季 飞
(徐州工程学院,江苏 徐州 221008)
教师专业自主发展是相对于教师的被动性、消极性、规定性发展而言,它强调教师专业发展过程中表现出的主动性、自觉性和独立性。[1]过去的教师一直作为教育政策或教育理论的被动实施者,按照一定的教学规划、依照一定教学纲要完成教学活动。新世纪的我国教育要求教师要从教育的“施行者”转变为“建构者”,从以前的“教书匠”变为研究教育活动的专家学者。教师自主发展是指教师主动自觉的实现自己的专业发展,即教师在职业活动中,依据社会认可的教育价值观,按照自己选定的专业方向和确定的目标,不断提升专业独立发展的能力和适应专业发展的个性的动态过程。[2]但是,以往教育研究者把过多的人力、物力放在实施教师培训等方式,促使教师实践经验的增长和教学水平的提高。因此教师专业主义的技术层面得到了强调,而不是职业道德层面——也就是支撑教师职业感很专业主义理想的个人使命和价值承诺[3],忽视了促发教师发展的自主性的内在情感因素。教师情感是指教师因对教师职业的相对认同和教育工作满足教师需要的程度而产生的内心感受,并由此表现出来的一种外在情绪。认同对人们的存在起着重要的作用,认同是人们精神稳固的源泉之一。[4]教师的情感认同就是因教师对职业的喜爱与满足而产生对教学活动进行高层次的探索,对自我高标准要求的一种主动、积极的态度。从中小学教师情感认同的视角出发,可以更好地促进中小学教师自主专业发展。
此次问卷调查主要是为了了解当前徐州中小学教师自主专业发展的现状,经过小组成员研究,我们设计出一份单选和多选问题相结合的调查问卷。为力求得到最真实的情况,课题小组成员对徐州地区下辖的各类中小学进行了走访,并对徐州中小学教师发放调查问卷216份,经过整理最后获得有效问卷172份。此次问卷调查分为封闭式和开放式两种形式。其中封闭式调查的题型均为选择题(单选题与多选题),开放式调查的形式为访谈。问卷选题涉及教师职业情况中的以下六个方面:教师自主发展的意愿,教师自主发展的能力,教师自主发展的行为与策略,以及影响教师自主发展的因素,期望能对徐州中小学教师自主专业发展情况进行摸底。
通过问卷调查等形式的调查发现,现中小学教师自主专业发展有了很大成效,同时也存在诸多问题。这些问题都体现在教师的情感认同方面,具体如下。
仅有不足百分之四十的人对教师职业很满意,有近二分之一感觉一般,其余的竟然有改职业的想法。具体如下:
表一
这是了解教师情感认同的起点,也是教师最为原始的想法,并且将对专业自主发展产生重大影响。这里的从事教师的原因“不纯”是指,大部分教师并非由于对教育事业的热爱才加入教师的行列,而是有其他因素。
表二
对教师自主专业发展的兴趣直接来源于教师的内心,是教师情感认同缺失的重要体现。调查显示不少数教师对自主发展持无所谓态度。
表三
教师应该是乐于从教、关爱学生、善学教学、勇于奉献,并为此而感到无上自豪的群体,教师身兼的多重素质要求,正是教师情感由里向外的表现形式。通过以上数据分析,我们可以发现:徐州市中小学教师从事职业的动机很复杂,在追寻自主专业发展中表现得不够积极,对教师职业的满意度不高;大部分教师的选择专业自主发展的目的是趋向于功利主义,对自主发展缺乏兴趣,并且在自主专业发展的规划与实施的过程中只有少数人目标明确并积极付诸行动,很大程度上只是流于形式。这都是影响教师情感认同产生的重要原因,说明教师专业自主发展的“条件”不充分,专业发展的动力不足,以及教师情感追求不明确。
教师情感认同是一个心理学概念,表现为对教师职业的喜爱及对教师职业的积极性评价,教师只有发自内心地喜爱教师这一职业,乐于从事教师这一行业,认同自己教师的身份,才能激发内心对职业成长的兴趣与追求。同时认知是认同的先知,只有充分地认识到教师职业的价值,了解教师的社会作用,才能真正清楚自己的专业成长方向,积极主动去提高自己的专业水平。教师作为人类心灵魂的工程师,承担着培养祖国接班人的伟大重任,要充分认清教师与其他职业的不同。若老师仅是把教师职业当做谋生手段,死板地完成固定的教学任务,只能成为一个无追求的“教书匠”,无法达到新教育目标的要求,注定会被教育事业淘汰。反之,如果老师清楚教师职业定位,具有积极的价值取向,对教师职业怀有喜爱之情、荣耀之感,则肯定会在从教道路上积极进取,不断发展。
