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秀芹,许泽,赵进沛,杨新芳,徐春艳
某地22家医院医用射线诊疗机房的防护状况调查分析
李秀芹,许泽,赵进沛,杨新芳,徐春艳
目的:了解放射诊疗项目机房防护状况,指导放射防护监督工作,保障放射工作人员与受检者的健康和安全。方法:查阅2005年、2007年、2009年和2011年该地22家医院放射诊疗机房放射防护检测报告。放射诊断机房、放射治疗机房、核医学工作场所放射性污染状况,分别对机房周围辐射防护水平,机房工作指示灯配备情况,机房电离辐射警示标志和患者防护用品配备情况进行数据统计分析。结果:该地22家医院放射诊疗设备不断更新,大型放射治疗项目快速增加,机房周围的辐射防护水平超标率逐年降低,工作场所警示标志和防护用品等配备情况明显好转。结论:应继续加大放射防护监测的范围和力度,实现放射防护监督的法制化和规范化管理要求。
放射防护监督;放射防护监测;辐射泄漏
R 148
近年来,医院新型放射诊疗设备逐年增加,放射防护工作的重要性日渐突出。医院射线诊疗机房防护监测是放射防护监督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为了了解该地22家医院放射诊疗机房防护现状,笔者对2005年、2007年、2009年和2011年,该地22家医院医用射线诊疗机房放射防护情况,进行统计分析,现总结如下。
查阅2005年、2007年、2009年和2011年,该地22家医院医用放射诊疗机房放射防护监测报告。对3种工作场所,进行调研分析。(1)放射诊断机房防护包括:机房周围辐射防护水平,机房工作指示灯配备情况,机房电离辐射警示标志和患者防护用品配备情况;(2)放射治疗机房防护包括:机房周围辐射防护水平,机房工作指示灯配备情况和电离辐射警示标志配备情况;(3)核医学工作场所放射性污染状况包括:机房污染超标情况,机房工作指示灯和电离辐射警示标志配备情况。根据核医学工作场所具体分配,主要涉及放射免疫检验室、正电子发射型计算机断层显像(PET)、单光子发射计算机断层显像仪(ECT)等核医学设备室以及配套的注射室、患者候诊室、储源室等相应房间。按照放射性核素的使用、贮存和放射性废物的处理,分为监督区和控制区。
2.1 2005年、2007年、2009年和2011年放射诊断机房防护状况
从2005到2011年,该地22家医院放射诊疗设备总体呈上涨趋势。其中,DSA、CT、伽玛刀、加速器等设备数量呈逐年递增趋势。X射线机数量出现小幅度的减少,主要原因是2005到2008年期间[1],很多旧设备被淘汰,取而代之的是胶片机(CR)、全数字化X射线成像系统(DR)等现代数字化设备。
在放射诊断机房防护方面,机房门外超标率最高,其次为医护门外和操作台。主要是因为机房门和医护门密封不严,有缝隙。此外,机房门和医护门的铅当量不足,同样会导致机房周围辐射防护水平超标。这与在其他地市的机房防护调查相一致[2-3]。放射诊断机房工作指示灯配备使用情况显著改善,指示灯不合格率逐年下降。然而,机房无工作指示灯(无灯),或虽然解决了指示灯有无的问题,但是指示灯损坏未及时修理或不予修理的情况(灯坏)仍占较大比例。究其原因,主要是部分设备管理者防护意识薄弱,很多情况只是应付监督部门的检查,并未真正解决问题的本质[1]。放射诊断机房未及时配备电离辐射警示标志和患者防护用品数量及比例逐年下降,但仍有9.8%左右机房尚未配备电离辐射警示标志,有17.1%左右的机房未配备患者防护用品。这可能与新建或改建机房未及时配备有关。
在放射治疗机房防护方面,其周围辐射防护水平与放射诊断项目相比,机房设计一般相对保守,设计预审把关较严。该地22家医院放射治疗设备逐年增多,机房防护效果较好。两台伽玛刀机房,由于未设置迷路,机房门铅当量不够、密封不严等原因,机房门外出现周围剂量当量率偏高。放射治疗机房工作指示灯和电离辐射标志配备情况良好。
表4 放射治疗机房周围辐射防护水平超标情况
表5 放射治疗机房工作指示灯和电离辐射标志配备情况
表6 核医学工作场所辐射水平超标情况
表7 核医学工作场所指示灯和电离辐射警示标志配备情况
在核医学工作场所放射性污染方面,PET、ECT等核医学设备数量逐年增加,核医学相应放射工作场所污染水平总体符合国家标准。2011年所有核医学工作场所指示灯和电离辐射标志已配备齐全。
