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艳香
(塔里木大学图书馆,新疆 塔里木 843300)
何艳香 女,1977年生。硕士,馆员。研究方向:信息咨询服务。
近年来,随着国内数字资源进程的不断加快,各高校也将数字图书馆建设提到日程上来。为加快其建设速度,高校图书馆不断增加电子资源的投入力度,图书馆原本不多的经费捉襟见肘;同时伴随“学术期刊危机”的产生,图书馆的发展进入两难境地。国外开放获取模式的引入,给未来图书馆的发展带来了一丝曙光,国内相当一部分学者开始注重开放存取的研究,尤其是近几年随着开放存取研究的不断深入,开放存取的文献也逐渐由宏观向微观、单学科向多学科逐步渗透的纵深方向发展。笔者以文献计量学方法对我国图书情报及数字图书馆学科方面有关开放存取的研究情况加以分析,试图反映出当前我国在该领域研究发展的总体态势。
有关开放存研究取论文中,发表的期刊论文占绝对优势,考虑到CNKI数据库收录的期刊论文范围的全面性及数据库更新的及时性,笔者选取了该数据库作为论文来源。开放存取(Open Access,简称OA)通常被译作开放获取、开放共享、开放访问、开放阅览、公共获取等等,为此笔者重点选择了目前国内较为公认的译名开放存取、开放获取、OA为检索词;以“关键词=开放获取*开放存取*OA”为检索式,检索日期2004年1月1日至2011年12月31日,学科范围为图书情报与数字图书馆学科进行精确检索,共检索出719条有效记录,通过查看结果,除去非相关、无作者单位的论文,有效记录为714条。
2004~2011年是我国开放存取研究从起步到迅猛发展的阶段。从论文发表时间的分布可以直接反映出开放存取研究进展情况,进而可揭示出该领域研究发展总体趋势。从表1可以看出,2004年开放存取在我国尚属新生事物,有关开放存取的研究寥寥无几,随后几年无论图情界还是学术界都以极大热情关注这一新热点的诞生。我国图书情报界对于开放存取的研究始于2004年,乔冬梅的《国外学术交流开放存取发展综述》[1]是最早一篇有关开放存取的综述性文章,通过这篇文章使我国学者开始认识并注意到了开放存取。2005年论文数量达到19篇,这与2005年6月中国科学院和国际科学院主办的“科学信息开放存取战略与政策国际研讨会”的召开有关。2006年开放存取列入国家社科基金项目指南,这大大促进了国内学者对开放存取的,2007年是论文量增加最多的一年,比2006年增加了43篇,是我国开放存取研究迅猛发展阶段。2008~2011年,论文量都维持在100篇以上且数量逐渐趋于稳定状态,说明我国对开放存取的研究逐渐趋于成熟,并且已有了一定的规模。以上数据都表明我国对于开放存取的研究已经蓬勃展开,且近几年将趋于稳定。
表1 开放存取论文年代分布
从CNKI统计的数据可以看出,我国图书情报界对开放存取的研究处于前沿地位。表2列出了刊登论文数在7篇以上的期刊共21种,论文总量达422篇,占59%,这说明有关开放存取研究的论文主要集中发表在图书情报学的期刊上。相当一部分高校学报也刊发了开放存取的研究论文,这也促使部分高校图书馆开设了开放存取专栏,这说明开放存取资源将会引起更多学者关注,他们查阅下载资料的渠道将更加广阔。另外期刊的出版周期对论文总量也会有所影响。
表2 开放获取论文在图书情报学期刊上的分布(7篇以上)
从表3可以看出,2004~2011年有关开放存取的714篇论文中,有107项受基金支持,发表相关论文146篇,占论文总量的20%。其中最早受到基金支持的论文是乔冬梅的《国外学术交流开放存取发展综述》[1],受到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推进信息资源公共获取的政府策略”(项目编号:70273031)项目的资助。论文有了基金项目的资助,不仅能够保证研究者研究过程的连续性,更主要的是保证研究方向的明确性,极大提高了研究质量。另外,省教育部、教育厅及各省市科学基金总数为79项,占基金总数的74%,这说明开放存取的研究越来越受到各省市及国家教育部的重视。图书情报学属于社会科学范畴,但在该领域有关开放存取研究的课题却受到3项自然基金的支持,这说明开放存取不是一个单一研究领域,随着其研究的深入,多学科领域研究人员将会密切合作。
表3 开放获取论文的基金来源
表4 开放获取论文的主题分析
3.4.1 开放存取的基础研究
开放存取最早作为新兴的出版机制和一种新的理念被我国的一些学者引入国内,因此开放存取基础性的研究主要集中在2004~2007年之间,他们大都对开放存取的含义、基本特征、产生背景、开放存取资源、开放存取的实现方式、我国开放存取发展建议等方面进行了研究。此类文章还有张敏的《开放存取发展概述》、宋琳琳的《Open Access发展情况简介》、秦珂的《信息资源开放存取探微》等。此外介绍国外开放存取发展、在该领域的发展现状及进展的有关论文有苏小波的《2001-2009年国外开放存取研究内容分析》,洞悉了国外开放存取研究热点和研究结构;[2]王青的《开放获取在国外的发展及对我国的启示》,分析了国外开放获取的现状与发展。[3]这些论文大部分倾向于文献综述,介绍的范围面比较广,通过这些文章,为我国学者全面了解开放存取、梳理出适合我国的开放存取模式提供了宝贵的资料。
3.4.2 开放存取对图书馆界、出版模式、学术交流体系的影响
