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 潍 (浙江嘉兴中医医院 314001)
因为历史原因或各地用药习惯的不同,中药存在着同名异物或同物异名的问题。这使一些名称相近的品种易混淆。品种不同,质量常有差异,临床疗效也不尽相同。笔者比较了六种常见,且容易出现混淆的药物:南、北五味子,南、北柴胡,南、北五加皮。从这六种药物的来源、性状、成分、显微及理化鉴定、功效等几个方面可以了解其不同之处。
《本草纲目》记载:“五味,今有南北之分,南产者色红,北产者色黑;入滋补药,必用北产者良。”直至2000年版《中国药典》才将南五味子作为另一种药材。
1.1 来源 五味子为木兰科植物五味子的干燥成熟果实,习称“北五味子”。南五味子为木兰科植物华中五味子的干燥成熟果实。
1.2 性状 南、北五味子在性状方面存在较大差异,二者在形态、大小、颜色、味等方面各有所特点,具体见表1。
1.3 理化和显微鉴别
北五味子:粉末暗紫色。种皮内层石细胞呈多角形、类圆形或不规则形,壁稍厚,胞腔与纹孔较大。果皮表皮细胞表面观类多角形,垂周壁略呈连珠状增厚,表面有角质线纹;表皮中散有油细胞。
南五味子:南五味子种皮内层石细胞呈长圆形或类圆形,粉末中可见果皮的表皮细胞表面观为类多角形,有角质线纹。油细胞呈类圆形。石细胞孔沟明显。
1.4 成分 北五味子含五味子甲素和它的类似物α-、β-、γ-、δ-、ε-五味子素,伪γ-五味子素,五味子乙素,新五味子素,五味子醇甲,五味子素A、B、C、D、E、F、G、H、J、N、O,当归酰五味子素Q等。另含挥发油,油中含大量倍半莰烯、β2-没药烯、β-花柏烯及α-衣兰烯[1]。还含有机酸,主要为枸橼酸、苹果酸、酒石酸等。南五味子含五味子甲素,五味子酯甲、乙、丙、丁、戊等成分。
1.5 功用 南、北五味子都具有收敛固涩,益气生津,补肾宁心的功效。主要用于久咳虚喘,梦遗滑精,遗尿尿频,久泻不止,自汗盗汗,津伤口渴,内热消渴,心悸失眠。五味子具有明显的镇静、保肝、扩血管、延缓衰老作用。《本经》记载,五味子“主益气,补不足,强阴,益男子精”,五味子乙素、五味子酚均具有抗氧化作用,能清除自由基、抑制过氧化脂质形成[2]。由于北五味子与南五味子的有效成分及含量上不同,北五味子功能优于南五味子,质量上乘。
1.6 结论 南五味子的质量劣于北五味子,故价格远低于北五味子。目前市场上部分人将南五味子掺入作为北五味子销售,所以要注意区分两者。
长期以来,我国南、北柴胡一直作为传统的正品柴胡混同入药。因为价格相差较大,北柴胡常混入南柴胡。
2.1 来源 柴胡为伞形科植物柴胡或狭叶柴胡的干燥根。按性状不同,分别习称“北柴胡”和“南柴胡”。北柴胡又称硬柴胡。
2.2 性状 南、北柴胡在性状上有较明显的差异,其比较见表2。
2.3 理化和显微鉴别
北柴胡:灰棕色或黄棕色。木纤维成束或散在,无色或淡黄色。呈长梭形,末端渐尖。直径8~17μm,壁厚2~6μm,木化,层纹不明显。初生壁碎裂成短须状,纹孔稀疏,有的呈“人”字形或“十”字形,孔沟隐约可见。油管多碎断,管道中含黄棕色条状分泌物。略弯曲,直径8~25μm。导管多分为网纹、双螺纹导管,偶见网状具缘纹孔,网孔细缝状。木栓细胞黄棕色,表面观呈类多角形,壁稍厚,有的微弯曲。
表1 南五味子和北五味子的性状特征区别
表2 南柴胡和北柴胡的性状特征区别
表3 南五加皮和北五加皮的性状特征区别
南柴胡:木纤维呈长梭形,末端渐尖或锥圆,直径8~26μm,壁厚2~10μm,木化,纹孔细密,孔沟隐约可见。有的纤维初生壁碎裂与次生壁分离,并有稀疏螺状或双螺状裂缝,纹孔稀少,孔沟较明显。
