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传和 谭 璐 蔡婕萍
湖南省、甘肃省分别作为中部和西部地区的劳动力输出大省,在农民工返乡潮形成之后积极鼓励农民工返乡创业。在技术培训、创业指导以及提供相关创业优惠条件等方面开展了一系列活动,通过推动农民工返乡创业以拓展湖南省和甘肃省的农村地区农民就业渠道,增加农民收入,对当地经济发展带来积极的影响。为真实了解农民工返乡创业的收益相关状况,我们选择湖南省和甘肃省为调查地,将其作为中部地区和西部地区的代表。具体情况为以下几个方面:
1.调查县域范围:每个省我们选择5个代表县作为调查点,代表县的选择标准是:(1)农民工外出务工占当地劳动力30%以上;(2)农民工返乡人数占外出务工人数的10%以上;(3)代表县的平均经济状况能够一定程度上代表全省县级的平均水平。湖南省的调查点是:望城县、浏阳市、双峰县、宁乡县和桂阳县。甘肃省的调查地点是:山丹县、白银县、甘谷县、民勤县和武山县。其中湖南省共发放问卷400份,回收有效问卷393份,甘肃省共发放问卷350份,回收有效问卷300份;共访谈返乡创业农民工67人。
2.调查对象:一是当地政府部门,包括劳动和社会保障局、工商局、镇政府等,主要采取访谈形式进行调查。二是返乡创业农民工,调查采取问卷调查和访谈调查形式;其中对返乡创业农民工问卷调查是通过各不同创业类型企业选择作为调查对象,包括当地的创业典型企业和个体商户。
3.调查主要内容:调查问卷主要内容包括了返乡创业农民工的个体特征情况主要为创业基本情况、创业收益情况和对创业环境的评价情况等内容。
1.性别年龄情况
在本次前往湖南省和甘肃省的样本调查中,男性受访者为315人,占45.45%,女性受访者为378人,占54.55%。受调查的返乡创业农民工的年龄结构情况为:平均年龄32岁,年龄跨度为20-55岁,其中20-24岁的占14.28%,25-29岁的占29.44%,30-34岁的占据19.48%,35-39岁的占19.48%,可见20-39岁这一年龄段的返乡创业农民工占据了82.68%,成为了返乡创业的主力军,而45岁以上的返乡创业农民工仅占5.63%。就湖南省和甘肃省对比来看,女性受访者都超过了50%,同时返乡创业农民工的平均年龄上没有明显差异,分别为31.54岁和32.6岁。见表1。
表1 返乡创业农民工的性别和年龄构成
就男性和女性的农民工创业者年龄来看,两者有明显差别,男性返乡创业农民工平均年龄为35.47岁,女性为29.02岁。从年龄性别统计可以看出,30岁以下女性返乡创业者比例明显高于男性,而在35岁以上高年龄段女性创业者明显低于男性。这种差异可能与男女农民工自然生理和所从事不同职业以及家庭环境有一定联系。对于女性而言,30岁之前大多进入婚育年龄,外出务工人数减少故回乡创业者居多,而就男性而言,他们更多在外从事体力劳动,年龄较大感觉吃力再回乡创业。
2.婚姻家庭情况
根据调查结果显示,有近一半的返乡创业农民工为已婚者,其比例为44.59%,其中有24.24%是夫妻共同创业。同时,亦有42.86%的返乡创业者是未婚者,离婚等其他情况者占据12.55%。同时,从农民工的子女情况来看,有54.69%的返乡创业农民工拥有子女,其中子女数为1-2人者占据比例49.49%,基本符合我国计划生育政策;而无子女的返乡创业农民工有45.31%。具体情况详见表2。
表2 返乡创业农民工的婚姻情况
由上表可看出湖南省和甘肃省的返乡创业农民工婚姻情况有差异,湖南省的返乡创业农民工已婚者居多,而甘肃省的状况正好相反其未婚者比已婚者较多,而且离异情况的农民工创业者比湖南省的多6.49%;从有无子女情况来看,甘肃省返乡创业者有子女和无子女人数的差异比湖南省的差异要高4.48%。故根据家庭环境状况来看,未婚者多为较年轻的农民工,而有离异状况的多为年龄较大的农民工,已婚情况者则居中;拥有子女者家庭负担相对较重,能够承受的风险能力较弱,故两省的情况差异可能会影响返乡农民工的创业情况差异。
3.返乡创业农民工的受教育情况
