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农村义务教育经费预算管理的思考

2012-07-13 05:12李超
决策与信息·下旬刊 2012年4期
关键词:农村义务教育

李超

摘 要 我国农村义务教育经费投入的来源主要是建立在由政府包干的基础上,但预算工作缺乏有效的依据和标准。为了提高农村义务教育经费使用的合法性、合理性、经济性,保证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改革工作的顺利进行,有必要强化经费的预算管理。本文以农村义务教育经费预算管理为出发点,分析了目前农村义务教育经费预算管理中存在的一些现实问题,并提出了相应的建议。

关键词 农村义务教育 经费预算 预算管理制度

中图分类号:F810.6 文献标识码:A

一、建立和完善农村义务教育经费预算管理的必要性

农村义务教育经费预算是农村中小学根据教育事业发展计划和任务编制的年度财务收支计划,包括教育事业费(即各级各类的学校的人员经费和公用经费)和教育基本建投资(建筑校舍和购置大型教学设备的费用)等。它反映农村教育事业的发展计划和发展规划,反映农村中小学对教育经费的需求,是教育部门预算的基础,是政府预算的重要组成部分。根据萨缪尔森对公共产品“效用的不可分性、消费的非排他性和非竞争性”的解释, 义务教育属于公共物品,但长期以来,农村义务教育经费一直得不到政府的全面保障。随着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推进,农村公共财政覆盖的范围扩大和公共服务资金的投入加大,农村义务教育经费现已全部纳入财政保障范围。中央财政2011年拨给地方教育款项中农村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部分资金预算566.3亿元。其中免费教科书资金129.4亿元、公用经费补助资金335.3亿元、中西部地区家庭经济困难寄宿生生活费补助资金58.7亿元、中西部地区农村中小学校舍维修改造资金42.9亿元。财政部要求各地按照有关政策要求,做好预算编制、政府采购、项目组织实施等相关工作,并确保地方应承担的资金及时、足额到位,保证农村中小学校正常运转。因此建立健全农村义务教育投入的长效机制势在必行。而农村义务教育经费预算的管理,直接关系到国家对农村义务教育的方针和政策的落实。对于明确政府的责任,规范政府的行为,保证义务教育的经费来源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

二、农村义务教育经费预算管理的现状

随着农村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改革的实施,农村义务教育投入大量增加,经费管理制度框架不断完善。但是,由于长期以来农村中小学预算财务管理基础较为薄弱等原因,经费管理仍然存在一些不可忽视的问题:

(一)预算管理的认识不到位。

按照《农村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改革中央专项资金会计核算暂行办法》的规定,我国实行各级政府、各部门及所属单位都应按照规定实行各级预算的编制进行预算。农村义务教育学校预算是单位预算,由县级政府教育主管部门进行预算。由于县级政府教育主管部门对经费预算管理重要性的宣传力度不到位、教育培训不够,致使农村义务教育学校对预算管理的重要性认识不到位,没有建立有效的预算管理机制,预算管理仅仅只限于形式上。

(二)预算管理体制的不完善。

目前我国农村义务教育经费预算是根据地方财政部门关于编制年度预算进行统一部署的。农村中小学校根据自身学校的基本情况和发展的需求,编制年度预算建议数, 上报给县级教育行政部门, 由县级教育行政部门进行审核、汇编报送县级财政部门。县级财政部门结合实际根据行政部门上报的预算数额,统筹安排农村义务教育学校的经费, 编制财政预算方案报给县级人民政府审定, 经批准后再由县级财政部门下达预算金额。在此过程中,由于缺乏实地考察,沟通和协调,通常仅仅只是根据上一年度的预算作为编制预算的基础,这种方法没有考虑到农村中小学自身的发展和师资力量的改进,有失公平公正,导致教育经费预算没有针对性和计划性,不利于农村义务教育事业的发展。有些学校为了获得私利,故意虚夸预算编制金额,使得实际教育经费预算执行困难。在农村义务教育经费预算管理的过程中,由于缺乏完整的预算控制机制,导致了预算约束不足。目前一些农村偏远地区尚未建立健全预算管理制度,有的虽有相关的管理制度,但形同虚设,并没有严格按照规章行事,使得教育资金利用的循环严重脱节。

