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生体育锻炼行为缺失转变策略研究

2012-07-19 08:52徐礼才赵立秋
湖北体育科技 2012年5期
关键词:高职生课外体育锻炼

徐礼才,赵立秋

“每天锻炼一小时,健康工作五十年,幸福生活一辈子”,充分说明了课外体育锻炼是保证大学生身心健康的有效途径。然而我们面临的现实是课外体育锻炼以男生为主,即使参与锻炼的男生也算得上是风毛麟角,女生更是少得可怜。大学生由于缺乏体育锻炼导至身体素质下降是近年来学校、政府管理部门共同关注的课题。据一些相关研究资料表明,各高校3至4年级有69%左右的大学生身体素质呈现下降趋势[1],与日本18~20岁青年最大耗氧量测试结果比较,男女生的最大耗氧量均低于日本青年,女生相当于日本女青年的下等水平,男生相当于日本男青年的中等偏下水平[2]。

1 研究对象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选取位于江苏省苏北地区淮安信息职业技术学院、江苏食品职业技术学院、徐州工业职业技术学院、连运港职业技术学院4所高职院校非体育专业在校高职生840人为研究样本。

1.2 研究方法

1.2.1 文献资料法

查阅了教育、体育行政部门的有关文件,学校体育活动统计资料及国内体育期刊的相关文献资料。了解与本课题有关的知识,搜集整理前人的研究成果和研究方法,为本研究的深入进行提供可靠的理论依据。

1.2.2 问卷调查法

按照社会调查整群随机抽样的方法,按年级分层,再以班级为单位,对4所高职院的840名高职生进行了随机抽样调查。共发放840份问卷,剔除不合格问卷,收回有效问卷764份,有效率为90.9%,其中男生461人,女生303人,然后对问卷的各项数据进行了分类统计处理。根据巴比的观点,“回收率在50%以上为适当,60%以上为好,70%以上为非常好”(美国肯尼斯等《现代社会研究方法》),本调查问卷回收率和有效率均符合社会分析及研究要求[3]。

1.2.3 数理统计法

对搜集到的文献资料、数据及调查表进行归类整理,并通过计算机进行数据处理。

2 高职生课外体育锻炼的现状

2.1 高职生参加课外体育锻炼频度

课外体育锻炼频度是反映高职生课外体育锻炼状况的重要指标之一。频度是单位时间内参与体育锻炼的次数。本研究对高职生参与课外体育锻炼频度指标设定为五大类(见表1)。调查结果显示,比例最高的是第三类,即每周1~2次,占54%;其次是第二类,每周参加2~3次,占14%;虽然有87%的高职生参与课外体育锻炼,但其中12.3%的学生是以月为循环周期。也就是说,他们参与课外体育锻炼的时间间隔过长,并不能达到体育锻炼应有的作用。甚至还有13%的同学不参与锻炼。由此可见,高职生参与课外体育锻炼的频度是比较低的,不参加锻炼的人数比例也是比较高的,身体素质下降也就是情理之中的事。在问卷调查中,认为“体育锻炼对增强体质很有用”的占91%,认为“没有用”的仅占2.3%,认为“课外体育锻炼有必要”的占93.4%;“如果你体质增强了,其可能的原因是什么”?71.6%的学生认为是经常参加体育锻炼,高居榜首,其次是睡眠、营养;而当问“课外,你每周3次以上,每次体育锻炼的时间是多少”时,发现近1/3的学生每次平均体育锻炼不足0.5h,近1/3的学生每次平均体育锻炼不足1h,只有近1/3的学生每次平均体育锻炼达到1h或以上。可见他们知道体育锻炼能增强体质,但思想上重视程度不够,在实际生活中他们没有将积极锻炼身体变为自觉行动。为什么?经济学理论认为:一般情况下,人们会把吃饭穿衣置于比居住优先的地位,而体育锻炼的位次则更靠后。并且人短期不锻炼身体,一般不会形成什么不良后果,特别是处于生命颠锋期的高职生更是如此;长期不锻炼身体的不良影响,一般也只有在进入中老年后才逐步显露出来[4]。这也是许多高职生不重视基本体育锻炼需求的一个主观原因。

表1 苏北地区高职生参加课外体育锻炼频度调查表

2.2 高职生每次参加体育锻炼的时间

表2 高职生每次参加课外体育锻炼的时间调查表

从表2调查结果可以看出,有224人课外体育锻炼的时间在0.5h之内,占被调查人数的29.3%;45.2%的高职生每次参加课外体育锻炼的时间不到1h或在1h以内;只有15.4%的人达到1h或以上;超过1.5h以上的只有10.2%。在课余时间里高职生能经常参加健身活动的男生仅占8.58%,排位在上网、聊天、作业、阅读、游玩之后;女生占4.52%,排位在聊天、逛街、上网、作业、唱歌、阅读、游玩之后。表明当前高职生除在一、二年级每周2学时体育课之外的体育活动严重不足,且女生更少于男生。这与国家要求学生每天要有1h体育锻炼的目标相差甚远。另外,调查结果显示,当前高职生中在课余时间里经常进行15~30min体育锻炼的男生占31.28%,女生为27.32%。换言之,还有70~80%的学生不经常参加体育锻炼[5]。

