叶妙芬
摘 要:随着现代社会的发展,高等教育的改革,我国高等院校迅速地发展起来。但是由于高校的跨越式发展、管理的不善、投资的不合理以及政府资金投入的不足,造成很多高校财务存在着一定的风险。财务风险最终影响教育质量,新时期高校要及时做好财务风险的预测和防御措施,保证教学质量和提高教育事业的经济效益,保证高校的可持续性发展。文章就新时期情况下高校财务风险以及如何实行防范措施进行简单的分析讨论。
关键词:新时期 高校财务 风险 防范
中图分类号:G647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4914(2012)07-152-02
高校的财务风险是指高校在财务方面,由于各种无法控制或者是难以预料的原因,导致高校在进行教学教育活动中所获得的财务收益与原来预测的收益发生偏离,造成财务状况和财务成果遭受损失的危险。随着我国高等教育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化和高校间合并趋势的加大,高校的发展规模迅速扩大。高等院校的扩招,大学城的建立,政府投入的不足,经营管理的不善,高校的不合理投资等状况出现,高校的财务活动日趋多元化和复杂化,财务管理面临着新的挑战,所出现的财务风险也越来越大。高校分析自身的财务风险成因及其做好防范措施已成为财务工作的关键。
一、新时期高校财务面临的环境
1.网络信息技术和知识经济的发展。网络信息技术已经成为21世纪高校发展和建设的重大力量,网络化已在高校管理中得到进一步的利用和发展。很多高校已经在教学、人事、财务、固定资产、学生收费等方面实行网络化管理,在网上发布和查询信息,实行动态核算及远程实时在线监控等。近年来,经济全球化的速度加快,成为世界经济发展的主流,我国加入世贸后的教育业面临着激烈的竞争,我国高校要在竞争中创新财务管理,为竞争做好充分的准备。而知识经济作为一种全新的经济形态,人才教育更是知识经济的关键,知识经济也为高校的教育发展带来机遇和挑战。
2.逐步进入还本付息高峰期。1999年高校开始扩招,教育部提出“要大扩招三年,使高校招生人数翻一番”。1999年高校在校生人数413万人,2001年达到719万人,增幅达74.1%。招生规模已经从1998年的108万人增加到2001年的260万人,增幅达140.7%。如此大规模的扩招,高校为了满足越来越多新增学生学习和生活的需要,很多高校都在进行大规模的基础设施建设,扩建校园、增加学生宿舍、增添教学仪器设备,改善办学条件;增加师资力量,提高教学质量。这些都需要大量的资金支持,而政府对地方高校的投入远远不能满足高校快速发展的需要。为了解决资金严重不足这一矛盾,高校不得不利用银行贷款筹集更多的资金,但很多高校在贷款时没有充分考虑偿债的能力,把摊子铺得太大。据中国社会科学院发布的《2006年:中国社会形势分析与预测》显示,2005年以前,我国公办高校的银行贷款总额达1500亿~2000亿,几乎所有的高校都有贷款。有调查认为,中国公办高校贷款规模高达2000亿~2500亿元。极度扩张之后的高校,贷款后遗症随之出现,高校经费有限,贷款期限较短,现已逐步进入还本付息高峰期,有些学校甚至连利息都还不起,举债的风险逐年凸显出来,巨额的债务负担使高校举步艰难。某些学校每年支付高额的利息后,扣除正常的教学和行政开支,教职工的工资福利发放已很艰难,更何况还要偿还本金呢?
