是高端人才。通过不断引进创新创业型人才,可以有效解决产业升级中对高端人才的需求。
[1] Davidson,W.H.Factor Endowment,Innovation and International Trade Theory[R].Krklos,1979,(32).
[2] Vernon,R.International Investment and International Trade in the Product Cycle[J].Quarterly Journal of Economics,1966,(2).
[3] 王瑞祥,穆荣平.三种优势理论及政府在产业发展中的作用[J].研究与发展管理,2003(4).
[4] 林毅夫,李永军.比较优势、竞争优势与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发展[J].管理世界,2003,(7).
[5] Grossman.G.M.,Helpman.E.Quality Ladders and Product Cycles[J].Quarterly Journal of Economics,1991,(106).
[6] Balassa.B.Trade Liberalization and Revealed Comparative Advantage[J].Manchester School of Economic and Social Studies,1965,(33).
[7] 林毅夫,李永军.比较优势、竞争优势与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发展[J].管理世界,2003,(7).
[8] Arrow Kenneth J.The Economic Implication of Learning by Doing[J].Review of Economic Studies,2003,(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