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大学工商管理学院 曾峥 孙杰
价值链理论是哈佛大学教授Michael·E·Porter在《竞争优势》中提出的。他认为任何企业均是用来从事设计、制造、物流、交货、销售和对产品发生辅助功用的各类程序的集合,企业创造价值的过程实质上是一套互相差异、彼此关联的持续性的增值活动,这一系列活动便构成了价值链,企业的生产经营过程构成了一个价值增加的链条。此理论的管理目标是价值最大化,其管理对象是价值链上的所有价值运动,其管理手段是信息技术的商业性运用。
物流成本意即处于运动和静止态势下的产品耗费的劳动以及物化劳动的货币表现形式,也就是处于运动和静止各环节中产品所消耗的人力、物力和财力之和。而物流成本管理是以成本控制为手段来进行物流管理,它通过科学管理物流费用来降低成本,全面提高物流活动的经济效益。
国家统计局等国家部委共同公布的数据显示,1991年、2003年、2006年我国物流成本总量分别占GDP的24%、21%、18%。而美日等发达国家的物流比重约在10%上下,韩国等新兴国家约为16%。这表明一方面我国近年来物流成本占GDP的比重慢慢缩小,另一方面我国物流成本管理的水平还显著逊色于发达国家。
物流管理技术落后主要是物流管理的信息技术、信息加工与处理能力落后。同时,物流成本核算水平不高也是物流管理技术落后的表现之一。企业的许多物流活动和相应开销都是跨部门产生的,而现存的企业会计核心制度是按部门对成本进行归算的,这样就忽视了各个物流活动间的关联,让物流成本管理局限于单个独立的部门方面,而不能深入到系统的物流作业层面。
价值链分析是从战略视角探讨成本形成和控制的物流成本管理思想。企业物流体系的产生和发展即表现了对时空意义上的降低成本的要求。以JIT供货达到生产经营企业要求“零库存”的目标。物流活动关涉包装、运输、装卸、仓储、加工等系列环节,倘若此系统中某些环节滞后,整条链条都可能陷入瘫痪状态,零库存与准点供货都难以实现。当前我国多数企业尚未真正对链条上的各作业点、各环节进行高效整合,致使出错率、货损率高,作业效益不好,成本控制收效甚微。
价值链理论的核心内涵是对与企业发展有关的要素进行高效整合进而实现价值最大化。与上下游企业的关联是企业降低成本的内在因素,而我国多数企业未充分意识到与上下游企业建立良好关联对自身成本的影响。尤其是供应商和各类活动间的关联,如轻视采购与组装的关联,致使库存增加,这些都导致产品积压与成本加大,进而降低企业竞争力。企业的内部价值链起步于供应商购买原材料,终止于销售商卖出产品;外部供应链则从原材料的供应商开始,结束于产品的最终用户。鉴于这两条价值链的性质,生产企业和供应商、销售商的关联是十分密切的。
物流成本管理在企业竞争战略中的主要表现为:通过对企业、供应者、客户开展一系列物流活动进而控制物流成本,最终使企业占据成本优势。Michael·E·Porter创建的价值链理论即在以研究各产业结构与基本竞争规律的前提下应运而生,其核心观点即取得竞争优势。这一理论在对产业结构进行全面分析时,就包含了对企业、供应者、客户三方的研究。在Michael·E·Porter的价值链理论里,成本优势战略是主要的基本竞争战略之一。
价值链需要从供应商与销售商的价值链的纵向关联的动因入手,研究供应商和销售商的行为对各类经营活动的成本的作用,注重把企业和供应商在包装、处理订单、配送等环节及和客户在包装、运输、物流方式等层面的联系作为研究范畴。
价值链在形式上把企业的运行过程划作两类在诸多逻辑上各自相关联的活动,并整合到一个体系中;价值链在具体应用层面中从活动的经济性与价值链分析的目的来分解企业的行为,也就是要取消低价值、无价值的活动,注重各类活动间的关联性;价值链在成本动因上考虑企业活动的内部联系与整合等动因,并在此基础上不断优化以求尽量降低成本。
企业常规的物流成本管理战略有:成本优势战略、差异性战略和目标集中战略。成本优势战略主要运用降低企业运营成本来与同类企业竞争。基于此战略基础上的物流成本管理主要通过低库存、低运费、低配送等来降低成本。差异性战略是企业以为客户提供各具特色的产品来获得客户青睐的一种竞争方式。此战略下的物流成本管理侧重在采购、生产与配送等各环节的时效性,需要企业的物流体系具有应对突发事件的应变力。目标集中战略指企业专注于攻克一个既定的目标,并采取比竞争者更优质高效的手段来提供客户满意的产品。
在实操层面,企业控制物流成本需要对成本进行精确计算,作业成本法为价值链赋予了一种新手段。企业的运营宗旨是最大程度地完善价值链,增加企业的整体效益与价值。为此应从战略的、整体的视角来分析企业的作业链——价值链。所以才说“企业是一类为终端客户的需求而设计的系统作业的集合体”这种现代企业的作业管理控制理念与方式是时代需要的产物。进而价值链视角下的物流成本控制应引入作业管理的主要范畴。
价值链理论视角下的物流成本是各类程序的成本之和,一般从宏观战略与微观管理方面来进行成本战略分析和过程成本管理等。任何企业的管理均分作三大层面:战略管理层面、管理控制活动、作业任务活动。企业内各层次成员的关注要点不同:基层执行人员关注如何完成作业和作业效率;中层管理者关注计划执行状况与管理效益;高层管理者更关注企业的核心竞争力以及与企业内外环境。由此,企业的物流成本一般分作物流战略成本、物流经营成本、物流作业成本。
企业的物流流程大致有:包装、运送、仓储、分配以及与之关联的物流信息等要素。作业成本法认为:物流的每项活动都可看做企业职能价值链上的一种作业。物流成本即物流作业链上各个环节的总成本。从价值链管理来说,企业采用作业成本法能准确计算按物流作业来分类的物流成本。以资源动因分配把物流作业消耗的资源归入各个物流作业里计算,此类成本核算法比传统方法更高效也更科学。
[1]周萍.作业成本管理理论及其应用[J].财会研究,2007(7).
[2]宋华,胡左浩,胡双增.物流系统工程[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