二、新时期高校财务风险的成因
1.高校财务风险意识淡薄。许多高校在教育发展的过程中,只重视教学管理,不重视财务管理,只注重眼前的利益和效果,不重视长远可持续发展目标的需要。且高校一直以来都是在国家预算的约束下,是真真正正的国有事业单位,不需要考虑财务风险问题。如经费不足,就向上级财政部门打报告申请经费,导致高校的领导层和财务管理人员风险责任意识不强。在项目立项建设方面,缺乏专业的分析评估和科学论证,没有及时组织专家进行研讨,预测项目的可行性和效益性,盲目跟风,没有考虑投资成本是否受预算约束,投资的规模是否在学校可承受的能力范围之内,缺乏长远的规划,缺乏对未来现金流量的预测,缺乏对扩招是否带来效益的预测。财务是关键支柱,很多高校的管理者缺乏对财务的专业分析、评估和管理,没有及时研讨、预测出财务的风险,没有有效地开展对财务风险的防范和监测,防范风险的意识薄弱。
2.高校扩招引发过度负债,还贷压力大。随着国家扩招政策的实行,高校的办学规模不断增大,院校的合并,基建的投入,宿舍的扩建,设备的购置,师资的提高,软硬件都在不断地改善提高,面这些都需要大量的资金,而政府对高校的投资有限,很多高校为了加速发展,开始向银行贷款,且数额较大,而这些贷款的投入很可能无法带来预期的收益或回报,而且高校本身对贷款的资金使用不合理,过于偏重某些方面,致使财务管理出现风险。目前很多高校的过度举债或不良举债,严重影响教学科研和人才稳定,过度的项目投资挤占了大量的现金,高额的利息支出已超出了他们自身的承受能力,造成现金收支失衡。部分高校除了正常的开支外,所剩款项只能偿还利息,还本是很难的事情。为了解决这一矛盾,学校基本上是“借新债还旧债”,对学校的可持续性发展造成重大的影响。
3.高校财务管理水平低,管理不善。出现财务风险的高校大多数都存在着管理不善,财务管理水平低等问题。经营过程中,出现不符合正常实际情况的方式和行为,在财务管理方面不够重视,只做简单的决策和处理。对于财务的管理问题,没有采纳专业的财务管理人员的意见或建议。网络化管理在高校已普遍使用,高校财务以互联网、局域网以及电子商务为背景,实行在线理财活动,与传统的财务管理手段不同,存在着一定的风险。网络的现代化给高校快速发展的业务带来很多的方便,但业务和技术的发展与有效的监督机制未能同步,容易造成成千上万的款项,通过简便的“电子货币”交易手段便完成了所有权的转移,不经意间有可能遭受巨额损失或造成资金支付困难,操作的风险无时不在。在账务处理方面,高校基本上都采用了电算化操作,如内部控制不严,权限划分不清,容易造成系统操作不当,丢失财务数据,泄漏财务信息,或被外界“黑客”入侵,恶意篡改信息等,造成财务信息安全风险。当前许多高校普遍存在投资校办产业和对外投资的情况,而这些投资很有可能带来财务风险。后勤经营性的投资在实行后勤社会化的初期,还是办得有声有色的,但由于体制上的问题,改革不彻底,校企不分,学校为了维护师生的利益和维持学校的稳定,后勤经营性的投资大多以“服务型”的形式出现,所以给学校带来的创收是微乎其微的。对投资金融的资产,由于证券市场是一个风险收益的市场,收入有很多的不确定性,如在2007年,股票指数由6000多点跌到现在的2350多点,起伏较大,收益不稳定,随时存在着亏损的风险,因此,高校的资金投入与收益不成正比,存在一定的投资风险。在学生学费收缴方面,由于许多高校对学费催缴措施不力,没有及时将学生欠费情况返馈给各学院,分析学生欠费的原因,是故意不交学费还是生活困难迟交学费等。同时高校还存在大量的贫困生,由于助学措施跟不上,造成学生欠费现象日益严重,欠费数额越来越大。这种情况严重削弱了高校经费的自给能力,已成为影响预算收入任务完成的主要障碍,给学校的财务收入带来负面的影响。
三、新时期高校财务风险的防范措施
1.引入社会资本,完善法人治理机制。高等教育的改革,给各地高校带来前所未有的机遇,无论是办学规模还是师资力量都得到质的飞跃,同时,改革也确立了高校的法人地位。政府应鼓励高校引入社会资本,通过资本重组,建立董事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完善法人治理机制,把“行政管理观念”转变为“企业经营观念”,摆脱行政化的管理模式,真正实现自主办学,自主招生,根据社会的需要,开设专业,培养适销对路的“产品”,控制办学规模,增强高校自身的抗风险能力。