农民工的受教育情况程度是衡量农民工素质的重要方面,拥有较高的文化程度则意味着返乡农民工在创业时对市场、技术以及风险等方面学习能力较强,即是创业者的重要社会资本。根据调查统计分析,总体返乡创业农民工受教育程度一般,85.28%的农民工文化程度在高中以下(包括高中),其中占最大比例的是高中文化程度的农民工,为48.48%,小学文化程度以下的农民工仅有4.33%,所占比例较少,但专科以上水平的农民工也仅为14.72%。见表3。
为了量化受教育程度,项目组以受教育年限代表其受教育程度,故一般小学、初中、高中、专科的受教育年限为6、9、12、15年,则这次调查样本中的农民工平均受教育年限为11.21年,接近于高中毕业水平。其中湖南省的返乡创业农民工平均受教育年限为11.47,高于甘肃省的返乡创业农民工平均受教育年限,比较来说,湖南省的文化教育环境要优于甘肃省,故两省的返乡创业农民工调查情况有所差异。
表3 返乡创业农民工受教育程度情况
从性别来看,男性农民工平均受教育程度与女性亦不同,统计发现男性返乡创业者平均受教育年限为11.05年,女性仅为9.38年。从农民工的性别与学历构成来看,初中学历女性返乡创业农民工明显高于男性,占据36.9%,而高中学历男性返乡创业农民工明显多于女性,占19.05%。据受访情况,湖南省和甘肃省农村普遍存在女性未读或未读完高中就外出务工的情况,而男性则多为读完高中就外出公务,这是由于农村中小农意识家庭所造成的,这在一定程度上也影响了男女性别在创业收益上的差异。
1.外出务工情况分析
返乡创业农民工的外出务工情况能够在一定程度上体现其见识广度和技术状况,从外出务工时间来看,外出务工为1-10年的农民工占据了80.95%,而外出务工长达20年以上者仅占3.03%,可见大部分返乡创业农民工在外务工的时间并不长,更有部分农民工在外务工半年时间左右就回乡进行自主创业;从其在外务工从事行业来看,有91%的农民工从事第二、三产业,比例分别为57.57%和33.33%。其中制造业占据31.6%,建筑业占据25.97%,服务业占据24.24%,商业占据9.09%,其他占据9.09%。见表4。
从上表可见,在外出务工时间年份上湖南省和甘肃省的农民工外出时间分布没有明显差异,皆为外出年份越长,返乡创业者人数越少;而在外出从事行业分布方面有所不同,甘肃省返乡农民工在外务工时所从事行业为建筑业和制造业者最多,湖南省返乡农民工在外务工从事行业最多的为制造业和服务业,而这三大行业则集中了大部分农民工,也基本反映了农民工外出就业的行业集中趋势。
2.创业事业特征分析
返乡创业农民工的创业事业特征主要从创业行业和创业规模方面分析,在返乡创业农民工创业行业来看,66.82%的农民工从事第三产业,15.59%从事第二产业,从事第一产业的农民工为8.66%,而从事一系列如农产品加工等新兴产业的占据8.95%。据对部分政府调查得知,已有当地政府如山丹县等出台了一系列引导返乡创业农民工从事新兴产业的政策,且这种政策延伸发展是当地以优化产业结构发展当地经济的主要趋势,其中湖南省的农民工和甘肃省农民工的创业行业分布差异不大,趋势一致。见表5。
根据调查问卷,用返乡创业农民工的人力资本投入代表创业规模。由上表创业规模分布看,样本整体的创业规模较小,61.62%创业农民工的劳动力投入仅为1-3人,其创业性质大部分为个体商户,而创业规模为100人以上的仅占5.48%,且据调查创业规模较大的返乡创业农民工大部分有政府的扶持。从返乡创业能提供的平均就业岗位数量来看,样本整体平均一个返乡农民工创业则能够提供6.7个直接就业岗位,而湖南省平均一个返乡农民工能提供7.31个直接就业岗位,比甘肃省返乡农民工创业提供平均多约1.4个直接就业岗位,故湖南省返乡创业农民工的平均创业规模比甘肃省创业规模略大。
3.创业过程分析
