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群落的结构”一节的教学设计

2012-07-20 14:42◆王
中国校外教育 2012年26期
关键词:种间群落种群

◆王 芳

(山东省淄博市淄博中学)

一、教材分析

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三第四章第三节“群落的结构”,是学生在学习了“种群”之后来学习“群落”这一结构层次,是之后要学习的群落演替以及生态系统的基础,因此,是本章的重点内容之一。由于这一学段的学生抽象思维能力不是很强,在理解“群落”这一概念时不能简单地从“种群”入手,可通过让学生对熟悉的生物群落进行调查研究以获得丰富的第一手资料的方式加以理解。本节基础知识较多,如果按部就班的灌输,将不利于学生对知识的内化。如果让学生通过课外调查思考相关问题进行观察学习,学习效果将会更好。因此,作者将本节内容在教学顺序上进行了调整。按照群落水平上研究的问题、群落的空间结构和群落的物种组成的顺序,让学生根据调查内容以看图思考问题的方式进行自主学习,使基础知识得以内化。然后,重点合作探究种间关系曲线图,从结构与功能相适应的角度描述群落的结构特征,从而突破本节课的教学难点。

二、学情分析

学生原有的认知结构是意义建构的基础。为了使学生实现新旧知识的联系,在新知识学习之前,教师要了解学生原有的认知结构。学习本节知识学生具备的知识基础是:对种群特征、增长方式和数量变动与调节理解以及对整个生命系统的组成的认识。从思维能力来看,这一节要求学生在实地调查、多组图片和实例的基础上,抽象出群落的概念,对学生抽象思维能力要求较高,而由于高二学生仍处于形象思维向抽象思维的过渡时期,因此本知识点的学习容易形成学习障碍。

三、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

说出群落水平上研究的问题;分析群落的空间结构和物种组成;理解群落中不同生物种群间的种间关系,并解读种间关系曲线图。

2.过程与方法

在开展生物群落的调查与探究的过程中,培养学生运用知识观察现象、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并学会合作学习、分析归纳问题的方法。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对生物群落动态规律的研究,懂得合理开发利用生物资源、保护生态平衡的重要意义,形成正确的环保意识。

四、教学过程

1.课前活动

假期大多数学生都要出去游玩,让学生做个有心人——运用所学的知识对游玩地进行实地调查,调查游玩地的主要动植物种类及优势种群,了解不同生物之间的关系,生物个体占据的空间位置情况等,并用文字、照片等形式做好记录。

设计意图:学生对感兴趣的生物群落进行实地调查与探究,储备丰富的群落表象,在教师的引导下利用知识的内化。

2.课前3分钟:生物时空

学生通过PPT展示游玩地图片,并进行详细描述。说明有哪些生物,哪些生物是一个种群,哪些生物组成群落。由此引出群落的概念。

设计意图:为学习提供生动形象真实的素材,同时给学生一个平台,让他们学以致用,锻炼他们的表达能力。

3.看图思考,自主学习

观看课前拍摄的图片及相关资料,进行自主学习。

(1)群落水平上研究的问题

结合课本P71研究群落图表,引导学生思考在群落水平上研究哪些问题?并与种群水平上研究问题进行比较,使学生明白研究种群是研究群落的基础,群落是更高层次的系统。

(2)群落的空间结构

结合课本P74-75图4-11、12、13,引导学生读图思考:①垂直结构和水平结构各有什么特点?②形成的原因是什么?③这些结构有什么意义?

(3)群落的物种组成

引导学生理解群落在物种数目和组成上的差别,并理解丰富度的概念。教师点拨学生共同思考:丰富度是指生物个体数目还是物种数目?海洋中生存着大量的生物,物种丰富度与深度存在什么关系,海拔高度与生物丰富度呢?

设计意图:结合图片启发学生思考问题,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分析比较提取信息的能力。

4.合作探究,突破重点

展示“螳螂捕蝉黄雀在后”的图片,使学生明白群落中的各种群并不孤立存在,而是通过各种关系联系在一起。多媒体展示:猞猁捕食雪兔、牛羊吃草、人和蛔虫、根瘤菌与豆科植物这几种典型的种间关系。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合作完成表1,并根据种间关系特点,比较捕食和实力相当的种间竞争,寄生和实力悬殊的种间竞争。最快的四个组选派代表展示讨论内容,并在讲台上据黑板教师画的曲线图讲解曲线的特点并用简练的语言概括,如共生——同生共死,寄生——一升一降不为零,捕食——你消我涨不同步,实力悬殊的竞争——一升一降为零(你死我活),实力相当的竞争——你消我涨同步变。其他组对比自己组表格讨论完成情况进行提问、补充。

?

最后一起思考两个问题:①鲈鱼以本物种的幼鱼为食,这属于捕食吗?为什么?(种内斗争)②蚂蚁共同搬运粮食为过冬做准备,这属于哪种关系?(种内互助)

回归创设情景,让学生感受生活在一起的各生物之间发生着相互依存、相互制约的关系,我们要爱护生物,维护生态稳定。

设计意图:通过进行讨论交流,学生较深刻的理解四种种间关系,在探讨过程中,使学生学会合作学习。

5.总结归纳,构建知识框架

学生回顾本章知识,形成知识网络。设计意图:运用心理学中的“近因效应”增加知识的系统性。

五、教学反思

本节教学中,通过让学生对感兴趣的生物群落进行实地调查与探究,储备了丰富的群落表象,并培养学生观察自然群落的兴趣;通过“生物时空”给学生提供展示自我的平台,并轻松导入主题;通过看图思考,自主学习,使基础知识较好的得以内化,避免了按部就班的灌输;通过小组合作探究,突破了种间关系这一重难点,让学生感受到生活在一起的各生物之间发生着相互依存、相互制约的关系,要爱护生物维护生态稳定,避免了“一言堂”的枯燥说教;最后总结归纳,构建知识框架,使学生知识理解得以升华。本节教学过程中,学生的课堂展示、自主学习和合作探究都很投入,突出了学生的主体作用,培养和提高了学生的学习能力,顺利完成了三维目标。

猜你喜欢
种间群落种群
山西省发现刺五加种群分布
江垭库区鱼类群落组成和资源量评估
三峡库区支流花溪河浮游植物种间关联及影响因子分析
大学生牙龈炎龈上菌斑的微生物群落
合成微生物群落在发酵食品中的应用研究
基于双种群CSO算法重构的含DG配网故障恢复
我国西北某陆地油田采出水微生物群落结构
中华蜂种群急剧萎缩的生态人类学探讨
印度南瓜与中国南瓜种间杂交试验
江苏省宜兴市茶园秋季杂草种间生态关系及群落分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