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生态道德认同教育研究

2012-07-13 04:12唐晓燕
经济师 2012年7期
关键词:高职生研究

唐晓燕

摘 要:生态危机是人与自然的对立所致,生态道德的不理性是产生危机的首要原因,生态文明建设实质上是生态道德的完善过程。高职学生生态道德的提升事关社会生态文明建设,因而高职生态道德认同教育势在必行,这种生态价值教育重在认知,贵在认同。文章从疏通生态认知障碍,构建深化认知的生态德育模式;强化价值观认同效果,营造情感薰陶的生态文化氛围;培养生态实践主体,拓展知行结合的实践教育模式三个方面探讨了高职生态道德认同教育的路径及策略。

关键词:高职生 生态道德 认同教育 研究

中图分类号:G641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4-4914(2012)07-118-03

高职学生是社会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力量,因此,在社会不断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大背景下,高职院校应把生态伦理道德纳入道德教育之中,并且要采取切实可行的措施使学生深化生态认知,内化价值认同并践行生态道德。本文旨在构建知行结合的生态道德认同教育模式。

一、生态危机是生态道德的危机

生态危机是人与自然的对立所致。马克思在《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深刻地指出:“人直接地是自然存在物。人作为自然存在物,而且作为有生命的自然存在物,一方面具有自然力、生命力,是能动的自然存在物;这些力量作为天赋和才能、作为欲望存在于人身上;另一方面,人作为自然的、肉体的、感性的、对象性的存在物,和动植物一样,是受动的、受制约的和受限制的存在物,也就是说,他的欲望的对象是作为不依赖于他的对象而存在于他之外的;但这些对象是他的需要的对象;是表现和确证他的本质力量所不可缺少的、重要的对象”(《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2卷人民出版社1979年版,P167)。在这里马克思非常深刻地指出了人与自然对立统一的辩证关系。一方面,人是自然的人,人的生命都是在自然中产生、受制于自然,要尊重自然规律;另一方面,人又是社会的人,人具有改造自然的主观能动性。当人们能正确认识并处理人与自然的辩证关系时人与自然是和谐的,而当人夸大其主观能动性时,人容易处于与自然对立的地位。

用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追述人与自然环境关系的历史演变,人与自然的关系经历了原始社会的依附崇拜,那时的自然是自然的自然,人和自然是自然的统一。到了农业文明时期人类对自然是一种利用和改造的关系,人的主观能动性增强,但能力受限对自然环境的破坏还在环境自身的恢复、自净、包容能力之内,人与自然是和谐的。工业文明时期,人类运用科学技术加大了对自然征服改造的力度,当人们把自然当作可以无穷索取的原料库和无限容纳废弃物的垃圾箱时,人与自然的这种对立或者说人对自然的敌对的结局只能是生态危机。

生态道德的不理性是产生危机的首要原因。生态危机是人发挥了社会人的主观能动性,忘却了人是自然人的被动受限制性所致。当人类因进化,改造自然征服自然的能力增强时,人类就被胜利的成果即丰厚的物质财富冲昏头脑,真的把自身当成是可以主宰整个世界万物之灵,可以满足自身无限的欲望而不受自然的任何限制,科技手段的无所不能更助长了人类自身的骄傲和狂妄。人类在骄傲自大的心态下从一己私利和膨胀的物欲出发为所欲为,当人类不合理的实践活动超出生态的自我恢复能力,非规范的污染排放突破环境的自我净化阈值,超常规的资源利用阻塞资源的自我循环路径,导致生态系统结构紊乱,环境有序功能下降,资源利用难以为继,从而才有了这威胁到人类的可持续生存与发展的生态危机。可见,生态危机是人的生态文化的危机,是人这一伦理道德主体没有承认自然的价值和遵循自然的规律破坏环境所致。这种文化危机的核心是人的生态伦理道德的失当或者说缺失,是人们进行生产生活行为的价值取向时价值观出了问题所致。