(三)预算监督力度不够。

预算管理中强调预算经过人大批准后具有法律效力,必须严格执行,未经法定程序,无特殊原因,不得随意变更或追加。但由于没有建立相应的监督反馈机制,有些农村中小学在预算经费获得后,并没有按照所编制的预算项目进行收支活动,使得农村义务教育学校预算经费的执行效果比预期相差甚大。有些学校正常的教育经费被非教育支出所挪用,只对学校的人员发放经费,而拖欠教育设备款或基础建设维修费用等现象普遍存在。

三、强化农村义务教育经费预算管理的建议

针对上述农村中小学义务教育经费预算管理中存在的诸多问题,本文认为应从以下几方面入手建立和健全预算管理体制:

(一)提高对教育经费预算管理的认识。

目前我国中小学校财务管理以校长负责制为主,因此各农村中小学校长应提高自身对预算管理重要性的认识,同时在工作上要大力宣传预算管理在学校发展中的特殊作用,对学校财务人员进行系统的培训和学习,切实作好预算工作,特别是有关预算制度如何集体落实问题应全面理解。建立健全学校预算管理体制,严格按批复的预算抓好执行,合理合规使用资金,以预算管理为中心保证学校各项工作的顺利开展。只有及时正确地认识到预算管理的重要性,才能真正促进学校的全面发展壮大。

(二)完善义务教育经费预算管理体制。

省级财政、教育部门负责按照国家有关财务规章制度的规定,结合本省实际,制定本地区农村中小学财务管理规章制度以及经费管理、绩效评價等办法。按照《预算法》、《会计法》等的要求,结合本辖区内的实际情况确定统一拨款标准和追加变动余地,项目拨款要根据学校的实际情况, 汇总审核拨付, 并建立严格的项目资金追加程序,加大对薄弱学校的投入力度,合理分配中央和省级各项保障机制经费,建立公平合理的测算体系与高效透明的拨款程序。

县级财政、教育部门负责制定全县农村义务教育阶段中小学预算管理办法,并组织和指导预算的编制、执行、调整和决算等工作,定期向上级财政部门报告农村中小学教育经费保障管理情况。及时足额拨付保障机制资金。同时,县级政府拨款机构在具体拨款过程中还注重处理、协调与拨款有关的各部门、学校、家长、学生及其他相关人员之间的关系, 从而使规范化的拨款体制落到实处。

农村中小学校长应负责组织学校按规定编制学校年度预算制定学校内部财务管理制度,加强学校资产管理。对学校经济活动及财务收支情况进行控制和监督。定期公示学校财务收支状况,组织编制学校年度决算,进行财务分析,如实向上级部门反映学校财务收支状况,保证教育经费的透明和公开。

(三)加强义务教育经费预算监督力度。

农村中小学应建立起内部监督和外部监督相结合的预算管理监督体制来提高预算经费的绩效管理。内部监督主要是指农村中小学的全体师生应共同监督学校的预算管理活动,农村中小学应将学校每年度的预算、决算等项目公开公正透明,接受全体师生及学生家长的监督。外部监督指应加强审计部门、财政部门及教育主管部门的监督。加强预算的监督、考核力度,保证农村义务教育经费严格按照预算执行。根据“事前监督、事中监督、事后监督”的原则,应对农村中小学实际情况的预算编制、审核和批准的过程进行的监督检查,以确保编制的预算是否真实、科学, 内容是否具体,是否将最急迫、最重要、可行性最强的经费保证落实到位;对农村中小学预算执行的全过程进行监督检查,保证预算目标的顺利实现;对执行结果进行定期和不定期的检查,及时发现问题,揭露矛盾,总结政府预算管理中的经验教训。□

(作者单位:中南民族大学公共管理学院)

参考文献:

[1]顾昕,周适. 中国公共教育经费投入与支出的现实审视. 河北学刊,2010,03.

[2]黄杰.农村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的构建.中国农业教育,2005,2.

[3]姜洪祥. 略论当前基础教育经费存在的问题与改进. 财经界,2010,02.

[4]刘宛若,张杨.农村义务教育经费短缺的原因与对策.甘肃农业, 2006,3.

猜你喜欢
农村义务教育
农村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现状及对策
论撤点并校的深层矛盾及其平衡
农村义务教育财政体制变迁述评与思考
如何实现“供给侧改革”下农村义务教育的公平与平等
浅谈如何提高农村义务教育教学质量
城镇化背景下汉中市县域农村义务教育现代化内涵式发展策略探讨
农村义务教育九年级职普渗透通用课程的推广价值
贵州农村各类型家庭义务教育阶段教育成本分析
关于农村义务教育公平问题的思考及对策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