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Ka波段宽带同轴探针过渡的设计*

2012-07-11 08:48汪寅安
舰船电子工程 2012年9期
关键词:微带线基片微带

汪寅安 黄 敏

(1.海军驻武汉三江航天集团军代室 武汉 430040)(2.中国航天科工四院红峰公司 孝感 432000)

1 引言

目前,低成本和高可靠性的毫米波单片集成电路使用日趋广泛。在发展毫米波单片集成电路的过程中,设备和电路的特性要求一种波导和微带之间的过渡。在工程上需要寻找低损耗、结构简单易加工的过渡形式。目前常见的形式有三种:鳍线过渡、探针过渡和脊波导过渡。

某型近炸引信采用的是鳍线过渡的方式,该方式具备低损耗、宽频带的特点,且一致性较好,在工程应用中,只需完成装配,不需要额外的调试工作。但由于鳍线过渡的结构特点,波导腔体和射频基片部件在空间上是互通的,波导口属于空间开放的结构,因此就无法保证射频基片部件的密封性,从而导致基片部件不能长期贮存。针对这种情况,需要另外设计一种能保证射频基片部件密封性的过渡方式。

2 波导-微带探针过渡

波导-微带探针过渡以电磁波传播方向分为两种形式:微带线平面的法线方向和波导内电磁波的传播方向一致;微带线平面的法线方向和波导内电磁波的传播方向垂直。这两种方式都是将探针通过波导宽边中心插入波导腔中,利用起耦合作用的探针把电场在微带线和波导腔之间耦合,因此这两种方式原理一致,仅是结构形式上不同。在某型近炸引信中,由于天线法兰盘的安装位置,需要波导腔内电磁波传播方向与微带线平面法线方向垂直。

波导-微带探针过渡按探针种类也可分为两种形式:同轴探针过渡、微带探针过渡。微带探针过渡中探针由微带线制成,微带探针可以与射频基片部件整体制作,具有结构简单、一致性好的特点,且重量较轻。如果系统对体积和重量有特殊要求,可以考虑使用微带探针过渡。但同鳍线过渡一样,微带探针过渡中波导腔和射频基片部件有空间上的互通,无法满足密封性的要求。此次设计使用的是同轴探针过渡的方式,此方式在结构上可以满足工程应用中的密封性要求,但在初步装配完成后,需要调试。

3 仿真模型及参数计算

利用CST软件建立的Ka波段波导-微带过渡的仿真模型,如图1所示。

图1 Ka波段波导-微带过渡CST仿真模型

3.1 微带线计算

微带线是目前最流行的平面传输线,主要是因为它可以用照相印制工艺加工,并且容易与其他无源和有源微波器件集成,工程应用方便。

图1中右边的结构为微带线部分。黑灰色底层为地层;中间绿色层为介质层,其介电常数εr为2.2,厚度d为0.254mm;上层为导体层,金属结构,厚度为0.017mm。计算导体层宽度w如下:

式(1)中,Z0为微带线的特征阻抗,设计值要求为50Ω。εe为微带线的有效介电常数,计算公式如下:

将各式及参数代入(1)式中,预设w/d≥1,可以得到w=0.79mm。预设w/d≤1,计算得到w大于d,与预设冲突,假设不成立。因此导体层金属条宽度w为0.79mm。

3.2 基片宽度计算

介质基片厚度0.254mm,根据屏蔽盒设计理论,屏蔽盒高应大于五到十倍基片厚度。仿真模型中仿真盒高为波导宽边长7.12mm,介质板和接地板的宽度仿真参数值为5mm,均大于0.254×10的要求。

3.3 波导和短路活塞计算

Ka波段标准波导尺寸为7.12mm×3.56mm,工作频率26.5GHz~40GHz。矩形波导可以等效为均匀传输线,传输线上的电磁波是由入射波和反射波叠加而成,反射波的大小取决于传输线的终端负载。终端负载的不同,决定终端处的反射系数,从而决定了传输线上的电磁波分布。当终端短路时,其反射系数为-1,根据传输线理论,距终端λg/4处反射系数为1。此处电磁波全反射,入射波和反射波叠加最大,传输损耗最小。因此,探针应在宽边中心,距终端短路面λg/4处插入波导腔,此时传输损耗最小。

λg/4的计算方式如下:

在矩形波导传输模式中,每个模(m和n的组合)具有由下式给出的截止频率fcmn:

截止频率最低的模式为基模,假定a>b,则最低的fc出现在TE10(m=1,n=0)模:

