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汉庆,林朝文,李克明,李芸达,文全泰
(右江民族医学院,广西 百色 533000 E-mail:zy-pang27@yahoo.com.cn)
中医学认为人体是以脏腑经络为内在联系的有机整体,一生经历成形、生长、发育、壮盛、衰老、死亡的自然发展过程,在不同年龄时期人体脏腑的生理功能与病理变化有着不同的特点。曾有学者对200例老年病例进行临床分析,结果发现,虚证占40%,虚实夹杂占30%,实证占15%,虚证多涉及多脏腑,以脾肾俱虚为多[1]。
脾、肾虚证是中医临床上常见的证候,是与人体关系最密切的中医虚证类型,也是证候实质研究中实施得较早的对象之一,通过对120例人群资料的统计分析,初步探讨、总结人群中医脾、肾虚证检出率增龄变化特点。
1.1 调查对象 入选研究对象为前来右江民族医学院附属医院健康体检中心进行体检的120例20~80岁人群,其中男65例,女55例,20岁~20例,30岁~35例,40岁~30例,50岁~25例,60岁~6例,70~80岁4例。
1.2 调查方法 通过问询和记录调查结果的方法,依据世界卫生组织关于健康判定标准,按照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修订的中医虚证辨证参考标准(1986)进行中医辨证并制订调查问卷评分表。具体采取定性访谈法和问卷调查法。
1.3 统计学处理 数据录入控制:采用Epidata方式录入,设定录入限制,并对数据进行手工逻辑查错和计算机逻辑查错。采用SPSS 13.0软件进行统计。采用χ2检验进行各年龄段比较。
见表1。
表1 120例人群脾虚证、肾虚证、脾肾俱虚证检出率比较 (n,%)
随着年龄增长,脾虚证、肾虚证、脾肾俱虚证检出率呈现增长趋势,以40岁~和50岁~年龄段脾虚证和肾虚证检出率增长明显。60岁~年龄段和20岁~年龄段脾虚证、肾虚证及脾肾俱虚证检出率比较差异有显著性(χ2分别为 2.86,2.23,2.10 ,P均<0.05)。60岁~年龄段和30岁~年龄段脾虚证、肾虚证检出率比较差异有显著性(χ2分别为2.56,2.46,P均<0.05)。70~80岁年龄段和20岁~年龄段脾虚证、肾虚证及脾肾俱虚证检出率比较差异有显著性(χ2分别为3.26,3.28,3.50,P均<0.01)。70~80岁年龄段和30岁~年龄段脾虚证、肾虚证及脾肾俱虚证检出率比较差异有显著性(χ2分别为2.88,2.56,2.46,P均<0.05)。
3.1 年龄因素对脾、肾虚证的影响机制 《素问◦上古天真论》有关于衰老和脾肾关系的论述,“三七,肾气平均,故真牙生而长极,四七,筋骨坚,发长极,身体盛壮;五七,阳明脉衰,面始焦,发始堕”;“四八,筋骨隆盛,肌肉满壮;五八,肾气衰,发堕齿槁;六八,阳气衰竭于上,面焦,发鬓斑白;七八,肝气衰”。阳明为多气多血之经,“阳明脉衰,面始焦,发始堕”说明了人体消化吸收功能的减弱,预示生命机能减弱,脾虚会促使衰老[2]。上述的论述主要突出了脾肾作为先后天之本在人的生长、发育、衰老等生命活动中的主导作用,《灵枢◦天年》也指出 :“人生十岁,五脏始定,血气已通……,百岁,五脏皆虚,神气皆去,形骸独居而终矣。”以十岁为一个年龄阶段,描述了人体生长发育与五脏精气盛衰相互关系的过程以及表现,十岁时“五脏始定”,三十岁时“五脏大定”,这一时期正是五脏精气最为旺盛之时,尤其以脾肾精气充盈为著,故脾肾虚证在此年龄阶段就比较少见,从四十岁开始,人体机能开始出现由盛转衰的变化,即“腠理始疏,荣华颓落,发鬓斑白”,五十岁“肝气始衰”,六十岁“心气始衰”,七十岁的“脾气虚”,因此,随着年龄增长,脾虚、肾虚和脾肾俱虚证的出现就会出现增多的趋势,从本次调查结果分析,以40岁~和50岁~年龄段脾虚证和肾虚证检出率增长明显,在60岁~和70~80岁年龄段,脾肾俱虚证检出率较高,结果印证了经典理论的正确性。
3.2 性别因素的影响 根据医学个体化原则,性别和体质因素在一定程度上对衰老过程产生影响,对于女性,女子开始衰老时间比男子要早5年左右,在这次调查结果中观察到,女性在50岁~年龄段以后,脾虚证和肾虚证的检出率开始增高,据推测可能与“女子以肝为先天”,其衰老机制主要为气血的衰竭,而男子则以脾肾为先后天,其衰老机制主要是脾肾的亏损[3]。
3.3 体质因素 体质因素对于脾虚证、肾虚证和脾肾俱虚证的辨证有着影响,也关系着个体衰老的过程,体质是先天禀赋和后天获得的基础上形成的某些形态特征和生理特性,其形成受到民族、自然环境等因素的影响[4],有研究提出了“成熟—衰老度”概念,指出不同年龄段的群体,其体质构成呈现出不同的趋向,与体质有关的征象如记忆力、听觉、视觉、牙齿状态、头发情况可作为每个年龄段脾肾虚辨证的客观指征[5],由此,从体质因素进行研究,也可以为脾肾虚与增龄变化关系的研究提供方向,其意义是以中医体质学理论为指导,根据体质分类,找到脾肾虚与增龄变化的规律,为群体预防衰老、养生保健提供资料和借鉴。
[1]刘沈秋.200例老年病例的临床分析[J].中医杂志,1981,22(1):41.
[2]刘焕兰.《内经》衰老机理解读[J].中国实用医药,2007,2(3):120-122.
[3]曲卫玲,刘焕兰.从《黄帝内经》看衰老的性别差异[J].中国实用医药,2009,4(2):213-214.
[4]唐汉庆,黄秀峰,梁楚晗.构建现代壮医体质学理论可能性探讨[J].中国中医药信息杂志,2011,18(7):7-8.
[5]何裕民.体质结构研究[J].中国医药学报,1989,4(6):33-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