在CNKI检索中发现,图书情报与数字图书馆学科发表的论文占绝对优势,这说明开放存取对图书馆界、出版业影响较大。在发表的714篇论文中有关图书馆界、出版业、学术交流方面的论文有272篇,占总数的38%。从众多学者发表的论文来看,开放存取对图书馆馆藏资源、电子资源建设及学术交流模式都将产生巨大影响。其中李咏梅的《基于开放存取的馆藏发展策略研究》中提到图书馆需要制定开放存取资源馆藏发展策略,加强开放存取资源与馆藏资源的整合,积极参与开放存取资源的创建;[4]王媛等的《信息服务新理念——利用开放获取为读者提供多元化信息服务》提出利用开放获取资源为读者提供多元化的信息服务,促使图书馆从单一的获取资源模式向多渠道方向转化。[5]开放存取对出版业的影响主要是开放存取仓储对出版单位原有的管理流程、作业方式、运行机制、工作内容等方面带来巨大冲击,傅蓉介绍了开放存取仓储经济机制、质量控制和版权等问题。[6]开放存取期刊和开放存取仓储的创办将会成为传统学术出版模式最强有力的竞争对手。而李弘认为出版商在开放存取仓储出版的发展过程应成为建设性的参与者。[7]
3.4.3 开放存取发展中用户态度的研究
开放存取作为一个新鲜事物进入国内,其被人们所认识和接纳需要一个过程,在发展过程中会受到传统模式的干扰和影响,因此反映用户态度的论文多采用调查法来显示结果。胡皓[8]通过文献调研法、网络调查法检索与阅读国内外大量的关于开放存取馆藏建设研究的文献,调查了解国内外图书馆开放存取馆藏建设的情况。夏文华[9]对山西省18所本科院校揭示开放存取资源的情况进行调查与分析,提出了促进省内各高校图书馆对开放存取资源进行利用的建议。王应宽等[10]进行了开放获取全国性的问卷调查,大多数人(83%)对开放存档还不了解。杜亮等[11]认为真正了解开放存取的作者仍然不多,但大多数作者对医学期刊实施开放存取充满期盼。
3.4.4 开放存取期刊资源与仓储研究
开放存取的方式主要有两种:开放存取期刊和开放存取仓储,二者始终是开放存取研究的热点。国内关于开放存取期刊研究较多的是王咏梅、邓李君、王凤产等,其中王咏梅[12]提出保障“作者付费”的举措,同时还提出建立多元化“付费”模式,以弥补开放获取期刊出版的运营成本。最早发表有关机构仓储文献的是黄凯文,这是一篇综述性的文章。随后有关开放仓储的文献量不断增加,有毛广卫的《国内机构仓储研究建设现状分析》、李金庆的《机构仓储发展策略浅议》等。另外与开放存取期刊和机构仓储有关的文献大都与高校图书馆有密切关系,有邓小川的《OA期刊与高校图书馆期刊工作》、李春的《高校图书馆机构仓储可持续发展的政策管理与维护研究》,这些都说明开放存取给图书馆带来了机遇,同时也充满着挑战。
3.4.5 开放存取系列问题研究
随着人们对开放存取认识的加深,研究也逐步由宏观向微观扩展,众多学者在借鉴国外开放获取模式的同时,还有学者就本国国情分析开放存取在我国遇到的种种问题,如开放存取环境下的知识产权、质量控制、资金来源、技术、传统科研评价机制等方面的问题,有倪代川的《信息共享空间环境下开放获取与知识产权探析》、郭少友的《机构库建设的若干问题研究》等。此外开放存取逐渐向多学科方向过渡,有刘骥的《从ALEXA网站链接检索医学检验网络数字资源》、冯文兰的《农业特色开放获取文献资源建设》等。
通过对我国图书情报及数字图书馆学科有关开放存取研究的相关论文进行统计分析,可以发现,我国开放存取的研究已经积累了一定的成果,而且有相当一批学者加入该领域进行研究,但仍然存在一些问题。首先,从论文总量的变化来看,我国开放存取的研究文献虽然在不断增加,但是近几年已趋于稳定,突破性小。其次,从文献来源来看,这一领域的研究水平还有待提高,大多数期刊并没有形成一个固定的专栏来刊载开放存取方面的文章,这也表明文献数量虽多,但研究深度不够。最后,从内容上看,围绕高校图书馆的文献数量较多,研究范围和研究领域有待进一步扩大。
[1]乔冬梅.国外学术交流开放存取发展综述[J].图书情报工作,2004(11):74-78.
[2]苏小波,张新兴.2001-2009年国外开放存取研究内容分析[J].国家图书馆学刊,2011(1):78-85.
[3]王青.开放获取在国外的发展及对我国的启示[J].农业图书情报学刊,2011(3):122-125.
[4]李咏梅.基于开放存取的馆藏发展策略研究[J].图书馆论坛,2010(5):70-72.
[5]王媛,熊军洁,王颖.信息服务新理念——利用开放获取为读者提供多元化信息服务[J].图书馆工作与研究,2010(11):62-63.
[6]傅蓉.开放存取仓储[J].农业图书情报学刊,2006(12):135-138.
[7]李弘,敖然.开放存取出版模式与传统学术出版转型[J].科技与出版,2010(4):8-13.
[8]胡皓.学术性OA期刊馆藏建设综述[J].情报科学,2011(1):150-154.
[9]夏文华.山西省高校图书馆对OA资源利用的调查与分析[J].晋图学刊,2011(1).
[10]王应宽,王柳,彭明喜.中国科技界对开放仓储认知度与认可度调查分析[J].中国科技期刊研究,2009(1):44-49.
[11]杜亮,等.我国医学工作者对“开放存取(Open Access)”的认知态度——《中国循证医学杂志》作者群调查结果分析[J].中国科技期刊研究,2009(2):252-255.
[12]王咏梅,张文德.开放获取模式下“作者付费”机制在中国运作探析[J].新世纪图书馆,2010(6):44-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