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 莹
(北京大学附属小学)
上个世纪九十年代以来,信息的全球化使人类交往更加密切,可持续发展观要求社会成员具有终身发展的愿望和能力。面对全新的社会背景,基础教育如何把学生培养成具有创新意识和能力、善于发现和探究的人,成为各国课程改革的核心命题。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在参照各国各地区的课程改革的基础上,适时地提出了在我国中小学开设校外课程。
笔者在自己组织的课外社团活动中进行了一些校外美术课程的开发尝试。美工玩具“葫芦妙生”是为一所种植大量葫芦的学校所设计的。笔者在本校利用自己的课外社团进行了教学实施,教学效果较好。通过此次课程的尝试开发,笔者试着总结了校外美术课程开发的一些要点,以便推广到其它校外课程的开发中去。
“葫芦妙生”以原生葫芦为主要材料,加工、分割为环状,每一环都有一定尺寸的缺口,以方便孩子们进一步加工。缺口割下的部分和切割成段的其他葫芦环,可成为辅助部分。孩子们可根据自己的需要,对葫芦环重组、美化,设计制作成工艺品或具有一定功能性的物品。“重组”可利用强力胶、彩绳等连接、捆绑;“美化”可利用记号笔(线描笔)和丙烯颜料等。此美工玩具有利于开发孩子的形象思维能力、空间认知能力和动手能力,送给孩子一个奇思妙想的头脑和一双灵巧的小手。
这一课的教学设计思路和笔者设计“葫芦妙生”玩具的思路一致。在教给学生技能、能力的同时,也教给学生一种解决问题的方法、一种思维方式。学生在设计、制作的过程中,不断地交流、探索。葫芦的重组需要学生思维发散,不断尝试和交流;装饰时,大家都要考虑到图案的“呼应”问题。学生自始至终在不断地合作和交流之中,如图1所示。
在我们的身边,有很多可以利用的材料来用于校外课程的开发。这些材料不必去专门购置。“葫芦妙生”的设计,仅是因为某校种植了很多葫芦,每年有大量的葫芦闲置。当今社会,人们的生活水平不断提高,生活也越来越讲究,由此也产生了很多“废旧”物品。这些物品可能是相同的包装盒,也可能是我们废弃的其它物品。这些物品,唾手可得,我们都可以拿来利用,作为校外课程资源,开发校外课程。
在笔者的学校,每周有两天的午餐要给学生发放酸牛奶,于是有了大量的酸牛奶纸盒。这些纸盒都是印有同样商标和花纹的硬纸盒,摞在一起非常有规律,具有一种形式美在里面。笔者就在全校收集了很多这样的盒子,让学生在盒子内部空白处进行创作。学生们由于第一次在立体的盒子里面进行创作,都很喜欢,也很期待看到自己完成的作品将会是什么样子。最后,笔者和学生利用盒子本身的图案将它们结合在一起,形成一件装置艺术作品。
一线教师在学校教学中积累了大量的教学经验和其它相关工作经验,了解学生的课外需求,因此,是校外课程开发的主导力量。
首先,教师在学校教学中积累了大量的教学经验,这有利于校外课程的教学,并可直接将其应用到校外课程教学当中,使校外课程教学效果更加突出。
其次,教师能够在学校工作、生活中得到相关的第一手资料。这有利于校外课程的研发。正是由于了解校内的课程、教学和各类工作,一线教师更容易发现“问题”,找到校外课程开发的“关键点”。
第三,教师在和学生的接触中,更了解不同年龄、不同背景的学生的需求。这有利于开发出学生感兴趣的校外课程。
校外课程是相对于学校课程而言,教师在学校课程基础上才能设计出优秀的校外课程。
近年来,“设计”一词被广泛应用。从广义的“设计”来讲,它指的就是一种解决问题的方案和方法。设计的本质,就是发现不合理的生活方式(问题),改进不合理的生活方式,使人与产品、人与环境更和谐,进而创造新的更合理、更美好的生活方式。现代设计理念追求外形简洁、诚实、直接,形式符合目的。
第一,校外美术课程的开发也是一种设计。它是为了完善学校美术课程而设置的,是为了更好地让学生学习美术知识和完善美术能力。再者,设计与应用本身就是美术教学的模块之一。第三,校外美术课程“形式”需要符合“目的”。
首先,将校外美术课程开发看作设计的一种。校外美术课程开发要解决或改进校内美术课程不合理的部分和问题。使学生在校外美术课程中能够发挥自己的更多优势。其次,将具体的现代设计理念运用在校外美术课程之中。例如,简洁的形式美法则在艺术作品当中的应用。第三,在校外美术课程开发中强调设计应用类的课程设置。多开设一些与现代设计理念相关的设计课程,引导学生对设计理念有一个较全面的理解。
总之,笔者在课外兴趣社团中所做的校外美术课程研发的尝试还刚刚开始,由“葫芦妙生”的设计和教学引起的思考还比较浅显。校外美术课程作为学校美术课程的一种有益补充,应该成为教师课程开发的一个重要部分。我们应该充分利用身边的资源,发挥教师的主导力量,将现代设计理念应用到校外美术课程的研发中去,使学生的创造能力、思维能力、审美能力不断提高!
[1]章利国.设计艺术美学.山东教育出版社,2002,9.
[2]B.A苏霍姆林斯基.给教师的建议.教育科技出版社,1984,6.
[3]李力加.萌动与发展.山东美术出版社,2004,4.
[4]鲁道夫·阿恩海姆.视觉思维.四川人民出版社.1998,3.
[5]阿瑟J.S.里德 韦尔娜E.贝格曼.课堂观察、参与、与反思.教育科技出版社,200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