生态文明建设实质上是生态道德的完善过程。生态文明是指人类遵循人、自然、社会和谐发展这一客观规律而取得的物质与精神成果的总和。它也是指人与自然、人与人,人与社会和谐共生,可持续性发展的文化伦理形态。生态文明建设是以尊重和维护生态环境为主旨,以可持续发展为根据,以未来人类的继续发展为着眼点,通过人的自觉自律,采取的保护生态环境、维护生态完整、平衡、良性循环的种种行为和措施。要创建生态文明不仅要依靠科技与法治,还得倡导完善监管体制和建立长效机制,但最为关键的是人们生态道德的提升,这是一切生态文明建设措施的前提和基础。只有当人们真正认识到人与自然不存在统治与被统治,征服与被征服的关系,而是相互依存和谐共处、共同促进的关系,生态文明建设才有了思想基础和主观愿望。也只有当人们真正内化了生态伦理道德,并用生态道德作为其生产、生活行为的价值取向的伦理规范,才能使科技及法律手段导向有利于环保的成效,才能促进人们自觉自愿、并富有成效地去创建生态文明的社会。

二、高职生态道德认同教育势在必行

高职学生生态道德的提升事关社会生态文明建设。联合国《21世纪议程》指出:“教育是促进可持续发展和提高人们解决环境与发展问题的能力的关键。教育对于改变人们的态度是不可缺少的,对于培养环境意识和道德意识、对于培养复合可持续发展和公共参与决策的价值观与态度、技术和行为也是不可缺少的。”生态道德认同教育是为了使人们能够自觉践行生态道德义务,具备符合生态道德要求的道德品质而进行的教育,它是现代德育的有机组成部分。高职生虽说主要是要接受各种专业技术特长的培训,将来要承担各行各业的专业技术的开发和生产力的转化工作。但随着社会从工业文明要推进到生态文明社会,任何专业领域的人才也都需要有生态道德的素养,社会要求他们在生态道德素养下去从事专业技术的开发运用,要求科技手段要服从和服务于生态文明建设。因此,高职生今天的生态道德素养对未来生态文明社会的推进产生极大的影响。高职生目前正处在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逐渐形成和日趋成熟的重要时期,如果高职院校只过于强调高职专业技术教育,不注重德育素质含生态道德素质的培养提升,将是缺乏远见的急功近利之举。高职院校不仅要高度重视道德教育的生态德育的拓展,还要设法解决目前面临的缺乏生态学的统编教材,没有规范性的教育内容与形式,师资力量等都还十分薄弱的现状。可见高职院校对高职生实施生态道德认同教育不仅必要而且迫切,真可谓任重道远。

高职生生态道德认同教育是一种生态价值观教育。生态道德就是为协调人与自然的关系,以生态价值作为评价人们生产生活行为善恶的标准,并依靠社会舆论、风俗习惯和人们的内心信念来维系的行为规范的总和。现在的全球生态危机,是由于人类的贪婪、过度的利己主义以及认为科学技术可以解决一切的盲目自满造成的,换一句话,是我们的价值体系导致了这一场危机。基于这种认识,为了协调人与自然的共生共荣和谐发展的关系,人们才意识到要把道德行为的领域扩大到人与自然之间,将善恶、良心、正义、义务等观点应用到处理自然和生态的关系中去,倡导作为道德主体的人应承认自然的价值和权利,为了人类长远利益和后代的生存发展空间,人类应自觉养成爱护自然环境和维护生态系统的完整和平衡的文明习惯。提升生态道德实质上是为了提升人们对未来、对人类整体、对自己及子孙后代切身利益、根本利益、长远利益、最高利益的责任心和义务感,是为了用一种全新的生态人格履行自己的生态道德义务,形成一种崇尚自然、爱护自然的社会风尚,促进人类与自然界的和谐发展。