放射防护监督贯穿于射线项目设计、预审、施工、验收、状态监测的全过程,有效的放射防护工作的监管是防护水平提高的关键。调查分析中发现,仍有部分医院设备管理者防护意识不到位。部分医院为了应付放射防护监督部门检查,只注重表面,并未解决实质问题。某些医院放射诊疗中心,新建射线项目不及时申报,未能及时进行设计预审;某些医院虽然进行了设计预审,但是在项目施工时对设计进行改动,改动后又未重新申报预审,工程质量把关不严,出现机房周围辐射防护水平超标问题。
随着射线诊疗应用频率不断攀升,放射防护工作日益繁重,因此,放射防护监督工作任重道远。针对调查分析中发现的问题,放射防护监督管理工作应真正实现规范化和制度化。(1)贯彻防护法规,理顺监督管理机制,充分发挥放射防护监督监测中心的技术优势,强化其管理、指导职能,加强放射防护监测力度。通过加强自身监督监测能力建设,形成系统规范的监测技术和质量控制模式,为放射诊疗单位提供科学专业的防护技术咨询和指导。(2)以构建医院自我管理机制为重点,将放射防护工作导入良性发展轨道。放射工作单位的自主管理是做好放射防护管理的基础[4],搞好放射防护工作必须发挥放射卫生单位的主体作用。(3)提高医院管理人员和放射工作人员的放射防护知识,变被动接受为主动防护,充分重视受检者的防护,提高放射诊断的公正性判断,从而收到良好的放射防护效果。
[1]赵进沛,刘士敏,李秀芹,等.北京军区放射防护工作的回顾与思考[J].解放军预防医学杂志,2008,26(6):444-445.
[2]李冰,杨晓光,李雪,等.吉林市94台医用诊断X射线机机房防护状况调查与评价[J].中国辐射卫生, 2007,16(3):292-293.
[3]谢咏梅,庄振明.2008年南京市医用诊断X射线机机房放射防护监测与分析[J].中国辐射卫生,2009,18(3):322-323.
[4]孙华斌,王修德,唐木涛,等.军队医用放射防护规范化管理的理论和实践研究[J].中国辐射卫生,2010,19(2):157-158.
100042北京,北京军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李秀芹,许泽,赵进沛,杨新芳,徐春艳)
2.1.1 放射诊断机房周围辐射防护水平超标情况该地22家医院X射线机、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电子计算机X射线断层扫描(CT)诊断机房周围辐射防护总体水平逐年改善。在各个监测位置(机房周围外,离机房墙30 cm,高1.2m处)中,机房门外超标率最高,其次为医护门外和操作台。见表1。
2.1.2 放射诊断机房工作指示灯配备情况放射诊断机房工作指示灯配备使用情况显著改善,指示灯不合格率逐年下降。见表2。
2.1.3 放射诊断机房电离辐射警示标志和患者防护用品配备情况放射诊断机房未及时配备电离辐射警示标志和患者防护用品数量及比例逐年下降,但仍有9.8%机房尚未配备电离辐射警示标志,有17.1%的机房未配备患者防护用品。见表3。
2.2 2005年、2007年、2009年和2011年放射治疗机房防护状况
2.2.1 放射治疗机房周围辐射防护水平该地22家医院放射治疗设备逐年增多,机房防护效果较好,出现辐射防护水平高于本底辐射水平的现象仅存在于个别机房,但均未超过2.5μSv/h。见表4。
2.2.2 放射治疗机房工作指示灯和电离辐射警示标志配备情况放射治疗机房工作指示灯和电离辐射标志配备情况良好。见表5。
2.3 2005年、2007年、2009年和2011年核医学工作场所放射性污染状况
2.3.1 核医学工作场所放射性污染超标情况2005年有放射免疫室辐射水平超标的现象,2009年已得到改善。见表6。
2.3.2 核医学工作场所指示灯和电离辐射警示标志配备情况该地22家医院核医学工作场所指示灯和电离辐射标志配备情况良好。2011年所有核医学机房的工作指示灯和电离辐射标志已配备齐全。见表7。
表1 放射诊断机房周围辐射防护水平超标情况(台)
?
表2 放射诊断机房工作指示灯异常情况(台)
?
表3 放射诊断机房电离辐射警示标志和患者防护用品配备情况
?
2012-07-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