根据创业学的创业历程分析,将创业过程分为创业项目的产生(即信息搜集)、创业项目的实施(即资金、人力等的投入)以及创业过程遇到的问题三大部分。第一,从创业项目产生情况来看,创业项目产生来源位列第一的是返乡农民工自己的观察,主要从外出打工时的想法,占据53.54%,其次是农民工从亲戚朋友的建议中所得创业项目想法,且这种创业想法来源大部分的创业形式是合伙创业,所占比例为32.47%,同时有14%的返乡创业农民工的项目产生来源是通过政府扶持或者政府相关部门组织的创业培训中所得;第二,项目实施情况主要从资金投入渠道分析,依据调查结果,有44.16%的返乡农民工的创业资金是自己外出务工积累所得,其次有较多的返乡农民工的创业资金来源不仅是自己务工积累,而且还有的是亲朋借款,占据比例为34.63%,而通过银行贷款和政府资助来获得资金的创业农民工较少,分别为14.86%和6.35%;第三,从创业过程中所遇到的问题和困难来看,目前返乡创业农民工所遇最大难题的是资金短缺问题,占46.46%,其次是创业环境不理想其中包括当地消费水平不高、房租房价较高、物流人流不够、公共设施配备不齐全等问题,认为此类困难是其创业瓶颈的农民工占31.89%,而选择技术落后和人才短缺为创业难题的返乡创业者为12.12%和9.52%。
表4 返乡创业农民工外出情况分析
表5 返乡创业农民工的创业事业特征分析
可见政府对返乡创业农民工的创业支持仍然较少,如创业项目开始的信息提供、创业中的资金扶持以及创业环境的不理想问等,这都凸显了农民工返乡创业中政府的重要性。而从湖南省和甘肃省情况比较来看,农民工创业过程的分布情况相似,差异不明显。
由上分析可知政府在农民工返乡创业中从创业培训、资金投入、税收以及公共设施配备等方面影响到创业的收益,故调查组通过调查问卷真实获得农民工返乡创业中的政策环境评价情况,主要从创业手续办理复杂情况和专门针对农民工返乡创业的政策执行度情况分析。从创业过程中手续办理的情况来看,有66.67%的农民工认为返乡创业的手续办理情况并不复杂,依然有33.33%的返乡农民工认为创业过程中的手续办理非常复杂,可见政府的有关部门在办理创业手续时仍有不规范、不统一现象存在。从各地政府在出台针对农民工返乡创业就业政策执行情况看,整体政府相关政策执行情况并不乐观,仅有50.22%的返乡农民工认为政府政策都完全执行或部分执行了,有41.13%农民工认为政策完全没有执行,且有8.66%的返乡创业农民工并不知道当地政府出台的政策情况,这说明当地政府政策的执行度并不高。从另一方面来看,通过访谈调查,大部分农民工对政府出台的政策条款都有所了解或已经受益,但仍有部分农民工对当地政府的政策条款模糊不清甚至完全没有听说,甚至有部分农民工创业者认为某些政策仅为摆设,并没有落实到真正返乡创业的农民工。从两省情况比较而言,湖南省返乡创业农民工对当地政府政策环境评价比甘肃省政策环境要略好,手续复杂程度较低,政府出台的利好农民工创业政策落实程度较好。见表6。
通过以上湖南省及甘肃省的农民工返乡创业整体情况的统计分析,调查组认为农民工创业收益受微观层面上的个人因素、中观层面上的创业过程因素以及宏观上的政策环境因素的影响。见图1。
在本研究中,因行业分布比较局限,不方便量化处理故不考虑创业行业因素。个人因素方面包括:(1)性别,为虚拟变量(男 =1);(2)年龄,为定距变量;(3)受教育程度,通过受教育年限表示,为定距变量。创业环境因素则包括:(1)外出经验,用返乡农民工在外务工的年限表示,为定距变量;(2)创业经验,为虚拟变量,用是否第一次创业表示(有过创业经验=1);(3)资金投入,为定距变量;(4)人力投入,仅用劳动力数量表示,为定距变量。第三方面政策环境则用手续复杂程度表示政策环境的好坏,为虚拟变量(手续不复杂=1)。模型结果
据Logistic模型要求选取上述因素实证湖南省和甘肃省的各因素差异与创业收益差异的相关程度,模型结果见表7。
表6 返乡创业农民工对政策环境评价分析
表7 农民工返乡创业收益的影响因素(Logistic Regression)
综上可见,就湖南省而言,首先是资金投入,其次是外出经验,再次是农民工的受教育程度;就甘肃省而言,最重要的影响因素是人力投入,其次是资金投入,再次是农民工的外出经验情况。
鉴于湖南省和甘肃省情况能在一定程度上映射我国中部地区和西部地区返乡农民工创业情况,调查组根据以上统计分析以及模型结果,从农民工自身微观层面以及政府宏观层面上提出相关政策建议,为农民工返乡创业提高收益,增加个人收入,通过创业带动就业以带动当地经济发展提供参考。