在给定的工作频率f下,只有f<fc10的模才能够在波导腔内传播,因此fc10即为矩形波导的截止频率。式(4)中μ、ε为波导内填充材料的相对介电常数和相对磁导率。某型近炸引信中,波导腔内无填充材料,即为空气。空气的相对介电常数和相对磁导率均为1,因此根据式(4)可以得到:

a为波导宽边长,Ka波段标准矩形波导宽边长为7.12mm,因此对应的λc为14.24mm。波导波长λg计算方式如下:

某型近炸引信工作中心频率为fGHz,对应自由空间内电磁波波长λ=c/f,c是自由空间电磁波的传播速度,即光速,可以得到λ为′x′mm,代入式(6)可以得到λg=′y′mm。则探针距波导终端短路面λg/4的距离为′z′mm。此参数将影响到探针过渡在频带内的性能,需要在仿真时加以优化设计。

4 影响性能因素分析

探针的长度和直径:探针的长度和直径是对过渡性能产生明显影响的参量。从仿真结果看,探针长度对过渡性能的影响更大。使用CST软件对1.6mm~2.2mm间的不同探针长度进行了仿真,相对于工作频段而言,以1.8mm的探针长度最优。

短路活塞:从3.3节的分析可以知道,短路活塞即探针到波导终端短路面的距离,对波导内电磁波传播的功率有影响,只有当此距离为适合值时,探针位置处才是全反射,传播的电磁波功率值最大,过渡的损耗才最小。在实际仿真中,当此参数值从2.8mm降到2.2mm过程中,频带内的插损略有降低。当从2.2mm继续下降时,仿真结果的中心频率将偏离所需值,因此确定探针到波导终端短路面距离为2.2mm。

探针介质层:其长度、半径、相对介电常数对过渡的性能都有影响,不过这三个因素是相互制约的,当其中两个参数值确定,另一个参数根据仿真结果有最优解。考虑到介质层的长度即波导腔壁厚,如果偏低,很难满足结构强度的要求,但如果偏大,对空间体积是一种浪费,综合考虑,首先确定这个值为2mm。介质层的相对介电常数参照常见值,定为6。在这两个参数确定的条件下,根据仿真结果,半径1mm时性能最佳。工程应用中,由于采购器件的参数和仿真值可能不同,这三个参数需要根据实际情况代入模型重新仿真,此次仿真只能分析三个参数值对过渡性能致的影响,并给出参数值的相互制约关系和大量纲范围,用于指导实际应用时的器件选择。

图2 探针部分模型图

探针部分的模型见图2。模型具体参数见表1。

表1 模型参数值

Parameter name Value Description绝缘R半径 1绝缘子半径a 3.56 波导长b 7.12 波导宽d 2.2 探针到波导底部的距离h 0.017 微带线厚h1 0.254 基片厚度h2 0.5 地板厚底1 1.8 探针伸入波导长度12 1 探针微带部分长度13 10 微带线长r1 0.15 探针半径w 0.79 策微带线宽x 2绝缘子长度

5 仿真结果

使用CST软件对模型进行仿真,结果如下:

图3为1端口反射系数的仿真结果,在所需的工作频带内,S11的值低于-16dB,满足设计和工程使用的要求。

图3 反射系统仿真结果

图4 插入损耗仿真结果

图5为探针过渡的插入损耗,是过渡性能的重要指标,其值的大小代表了信号功率在微带和波导间传输的衰减值。仿真结果表明工作频带内插损值均小于0.5dB,满足设计预期。

6 结语

同轴探针过渡由于结构上的特点,在安装时,探针进入波导腔内的长度一致性较差,需要采取措施进行后续调试。从性能上看,通过过渡模型的建立和CST软件的多次参数优化,得到了较为理想的仿真结果。在工作频段内,插入损耗S21小于0.5dB,反射系数S11小于-16dB。仿真结果表明,该同轴探针过渡具有宽频带,低插损、低驻波的特点,并且在结构上保证良好的密封性,可以指导实际工程应用。

[1]薛良金.毫米波工程基础[M].哈尔滨:哈尔滨工业大学出版社,2004.

[2]张肇仪等,译.微波工程[M].北京:电子工业出版社,2006.

猜你喜欢
微带线基片微带
基于HFSS 的高速不连续性微带线串扰分析
微带线电磁辐射的等效建模与辐射干扰分析
Si和316L基片上TiN薄膜微观结构和应力的对比分析
蓝宝石衬底基片平整加工专利分析
一种基片集成波导-微带过渡器的仿真设计
微带线拐角射频性能仿真分析
一种微带交指滤波器的仿真
一种V波段波导—微带对极鳍线过渡结构的设计研究
基于HFSS的微带线不连续性仿真分析
四点馈电的双极化单层微带背腔天线