表1、表2统计结果显示高职生参与体育锻炼频度低、时间短和人数少,导致身体素质持续下降,虽然各高职院进行了一些体育教学改革,但是却难以从根本上转变他们体育锻炼行为缺失。要想唤醒他们的体育意识,主动走出自修室和宿舍,远离网吧,利用业余时间加强体育锻炼,增强体质,将来更好地服务社会,提高民旋整体素质,形成良好的体育锻炼习惯,笔者认为,加强校园体育文化建设探索已成为高职体育教育工作的迫切需要。

3 高职生体育锻炼行为缺失转变策略

先进的校园体育文化不仅能够为整个校园创造一个良好的对外形象和学习生活环境,而且能够形成一种氛围,成为校园共同体得以发展和共同进步的维系力。笔者在综合多名学者意见的基础上,结合地方气侯、资源特色,提出了基于校园体育文化建设视角的高职生体育锻炼行为缺失转变策略:即加强体育理论教学提高其体育文化素养;实行体育显性课程与“隐性”课程相结合的一体化模式,营造体育氛围,实现环境育人的教育理念;构建有层次性、丰富性和开放性的课程体系。使终身体育观念在这些高职生身上能够“内化于心,外化于行”[6]。

3.1 调整体育显性课程结构比例

加强体育理论教学,提高其体育文化素养,促进校园体育文化建设。我国高职院现在体育课程理论课时的比例较小。2002年教育部颁布的《全国普通高等学校体育课程教学指导纲要》要求,普通高等学校体育课应安排约10%的理论教学内容,即4学期体育理论教学时数为16学时左右[7],可想而知,要在这16学时中完成系统的体育理论知识讲授是不现实的,而且目前没有专门的体育理论教材可供使用,实际操作中由于牵涉到教室等可供资源部门之间的协调,教师的教学习惯,往往连这16学时也不能保证落实到位,上课时各自为政,造成了仅有的体育理论课发挥不了它应有的作用。

由于人类文化的差异,教育理念的不同,相对而然,国外高校就非常重视体育理论教学。例如日本名古屋大学一年级第一学期的体育课全部都是理论保健课;韩国高校体育理论课占总学时的20~30%;美国占50%比重的学分[8]。结合国内外体育实训课与体育理论课设置上的差别,不管是学时比例还是学分制完全照搬照抄哪个国家都是不可能的,而且实践起来难度也是比较大,可以结合地方气候及资源特点,在现行的理论教学比重从原来的10%左右提高到20%左右,即每学期约8学时,具体按排在学期结束前1个月左右进行,这样正好避开了炎热的酷暑和寒冷的冬天体育实训课的“艰苦时光”,所授内容为运动保健、常见运动项目比赛规则、健身方法、运动损伤的预防等,做到健身性与文化性相结合。

3.2 丰富体育隐性课程内容

体育隐性课程指在学校范围内,按照人才培养目标和体育教育目标,以间接的、内隐的方式程现。是对体育显性课程的补充,其主要作用是让学生获得关于体育态度、价值和规范的非理性文化[9]。体育隐性课程涉及的范围很广,主要包括物质和精神两个层面。

3.2.1 校园体育物质文化建设

体育设施、场地器材是师生员工进行体育锻炼的平台,是提高他们身体素质的关键因素。因此,学院领导应加大体育经费按排及运动设施的投入,多渠道筹资修建一些简易、实用性强的场馆,长期免费供学生锻炼使用,改善现有的条件,为他们健身提供一个良好的锻炼环境。创建丰富多彩的校园体育文化氛围,是高职体育及整个高职教育适应素质教育需要。校园体育文化环境是显性的,同时又是隐性的,具有有形和无形的双重育人功效,它在素质教育中的作用显而易见的,所以应该充分利用好校园时间和空间,构建良好的体育物质文化环境。

3.2.2 校园体育精神文化建设

体育精神文化是维系学校群体的一种精神力量,因此要树立和营建具有校园特色的一种团体意识和精神氛围。例如可以定期举办体育知识讲座和体育知识竞赛、体育文化节及周活动,每年进行一次校园“十佳运动员”评选,每周或每月出版一次体育报,场馆周围部置体育标语、校园广播设置体育新闻节目,餐厅电视播放NBA或CBA比赛、在校园网上解绍“十佳运动员”等,还可以通过定期举办田径运动会、趣味运动会、篮球、排球、足球、乒乓球、元旦长跑等单项比赛,营建具有本校特色的体育氛围,形成师生共同的体育意识、体育观念和体育精神,从而构成体育精神文化环境。

