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作前言
不敢攀登高峰的人,永远到不了峰顶;不敢同冠军较量的人,永远成不了冠军。乐于奋斗的人,在拼搏中无畏,在奋进中坚强,在创造中睿智,在艰难险阻中开辟出自己的道路。你在奋斗中,可能遭遇九十九次失败,但只要有一次成功,你的奋斗就沒白费,而且能得到双重收获:既有成功的经验,更有失败的教训,而教训往往比经验更值得重视。
作为即将面临中考的初三学生,同学们应该有一个长远的奋斗目标。首先,要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确定适合自己的人生大目标。其次,要制定切实可行的短期目标,然后超越目标,这样就可以进一步激发斗志,以饱满的学习热情和旺盛的精力去向目标迈进,这样你才能使自己的人生更有价值;享受更多成功的快乐。
专题训练
1.对“成功”的理解,人们莫衷一是:有人认为身居要职是成功,有人认为富可敌国是成功,有人认为著作等身是成功,有人认为快乐生活是成功,有人认为身体健康是成功。你对“成功”是如何认识和理解的呢?成功又与哪些因素有关呢?
请以“成功”为话题,写一篇文章。要求:①立意自定;②文体自选(诗歌除外);③题目自拟;④600字左右。
写作提示:本文题选材范围很广泛,但是要想写得出彩,确实有点难度。写这种话题由抽象名词构成的作文时,同学们可运用“添加因素法”来化虚为实,限定写作的角度和范围。可在“成功”前面添加词语,也可以在其后面添加词语,如拟题为“奋斗铸就成功”“成功的背后”“成功的秘诀”“写给成功的一封信”等。这样你便会发现,切入的角度越小越容易写作。
2.请以“尝试”为话题,写一篇不少于600字的文章。要求:①自选文体(诗歌除外);②题目自拟;③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校名、人名。
写作提示:“尝试”,是一个很抽象的话题。同学们先仔细想想,“尝试”二字的背后其实隐含着“奋斗”这一动词,理解了这一点的,再确定写作对象:究竟是写自己,还是写他人呢?也许你觉得这些角度都不够新颖,那就转换一下思路,用童话的形式构思吧!比如站在植物的角度,写一粒种子尝试成长的过程。如此构思,该是与众不同吧。然后根据这个构思,按事件的发展顺序来行文,可以写一粒种子从沉睡在泥土里到在泥土里挣扎,再到破土而出。为了让文章具有创新的色彩,写作时若能用“梦里的沉睡”“痛苦地挣扎”“阳光下抽芽”作小标题,写作难度自然就不大了。
3.闻一多在《色彩》中吟道:“生命是一张沒有价值的白纸,自从绿给了我发展,红给了我情热,蓝教给我以高洁,粉红赐我以希望,灰白赠我以悲哀……从此以后,我便溺爱于我的生命,因为我爱它的色彩。”人生的色彩无不从一张白纸开始,人们用心中七彩的笔,描绘出属于自己的色彩。
请以“为生命着色”为题,写一篇文章,自选角度,文体不限(诗歌除外),不少于600字。
写作提示:写作此文,审题很关键。“色彩”一词在《现代汉语词典》上的释义是:(1)颜色;(2)比喻人的某种思想倾向或事物的某种情调。选择它的本义与引申义、比喻义来写都不跑题。然而,在立意上还是有高下之分的。
最好的立意一定是在“色彩”的引申义或比喻义上展开,而在本义上做文章则不能体现命题者的命题意图了。如果同学们立意时能把握“着色”意即人奋斗的思想历程和结局,则扣题准确,且容易出新,为最高立意。