对从事教师的人来说,在教学过程中总会遇到许多烦恼,这可能会影响教师工作的积极性,而支撑教师克服困难,排除烦恼正是教师的情感认同。教师自主专业发展需要教师的情感认同,它是教师工作中前进进取的内在动力,一方面,情感认同有助于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主动是进行再学习,以最高的热情去积极进行教学活动,自觉增强自身专业素养,提高教学能力。另一方面,教师的情感认同促进教师与学生的交流,激发教师对学生的热爱之情,增强了教师的职业信念。情感认同不仅是对教师自身的认同,还是对学生的认同。因此,情感认同在教师自主发展的道路上的力量之源,使教师专业发展由被动走向主动,情感是教师专业发展拥有生命活力,教育充满力量。[6]
教师专业自主发展,发展的不仅是专业理论知识与教学实践能力,还有教师的情感。不能回避情感层面,只有情感才能充当人的内在尺度,才是教育走向创造、实现价值理性的根据。[7]情感的发生伴随着教师成长的过程,随着时间的推移,由情感认同而产生的推动因素逐渐转化为教师人格表现,人格化作为情感发展的最高阶段,人的精神发展是最高阶段是价值观及态度内化为比较稳定的人格。[8]这种人格的形成,是教师专业发展的最高层级的内在体现,并将继续影响教师一生的积极发展。这一阶段的教师,不再注重工资的多少、教师地位的高低,更不会把教师职业当做一种谋生手段,而是追求内在的幸福与满足,沉浸于教育的伟大事业中,为教师教学而自豪。这个阶段教师专业发展将更偏重于内心情感的激发,更追求一种情感上的满足。
教师专业发展需要以学科知识和教学技能为基础,但是教师对教育事业的热爱、对职业的认同,才是教师专业发展的重要保障[9]。职业认同包括正确认识教师的社会地位、看清教师职业的魅力。实验调查发现,不少初为教师者,由于没有认清教师地位的重要性、教育事业的神圣性,而对教师职业缺少兴趣,发展热情不高。增强教师职业认同需要教师对教学理论知识的认真学习。具有作为教师的理论知识,这是成为教师的前提,也是职业认同是开始。首先,理论的学习使得教师获得的进入教师行业的“资格证”,这个过程既是自身知识的增长过程,又是自我个人认同的爆发的过程,从而在内心产生一个坚定意识——“我能胜任教师这关荣而具挑战的职业”。这样的自信就是来自我们对理论知识的充分学习。其次,理论学习能改变我们对教师职业的态度,通过对教育事业发展的了解,对教育师范专业的深入学习,有利于我们发现教师职业魅力,有利于加深教师对职业的热爱,同时也有利于激发从事教师职业的挑战性,增强教师职业信念。
教师对职业认同是教师情感认同中最易产生的,但同时我们也应该认识到,职业认同的产生也需要一个长期的过程。教师理论知识的学习是提高教师职业认同的重要因素,而理论的学习的形式和机会有很多,新教师应积极与有经验的教师多交流,主动学习,珍惜各种学习机会。在理论知识的学习过程中,教师应注重自我吸收,内化为自己的理论认识,从而增强教师职业认同,激发从教兴趣。
教师道德认同实质上是教师自身对教育本质、教师职责和教师行为的一个内省过程,包括道德理念认同和道德行为认同两个层面[10],道德认知是通过理论学习而来,通过教学实践而得到强化;道德行为是道德认知在具体实际生活行动中的行为表现,这需要我们不断实践,才能得以完善。首先,在科研实践中,处理好教师与学生的关系。教师间相互帮助,共同合作,共同在教师专业发展的道路上前进,在教师这一大家庭中,感受教师的荣耀感;教师在教学实践中,主要和学生打交道,在与学生的相处之中,看着学生慢慢成长的过程中,教师的内心会在道德层面上产生对学生的热爱之情,并由此升华为一种成就感。其次,在科研实践中,转变自己的教学观念,完善教学理念,强化教师道德认同。通过实践的打磨,教师会得到精神层面的满足,会愈发喜爱教师职业,提高对自身的要求,注重道德素质的提高,对教育教学抱有义不容辞的责任感,对学生也负有坚定不移的责任心。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认为:“如果你想让教师的劳动能够给教师带来乐趣,使天天上课不至于变成一种单调乏味的义务,那你就应当引导每一位教师走上从事研究的这条幸福道路上来。”苏霍姆林斯基强调科研对教学内心情感的积极作用,这对教师道德认同的形成具有重大的启示作用。