2.提高高校风险意识,建立财务风险预警制度。面对快速发展的社会经济,高校应时刻树立风险意识,尤其是高校领导管理层必须将风险防范意识贯穿于决策工作的始终,对每一项重大决策都要认真地进行专业的分析、评价和科学论证。要尊重有关专家的意见,切忌主观臆断,选择最佳的方案。建立经济责任制,坚持“谁贷款谁负责”的原则,改变“只管自己本届建设得好,不管别人下届没米下锅”的思想,坚持长远发展目标;坚持办学就象办企业一样,要有“成本核算”的意识,使各级领导承担起财务安全与风险控制的责任。建立高效的风险预警制度,成立专业的财务风险预测小组,对高校财务的变化进行分析、研究和预测风险度,确定风险评价指标,设计风险评价模型,评估风险水平高低。及时利用财务数据和采用数据化管理方式,分析高校的偿债能力、经营能力、发展潜力和风险指数等,确定资产负债率的高低,定期编制现金流量表,建立长效的财务预警机制,分析发生财务风险的原因和财务运作的隐藏问题,研究出合理的防范方式和措施,以便化解各类财务风险,降低风险损失程度。
3.加强政府部门的监管和银行投资监控。政府是高校借贷风险的最终承担者,政府有关部门有责任对高校财务加强管理和监督,防止盲目投资和重复建设,以保证高校资金的安全性和高效性,进而防范高校的财务风险。政府有关部门应加强鼓励捐资助学制度,通过助学贷款解决困难学生的欠费问题。而对于高校实行助学制度的学生实行适当的管理监督,信誉好的实行优惠制度,信誉差的实行严厉的惩罚制度,提高学费收缴率,增强资金的自给能力。银行应根据不同高校的信用额度及还款能力合理发放贷款。银行是高校贷款的直接债权人,如果高校贷款不能及时还本付息,最终将成为银行的坏账,因此银行应完善贷款资金管理,当高校出现财务危机时,应采取相应的措施,如利息优惠,贷款展期等方式使高校摆脱资金困境。
4.设立偿债基金,保证还贷资金来源。高校的经费来源主要是国家财政拨款和学费收入。现阶段,国家对高校的经费拨款难有提高,学费收费标准短期内也不会上调。在这种情况下,高校要采取有效措施,通过多元化办学来拓宽筹资渠道,增加收入,减少不必要的支出,特别是在节支方面,要有勤俭办学的意识,杜绝无计划使用资金,浪费资金的现象。严格按预算经费开支,保证资金在预算计划范围内运转。设立学校基金会、校董会,广泛募集社会资金和捐资助学款。建立偿债基金,学校要制定严格的还款计划,在编制年度预算收支时,按一定的比例在预算收入的增量中,逐年递增提取偿债基金,保证贷款本息能按期按时逐步归还,保证还贷资金来源。
5.高校创新管理模式,加强财务监管。高校的管理要职业化,财务管理要专业化。高校要根据自身的实际发展情况和真实的财务状况,整合现有资源,强化经营理念,改革、创新财务管理模式,提高筹资能力和经费使用效益,建立科学的高等教育会计制度,规范财务会计工作,加强内部控制,提高会计人员的综合业务技能和职业道德。运用专业的财务管理方法和采用专业预测人员,完善内部财务控制制度,通过信息系统的建设和制度的完善,提高管理水平。坚持实行“三公开”制度,即立项公开、论证公开、结果公开,自觉接受教职工、银行、社会等有关部门对高校财务的监督管理,降低高校的财务风险。
要加快后勤社会化改革,逐步将如绿化、治安等推向社会,对后勤实行目标管理,提高产业经营能力,尽量压缩不必要的开支,把有限的经费用在教学和科研,提高资金使用效率。高校要加强收费管理工作,建立健全收费管理制度,保证学费及时足额上缴,尽量减少学生欠费现象。对无故欠费的学生要做好细致的思想工作,动员他们积极缴费;对家庭生活困难确实无能力缴费的学生,帮助他们申请国家助学贷款,及时缴交学费。学校要将学费的收缴工作与学院的业绩考核工作挂钩,对收费工作做得好的学院,要实行奖励,对欠费严重的学院,要实行惩罚,避免影响学费预算收入的完成,保证自有资金的自给能力。
四、结束语
高等院校必须严谨地分析研究财务的风险成因,尽量避免高校财务风险的形成,并随时做好财务的风险防范措施。高校应加强财务管理工作,坚持可持续发展的原则,始终以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和办学效益为发展目标和方向,以质量求生存,以效益求发展,为高等院校的教育事业打下坚实的基础,做高等教学工作坚强的后盾。
参考文献:
1.李恩,刘宝权,李海容.高校财务风险管理机制研究.[J].河北工程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28)
2.孙云良.新时期高校财务风险及其防范[J].昆明理工大学学报(理工版),2008(33)
3.牛红红.浅析高校财务风险防范及管理对策[J].经济师,2011(9)
4.孙志国.办学规模扩大背景下的高校财务风险分析[J].会计之友,2011(1)
5.中国青年报.中国高校贷款规模逾4000亿破产隐患凸显[EB/OL].http://www.sina.com.cn/ 2007.03.09
(作者单位:佛山科学技术学院计财处 广东佛山 528000)
(责编:芝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