比如从“色彩”的释义(2)出发,可写人的诸多优良品质:珍爱生命、博爱善良、正直无私、乐于奋斗、顽强不屈、淡泊名利等真善美的一面,来抨击横行霸道、自私自利、趋炎附势、虚伪做作等假丑恶的一面。在具体写作中,将“色彩”巧妙地融合在各种品质中,“拉”来历史英雄、文化名人助阵,将自己对生命色彩的理解(强调“大我”)作具体的阐释。
精品素材
【名人名言】
1.对于懒惰的惩罚不仅仅是自己的失败,还有别人的成功。——[美国]牛 顿
2.取得成功应靠自己的行动,而不是靠他人的恩宠。——[古罗马]普拉图斯
3.如果你要获得成功,就应当以恒心为友,以经验为顾问,以耐心为兄弟,以希望为守护者。
——[美国]爱默生
4.成功之道,在于你为获得成功所做出的积极努力,而不在于预先就衡量这种成功的价值。
——[美国]赫兹利特
5.成功之花,人们往往惊羡它现时的明艳,然而当初,它的芽儿却浸透了奋斗的泪泉,洒满了牺牲的血雨。——冰 心
【事例素材】
1.把梦想钉到墙上
他12岁随亲戚到美国边工作边读书。他曾经做过18份工作,卖过菜刀,卖过汽车,当过餐厅服务员……在他20岁的时候,他的存款还是零。
一次,他在车展上,看到了一辆令他羡慕不已的奔驰S600,他站在车子旁边,让太太给他拍了一张照片,并把这张照片钉在墙上。
后来,他经商不断走向成功。他的助理向他讨教成功的经验时,他说:“你若想成功,就给自己贴个梦想板。”说着他从一个纸袋里拿出了那张自己和奔驰S600的合影,照片上有被钉过的小孔。他接着说:“以前一直觉得它实在太贵,不敢想,不能买,后来,就把它钉在梦想板上,天天看,并朝这个目标奋斗,最终实现了梦想。”
他说自己一直把梦想贴在墙上,实现一个就收起一个,放到抽屉里。从小目标到大目标,最后他将自己所定的目标基本上都实现了。现在他成功了,身价已数亿。他的著作,他的录音,他的课程内容都被人们疯狂地收藏。他就是当今华人中最著名的成功学专家陈安之先生。
2.程相文:一粒种子改变世界
有这样一个人,48年里,他度过了94个夏天;48年里,他孤身一人在外地度过了46个春节。孩子出生,他沒能第一时间看到;父母去世时,他沒能赶上送终;老伴离世,他沒能陪在最后一刻……76岁高龄的他把毕生的精力奉献给了玉米育种。农业部部长韩长赋号召全国农业系统向他学习。他就是那位被温家宝总理称为“忘不掉”的“老程”程相文。他是国内著名的玉米育种专家,目前是河南省鹤壁市农科院院长。因为在玉米育种领域做出了卓越贡献,程相文荣获“CCTV2011年度三农人物”特别大奖。
程相文1964年选择去海南培育玉米新品种,常年往返于河南和海南之间。海南的夏天异常炎热,晴天一身土,雨天一身泥,是他多年育种工作的真实写照。伴随程相文的则是孤独、寂寞、炎热和蚊虫叮咬等恶劣条件,有时甚至面临意想不到的危险。蛇虫鼠蚁,这些程相文已经司空见惯了。硕大的蚂蝗钻进肉里,是很多人见都沒见过的,更不要说亲手把蚂蝗拔出来,可是对程相文来说,从腿上拔除还在吸着血的蚂蝗是家常便饭。
工作上,程相文是一个“拼命三郎”;生活中,程相文也甘于清贫,居陋室、钻田地、啃大饼、喝玉米糊。他还多次“拒官”,并把多年所得累计900余万元奖金全部用于科研……
48年来,程相文获得47项科技成果,引进和选育了39个玉米新品种。“浚单20”目前已成为河南第一、全国第二大玉米种植品种,“浚单”系列玉米品种累计推广达2亿多亩,增加社会效益150多亿元,成为玉米育种界的神话。因此,农民们亲切地称程相文为“致富财神”。
3.“外语哥”8年学会10门外语
新年伊始,网上一篇总结自己8年来成功自学10门外语的日志,让一位同济大学的学子走红网络。这位被称为“外语哥”的语言狂人对记者说,他的学习动力源自掌握一门语言后的成就感,而在谈到自己的感悟时他称:“我们每个人永远不知道自己真正的能力。”