3.2.3 形成良好的学校体育传统风气

体育传统指的是一个学校在体育方面形成并具有普遍性、经常出现的相对稳定的一些运动项目,例如篮球传统项目、足球传统项目等等,学生表现出自觉、主动、自我内在需要的基本特征。加拿大作家斯蒂芬.刊考克在其著名散文《我见之牛津》一文中写道“对学生真正有价值的东西,是它周围的生活环境--牛津给了学生某种东西,一种生活和一种思想方式”[10],显而易见,校园环境对学生的影响力可想而知。浓厚热烈的校园体育文化氛围,能够对高职学生体育观念产生良性影响,否则,很难使沉迷于网络世界的他们获得思想和生活方式上的改变。要想形成长期稳定的校园体育氛围,必须在学校建立鲜明的体育传统项目,这需要学院的领导、各职能部门的管理者、体育教师的共同参与,精心设计、科学引领以及不懈努力。

3.2.4 开展丰富多彩的校园体育社团活动

体育社团活动是实现校园体育文化建设的基本路径,对于营造校园体育氛围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是校园体育文化建设的实践平台。首先学院领导要积极参与其中,带领有关职能部门共建校园体育文化建设管理系统,引导学生组织和举办丰富多彩的课外体育锻炼活动,丰富他们的闲暇生活;努力创造条件,开展多种形式的学生喜闻乐见的业余体育比赛,激发他们体育锻炼兴趣,使要我练变成我要练。在院体育运动委员会的组织领导下,成立健身健美协会、球迷协会、传统体育协会、女生体育协会等,组建篮球、足球、排球、网球、羽毛球和乒乓球俱乐部等等;同时办好各个项目的代表队这股龙头势力,来影响和带动全体学生,激发他们的进取精神和体育锻炼的热情,使更多的人主动参与到校园体育文化建设中来。

3.2.5 加强舆论宣传,营造体育氛围

校园体育文化宣传除了利用体育课外,还需要学院各有关职能部门的密切配合,通过学院广播、电视、校刊、校园网、板报等介绍有关体育信息、体育新闻、体育竞赛、学院体育工作计划和学院体育活动情况等,组织学生观摩体育比赛方法进行。以培养、强化其自我体育意识,使之形成一种自觉的、内在的驱动力,促进锻炼习惯的养成。让他们将学校优良的体育精神彻底内化为自我要求,不需要更多外在的制度约束。但是在外部环境达到这种最高境界之前,即自我要求逐步内化的过程中,适当的监督和锻炼制度也是必要的。

3.2.6 加强组织领导,建全规章制度

体育锻炼过程是一个身理、心理逐渐适应的过程,身体肯定会出现一些疲劳等不适反应,意志坚定的人就能克服困难坚持下去,度过困难期,而意志不够坚定的人有可能半途而废,此时如果有制度约束一下他也有可能坚持到底,这一点在体育课耐力素质测试时已得到证实。要想校园体育文化建设得到顺利开展,必须要有制度保证,但制度要创新,首先组建以分管院长为主任、体育部和学工处负责人为副主任的院体育运动委员会组织机构,做到组织落实、措施落实,充分发挥党、团组织,辅导员、学工处、学生会、班委会的组织动员与管理监督作用,形成齐抓共管网络系统。

4 结语

经过两年的实践,淮安信息职业技术学院从校园体育文化建设视角转变高职生体育锻炼行为缺失进行了初步探索,取得了比较理想的效果,同学们在课余时间锻炼频度提高、人数明显增多、锻炼时间延长,并且随着时间的推移,由开始制度要求变成后来的主动参与。通过测试,身体素质、运动技能和比赛成绩均有不同程度的提高,我们的相关研究还在继续,相信未来会有更完善的方法转变高职生体育锻炼行为缺失问题。

[1]崔桂强.大学生身体素质教学改革研究[J].武汉体育学院学报,2003,37(2);134-135.

[2]邻似刚,熊曼丽,孙洪涛,等.湖南省大学生有氧耐力评价标准研究[J].中国体育科技,2003,39(3):54-55.

[3]董晓虹.浙江省高校学生体育学习与锻炼的现状分析[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6(3).

[4]李 芾,赵 立.体育锻炼增进个体健康的经济学分析[J].天津体育学院学报,2004(2):94-96.

[5]徐礼才,孙兴东.高职生体育锻炼现状调查与分析[J].职业教育研究,2012(3):19-21.

[6]王 晖,季 浏.基于文化视角的高校“健全适龄体弱者”体质改善策略[J].体育学刊,2009(11).

[7]赖炳森.高校体育课程内容体系研究.体育与科学,2007(2):79-82.

[8]姚 蕾,体育隐性课程论[D].北京:北京体育大学,2000.

[9]孙承武.谁与争锋——全球十大名牌大学智慧[EB/OL].http://www.wsfy.cn/sdmxweb/zh/zh13.htm,2003-134.

猜你喜欢
高职生课外体育锻炼
怎样激发学生参与体育锻炼
小满课外班
如何培养中小学生体育锻炼的好习惯
三年制高职生与五年制高职生学习力比较研究
高职生职业生涯规划教育的创新
基于自律的当代高职生自我教育探析
课外实践丰富多彩
浅谈高职生讲演能力的培养
体育锻炼不能放寒假
夏天体育锻炼“四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