首先从农民工自身情况看,在众多返乡农民工中,进行返乡创业且创业成功的农民工仍然占少数。在项目组调查中发现,部分农民工缺少创业的经历,创业意识淡薄,盲目跟风,未能有较好的创业项目或者较高的创业收益。故农民工要不断提高自身素质,充分利用市场资源和家乡资源,在市场意识、风险意识上补充相关知识同时坚持“干中学”精神;积极获取市场以及政府政策等信息,以积极心态参与到劳动保障部等相关部门组织的技能培训和创业培训中去;拓宽自身的人际交往关系,利用返乡优势降低人情成本;寻求政府资助或者扶持,拓宽资金来源渠道,积极和政府交流以获取好的项目或者建议等。
其次从政府政策情况看,要提高农民的个人增收,大力发展农民工返乡创业是其有效途径之一,要吸引农民工返乡提高其创业收益需要从以下方面入手:
1.培养创业意识,优化创业平台。其一,政府应树立创业典型代表,对创业典型进行表彰宣传,总结其经验,扩大其示范作用,营造创业氛围;政府要落实各种优惠政策,在信息咨询等方面多为农民工创业开辟绿色通道,同时要打破行业性垄断,为农民工创业提供一个公平竞争的环境,维护农民工创业;同时依据模型结论,政府应当对于农民工创业中具有潜力的项目进行资金扶持或者资金投入,从而解决农民工资金问题;其二,银行以及其他金融机构可以对返乡农民工创业的给予贷款优惠或者降低贷款门槛,从而减少农民工创业的资金风险。
2.加强创业培训,破解创业难题。根据模型结论得出农民工返乡创业急需要技能、知识的补充及有相应能力的人力资源。湖南省和甘肃省在农民工返乡热潮时部分当地政府有开展过一系列创业培训项目,但大多数创业培训为短期的单一技术能力培训。此类创业培训对于农民工的技能有一定影响力却忽视了对农民工的创业能力、市场意识能力的培养,导致部分农民工掌握了技术但创业项目未能成功。要建立较为完善的农民工创业培训机制,笔者认为:第一,政府推出的培训项目有全套的培训计划,其中包括一般的技能技术培训以及市场意识、市场风险培训和创业规划等。第二,创业培训要有全程性,即在创业之初,培训机构应对农民工的创业项目进行市场分析并提供建议,降低农民工创业的风险;在创业过程中,政府可让相关农业职业院校、技术推广机构、政府劳动力保障部门等为创业农民工提供创业指导,在技术职能等方面提供后续服务或者为需要相应技能的农民工创业者提供人才供求平台;在创业成功后,可建立返乡农民工创业交流中心,让已开始创业的和有意愿创业的农民工进行相互沟通,交流市场信息,提供项目供求平台。从以上两方面进行完善,可使得政府以及相关组织的创业培训真正对农民工返乡创业提供一条龙服务,时刻为农民工返乡创业破解相关创业难题,达到创业培训目标。
随着传统文化以及传统特色越来越受到重视,发展具有本土特色的项目和产业越来越受到市场青睐,对于农民工返乡创业从事项目有以下建议:首先要因地制宜,充分利用本土特色资源,且政府应当鼓励返乡农民工创业从事当地的传统工艺和特色产业,使得当地资源优势能够有效地发挥,形成传统型产业链;其次,在注重第三产业发展的同时也要加快农业产业化发展,湖南省和甘肃省是农业大省,在农产品方面具有比较优势,因此返乡农民工亦可结合当地农业资源和相应的农业技术从事农产品加工业,使得当地的农村产业链向第二、三产业延伸,并且带动其他相关的各类服务性行业,拓宽农民工创业渠道,是双赢政策。
[1]胡俊波.困境与突破:扶持农民工返乡创业的理论分析框架[J].农村经济,2009(6):113-116
[2]肖莉.返乡创业大有可为.中国统计[J].2009(5):26-27
[3]杨鹏,陈林秀,曾正清.农民工返乡创业文献综述[J].决策与信息,2010(8):96-97
[4]刘庆宝.金融危机背景下农民工返乡创业条件分析与对策思考[J].2009(10):81-84
[5]李含琳.对我国农民工返乡创业问题的经济学思考[J].青海师范大学学报,2008(5):45-48
[6]赵曼,刘鑫宏,顾永红,农民工返乡创业发展规律、制约瓶颈与对策思考——基于湖北省15县67名返乡创业者的纪实调查[J].湖北经济学院学报,2008(6):37-41
[7]白南生,何宇鹏.回乡,还是进城?——中国农民外出劳动力回流研究[M].北京: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