高职生生态道德认同教育重在认知,贵在认同。强调生态道德认同教育是依据人们认知的过程和规律提出的,它强调生态道德教育要解决知、情、意、信、行的统一的问题。因为环境是公共资源,是一个与利益有距离的概念,是一个与道德有隔膜的实体。对于那些对自己没有切肤之痛的环境破坏,人们在缺乏生态意识下不会自觉治理,相反,对那些治理时有损于自身利益的措施人们会极力抵触,唯没有被内化为自己的道德价值体系内的生态道德教育,才会自主自觉地外化在自身的行动上。故此,笔者认为生态道德的教育只有解决了教育对象在深刻认知人与自然关系的基础上,产生了正确处理人与自然关系的强烈的情感需要或情感认可,才能转化为内在生态道德意识和自省自觉坚持的意志力,并产生保护生态环境的理想信仰,自主地、自觉自愿地外化在约束自身的生态行为上,这才真正解决人们生态道德水准的提升。正是因为此,本文提出要提升高职生的生态道德水准就要强调进行生态道德认同教育。生态道德认同教育就是从教育的最终成效出发,反过来强调生态道德教育的过程环节,生态道德认同教育一定要包括知、情、意、信、行这五个环节,完成了这五个环节的生态道德教育才称得上是生态道德认同教育,也才能真正达成了生态道德教育要解决人们在生产、生活行为选择时以正确的生态价值作为行为取向的目的。

三、高职生态道德认同教育的路径及策略

疏通生态认知障碍,构建深化认知的生态德育模式。深化生态认知是进行生态道德认同教育的基础,唯有沿着如何深化生态认知这一路径,采取多种切实可行的生态德育模式才能达成深化生态认知的目的。要深化生态认知,首先,要确保课程设置并提供教学资源。克服现存的教育上的失误,如人才培养模式单一,专业设置功利,就业压倒一切,不注重培养具有生态道德素养的复合型人才等等。取而代之的是能开设环保专业的高职院校要重视此专业的开设,能开设公共选修课的尽量开出此课程,否则至少要开设专题讲座课。其次,要充分利用高职思想政治教育这一德育的前沿阵地,德育老师要自觉地担负起生态道德认同教育的重任,充分发挥高职思政教育中“两课”来达成深入讲解提升生态认知的目的。当老师具有正确的生态道德观念和强烈的生态道德教育的责任时,在把教材体系转化讲学体系时,就可以找到多处可进行直接宣讲和间接渗透教育的知识点。再次,要灵活地运用生态德育模式,如环境专题的教育模式,以环境问题为对象,以专题式的深刻讲解为引导,并以学生网上查询及社会调研获取大量环境信息为手段,深刻探询环境问题的认识论根源,达成深化生态认知目标的教学模式。又如探索式生态道德教育,强调让探究者亲自参与有关生态问题的调查、实验、分析及解决方案的设计等实际研究活动,让学生在探究中发现事实真象,加深对生态伦理道德的认知。还有许多参与式、互动式的教育教学模式都可运用。诚然,无论在哪种教学模式里都要坚持老师主导,学生主体,师生互动,共同研讨,以此达成深刻认知的目的。只有当学生对生态危机的现状有清醒的认知并产生强烈的危机感,对危机的文化根源有深刻的认知内生重建生态伦理道德的认同感,对如何改善人与自然的关系有深刻认知,产生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紧迫感,这样才为生态道德认同教育奠定了坚实的认知基础。