记者了解到,这位叫李路的大四学生学习第二外语日语还是在他上初二时的暑假,而学习的理由也很简单,因为喜欢“红白机和日本动画片”,他就琢磨着怎么把这些东西看懂。日语攻克之后,他一发而不可收,又先后自学起意大利语、法语、西班牙语、葡萄牙语、德语、阿拉伯语、泰语和韩语。现在他坦言,这些语言操练起来,英语和日语是最纯熟的,能和他人流利交流,且能无障碍看原声电影;而他认为最难的阿拉伯语,目前也能熟练到与人进行日常基本对话。
李路管他学习外语的方法叫“磨耳法”,就是多听,疯狂时就像白领上班一样,每天听8个小时外语广播。一些小语种,他在网上找不到充足的自学资料,就在一款语言学习软件上磨时间,这让他省去了背单词的烦恼。
究竟是什么支撑着李路8年来坚持学习10门外语?李路说,是成就感,而且是通过自学获得的成就感。他善于总结学习外语的规律,语言之间的天然联系给学习和记忆带来了正面影响。很多词汇的拼写十分相近,联想记忆起来很容易。此外,李路还把学习外语和欣赏外国歌曲、电影、文学作品等联系起来,这让他的语言学习少了枯燥,多了乐趣。他把这种学习当成了一种享受,乐此不疲。从李路的事迹中我们可以看出人的潜力是很大的,只要善于挖掘,谁都会有不凡的成就。
片段欣赏
1.扎伊特又进行了深入的观察,发现每一窝都有这样一只好动的兔子。他干脆把所有笼子全部打开。真如他所想,这些好动的兔子焦急地往外跑,吃草喝红水,而其余的都待在笼子里,等着扎伊特喂食。
就这样两个月后,扎伊特得到了意外的收获,这些总往外跑的兔子,面部变成了五颜六色。惊喜之余他专门到坎大哈请教一位动物学教授。他将这一现象描述后,教授给了他明确的答案。教授指出,这种兔子生来面部就有颜色,但要保持这种颜色是有条件的,必须要吃羊根草和红矿水调整体内激素,而且必须疯狂地锻炼身体,调节身体机能。一窝兔子的个性不同,但总有一只兔子懂得美丽,它就会不断地……
——程 刚《美颜兔的成长之路》
点读:美颜兔在成长之路上,为了让自己变美,一直在努力调整自己,最终得到了美丽。从中我们懂得,在成长的历程中,每个人都是一个具有良好潜质可供发掘的毛坯,但最终要想成为精品,还要我们懂得雕琢自己,乐于奋斗。
2.我还认识一位长者,他一生经历过许多大灾大难,战争年代负伤,险些丧命,“文革”期间更是挨批九死一生,再后来又因无心之失坐过几年牢,都以为他会就此消沉,毕竟风平浪静之后,已入暮年。可是这位长者,留给我们的,不只是那些苦难经历,而是他所创造的一切辉煌。他是本地著名的企业家,也是优秀的历史学家,更是出色的诗人。他的生命中狂风不断,正是如此,却让他的人生掀起了惊人大浪,达到了自己的人生高度。
很欣赏这位老者说过的一个词:如风展水。一个“展”字很是生动,清风展开水面,就像厄运展开生命的辉煌旅程,风和厄运成了一种助力,而非险阻磨难。是啊,如此一来,无论层层涟漪抑或浪涛滚滚,都会让人赏心悦目或叹为观止。而水本身,也充分展现了自己的魅力与价值。
——包利民《如风展水》
点读:孟子说:“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人一生中免不了会遇到种种磨难与挫折,如果我们心生怯懦,产生畏难之心,就会被磨难与挫折击倒;如果我们用坚定的意志和信念对待磨难,种种磨难与挫折就会变成人生的一种助力,让我们在与挫折的搏斗中展现奋斗的魅力与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