2.4 成分 南、北柴胡均含挥发油、皂苷,含多元醇、植物甾醇、香豆素、脂肪酸等成分。北柴胡含挥发油0.15%,油中主成分为δ-荜橙茄烯、(+)-香芹酮、反式-葛缕醇、反式-石竹烯。另含柴胡皂苷a、b2、b3、c、d、f、t、v,柴胡皂苷S1和2〃-O-乙酰柴胡皂苷a、b2。南柴胡挥发油中有香橙烯、异冰片、樟烯、顺式-石竹烯、α-胡椒烯、β-榄香烯、葎草烯、柠檬烯、里哪醇、绿叶烷等。
2.5 功用 柴胡具有疏通退热,疏肝解郁,升举阳气的功效。用于感冒发热、寒热往来、胸胁胀痛、月经不调、子宫脱垂、脱肛。柴胡煎剂、总皂苷及柴胡皂苷元对中枢神经系统有明显的抑制作用。柴胡对溶血性链球菌、金黄色葡萄球菌、霍乱弧菌、结核杆菌和钩端螺旋体有一定的抑制作用,对流感病毒也有较强的抑制作用。柴胡皂苷具有明显的抗炎作用。柴胡多糖能促进机体的免疫功能。柴胡中解热的主要有效成分为挥发油。南、北柴胡均有一定的解热效应,但因所含挥发油含量和种类的不同导致降温的幅度大小不同。
2.6 结论 由于南、北柴胡在挥发油含量上有很大差异,南柴胡比北柴胡高2~3倍,从而导致了解热药理作用的不同。临床上用柴胡解热时,最好选用南柴胡。
南、北五加皮属于两种不同科不同属的两种中药,由于其名称相似,功效相通,人们常常混淆使用。
3.1 来源 五加皮为五加科植物细柱五加的干燥根皮,习称“南五加皮”。香加皮为萝藦科植物杠柳的干燥根皮,习称“北五加皮”。
3.2 性状 南、北五加皮在性状上的比较见表3。
3.3 理化和显微鉴别
北五加皮:粉末淡棕色;草酸钙方晶,直径9~20μm;石细胞长方形或类多角形,直径24~70μm;乳汁管碎片含无色油滴状颗粒;木栓细胞棕黄色,多角形;淀粉粒甚多,单粒类圆形或长圆形,直径3~11μm,脐点点状;复粒由2~6分粒组成。
南五加皮:粉末灰白色;草酸钙簇晶,直径8~64μm,有时含晶细胞连接,簇晶排列成行;木栓细胞长方形或多角形,壁薄;分泌道碎片含无色或淡黄色分泌物;淀粉粒甚多,单粒多角形或类球形,直径2~8μm;复粒由2~10分粒组成。
理化鉴别:乙醇浸出液在紫外光灯下的荧光反应中北五加皮显紫色荧光,加稀盐酸荧光不变,加氢氧化钠试液产生黄绿色荧光;南五加皮无此反应。
3.4 成分 北五加皮含北五加苷A~K。其中苷G为杠柳毒苷,属强心苷类。而杠柳皂苷K、H1、E为C21甾苷类,是孕甾烯醇酮的还原衍生物。香气成分为4-甲氧基水杨醛等。南五加皮主含挥发油、树脂及紫丁香苷。
3.5 功用[3]在功效上两者都有祛风湿、强筋骨的作用,但南五加皮兼有补肝肾之功,而香加皮却无此效。
南五加皮性温,味辛、苦,归肝、肾经,具有祛风湿、强筋骨益气之功,常用于风湿痹痛,四肢拘挛,对肝肾不足之腰膝酸软、体虚、行走无力、脚气及行迟、阳痿等也颇为适宜。此外,尚有利水作用,可治疗肾源性水肿。
北五加皮性温,味辛、苦,有毒,归肝、肾、心经,具祛风湿、壮筋骨、强心、利尿作用,用于风寒湿痹、腰膝酸软、心悸气短、下肢水肿。临床常用于治疗心力衰竭、风湿性关节炎、心慌、气短和下肢水肿等症。
3.6 结论 南五加皮与香加皮是截然不同的两种植物,虽然在性味上,南五加皮与香加皮同为辛、苦、温,但南五加皮无毒而香加皮有毒。由于香加皮有毒,多种中药专著都认为“服用不可过量”,所以应严格执行药典规定,绝不能把香加皮作为南五加皮应用于临床。
[1]康廷国.中药鉴定学[M].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03:326.
[2]沈映君.中药药理学[M].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97:184.
[3]徐颖.南北五加皮的性味、归经、功用[J].浙江中西医结合杂志,2000,10(9):5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