强化价值观认同效果,营造情感薰陶的生态文化氛围。高职院校要把高职生培养成理性生态人,必须以生态道德认同教育作为前提,而这种生态道德认同教育强调的是把学生培养成知、信、行统一的理性生态人。生态道德情感是在对事物的真、善、美与假、丑、恶的价值判断的基础上,产生的情感上的喜欢支持或厌恶反对。这种生态道德情感的培育是在理性认知基础上亲身感受现实的生态环境,在生态文化的薰陶下自然而然产生的情感,它有着清晰的爱憎分明。生态道德意识指在认识人与自然关系基础上人对自然应负起保护自然的生态责任意识,人与生物相处时的生态平等意识,以及人具有约束自身行为的生态法律意识等。生态道德信念就是人们通过对生态道德认知,在自身强烈的生态道德情感的驱动下,在生态道德意识和意志的支持下,把履行生态道德义务当作自己的信仰并为之努力,而产生的强烈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学生生态道德情感、意识、信仰的培养是生态道德价值观的内化,这种内化与理性的深刻认知有关,但更为重要的是要借助于一定的生态环境和良好的生态文化氛围的薰陶。作为在校的高职生除了受到来自社会和家庭的生态环境影响之外,最为重要的便是受校园生态文化氛围的影响有关。校园生态文化是由全体校园人共同努力创造出的一种绿化、美化、净化的校园生态环境,宽容、关怀、和谐的“绿色”生态人际。具体来说大到整体格局,精神文化,制度建设,小到花草树木,路灯标识、垃圾桶处处彰显“生态”意蕴,体现出人与自然与社会关系的和谐,表达出热爱自然保护环境的生态行为及它所带来的自然美的享受及心灵的宁静祥和。这种校园生态文化氛围对学生产生潜移默化、耳濡目染的生态示范效应,加上教职员工的率先垂范,更是加大了生态的影响力和渗透力,这些都能以润物细无声的生态道德力量,增强对学生生态道德情感、意识、信仰的培养。培养生态实践主体,拓展知行结合的实践教育模式。生态道德认同教育不是培养理论上的巨人、行动上的矮子,脱离实际行动不付诸于实践的理论再高深也只是空谈。只有把知情意信行和谐地融合在大学生身上,陶冶大学生的性情涵养,启发生态良知善德,提升大学生生态道德素养并外化在行动上,实现了知信行的结合才算是对生态道德的真正认同,也才算是真正达成了生态认同教育的目的,即把教育对象培养成理性生态人,生态道德的践行者,社会生态文明建设的主力军。高职院校可开展的实践教育方式有多种。有校内实践含课内实践教学和课外实践教学,也还有校外社会实践教学。课内实践教学可采取的方式有专题讲座、情景模拟、角色扮演、景观欣赏、环境主题的时事点评等,这些有助于增强感性认识和情感体认的教育教学方式。校内的课外实践如主题座谈、主题书画、摄影、主题宣传自报、废品回收、旧物利用、以物换物、节能节水周、世界多种环保节日主题宣传活动等。校外的社会实践活动有充分利用节假期进行主题调查研究,并写出调研报告或论文,参观工厂,深入农村,景点观光,走向田园,植树造林,种花护草等。此外,还要重视培养大学生文明消费、绿色消费和适度消费的理性消费行为。因而要倡导并采取措施推动高职生节约资源减少浪费;环保购物,减少污染;垃圾分类,循环回收;救助物种,维护生态;有所节制,科学消费。倡导高职生生态环保从我做起,从小事做起,不以善小而不为,不以恶小而为之。只有把高职生培养成生态理性人时,生态文明建设才解决了后继有人的大问题。

参考文献:

1.姜树萍,赵宇燕,苗建峰,陈芊羽.高校生态文明教育路径探索[J].教育与教学研究,2011(4)

2.张恩仁,郑珍珍.发挥高等教育作用,促进生态环境道德培养[J].扬州大学学报(高教研究版),2009(4)

3.刘振亚.生态道德教育的理论和实践探索[J].教育探索,2007(2)

4.李永兴,魏延秋.大学生生态文明教育内容及其实现途径[J].中国商界,2008(3)

5.李湘萍.大学生环境意识的培养与提高[J].高教论坛,2003(5)

(作者单位:广东女子职业技术学院思政部 广东广州 511450)

(责编:若佳)

猜你喜欢
高职生研究
FMS与YBT相关性的实证研究
2020年国内翻译研究述评
辽代千人邑研究述论
视错觉在平面设计中的应用与研究
EMA伺服控制系统研究
新版C-NCAP侧面碰撞假人损伤研究
三年制高职生与五年制高职生学习力比较研究
高职生职业生涯规划教育的创新
如何引导高职生理解《三国演义》中的英雄情怀
基于自律的当代高职生自我教育探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