教师道德情感认同是教师情感的重要构成部分,在情感认同体系中具有重要地位。教师情感的获得通过理论的学习,在理论指导下,通过教学实践得到强化。情由心生,人们通常是在对事物的深入了解下才会产生情感,因此,教师道德认同并非一朝一夕得来,只有通过多年教学实践的历练,才能体会到教学的意义,获得内心的满足。
教师使命感是教师情感认同的最高境界,是教师专业发展在情感上的最高追求。教师使命感的获得是一种比较难达到的状态,而且它不是一种具有明确意向、可以追求的目标,它是通过个人的不懈追求所达到的“道”。[11]升华使命感需要教师在教学实践中不断进行反思,在反思后进行教学理念的创新。
美国教育家波斯纳认为,教师的发展是“经验”加上“反思”的结果。反思是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对自己的教学方法、教学理念的评价与思考,反思既是教师教学行为的再构,又是教师思想改变,能促进教师专业不断进步。教师在教学活动中的反思,是教师转变原有观念的过程,有助于教师从内心深处产生更为热爱教学的冲动,这种冲动表现为教师对教学活动更加积极主动,主动丰富自我专业知识,积极并乐于面对和处理教学中的挑战,对学生更为关爱负责,期待教学能取得大的成就,获得学生、同事、社会的赞扬,并形成一个良性循环,从而促进教师在自我发展的道路上迈下坚实的一步。创新是实践的基础上,对原来已有的失误或观念进行大胆的改变,它是教师行为的高级动作,新时期的教育要求教师不仅要善于实践更要敢于创新。教师的创新不仅是新知识新方法的更替,更是情感上的升华。教师通过教学的创新而产生物质难以满足的巨大幸福感与自豪感,更激发了教师内心的一种最为伟大、光荣的使命感。
[1] 李学武,张月华.江西高校体育教师专业自主现状及影响因素[J].教育学术月刊,2012,2.
[2] 王顺.教师专业化下中学教师自主发展现状和策略的调查研究[D].2005,10.
[3] 艾弗·F.古德森,专业知识与教师职业生涯[M].刘丽丽译.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63.
[4] 孙钰华.教师职业认同对教师幸福感的影响[J].宁波大学学报,2008.10.
[5] 列宁全集(第25卷)[C].北京.人民出版社,1988,117.
[6] 王凤英,柳海民.走向以“情”为根基的教师专业发展[J].教师教育研究,2012,5.
[7] 朱小曼.情感教育论纲[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8.58.
[8] 朱小曼.情感德育论[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5.
[9] 李科.提升教师职业认同的价值与策略[J].教育教师,2008.11.(总第76期).
[10] 夏聘庭.论教师道德修养的自觉自为[J].益阳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4.12.
[11] 张华军,朱旭东.论教师专业精神的内涵[J].教师教育研究,2012.5.
2011年江苏省高等学校大学生实践创新训练计划立项项目名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