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 勇
外部原因:第一,经济环境因素。这主要体现在经济体制、经济政策及企业自身机制对企业筹资和投资的影响;第二,金融市场因素,这主要体现在金融市场的发展和完善程度以及汇率和利率的浮动变化;第三,政治环境和法律环境因素,这主要是指国家政治是否稳定、有关法律法规是否变化等。这些外部因素并不是企业自身所能够控制的,因此企业必须要学会适用复杂多变的外部宏观环境,否则,很可能就会给企业带来难以估量的损失。
内部原因:第一,在企业筹资过程中,不能有效地控制财务风险。资本结构在一定程度上决定着企业的风险水平,企业的不同筹资组合将直接影响筹资成本的高低和筹资风险的大小。第二,盲目投资,加大企业财务风险。企业盲目追求规模效益,通过资产重组等方式不断扩大企业规模,企望通过扩大规模来进一步提高效率和竞争力。事实上,过分追求规模经济有可能导致规模不经济,并使财务风险加大。第三,企业管理的缺陷,放大了财务风险。财务决策没有经过科学的分析论证,决策失误经常发生。避免财务决策失误的前提是财务决策的科学化
首先,应该加强企业财务风险意识,建立有效的风险防范机制。提高企业管理层人员的财务风险意识,是企业应对财务风险的思想保证。只有管理层重视,并建立完善有效的风险防范机制,财务风险控制才有保障。第一,建立企业财务风险责任制。企业主管领导对单位经营风险要负全责,注重风险管理,重点把握重大财务收支决策。第二,发挥企业总会计师的监控作用,防范企业财务风险。总会计师作为管理者的参谋,参与财务管理是总会计师的重要职责。第三,发挥企业财务部门的监控作用。规范企业财务管理,制定切实可行的内部财务管理办法,完善资金管理,控制贷款和担保规模。第四,建立健全内部财务监察约束机制,认真审查签证制度,经济合同须经合同管理部门和法律工作部门审查签证后,才能加盖合同专用章。
其次,应该建立合理的企业资本结构体系。企业财务风险本质是由于负债比例过高导致的,因此企业不但应该设计合理的资金结构,保持适当的负债、降低资金成本,而且还要控制负债的规模,保证合理的负债比率,避免到期无力偿债或资不抵债,从而来有效防范财务风险的出现。只有这样才能使企业为自己创造良好的融资环境,吸引各方的资金投入。
再次,应该建立企业财务风险预警系统,进一步加强企业财务风险的防范能力。企业财务风险预警系统是以企业信息化为基础,对企业在经营活动中的各种潜在风险进行实时监控的系统。企业必须建立一套完善的风险防范预警机制,运用大量的数据分析,风险决策法等,以正确进行财务决策,使其有效的应对各种意外情况的发生。第一,要通过编制现金流量预算,建立短期财务预警系统。就短期而言,企业能否维持下去,并不完全取决于是否盈利,而取决于是否有足够现金用于各种支出。预警的前提是企业有利润,对于经营稳定的企业,由于其应收账款、应付账款及存货等一般保持稳定,当三者中的任何一项失衡,都会引起企业危机,因此,我们可将这三个项目作为短期财务风险的警源。第二,在建立短期财务预警系统的同时,还要建立长期财务预警系统。从综合评价企业的经济效益即获利能力、偿债能力、经济效率、发展潜力等方面入手防范财务风险。在实际操作中,企业可以设计一套科学的财务预警指标,结合利用财务信息化软件自动报警提示,警示和督促财务人员立即采取措施化解出现的风险。
最后,应该提高企业财务决策的科学化水平,防止因企业决策失误而出现的财务风险。在企业财务决策过程中,要充分考虑影响决策的各种因素,尽量采用定量计算及分析方法,并运用科学的决策模型进行决策。对各种可行方案决策,切忌主观臆断。第一,在筹资决策过程中,企业应根据生产经营情况合理预测资金需要量,然后通过对资金成本的计算分析及各筹资方式的风险分析选择正确的筹资方式,确定合理的资金结构,在此基础上做出正确的筹资决策。第二,企业必须加速存货和应收账款的周转率,认真研究和分析资金周转水平,以及各种资产之间的内在联系,对固定资产和库存储备的规模进行科学定位,以确保企业良好的资产流动性。第三,在决定企业重要的投资事项时,应组织生产技术、法律顾问、市场营销及投资专家等有关人员进行科学的评估论证,对各种可行方案要认真进行分析评价,从中选择最佳的决策方案,切忌个人主观臆断,以降低风险,减少因投资失误而带来的财务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